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初级).doc

    • 资源ID:33414368       资源大小:279.50KB        全文页数:9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初级).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初级)【精品文档】第 91 页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目 录第一章 概述71.1.LTE发展概况71.2.系统架构81.2.1.LTE系统网络架构81.2.2.E-UTRAN与EPC的功能划分111.3.业务承载131.3.1.移动通信市场需求现状和趋势131.3.1.1.用户对业务的需求141.3.1.1.1.趋势1:移动互联网141.3.1.1.2.趋势2:生活化工作化141.3.1.1.3.趋势3:视频化151.3.1.1.4.趋势4:物联网151.3.1.2.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161.3.2.LTE FDD/TD-LTE与2G/3G网络业务承载能力对比171.3.3.移动宽带业务和应用的发展趋势18第二章 宏峰窝网络规划202.1.规划流程202.2.网络建设需求分析212.2.1.业务需求预测212.2.1.1.用户规模预测222.2.1.1.1.预测方法概述222.2.1.1.2.应用建议272.2.1.2.业务量预测272.2.1.2.1.趋势外推法272.2.1.2.2.单机业务量乘用户数预测法292.2.1.2.3.计费时长(总数据流量)预测法322.2.1.2.4.最终预测结果的取定332.2.2.覆盖场景划分332.2.3.TD-LTE建设策略372.2.3.1.TD-LTE业务定位382.2.3.2.TD-LTE覆盖策略382.3.预规划392.3.1.TD-LTE预规划流程392.3.2.覆盖估算412.3.2.1.基本特征412.3.2.2.覆盖估算方法412.3.3.容量估算422.3.3.1.基本特征422.3.3.2.容量估算方法442.3.3.2.1.估算流程442.3.3.2.2.系统容量资源442.3.3.2.3.业务模型452.4.站址规划472.5.规划仿真492.5.1.数据准各492.5.2.仿真流程522.5.3.仿真输入条件532.6.无线资源及参数规划552.6.1.PCI规划552.6.1.1.PCI规划简介552.6.1.2.PCI规划基本原则562.6.2.TA规划572.6.2.1.TA规划简介572.6.2.2.TA规划原则57第三章 室内网络规划603.1.室内覆盖系统概述603.1.1.建设的必要性603.1.2.系统特性613.1.3.室内覆盖系统623.2.TD-LTE室内网络规划设计633.2.1.规划设计思路633.2.2.规划设计原则633.3.TD-LTE室内覆盖性能分析653.3.1.TD-LTE室内覆盖规划方法653.3.1.1.方法一:由目标边缘速率估算覆盖半径663.3.1.2.方法二:已知覆盖半径估算边缘速率663.3.2.TD-LTE室内覆盖场强分析683.3.2.1.TD-LTE室内覆盖系统自身网络需求683.3.2.2.室内外小区的协同关系693.3.2.3.基于已有网络的改造需求703.3.2.4.电磁辐射标准限制713.4.TD-LTE室内覆盖信源规划723.4.1.TD-LTE室内覆盖信源选取723.4.2.分区规划733.4.3.RRU设置733.5.TD-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743.5.1.TD-LTE窒内建设模式743.5.2.MIMO双流分布系统建设753.5.3.天线设置763.6.TD-LTE室内覆盖系统建设要求763.6.1.机房配套要求763.6.2.室内分布系统要求763.6.2.1.天线口功率要求763.6.2.2.无源器件建设及改造77第四章 TD-LTE扩大规模测试与攻关794.1.TDLTE攻关项目最新进展794.2.TDLTE攻关项目主要成果综述794.3.详细测试成果814.3.1.面向规划814.3.1.1.RS-SINR与业务速率关系814.3.1.2.RSRP和速率的关系824.3.1.3.RSRP和SINR关系824.3.1.4.TD-LTE规划指标824.3.1.5.不同场景下业务信道与控制信道覆盖匹配度844.3.1.6.不同站间距、不同建筑类型、不同覆盖场景的室内深度覆盖性能844.3.1.7.TD-S与TD-L的覆盖能力差异854.3.2.面向建设864.3.2.1.室外多天线864.3.2.2.网络结构874.3.2.3.室内分布884.3.3.面向组网924.3.4.面向优化94第一章 概述1.1. LTE发展概况LTE (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于2004年11月启动的UMTS技术长期演进项目,分为FDD(频分双工)方式的LTE和TDD(时分双工)方式的LTE,其中TDD方式的LTE又由于演进路线的不同分为LTE TDD1和LTETDD2。