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

    • 资源ID:33413805       资源大小:1,022KB        全文页数:1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精品文档】第 - 111 - 页水田中心小学_年级_教案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课题四则运算备课人贾亚琼教者贾亚琼课型新授课课时1时间2.25节数1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步计算应用题,会计算带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算是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引导启发学法:活动领悟,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展示台。预习指导预习课本第2-3页的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流程设计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主题图引入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揭示课题(二)展示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5页例1和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从例1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计算?2、从例2中你又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计算?3、对比例1和例2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4、想一想,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5页例1和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先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21+79-32 36÷6×15 28×5÷70 58-26+44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3)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4)让学生说一说,书写时应注意的事项。(用递等式、等号对齐等)2、指名小结,教师板书: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为思考题)1、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7÷3×7 45+8-23 28÷4×73×6÷9 63÷7×8 35+24-122、用小棒摆了8个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3、某路口1小时内以下三种汽车通过的数量如下表:种类公共汽车小汽车货车数量/辆98703594这个路口1小时共通过多少辆汽车?(先估算,再笔算)4、看主题图,你还能提出用两步计算来解答的数学问题吗?同桌交流。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1、计算下列各题,注意运算顺序。49+154-38 120-65+312 78÷3×15 46×15÷232、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先借出了46本,又还回了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3、一箱橙汁12瓶售价48元,芳芳买了3瓶,需要付多少钱?4、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一件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9元,一条裙子多少钱?5、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3333=1 3333=2 3333=3(二) 堂清反馈:板演“做一做”个性化修改让学生围绕目标自探示疑同解帮导和探测评训练归结深探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第二课时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67页例3,练习一510题。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什么是第一级运算?什么是第二级运算?如果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如果一个算式里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揭示课题并板书)(二)出示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6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认真读题,结合情境图分析: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计算买门票需要多少钱该怎样列式?你有几种解答方法?2、在列出的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怎样计算?3、你能总结出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6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去“冰雪天地”游玩,如果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方法一: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所需要的钱。方法二: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钱加在一起就是购买门票的总价。(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2、引导学生总结:如果题目中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指名讲一讲,自学检测题你是怎样想、怎样列、怎样算的?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1、火眼金睛辨一辨:下列两组题目的运算顺序相同吗?(1)2×9÷3(2)36-6×52+9-3 36÷6×52、三门峡到郑州的公路长32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走普通路的速度是40千米/小时。走高速路比走普通路节省多少时间?3、王奶奶家养了56只鸭,养的鸡的只数是鸭的一半,王奶奶养鸡和鸭一共多少只?4、星期天,8名学生去参观海洋世界,共付门票费40元,每人乘车用去3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1、按运算顺序计算。203-135÷9 28+120×897-12×6+43 26×4-125÷52、实验小学学生到荒山上植树,2009年共植树396棵,2010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哪一年植树多?多多少棵?3、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3分钟,缆车每分钟行150米;滑雪下山用了18分钟,每分钟行70米。他们滑雪行了多少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4、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上层取出6本放到下层,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二)堂清反馈:预设自探示疑同解帮导合探测评训练归结深探测评训练板书设计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1)24+24+24÷2(2)24×2+24÷2=24+24+12=48+12=48+12=60(元)=60(元)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10页例4,P7页做一做1、2题。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揭示课题: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0页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根据例1题中信息列出算式。2、想一想:你还可以怎样列式?3、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4、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0页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李老师用450元买了排球,又用350元买了篮球,已知排球和篮球的单价是一样的,每个50元,排球比篮球多买了几个?1、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式计算吗?试一试。2、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别的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及时纠正)板书:270÷30-180÷30=9-6=3(名)(270-180)÷30=90÷30=3(名)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3、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2)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24×12600÷20(12856)×45(460320)÷15 580÷2972×18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抓住关键部分引导学生巩固。