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九年级(上)历史期中学习效果评价第卷(选择题60分)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右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著名历史遗迹之一,它反映的是A.古巴比伦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A.住所 B.宫殿 C.陵墓 D.神堂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法典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B.维护全体居民的利益 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D.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4.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诞生于古代A.埃及 B.巴比伦 C.印度 D.希腊5.汉谟拉比法典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接待等方面的规定,说明A.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C.古巴比伦分为三个社会等级 D.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6.“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A.古埃及奴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C.古印度种姓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7.公元前6世纪,印度出现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思潮,顺应这一潮流兴起的宗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8.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C.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D.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9.希腊小的城邦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由此可知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A.地少人多 B.人少地多 C.“小国寡民” D.商品经济发达10.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公民大会 A.海外贸易 B.民主政治 C.文化教育 D.军事外交妇女和奴隶不得进入! 11.右边漫画反映了古代某一国家的民主政治状况,这一国家就是A.古代雅典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12.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为罗马量刑定罪提供了文字依据,这部法律是A.十二铜表法 B.罗马民法大全 C.汉谟拉比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13.右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公元前3世纪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C.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D.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14.罗马共和国时期,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是A.执政官 B.公民大会 C.元老院 D.保民官15.西方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其中“凯撒”是A.雅典将军 B.古罗马执政官 C.意大利旅行家 D.基督教神职人员16.某电视拍摄中心准备拍摄罗马帝国,饰演罗马帝国开创者的演员应是A.屋大维 B.斯巴达克 C.伯里克利 D.凯撒17.“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这里的“他”是指A.释迦牟尼 B.耶穌 C.穆罕默德 D.三藏法师18.日本是“善于模仿的民族”,其中大化改新“模仿”的是A.欧美工业文明 B.希腊民主制度 C.中国唐朝制度 D.中国秦朝制度19.大化改新,其“新”的主要体现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的进程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统治20.日本大化改新,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军事封建制度 B.地方实行郡县制 C.有条件的土地封赐 D.建立中央集权制21.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促进作用的宗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22.“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的决定。”其中的“公社”是建立在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D.拜占庭23.古代有个人不出国就能浏览整个地中海沿岸风光,他应生活在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24.右图所示数字的发明者是A.古印度人B.阿拉伯人C.古希腊人D.古埃及人25.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的是A.孔子学院 B.大学 C.太学 D.智慧宫26.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这时期产生的伟大戏剧家是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麦哲伦27.“哥伦布希望探索出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找到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黄金、珠宝及香料之国。”材料反映了哥伦布航海活动的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28.15191922年进行了首次环球航行的船队是A.迪亚土船队 B.达·迦马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29.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近代社会的共同作用是A.复兴了古典文化 B.揭露和批判了教会的黑暗C.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0.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两个国家是西班牙 葡萄牙 英国 法国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40分)非选择题共4题,第31题6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4分,第34题10分。31.阅读材料,辨析作答。文艺复兴是那些对教会不满的先进人物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开创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文艺复兴就是意大利人不满当时教会对文化的控制,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就是复古。 小明 小红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小明、小红同学发生了分歧(如上图),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对于你在欢乐的人间所掌握的“神圣的钥匙”的敬畏在阻止着我,假若不是这样的话,我还要使用更严厉的言语呢: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但丁材料二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1)材料一中但丁批判的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品一件。(2分)(3)上述材料中,他们的作品共同体现了什么精神?以此精神为核心,欧洲掀起了哪场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6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手工工场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度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掠货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的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材料三 三角贸易示意图。(1)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原始资本积累的性质,并将体现这一性质的句子在材料中找出来。(4分)(3)材料三中的C大陆是哪位航海家发现的?从B至C航线,贩运的“黑色货物”是什么?(4分)(4)上述材料体现的殖民方式为“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出现提供了什么条件?材料一与材料三之间有何联系?(4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哥伦布第二次航行新大陆后,即把旧大陆的大量农具和牛、马、羊、大麦、小麦、葡萄、柑枯、柠檬、甜瓜及各种蔬菜种杆源源运进折大陆。与此同时,新大陆的玉米、花生、土豆、木薯、可可、奎宁和橡股也陆续传入旧大陆。尤其是玉米和土豆,在旧大陆起了重大作用。因此,高产的玉米和土豆成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食之一。摘编自孙家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作用(1)指出材料中“新大陆”的地名。(2分)(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九年级(上) 历史期中学习效果评价参考答案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CDB DCAACBAADC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CBDCBAADCBDDA31观点:小明(2分)理由:答案一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2分)它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而不是复古。(2分)答案二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民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它不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进行反封建、反教会斗争。所以它是创新而不是复古。32(10分)(1) 教会的贪婪腐化(2分,错别字一个扣1分,错两个不得分)(2)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2分,错别字一个扣1分,错两个不得分,答一点即可)(3)人文主义(2分,错别字一个扣1分,错两个不得分)文艺复兴(2分,错别字一个扣1分,错两个不得分)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分)33(14分) (1)新航路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2分,错别字一个扣1分,错两个不得分)(2)带有血腥性质(2分)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掠货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2分)(3)哥伦布(2分,错别字一个扣1分,错两个不得分)黑奴(2分,错别字一个扣1分,错两个不得分)(4)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材料一新航路开辟使得欧洲人开始了材料三的“三角贸易”(材料一与材料三是因果关系)(2分)34(10分)(1)美洲(2分,错别字一个扣1分,错两个不得分)(2)评分标准: 一等(7-8分):观点体现主题且明确。紧扣观点,结合材料内容或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二等(5-6分):观点体现主题且明确。围绕观点,根据材料或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但不够周全,史论结合。条理较清楚。三等(3-4分):观点体现主题且较明确。围绕观点,仅根据材料或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一般。条理不够清楚。 四等(0-2分)观点不明确或没有体现主题,但对材料有一定理解,有自己的论述。观点明确,体现主题,但史论结合不够合理,条理不清楚。【示例】观点:物品交流促进经济文化发展。(2分)论述: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良种马、香料、瓜果以及乐舞等传入中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推动了新、旧大陆之间的物品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地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结论)综上所述,物品相互交流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6分,史实两例4分,史实叙述条理清楚1分,结论1 分)(说明:其他观点及其论述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均可;论述至少需要选取两个恰当的史实或事例作答,并要有结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