我国从2005年开始推动LTE的TDD方案(LTE TDD2方式)的研究并被3GPP所接受,之后由我国大力推动并通过多方努力,目前两种TDD方式已经融为一种,统称为TD-LTE。TD-LTE同时也被确定为TD-SCDMA标准的后续演进技术。1.2. 系统架构1.2.1. LTE系统网络架构在3GPP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项目中,对LTE系统提出了严格的时延需求。其中,控制面时延由LTE空闲态转移到激活态时延要求为100ms,休眠态转移到激活态的时延要求为50ms;对于用户面时延,UE或RAN边缘节点IP层分组数据至RAN边缘节点或UEIP层分组数据的单向传输时间要求为5ms。为了满足如上要求,除空中接口无线帧长度、TTI (Transmitting Time Interval)等变化以缩短空中接口的时延之外,3GPP对网络结构也进行了优化和演进,尽量减少通信路径上的节点跳数,从而减少网络中的传输时延。同3GPP既有系统相似的是, LTE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仍然遵循各自发展的原则,空中接口终止在无线接入网。因此,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的逻辑关系仍然存在,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的接口也依然明晰。从整体上说,与3GPP既有系统类似, LTE系统架构仍然分为两部分,如图1-1所示,包括演进后的核心网EPC(即图中的MME/S-GW)和演进后的接入网E-UTRAN演进后的系统仅存在分组交换域。从整体上说,与3GPP既有系统类似, LTE系统架构仍然分为两部分,如图1-1所示,包括演进后的核心网EPC(即图中的MME/S-GW)和演进后的接入网E-UTRAN。演进后的系统仅存在分组交换域。LTE接入网仅由eNode B(evolved Nonde B)组成,提供到UE的E-UTRA控制面与用户面的协议终止点。eNode B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连接,并且在需要通信的两个eNode B之间总是存在X2接口,如为了支持LTE激活状态下不同eNode B之间的切换,源eNode B与目标eNode B之间会存在X2接口。LTE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通过S1接口进行连接,S1接口支持多对多连接方式。与3G系统的网络架构相比,接入网仅包括eNode B一种逻辑节点,网络架构中的节点数量减少,网络架构更加趋于扁平化。这种扁平化的网络架构带来的好处是降低了呼叫建立时延以及用户数据的传输时延,并且由于减少了逻辑节点,也会带来OPEX与CAPEX的降低。如图1-2所示,由于eNode B与MME/S-GW之间具有灵活的连接(S1-flex), UE在移动过程中仍然可以驻留在相同的MME/S-GW上,这将有助于减少接口信令交互数量以及MME/S-GW的处理负荷。当MME/S-GW与eNode B之间的连接路径相当长或进行新的资源分配时,与UE连接的MME/S-GW也可能会改变。eNode B是E-UTRAN侧的S1接入点,MME或S-GW是EPC侧的Sl接入点。E-UTRAN与EPC之间可以具有多个Sl接入点,每一个S1接入点都应满足S1接口定义的需求,并满足S1接口所有的功能。定义E-UTRAN架构及E-UTRAN接口的工作主要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1)信令与数据传输在逻辑上是独立的。 (2) E-UTRAN与EPC在功能上是分开的。E-UTRAN与EPC的寻址方案与传输功能的寻址方案不能绑定。(3) RRC连接的移动性管理完全由E-UTRAN进行控制,使得核心网对于无线资源的处理不可见。(4) E-UTRAN接口上的功能应定义得尽量简化,选项应尽可能的少。 (5)多个逻辑节点可以在同一个物理网元上实现。(6) Sl/X2接口是开放的逻辑接口,应满足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1.2.2. E-UTRAN与EPC的功能划分如上节所述, LTE系统架构包括E-UTRAN与EPC,其中E-UTRAN(即无线部分)主要由eNode B组成,取消了3G中的RNC; EPC则分为MME和S-GW。因此,LTE的主要逻辑节点可以分为eNode B、MME和S-GW,以下将分别对每种逻辑节点进行阐述。eNode B为无线接入节点,其功能主要包括:(1)无线资源管理功能:无线承载控制、无线接入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UE的上/下行动态资源分配(调度);(2) IP头压缩及用户数据流加密;(3) UE附着时的MME选择;(4)路由用户面数据至服务网关;(5)寻呼消息的组织和发送(由MME产生); (6)广播信息的组织和发送(由MME或O&M产生); (7)以移动性或调度为目的的测量及测量报告配置。 