2、四个同学跳绳,数量如下图。姓名小丽小亮小明小贝数量(个)128130126132平均每人跳几个?3、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原来每小时行驶120千米,要3小时才能到达。铁路提速以后,火车的时速达到140千米。现在从南京坐火车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2、小明参加800米跑步比赛,每分钟跑310米,跑了2分钟,距终点还有多少米?4、李老师去服装城批发了18件上衣用去450元,35条裤子用去770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教材第89页的59题。创设情境预设自探小组互探师生互探测评训练归结深探板书设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1)270÷30-180÷30(2)(270-180)÷30=9-6=90÷30=3(名)=3(名)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11页例5及P9页做一做1、2题。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步式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回顾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闭上眼想一想)2、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3、揭示课题:混合运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1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再计算。2、观察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异同?3、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1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15×420÷5 15×(420)÷51、你会计算这两道题吗?试一试。2、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别的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还遗留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及时纠正)板书:(1)42+6×(12-4)=426×8=4248=90(2)42+6×12-4=42724=1144=110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3、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4、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板书)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1425×620 1425×(2018)28÷422×5 28÷(1216)×52、杨树108棵,柳树是杨树的2倍少10棵,柳树有多少棵?3、李老师去商店买钢笔,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15元,每支钢笔的售价是5元,李老师买了多少支钢笔?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3415×420 12×3÷95630055×12÷20(4416)÷4×232、仓库有水泥150吨,运了3次,每次运24吨,还剩下多少吨?3、修一条长1600米的路,前4天平均每天修150米,剩下的要在5天内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教材第P1415页2、3、57题。复习预设自探示疑同解帮导合探测评训练归结深探测评训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混合运算(1)42+6×(12-4)(2)42+6×12-4=42+6×8=42+72-4=42+48=114-4=90=110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课后反思):第五课时有关0的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13页例6和“数学游戏”,及练习二69题。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进一步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使学生明白0不能作除数及0其中的道理。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0不能作除数。教学难点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1、你都知道有关0的哪些运算?能给大家举些例子吗?2、揭示课题:有关0的运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3页例6内容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试一试:你能举出4个有关0的计算的算式吗?想一想: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思考: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举例说明。(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3页例6内容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1、口算。0+12=48-0=67×0=0÷23=42-42=2、填空。24-()=24()×23=0 0+()=190()÷47+18=183、45-45×20(45-45)×20想:它们的计算结果一样吗?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并完成P13页“数学游戏”(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将不同的想法和不懂的问题进行展示)2、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自己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并作必要指导。3、归纳小结:(板书)与0相加(减)得原数与0相乘还得00作被除数时,商是0;0作除数时,算式没意义。四、达标训练(1题、2题必做,3题思考题)3、思考:有什么好办法?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课本练习二6、7、8、9题。复习预设自探示疑同解帮导合探测评训练归结深探测评训练板书设计有关0的运算与0相加(减)得原数与0相乘还得00作被除数时,商是0;0作除数时,算式没意义。课后反思:第六课时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四则混合运算有关知识,练习二1014题及思考题。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理解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0不能作除数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目标导学(一)导入1、回忆一下本单元的内容,你都学到了哪些内容?2、揭示课题: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二)展示目标:(见复习目标)二、自主复习(一)出示复习提纲复习提纲(梳理本单元知识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计算57-42+53、45×2-28÷4、(57-26)×20,想一想,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能根据12+8=20写出两个减法算式,根据24×2=48写出两个除法算式,思考,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四则运算中0不能作什么数?为什么?(二)学生自主复习(学生对照复习提纲,整理本单元知识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主复习,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复习检测1、填空47-()=47 2×56-()=0 0+()=190()÷47+18=182、45-45×20(45-45)÷20(75-8)×(56+4)(240+18)÷33、24+()=47 57÷()=19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复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想法)(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将不同的想法和不懂的问题进行展示)2、教师让同学汇报自己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并作必要指导。3、归纳小结:(板书)四、 达标训练(1、2、3题必做,4题选做)4、想一想,算一算,把合适的数填在里。