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顺序——前后》教学案例.doc
-
资源ID:33514850
资源大小:2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顺序——前后》教学案例.doc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学案例分析东园中心小学 林碧梅设计理念在设计本课的学习活动程序时,我贯彻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思想,从学生感兴趣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交流、肢体运动、分析思维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前后”位置概念,体会位置的相对性,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并获得愉快的数学情感体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657页“前后”。学情与分析“前后”是“位置与顺序”的起始课,是学生空间定位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本知识。因而,学好这一课对学生学习后续内容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之间的前后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学习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前后”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确定物体位置的概念,只是学生是凭借着经验进行判断,而不是进行着理性地思考。因此,学生的生活经验已为学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学好本课的重点则是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为较为规范的数学知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2、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向与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比较、讨论,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意识4、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前后”位置含义;理解“前后”的相对性。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卡片、圆片、卡丁车11套、信封11个。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我的前后过程:联系实际,谈话导入。1、师:今天有这么多的听课老师,谁愿意向老师们介绍一下自己。(指名3、4名学生回答)小结:老师发现这样介绍,老师们一次只能认识你一个,你愿意在介绍你自己的同时,把你的前面、后面同学也一起介绍一下吗?(指名3名学生回答)2、师:听完你们的介绍,老师也很心动,也想介绍一下我的前面与后面,我的前面是一年级40个可爱的小朋友和听课老师,我的后面是讲台和黑板,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一节数学课。3、提示课题:前后(板演)4、体验“相对性,加深理解写完“前后”这两个字,我发现刚才好像向大家介绍错了,我的前面是黑板,我的后面才是同学们和听课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发表意见)5、教师引导:什么是前?什么是后?老师告诉你们,前后跟我们站的方向有关,我面向着你们站,我的前面就是同学们和听课老师,我背对着的方向是我后面的黑板,如果我面向着黑板站,我的前面就是黑板,我的后面才是同学们和听课老师。我还可以怎么样站?(生说师做。)6、同学们,我的前后你们明白了吗?你们的前后是什么呢学着老师刚才站的四个方向,你们也来试一试,说一说你们的前后是什么?(全体同学起立,面向四个方向站,说说前面和后面是什么?)【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前后”位置是如何确定的。】活动二:互动环节按要求起立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刚才四面转体的训练,相信很多同学已经把前后这个知识牢牢地记在心上了。下面老师想用一个起立的游戏来检查同学们掌握情况。首先,请听好游戏规则:课前老师已经给每位同学编号了,老师想用前后的知识喊口令,请同学们专心听口令,按要求迅速起立。看看谁做得好。2、游戏开始:(1)2号前面的同学请起立。(1号同学起立)(2)4号后面的同学请起立。(5号同学起立)(3)1号后面的同学请起立。(2、3、4、5号同学都得起立)(4)5号前面的同学请起立。(1、2、3、4号同学都得起立)(5)1号后面5号前面的同学请起立。(2、3、4号同学都得起立)3、师小结。【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前后的相对性。通过按要求起立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前后的意义和相对性。同时,从教师喊不同的口令可以看出自己前后转变发生变化,把自己看成学习的参与者,在师生互动中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活动三:乘车意图:把看站牌一题和参看森林运动会连在一起,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1、导入:同学们,站晕了吧。没关系,让我们跟随笑笑一起去观看一场森林运动会,回来后相信大家就不会晕了。2、出示课件(公交车的画面)笑笑他们乘着公交车出发了,往哪个方向走呢?3、观察站牌。【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站牌”的活动,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又广泛应用到生活中。】活动四:排队买票。1、出示课件。(排队买票的画面)(1)位置:笑笑现在又在做什么呢?(2)观察信息,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前后来陈述或用自己的话来说。如:一共有多少人?笑笑排在第几?她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活动五:百米赛跑1、导入:笑笑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了动物园。紧张的百米赛跑就要开始了,笑笑请大家看一看,有哪些运动员参加?预测一下谁得冠军?2、出示课件(比赛开始)(1)看一看(2)说一说小组汇报(谁跑最前面,后面是谁?谁跑第二、第三?谁最后?××前面是××,后面是××,等等)3比赛结束。(用前后知识说一说最终的位置)【学情预设:教材对教学内容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编排。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解释“前后”的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体会“前后”的意义和相对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有用性。】活动六:卡丁车比赛1、导入:紧张的百米赛跑刚结束,更加激烈的卡丁车比赛就要开始了。笑笑为了大家能及时看到比赛现场,立马就来到了卡丁车比赛场地。瞧!比赛已经开始了。2、出示比赛课件忽然,课件中断师:怎么没有画面了,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办呢?你有什么方法吗?(教师马上用手机给笑笑拔了电话,才知道:原来是电视信号线断了,无法发回信号,我们也就看不到电视画面了。这时,机智的笑笑给我发回了一个现在卡丁车比赛的有关手机短信,请大家一起看一看,好吗?)3、排位置(1)短信息信息1:2号车排在最前面,4号车在2号后面,3号车在4号车后面,1号车排第4位。信息2:4号车第1名,3号车最后1名,1号车在3号车的前面2号车的后面。(2)小组合作交流,依据信息对卡丁车进行排序(3)全班交流(4)说一说指名学生对4辆卡丁车的位置,进行简单的叙述。活动七:龟兔赛跑1、出示课件(听鞠萍阿姨讲龟兔赛跑的故事)2、引导学生用前后的知识说一说故事的内容。3、出示新的龟兔赛跑的画面。4、编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学情预设:在故事中,体现数学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强化对“前后”的认识,训练学生口语表达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骄傲必败”的道理。】活动八:乘车回校1、队伍有几人(1)师:笑笑结束了动物园采访,和一起去的朋友排着队准备回校了。笑笑走着走着突然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笑笑说:从前面数她排在第3位,从后面数她排在第2位。队伍里一共有多少人?(2)小组合作讨论(3)师生合作模拟排队,得出结论:队伍里有4个人。2、乘车(1)课件显示(2)观察:笑笑现在哪了?她和朋友能从这乘车回到学校吗?要下几站才能到校?活动九:全课总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方向与位置前后,你有发现在你的周围哪里用到前后的知识?(生举例)2、前后是我们认识位置与顺序的开始,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学习更多的方向(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我们认真学习它们,以后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祝同学们成功!【意图: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