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二语习得【精品文档】第 6 页汉语的“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其策略摘要: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写作,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语言输出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当代英语教学里所要培养的四种交际技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中国式英语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汉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一方面与学习者本人的认知水平较低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也与教学中忽视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有关。本文结合母语迁移理论从词汇、句法、语篇和书写习惯四个层面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中国式英语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帮助中国学生逐步克服汉语的负迁移作用,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关键词:负迁移;英语写作;书写习惯;词汇;句法;语篇一、引言 在非英语国家,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非母语英语时,一般来说,是在基本或完全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才开始学习外语的,因此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原已牢固建立起来的母语系统必然会对新的语言系统的建立产生影响,而原有的语言知识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学习英语的参照系。这种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的现象被称作迁移(transfer)。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即当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与目标语之间差异较小时,则以往的学习经验和知识会通过正迁移方式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两者的差异较大,则会通过负迁移方式使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时产生错误。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外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或遇到的障碍都是母语习惯负迁移的结果。 二、语言迁移与汉语负迁移 (一)语言迁移 "语言迁移"的概念是1957 年Lado 在他的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一书中提出的。美国应用语言学家TerenceOdlin 强调语言迁移是一种"跨语言影响",这种影响源于目的语和学习者已习得或未习得语言间的异同,通过学习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某些成分做出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而起作用。 (二)汉语的负迁移 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学习过程之中,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积极迁移)有助于另一种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反之,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导致错误和困难发生,就是负迁移(消极迁移)。国内近年来也有许多关于母语负迁移影响英语写作的研究:李苗(2003)从母语负迁移入手,通过分析干扰错误,探索学生写作的心理过程,寻求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李柯平(2005)从英语写作中词汇结构、句型结构和篇章结构三个层面对母语迁移现象在中国学习者的负效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季舒鸿(2006)从思维方式、词汇、句法、语法四个层面对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减少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产生干扰的有效方法。、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语篇、书写习惯四个方面探究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并对语言负迁移提出解决方案。 三、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在初学者尝试英语写作时,母语负迁移现象尤为明显,可以表现在词汇、句法、语篇和书写等层面。现分别对这几个层面的负迁移情况进行一一讨论。 一、词汇的负迁移 词汇的负迁移主要体现在1.词汇的选择;2.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区分;3.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使用;4.词语搭配不当。 1.词汇的选择:初学者往往深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汉语表达习惯相当根深蒂固。当遣词造句、尝试用英语表达时,会完全无意识地用汉语的表达习惯代替英语的表达习惯,造出汉语式的英语(Chinglish)。就像很多学者所说的那样,当初学者按照汉语思维翻译英语时就会出错,而机械的逐字翻译正是中国学生在写作中常用的手段。比如中国学生经常把“black tea”(红茶)写成“red tea”。许多中国学生在表述价格低的概念时,用母语迁移成“The price is very cheap.”另外还有把大海直译成big sea等等。 2.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区分:汉英两种语言对事物数的概念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划分存在着差异。许多名词在汉语中是可数的,在英语中却可能是不可数的。由于受汉语习惯的影响,许多学生往往用汉语数的概念去套用英语数的概念,从而出现“a paper”、“many money”之类的错误。汉语中在名词后面加上表示复数的字“们”或在名词前面加上数词和量词构成复数,如同学们、十本书等。当需要表示复数概念时名词本身都无任何变化。这种表达方式使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大量出现复数名词忘记加“s”的错误。3.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使用:汉语中大多数动词都可以直接跟宾语,而英语中却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不及物动词接宾语时必须加上一个副词或者介词。