MME处理控制平面功能,主要包括:(1)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令的处理;(2)分发寻呼消息至eNode B; (3)接入层安全控制; (4)移动性管理涉及核心网节点之间的信令控制;(5)空闲状态移动性控制;(6) SAE承载控制;(7) NAS信令的加密与完整性保护;(8)跟踪区列表管理; (9) PDN GW与S-GW选择;(10)向2G/3G切换时的SGSN选择;(11)漫游;(12)鉴权。 S-GW处理用户平面功能,主要包括:( 1)终止因为寻呼产生的用户面数据;(2)支持UE移动性的用户面切换;(3)合法监听;(4)分组数据的路由与转发;(5)传输层分组数据的标记;(6)运营商间计费的数据统计; (7)用户计费。 图1-3描述了逻辑节点(eNode B、MME、S-GW)、功能实体以及协议层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划分。1.3. 业务承载 1.3.1. 移动通信市场需求现状和趋势当前,语音业务仍然是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非语音业务的地位正日益提高,业务发展重点也在不断改变。最初几年,短信业务占据非语音业务收入的主体地位。2005年以后,3G技术和设备逐渐成熟,网络覆盖和终端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2006年HSDPA开始在全球规模商用,全面提升了用户体验,大大推动了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2007年是3G业务市场的转折点,伴随着3G增强型技术的普及和发展,3G特色业务成为推动移动运营商增加收入的主要驱动力。从移动数据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主流运营商的移动数据业务收入比重都呈现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在2006年之后更加明显,而这些运营商的HSDPA网络大多从2006年开始商用。移动数据业务的兴起带来了很多新应用和新市场,这些新的应用体现了用户对业务和带宽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呈现出新的趋势。1.3.1.1. 用户对业务的需求 1.3.1.1.1. 趋势1:移动互联网在全球LTE融合的大趋势下,移动网与互联网的融合日趋明显,大量源自互联网的业务被移植到移动互联网上,即时消息、博客、电子邮件等都已经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得了良好的应用。人们开始体会到移动互联网的方便和魅力,越来越期望通过无线网络获得与固定互联网同样的速率和体验。同时,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深入渗透,随时随地通过无线宽带接入互联网的需求呈现出井喷的趋势。根据预测,未来5年,无线宽带上网将会占据全部移动网络总流量的56%,成为占用网络带宽和容量最大的业务。1.3.1.1.2. 趋势2:生活化工作化目前移动增值业务中,娱乐类业务占主导。人们主要还是在闲暇的时候使用移动业务来解闷。而随着业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善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业务将会越来越普及,这些业务在各类用户需求中都是最受欢迎的,全面覆盖用户的各类需求。移动业务能够满足用户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为用户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只需携带一部多功能手机终端,用户即可畅行无阻。移动支付、移动导航、远程医疗、移动办公、移动视频会议等,体现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1.3.1.1.3. 趋势3:视频化作为一种最直观的内容表现形式,视频业务一直受到用户的推崇。但是,在网络发展初期,带宽的局限使得视频业务的发展举步维艰。3G网络成为视频业务飞速发展的催化剂,以视频作为表现形式的业务将越来越多。根据预测,未来手持终端中,视频类业务将会占据网络总流量的28%,成为第二大流量业务。NTT DoCoMo等国际先进的3G运营商的数据业务中,增长最快的都是移动视频类业务。由于视频类业务对带宽的需求较高,也直接导致了这些运营商对移动宽带技术的需求非常急迫。1.3.1.1.4. 