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3、在数字中加上什么运算符号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4、解决问题。(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课本练习二10、11、12、13、14题。复习预设自探示疑同解帮导合探测评训练测评训练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第二单元教材分析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学内容本单元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具体编排如下。例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例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例3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例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二、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教材P17页主题图、P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三1、2题。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认识平面图上东、西、南、北及起点(观测点)的位置关系。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在确定物体位置时所起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动脑能力,并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放假休息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去干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一个森林公园玩儿。(课件出示:主题图)2、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谁知道什么是定向运动?(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讲解“定向运动”的含义)3、揭示课题:要想在定向运动比赛中获胜必须弄清每一个点的位置与方向。(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7页主题图、P1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要知道图中1号监测点的位置,应以什么为参照物?2、根据方位坐标说出1号点的具体位置。3、使用另一种说法表述1号点的位置。4、根据方位坐标表述2号点的位置。(偏的方向上,距离大约是)。5、说一说确定位置的两个条件是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7页主题图、P1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的遗留问题。(3)1号站的具体位置可以表述为东偏北的方向,大约1千米,还可以表述为北偏东60°,大约1千米。(这两种说法都不错,但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方向和距离是确定位置的两个条件。(板书)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1、P18页“做一做”2、给小动物安家。(1)熊猫的家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2)猴子大家在西偏南30°的方向上。(3)小兔的家在南偏西30°的方向上。(4)松鼠的家在北偏东45°的方向上。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思考题)1、教材“练习三”1题。2、教材“练习三”2题。3、思考题: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º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º方向上,约150米处。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两个新建项目的位置。(二)堂清反馈:复习预设自探示疑同解帮导合探测评训练板书设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北东西南.起点1千米1号30°方向和距离是确定位置的两条件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找出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教材P19页例2及练习三3、4题。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知道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应的距离。(2)学会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的一般步骤与方法。例如: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方向150米处。先找到中心点与北轴,用画角的方法向东轴找到35°处的点,并与中心点连接、按比例画出150米的距离,最后标上名称。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在平面坐标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会绘制平面图。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昨天,我们能把一个物体用“*偏*多少度”的方法表示出它的方位,那么如果已经知道了一个物体的方位,你能在图中用点把这个物体画出来吗?(板书课题: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找出物体的位置)(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9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请在下面图中把“教学楼”、“图书馆”和“体育馆”用点画出来,并标出名称,画出线段。(1)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2)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方向150米处。过程:先以()为0°,数()圈(填内圈或外圈)35°,画出角的另一边,再量出()厘米的长度。(3)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方向200米处。北东西南.校门过程:先以()为0°,数()圈40°,画出角的另一边,再量出()厘米的长度。(二)学生自学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1、组内轻声交流“课前我先学”。2、组内交流,看看所画的角度和长度是否一致。并重点说明操作过程:把()作为0°,数()圈,再量出()厘米。(引导学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遗留的问题。2、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一个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在画图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条件中的方向,确定0°线和读的内外圈,先画出角,再量出线段的长度,标上名称。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1)、(2)选做,(3)题思考题)1、画出方向图,并标明物体位置。(1)让学生画出西偏北20°,距离为2厘米的位置。(2)东偏南60°,距离为3厘米的位置。2、在图中把“艺术楼”、“餐厅”的位置用点画出来,并标出名称,画出比例尺。(1)艺术楼在校门的正西偏北45°方向150米处。北东西南.校门(2)餐厅在校门的北偏东40°方向120米处。(3)在上图中标出我们教学楼的位置。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1、“练习三”p21页3题。2、“练习三”p21页2题(1)、(2)题。3、“练习三”p21页2题(3)、(4)题。4、思考题: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我们学校附近的一些建筑名称。(二)堂清反馈:复习预设自探示疑同解帮导合探测评训练归结深探测评训练课后反思:板书设计北东西南.校门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找出物体的位置第三课时位置与方位(1)教学内容:教材P22页例3和做一做,练习四相关习题。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组织学生做“反动作”游戏,进一步复习8个方位。2、揭示课题:位置与方位(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2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偏()约()度方向上。2、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偏()约()度方向上。)3、想一想,在描述方位时应注意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2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注意事项

    本文(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