这一差异导致中国学生不习惯在不及物动词后加副词或介词,而依据汉语的表达习惯直接跟宾语,比如说把“wait for the bus”(等公交车)写成“wait the bus”,或者出现错误表达“listen the music”“look the blackboard”等。4.词语搭配不当:汉语中恰当的搭配,在英语中不一定合适,例如learn knowledge (acquire knowledge)和keep face (save face)上述两个例子中,明显, 括号里的更加符合英语搭配习惯。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若不注意英汉间的差异,就会出现搭配方面的负迁移。二、句法的负迁移 句法层面上的负迁移句子是由词组合到一起的,词汇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句子也不例外。汉语属于孤立语,英语属于分析语,根据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发现英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西方人的思维是分析的、逻辑的,重分析,重理性,强调形式论证,中国人的思维是形象的、综合的,注重整体和谐。例如: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travelling in China.译文为: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英语原句是一个典型的形合句,而相应的汉译则是意合句。假如将英语原句改成意合句就是:There was an Englishman. Hecould not speak Chinese. He was once traveling in China.这样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没有地道的英语味。2、英语前语义重心,汉语后语义重心中国人强调"由多归一"的思维方式,汉语习惯前轻后重,"条件"为轻,置于前;"断言"为重,置于后,这就是汉语句式惯用的由前提条件到断言的表达方式;而西方人惯于"由一到多"的思维方式,往往将句子语义重心放在句首,即先讲态度、观点、结论,后叙述原因、条件、事实等,英语将"果"置于前,所谓"先果后因"这是英汉句子结构的又一个明显区别,试比较:I was all the more delighted when, as a result of the initiativeof your Government. It proved possible to reinstate the visit soquickly.翻译成相应的汉语却是:由于贵国政府的提议,才得以这样快地重新实现访问。这使我感到特别高兴。显然,因果顺序在两种语言中正好是颠倒的。3、英语主语突出,汉语主题突出英语是以主语-谓语为显著特点的语言,主谓结构是各种关系的中心。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英语句子的主语通常指人或事物,由名词、代词或名词词组来担任;而汉语则是以主题-说明结构为显著的语言,处于主要位置的常常是主题而非主语,主语有时省略或隐含。由此,意合的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其主题往往并非就是句子的主语。如"天空万里无云"就是典型的主题句。学生往往造出"The sky has no clouds."这样的句子来。其实,在英语中这句话的主语是"万里无云",天空只能作地点状语或用形式主语it来代替。因此,我们可以说"It's cloudless",或者"There is no cloudin the sky"。 三、语篇的负迁移 英语学习者往往对英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缺乏敏感性,在写文章时往往以语义为中心,只要语义相关即可,充分体现了汉语的整体式思维,即意合。而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者写的文章段落的发展往往呈直线型,即重视句子之间的衔接,即形合。英语中往往需要借助大量有形的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来体现语篇中语义的关联,以求达到深层语义上的连贯,因此,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来比喻英语句子,即英语句子是由各种连接词衔接而成,宛如节节相连的竹子。而汉语多用“意合法”,即靠意义上的衔接而不一定依赖连接词语,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顺序,注重以神统形。英语文章中多关联词,如and, but, because, after, then, next, in fact, in a word等等,而这种重衔接的情况在汉语里是不常见的。因此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已经习惯了汉语句子的“流水句法”,通常按照语义的自然衔接即内在逻辑来展开思维组织句子,而忽略或者错误地使用这些连接词。因此所写的英语文章往往存在结构松散,意义连贯不紧密,逻辑关系不明晰。 四、书写习惯的负迁移 汉语是表意文字,没有大写的书写习惯;而英语则是拼音文字,使用拉丁字母,句子开头、文章标题、人名、月份及周日名称、专有名词、书刊名称等习惯上要用大写。这一陌生的书写习惯便难为了中国学生,使他们在书写时常常忘记大写。 汉语与英语在书写习惯上的另一差别是某些标点符号的使用。首先是形式上的差别,比如说句号和省略号在中文中分别是“。”和“”,而英文中则为“.”和“”。但是在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发现中文式标点的几率却非常高。而用法上的区别更大,以逗号为例,汉语逗号使用的范围比英语的更广泛,多用来表示句子的停顿。在一些汉语使用逗号的地方,英语表达时往往需要独立成句,须用句号隔开,或者用连词连接。初学者往往受母语影响,在学习英语课本时会有这样表述的句子:“He comes from American, lives in China with his parents now.”而这在英语中显然是病句,应该断为两个句子“He comes from American. He lives in China with his parents now.”或在中间加上连词“He comes from American, and lives in China with his parents now.” 三、解决方法在二语习得中, 我们既不能处处使用母语思维, 也不能把母语思维只当作二语习得中最突出的干扰因素而弃之不理或总是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加以回避, 而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 进一步探讨如何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母语思维来促进外语学习。 1、结合特定语境讲解词汇,鼓励学生积累英语词汇。初学者词汇的输入主要在课堂内完成,因此教师讲授词汇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习得效果。在讲解词汇时要增加词汇语体色彩、结构属性方面的介绍;尽量将特定词汇的讲解与相应的语境发生联系,应该使学生注意到母语和目的语的语用差异,根据目的语的语用准则,提供范例和练习,使学习者熟悉目的语的使用常规,以情景设计的手段创造交际场面,在交际中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的使用特点。尽量减少英语词与母语词之间直接建立联系,用已学的英语解释新词,并且把重点落在易发生负迁移的词汇上。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对学生不同阶段所学的词汇进行整理,以成串成群的方式帮助学生产生联想,鼓励学生使用新词汇。 