2022年促进美术教学幼小衔接的若干策略 .pdf
-
资源ID:33404626
资源大小:39.8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促进美术教学幼小衔接的若干策略 .pdf
促进美术教学幼小衔接的若干策略南校区秦晓渠摘要: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幼小衔接中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转型,关系到每个儿童一生的发展。 由此,有关幼小衔接期儿童美术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全文尝试提出有助于美术教学“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希望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促进儿童顺利度过美术学习的难关。关键词:美术教学;幼小衔接;策略一、前言幼儿园与小学作为不同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如何衔接的问题。而能否衔接好关系到以后儿童的长远发展,并且作为第一个教育衔接环节,关系到以后整个教育的连贯性。 因此,幼小衔接历来都是教育领域内一个研究的重点。但在以往的幼小衔接研究与实践中,人们更多的是只关注幼儿园单方面的衔接工作,存在幼儿园与小学脱节,各自为政,衔接效果不太理想的问题。拿美术教育来说,小学生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即所谓的“眼高手低”,力不从心的感觉使儿童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不满, 加上家长和教师总是以成人的眼光和一种模式去评价儿童的绘画作品, 如此一来, 轻则误导了儿童的绘画发展,重则会断送儿童在绘画方面的潜能。 其实小学一年级的儿童是仿徨和敏感的,如果在这一时期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受到了压抑,在以后的时期里将很难获得这种能力的复苏。全文希望通过提出的相关教学策略,改善这一情况, 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促进儿童顺利度过美术学习的难关。二、幼儿园应该并且可能进行美术教学在幼儿园阶段, 儿童绘画主要靠想象。 他们的思维活动常局限于具体的事物的经验, 尚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笔者认为美术教学应强化学生对绘画技巧习惯学习,并渗透以美术理论为指导的基础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一)幼儿园可以进行美术基础教学其一,在幼儿园进行美术基础教学具有可行性。在幼儿园阶段,儿童指掌间的小肌肉群已基本发育好, 腕指也能操作一些较精细的动作,所以这一时期的儿童能较客观地看待和分析事物, 在绘画方面逐渐有了想表现真实物象的欲望。如果能及时引导他们美术的基本技巧, 对他们将来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是很有帮助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的。另外,幼儿园阶段儿童就是一张白纸, 如果在此时, 灌输一些美术基本理论,及时引导儿童观察、写生,他们的空间知觉就会有较大的提高。(二)编制专门的幼儿园美术教材为了使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取得实效,笔者认为,应在教育学、心理学及汉文字学专家的共同指导下, 吸取过去幼儿美术实际教学经验,充分听取广大幼儿园和小学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由专人编写幼儿园阶段的美术教材,制定幼儿美术教学标准, 明确幼儿园阶段的美术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 强调幼儿园教学自身的系统性、 组织性,同时注意到与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的衔接性,避免缺漏和重复。(三)幼儿园美术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在进行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潜心设计教学过程, 把美术教学的形式、 内容与方法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 充分利用图画、多媒体课件等多种直观手段,调动起幼儿绘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运用游戏法、启发式、问题法、发现法及操作法等,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学具、教具,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绘画习惯,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保证美术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三、小学应该将美术教学重心上移小学阶段, 儿童已能凭直觉表现物象的特征,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 物象的结构和比例等大体关系。因而有了“眼高手低”的情况出现,这其实是儿童思维能力进步的一个标志。具体应对策略,可以分解如下: (一)小学应该开展美术审美能力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在短期的训练中得到迅速提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还要完成教学大纲的进度要求。 这就使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形成一种浓郁的美术氛围, 使学生在感受和体验美术作品的能力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最终形成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教学要做到: 上课时以引起学生的审美共鸣为主。 在学生产生对美术作品的美的共鸣的前提下,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 深入浅出地把理论知识呈现给学生。这样,才可能把讲授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激发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课后注意多和学生谈心、 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时,尤其应该高度重视课后同学生的交流。(二)编制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教材和同步读物教材是教学理论、观念的凝聚,是教学体系的蓝图,是知识、内容的载体。小学阶段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时机,因势利导,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去维持并激发儿童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审美能力为基础,以编写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色的教材。笔者建议可以使教材贴近小学生生活,如加入一些他们喜欢的动画作品,如喜羊羊、灰太狼之类的,引起他们的兴趣,再做引导教学。(三)应该采取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美术教学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实施,课程内容一旦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成了美术教学的重头戏。 在课程改革中如果教学观念不断更新,而教学方法又不改革,课程改革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在我们教育从应试到素质,从强调划一到宣扬个性的改革进程中,寻求多种适应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便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具体做法是顺应儿童的天性,适当地拓宽儿童的美术视野,摒弃单一模式的简笔教学,从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认识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既要传授一定的技法, 又要讲求创造思维的开发,让儿童在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技能,发展思维, 顺利渡过衔接期带来的波动。四、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的协同配合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应为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打下基础,而小学美术教学必须在儿童原有绘画能力基础之上开展,因此,我们必须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以地区划分, 将小学与幼儿园进行挂钩, 结为长期的衔接工作伙伴, 以增进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往来,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通力配合,有系统、有组织、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达到各个阶段不同的美术教学目标。而在整个幼小衔接过程中, 家庭方面需要担负起配合美术教学的工作。因此,只有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方协同配合,才能使衔接工作顺利进行。(一)幼儿园向小学美术教学形成靠拢,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根据美术教学活动的需要,注意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的区域型环境,或按小学班级授课方式布置教学环境,促进幼儿逐步接受小学的美术教学组织形式。还可以逐步适量地增加美术课的课时,适当延长教师的讲授时间, 重视对幼儿在上美术课时的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提早适应小学的课堂美术教学形式。(二)小学应该借鉴幼儿园美术教学组织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小学入学初期,小学教师应学习与借鉴幼儿园阶段的美术教学经验,继续重视教学的直观性、 趣味性,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教学,如采用一些具有学前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把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游戏、课中操等引入课堂, 增加课堂内的活动, 使小学的美术教学方法和幼儿园的相近,形成优势互补,激发儿童对美术的兴趣,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当中。(三)家庭配合幼儿园、小学进行美术教育,协助衔接工作家庭是教育机构重要的合作伙伴,来自家庭的大力支持、合作是美术教学的幼小衔接工作获得成功的有效保障。家庭应充分了解幼儿园、 小学各阶段美术教学的目标,在家庭美术教育中予以家教辅导绘画,配合开展协助工作。五、结束语“幼小衔接”作为基础教育的准备阶段,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 希望文章中涉及的理论和做法为解决幼儿进入小学后其他学科出现的同样不适应状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参考文献1 储朝晖 . 中国幼儿教育忧思与行动 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9. 2 杨汉鳞,周采 . 外国幼儿教育史 M.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9:590. 3 曹能秀 . 学前比较教育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7-91.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