趋势4:物联网物联网的兴起和发展无疑将会开创出一个蓝海,用户从人-人通信到人-物、物-物通信的扩充,将会使移动运营商的市场饱和"瓶颈"出现重大转折。未来人-物、物-物之间的通信和信息联络将会对网络提出更大、更高的需求,也将推动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将成为未来业务发展一片广阔的蓝海。我们所了解的互联网正在发生剧烈的改变,一开始,它只是一个局限在象牙塔里的少数人的交流工具,之后,它变成了一个广泛商业化、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网络。现在,它要雄心勃勃地普及,与人互动并变得智能化。不光人与人之间,在物与物之间,随时随地的实时交流都变得可能。1.3.1.2. 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 在3G商用之前,用户基于2G网络(包括GPRS、EDGE、CDMA lx等增强型技术)使用语音和中低速的数据业务,业务类型主要基于文字和图片类内容,带宽都在100kbit/s以内。这时,人们还没有移动宽带的体验,对业务的需求也没有那么丰富和高要求。随着3G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开始体验到移动多媒体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而这些业务对网络带宽的需求则达到了100500kbit/s不等。3G最大的作用就是激发了人们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使人们从打电话、发短信,逐步发展到用手机娱乐,并开始体验由此带来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便利。如前所述,随着人们对移动数据业务需求的爆发,无线宽带上网、移动视频、家庭和企业客户类业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业务,这些业务对无线网络的带宽需求增长到1Mbit/s以上,企业级别的高清视频会议等大带宽业务,更是需要8Mbit/s以上的带宽才能够满足。移动宽带的需求一下子变得日益紧迫。1.3.2. LTE FDD/TD-LTE与2G/3G网络业务承载能力对比 用户对带宽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推动无线网络不断演进和发展。有人会问,即使按照发展趋势的要求,未来几年也仅需要1Mbit/s的带宽就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业务需求,3G不是可以达到2Mbit/s甚至十几Mbit/s的速率吗?为什么还要发展下一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呢?这个问题属于无线通信技术共有的问题。3G、LTE乃至4G宣传和公布的速率都是系统的峰值速率,而用户使用业务需要的是网络能够提供给每个用户的平均速率。3G的HSPA峰值速率可以达到14.4Mbit/s,而实际网络的单载波平均吞吐量是2.5Mbit/s。而这2.5Mbit/s也不是一个用户独享的,而是由本小区的用户所共享。按照典型的网络配置和用户规模计算,平均每用户能够使用的带宽是200300kbit/s。LTE和WiMAX同样有峰值速率和实际平均速率问题。当然,不同的技术设计、不同的算法、不同的频率配置、不同的网络环境等因素会影响平均吞吐量, 技术越先进,应该越接近峰值吞吐量。随着移动视频类业务的普及和发展,随着人们对无线宽带上网需求的日益提升,用户数和用户的使用量必将快速增长。届时,就急需一个大带宽、高容量的新型网络来提供支撑。通过研究多媒体业务对带宽的需求,我们发现,未来承载在iPhone等大屏幕移动互联网终端上的高清视频业务,需要平均800bit/s的网络速率才能够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即使是移动数据卡和上网本的无线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用户也期待能够达到至少12Mbit/s的速率。而3G对于这些大容量带宽需求的业务无法提供规模商用后的良好支撑,用户会感觉业务体验没有想象中的好,网络容量和速率的压力巨大。因此,当3G开始快速发展的时候,很多传统的移动运营商,特别是主流的移动运营商都在全力推动LTE的产业化。3G对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受限于网络承载能力的局限性,大规模推动和普及移动多媒体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仅仅依靠3G是很难实现的。而LTE对于多媒体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良好承载,将掀开无线宽带时代的真实篇章。1.3.3. 