2、讲授英语课文的特点以及于中文课文的差异。为了减少语篇风格方面的干扰,了解英文的写作习惯和表达方式,分析英汉因文化引起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认识到两种语言的不同表达,用以提他们的写作能力。还可进行适当的英汉对比,让学生对英语和汉语在思维方式、文化、词汇、组词造句等宏观、微观上的差异更为清楚,从而在写作实践中能更自觉的避免汉语思维方式及写作经验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此外还应该经常提醒学生不要盲目按照中文思维写英文句子,平时要注意积累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英文的谋篇习惯来组织文章,将常见的英语连接词归类,通过具体文本来体会连接词的作用。让学生用一定的逻辑关系将短句组合成复合句则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在写作中一味使用简单句、短句。 3、了解英、美、中各国的文化差异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学习英语更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不同表达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需改变以往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运用的做法,用文化语言观去指导教学,将文化知识寓于词汇、语法、课文讲解、课后练习中,将技能培养与文化知识介绍同步进行;指导学生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文学作品,观看英文电影,定期进行文化讲解课,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历史背景等知识,培养学生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避免或减少写作中的文化错误。 4、分析典型的病句及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易犯的错误剖析典型病句一方面能使学生明白造成负迁移的原因,另一方面加深对正确句子的印象。将学生上一次作文中的典型病句进行归类、整理,在写作课上对句子结构和写法进行评议和分析。同样在语法和书写习惯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语言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对自己或别人所写的英语作文进行纠错,以加深他们的印象,从而有效避免错误的产生。 5、强调语言输入 通过背诵输入,学生不但可以更多地接触目的语,加深理解和积累语言知识,而且能学会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摆脱母语的负面影响,最终提高写作交际能力。随着背诵输入的不断增加,学生对所学的目的语语言现象的敏感度会不断增加,学生潜在的语言知识将不断得到扩展,语感也将不断增强。这一切都有助于学生克服母语对英语写作的负迁移。南京大学丁言仁等老师曾对南大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通过背诵课文能使学生:1)掌握更多的短语知识,且能运用于写作;2)用笔流畅,写作速度加快。由此得出背诵对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在具体操作中可以让学生每周背诵一篇来源于英美最新报刊、教材中的100字左右的经典范文,与生活贴近,浅显可诵,使学生在背诵之后便可融为己有,灵活地移植到自己的作文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6.加强学生的写作策略的训练 在写作前,针对一个话题或一个给定的题目,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从而使得学生有大量的心理素材可供写作参考,这一阶段即brainstorming 阶段;之后的drafting 阶段要对所得的素材进行整理并拟稿,写出初稿;然后学生自己完成对初稿进行编辑修改,即revising and editing 阶段,之后完成终稿。如果是在作文课堂上,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作文互评打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作文的修改与评定中,这样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以及他人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待改进的地方。四、结语根据语言迁移的理论,母语对二语学习有着勿用置疑的影响。所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而不是刻意回避。通过对母语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现象分析,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督促学生提高对错误的监控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试误”中,认识两种语言的差异,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母语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母语的负迁移,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指导学生用地道的英语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参考文献:1 方瑞芬. 汉语思维在英文句子写作中的负迁移J. 池州学院学报,2007(6):126. 2 李伯利. 中国式英语:变体透视J. 渝州大学学报,2001(2):93. 3 廖文丽、黄伟.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母语负迁移因素J. 文史博览,2009(3):52. 4 涂王贝.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文化迁移现象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9):101. 5 詹书权、潘德锋、梁超. 高职高专学生写作句法层的汉语负迁移J. 武汉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11. 6 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7 廖洪嫣. 高职高专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J. 职业圈,2007(17):182. 8 佩佩,2002,试论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24期9 教育学专业英语教程(第二版)马丽雅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午版。10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全国硬士研究生考试简章,2007。11 周海波. 加强教学指导,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果J. 教育科研杂志,2009(4):54. 12 熊慧母语迁移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