移动宽带业务和应用的发展趋势 作为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主流技术,LTE在网络能力和成本上都较3G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前面的对比分析也可以看出, LTE能够满足未来四大趋势业务的需求,全面承载移动互联网、视频类、家庭和企业类以及物联网类业务应用。与3G发展的阶段类似,受限于手持终端的丰富程度不足和功能性不强的问题,以及网络覆盖不到位,LTE需要逐步完善,从业务的发展来看,移动宽带业务将会沿着不同的阶段逐步发展。(1)LTE在发展初期,由于网络覆盖还不到位,终端类型也以较容易实现的USB数据卡、CPE类终端为主;业务的发展将会以纯无线数据业务为主,满足个人、家庭、企业客户的上网需求。无线宽带上网业务最能直接体现带宽和速率提升,但同时也是对网络带宽占用最大的业务。从NTT DoCoMo等3G主流运营商的业务发展可以看出,无线宽带上网是在初期发展最快的业务。(2) LTE在发展期阶段,网络覆盖开始扩大,终端也从单一的数据类终端,发展到推出移动智能手持终端。此时,将会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移动宽带服务;为家庭用户提供丰富的家庭类服务,包括高清视频、视频电话、家庭监控、远程教育、娱乐等业务;为企业客户提供移动办公和行业类应用服务,包括移动监控、移动视频会议等。此阶段为业务极大丰富的阶段,用户开始快速增长。(3) LTE大规模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应该算是LTE发展的成熟阶段,网络覆盖基本到位,终端涵盖上网卡、CPE、智能手机、行业终端等各种类型。此时,将会全方位提供包括语音业务在内的各类型通信业务,成为业务承载的主导网络。业务应用开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大大提高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和效率,为社会信息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章 宏峰窝网络规划1.4. 规划流程TD-LTE宏蜂窝网络规划流程可以分成需求分析、预规划、站址规划、网络仿真、无线资源及参数规划5个阶段,具体流程图如下:图2-1 TD-LTE无线网络规划流程图在需求分析阶段,首先应明确建网策略,提出相应的建网指标,并搜集到准确而丰富的现网GSM/TD-SCDMA基站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业务需求数据,这些数据都是TD-LTE无线网络规划的重要输入。网络规模估算主要是通过覆盖和容量估算来确定网络建设的基本规模,在进行覆盖估算时首先应了解当地的传播模型,然后通过链路预算来确定不同区域的小区覆盖半径,从而估算出满足覆盖需求的基站数量。容量估算则是分析在一定时隙及站型配置的条件下,TD-LTE网络可承载的系统容量,并计算是否可以满足用户的容量需求。在站址规划阶段,主要工作是依据链路预算的建议值,结合目前网络站址资源情况,进行站址布局工作,并在确定站点初步布局后,结合现有资料或现场勘测来进行站点可用性分析,确定目前覆盖区域可用的共址站点和需新建的站点。可用站址主要依据无线环境、传输资源、电源、机房条件、天面条件及工程可实施性等方面综合确定。完成初步的站址规划后,需要进一步将站址规划方案输入到TD-LTE规划仿真软件中进行覆盖及容量仿真分析,仿真分析流程包括规划数据导入、传播预测、邻区规划、时隙和频率规划、用户和业务模型配置以及蒙特卡罗仿真,通过分析仿真输出结果,可以进一步评估目前规划方案是否可以满足覆盖及容量目标,如存在部分区域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修改,使得规划方案最终满足规划目标。在利用规划软件进行详细规划评估之后,就可以输出详细的无线参数,主要包括天线高度、方向角、下倾角等小区基本参数、邻区规划参数、频率规划参数、PCI参数等,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TA规划,同时无线网络规划也需要提出相应的传输、配套电源等资源需求,这些资源需求及规划参数最终将作为规划方案输出提交给后续的工程设计及优化使用。1.5. 网络建设需求分析1.5.1. 业务需求预测业务需求预测主要是根据业务发展过程的历史和现实,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科学分析方法,提炼出业务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并对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及作用机制做出科学的分析,指出业务未来发展的可能途径与结果。业务预测的三要素是理论、方法与数据。理论即系统理论,业务预测只有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考察业务发展现象与业务系统各组成因素间的联系及作用机制,做出科学的分析,才能构造符合客观实际的数学模型,更好地揭示业务发展的规律,从而做出更准确的预测。方法即数学方法,应用数学可以使对业务发展的分析定量化、精确化。但是,数学建模必须是系统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对数学处理得到的结果也必须从业务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和解释,判断其是否具有意义。数据即统计数据,用数学方法建立业务预测模型必须要掌握大量的数据,用来进行参数估计、趋势拟合及参数检验等,最后还要用这些历史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否则预测结果将没有意义可言。常用的数学预测模型较多,但是,由于各种预测模型基于的系统理论与历史数据不同,实际选用的预测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分用户规模和业务量两大类分别进行论述。1.5.1.1. 用户规模预测1.5.1.1.1. 预测方法概述用户规模预测首先要分析需要预测的业务种类,然后对使用每类业务的用户进行分类预测。通常来说,目前用于用户规模预测的方法主要有曲线拟合法、普及率法、类比法、饱合曲线法、统计分析法、业务渗透法和主体用户法。下面从业务预测方法的预测原理、适用业务、所需系统数据、应用或建立数学模型及各种预测方法的优劣性等几个方面对常用的业务预测方法逐一进行分析。(1)曲线拟合法预测原理:曲线拟合法,它反映了业务发展的一种趋势。其原理是基于用户发展的历史数据,根据其规律推测未来移动用户的发展情况。适用业务:较适用于系统发展历程清晰,易判断其发展趋势,开放时间较长,历史数据积累较多且较翔实的业务预测。系统数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总体规模。数学模型:不同的曲线其增长特性不同,因此适用于不同的业务发展阶段。主要模型有线性、多项式曲线、对数曲线、指数曲线、幂函数曲线、生长曲线模型等。结果判别:利用曲线拟合后相关系数R2进行判断。优劣势:曲线拟合法只考虑了历史因素,其近期预测结果有参考性,远期预测结果偏差较大。 (2)普及率法预测原理:普及率法是通过业务普及率横、纵向比较,确定目标年的普及率,然后按照目标年的人口发展规模预测用户需求。适用业务:适用于普及率历史数据详尽及积累较多的业务,特别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普及率与所比较对象普及率间存在一定规律的业务。系统数据:需要有可比对象的相关普及率数据及人口规模。数学模型:普及率比较结果可作为建模的依据。优劣势:普及率法主要是从数据比较间发现二者间存在的规律,并以此作为数学建模的依据,准确性与说服性稍差,同时由于基数大造成预测结果误差较大。 (3)类比法预测原理:类比法是选取年龄构成、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具有类似性的发展超前地区,与其用户普及率或用户发展过程相类比,得到相关规律,从而预测本地业务预测结果。适用业务:适用于普及率或用户数历史数据详尽及积累较多的业务,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人民收入水平、用户消费习惯、用户发展历程有相似点的业务。系统数据:需要有可比对象的相关业务发展数据、普及率数据、经济发展数据、人口规模数据及消费习惯等。数学模型:业务发展历程的比较可作为建模的依据。优劣势:类比法主要是从数据比较间发现二者间存在的规律,并以此作为数学建模依据,影响因素考虑不够。 (4)饱合曲线法预测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极限,虽然不同事物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发展极限,但是根据具体事物发展的现实条件加以分析,可以大致确定出该现象的最终发展目标,也就是说,事物的发展到最后将趋向饱和。饱合曲线法是在适龄人群移动电话普及率较高的情况下,从适龄人群移动电话普及的角度考虑移动电话发展的极限值,从而预测移动电话的发展。适用业务:较适用于经济发达、适龄人群业务普及率较高的业务。系统数据:人口规模,适龄人群比例,经济发展水平。数学模型:饱合曲线。饱合曲线的概念实际上类似于生物的成长过程,一般来说,生物在其发展的初期速度总是相对慢一点,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孕育,便进入高速成长期,以这种高成长速度增长到一定的时候,便进入到成熟期,此时生物的生长变得缓慢,甚至有可能陷于停滞状态。优劣势: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或普及率较高地区从极限发展上确定其极限值,对于远期结果预测有参考价值。(5)统计分析法预测原理:统计分析法主要是利用人口、收入等大量的统计数据及其分布规律,结合移动电话消费发展趋势情况,推测移动用户未来的发展趋势。适用业务:系统基础数据齐全,积累数据较多的业务预测。系统数据:总人口规模,城镇人口规模,农村人口规模及家庭户规模,流动人口特性与数量,城镇人口与农村家庭户拥有移动电话量。数学模型:与普及率法相似。优劣势:统计分析法从不同人群的收入、消费出发进行宏观分析、类比,其结果对于预测结果的取定具有一定的旁证和参考作用。 (6)业务渗透法预测原理:分析当前业务在全国同一业务市场中的渗透率,结合业务发展策略与定位,确定目标期渗透率,从而得到业务预测结果。适用业务:各项业务,特别是市场占有率不高,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业务。数学模型:与普及率法相似。系统数据:同一业务全国业务市场规模,业务分流能力。优劣势:同普及率法。 (7)主体用户法预测原理:分析当前使用业务的主体人群构成,结合当地人群的特征统计数据,测算业务潜在主体用户,并考虑实际主体用户占潜在主体用户的比例、实际主体用户与总用户的比例,从而计算出总用户数。适用业务:拟开放的业务定位明确的新业务。数学模型:与普及率法相似。系统数据:用户结构,当地人群收入、年龄、文化程度等特征。优劣势:由于预测是从业务定位的用户群预测开始的,所以对于拟开放新业务十分适用,预测结果十分具有参考性。1.5.1.1.2. 应用建议根据上面对业务预测方法应用的分析,结合中国移动开放业务所具备的预测要素特征,通常对于移动通信总用户这类历史数据积累较为详尽的数据预测可采用曲线拟合法、普及率法、类比法、饱合曲线法和统计分析法,而对于新开展的业务用户规模预测可采用类比法、业务渗透法和主体用户法。1.5.1.2. 业务量预测系统承载的业务量是制定无线网规划方案的重要输入依据,它直接决定着通信网络系统的建设规模和服务能力,所以业务量预测是无线通信系统规划设计的首要环节,是合理安排网络建设规模以及投资计划的基础,对整个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无线网络业务量预测通常是基于用户规模预测结果来进行进一步分析,当前常用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类,分别是趋势外推法、单机业务量乘用户数预测法和计费时长(总数据流量)预测法,下面分别进行论述。1.5.1.2.1. 趋势外推法趋势外推法(Trend extrapolation)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趋势推断未来的一类方法的总称,用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是情报研究法体系的重要部分。趋势外推的基本假设是未来是过去和现在连续发展的结果。趋势外推法的基本理论是:决定事物过去发展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该事物未来的发展,其变化不会太大;事物发展过程一般都是渐进式的变化,而不是跳跃式的变化,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并依据这种规律推导,就可以预测出它的未来趋势和状态。趋势外推法首先由R.赖恩( Rhyne)用于科技预测。他认为,应用趋势外推泫进行预测,主要包括以下6个步骤: (1)选择预测参数; (2)收集必要的数据; (3)拟合曲线; (4)趋势外推; (5)预测说明; (6)研究预测结果在制订规划和决策中的应用。趋势外推法是在对研究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发展作了全面分析之后,利用某种模型描述某一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以此规律进行外推。为了拟合数据点,实际中最常用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模型,如线性模型、指数曲线、生长曲线、包络曲线等。在移动业务预测过程中,经常被采用的模型是多项式函数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对于生长曲线等其他曲线模型则很少采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借助Excel等表格处理软件,方便地实现拟合曲线的相关参数。趋势外推法在移动通信业务预测中是最早被采用,也是最普遍被采用的方法,其具有简单、易用、实用等特点,并且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既可应用于语音话务量的预测,也可应用于数据业务流量的预测;既可以应用于整个省网的预测,也可应用于个别本地网,甚至是局部区域,乃至单个小区的预测。趋势外推法由于主要考虑历史因素,对受限因素影响不敏感,尤其是对于预测期内新生变化因素没有体现,所以其预测结果对近期预测具有参考性,远期预测结果偏差较大。1.5.1.2.2. 单机业务量乘用户数预测法该方法以下简称为单机话务量法。单机话务量法的基本公式是:预测业务量=单机业务量×预测用户数上式中的用户数预测在用户预测节中已经介绍,本节主要论述单机业务量预测方法。单机业务量也称为忙时每用户业务量,定义为通信系统在每天最忙一小时内统计业务量相对通话用户数量的平均值。每用户忙时业务量的变化主要有以下特征:时间波动性、地区波动性和突发性。需要通过收集建设单位近期的业务统计报表、分析业务参数的变化趋势来进行业务参数取定。在测算每用户话务量时,应注意两方面:一是用户统计口径。用户统计口径较多,大致可分为考核用户、通信用户、VLR登记用户以及在网用户等,其中考核用户指话费贡献超过一定额度的客户总数,通信用户指在统计周期内成功扣取月租或有业务量产生的客户总数,VLR登记用户数是指统计时段在所有VLR登记注册的用户总和,在网用户指占用号码资源的客户总数。在测算每用户业务量时一般采用通信用户。二是数据采集时间。在分析每用户业务量现状时应收集非特殊日的系统忙时数据进行统计,如采用特殊日(春节、中秋等)的数据将会虚增忙时全网平均每用户业务量,增加无线网话务量需求,将会导致网络利用率降低。计算每用户忙时业务量时,需要统计现网近期每用户忙时业务量,并根据一定的预测方法得到每用户忙时业务量的基准值,然后通过小区忙时业务量和系统忙时业务量确定话务波动情况。“小区忙时业务量”是指小区产生最大业务量之和,“系统忙时业务量”是指全网统计产生最大业务量。显然,系统忙时反映的是整个网络平均最忙的时候,但是不同小区的忙时并不一定等同于系统忙时。对于用户移动性较强的地区,小区忙时稳定性差,往往受用户行为影响不断变化。而进行系统容量规划时,每小区的容量应以能满足该小区最忙时的业务需求为标准,因此应寻求小区忙时全网业务量和系统忙时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引入“忙时基站业务不均衡系数”,公式如下:忙时基站业务不均衡系数=小区忙时业务量的总和/系统忙时总业务量-l通过引入“忙时基站业务不均衡系数”指标,可以将用户的移动性以全网平均的形式体现出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出无线网络所需的实际业务承载能力。另外,系统配置也需要考虑时间波动性带来的影响,因此,需要引入波动系数,具体公式如下:波动系数= (l+周波动值)×(1+节假日波动值)×折算因子周波动值:采集近期每个月有代表性的连续一周的忙时业务量,剔除异常数据,选取最大值,将其与该周的平均忙时业务量做比较,获得每周的波动值,并做平均。节假日波功值:采集近期节假日忙时业务量,将其与该周的平均忙时业务量做比较,获得节假日的波动值。考虑上述两个系数后,忙时平均每用户业务量计算公式如下:忙时平均每用户业务量=忙时平均每用户业务量基准值×(1+忙时基站业务不均衡系数)×(1+波动系数)单机业务量法,在电信业务预测领域是最传统、最便利的预测方法,它把市场方面的数据(用户数量)和网络方面的数据(单机业务量)结合起来进行业务需求的预测,便于具备整体性、成一定规模的区域性预测,也更适合从宏观方面应用。1.5.1.2.3. 计费时长(总数据流量)预测法计费时长(总数据流量)预测法的基本公式是: (l)系统忙时话务量(Erl)=年计费时长(分钟)/60/折算系数×忙月集中系数×忙日集中系数×忙时集中系数;(2)系统忙时数据流量(kbit/s)年数据流量(kb) /60/折算系数×忙月集中系数×忙日集中系数×忙时集中系数。年计费时长或忙时数据流量的预测可以和资费、收入等经济指标相关联,在年度指标及增长率确定的情况下,该值的预测相对较准确。而集中系数反映网络运行中短期、业务量集中分布与长期业务量增长之问的统计规律。集中系数按层次划分主要包括:忙月集中系数、忙日集中系数、忙时集中系数。忙月集中系数=当年最忙月总话务量/全年总话务量;忙日集中系数=当月最忙日话务量/当月总话务量;忙时集中系数=忙时话务量/全天话务量。预测期内各类集中系数的获得,都是通过统计现网近期对应集中系数的一系列样本点,通过科学预测方法(一般都采用趋势外推法或经验法)得到。由于集中系数反映了大量用户的统计规律,其规律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计费时长预测法是最近逐步引入到移动业务量预测领域的预测方法,因为计费时长和移动运营商的话费收入有极强的相关性,而且话费收入等财务指标预测的可控性比较强,所以与之相关的计费时长的预测也更可控、更客观,因而这一方法的应用范围也在迅速扩大。计费时长预测法也是宏观层面的预测方法,适用于以省或是本地网为单位的话务量预测,一般不适于过小范围的预测。1.5.1.2.4. 最终预测结果的取定不同的预测方法会得到不同的预测结果,最终结果的取定一般

    注意事项

    本文(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初级).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