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法.doc
1. 介绍假设你对大众媒体所公布的利润的数量和真实性感兴趣,比如说报纸在一个商业新闻中如安然和世通的倒塌以及它们的倒塌对于企业责任和道德行为的影响。你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1. 关于这个话题的新闻最早是在何时出现的?2. 哪家报刊在这个话题上盈利的速度是最快的?3. 哪家报刊在这个话题上盈利最多?4. 媒体盈利开始衰弱的转折点?5. 记者关于一些话题的立场变了吗?比如说,关于他们对于商业会计和顾问的支持,比如安达信会计公司,或者是要求政府增加对于企业行为的管制如果你想知道这些研究问题的答案,你很有可能需要用到内容分析法来回答。本章将探索以下有关课题:1. 内容分析法适用于哪些类型的研究课题2. 怎么处理分析文件的样本3. 文本分析中不同的分析单元4. 怎么进行编码,编码可能是进行内容分析中最中心最特别的阶段5. 内容分析法的优缺点也许对于内容分析法最好的定义是这样的: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Berelson 1952:18)还有一个很有名又相似的定义:内容分析法是通过对信息的特定特性下客观、系统的定义来进行推论的任何技术。(Holsti 1969:14)非常明显的一点是这两个定义都提到了这两个特点:客观和系统。前一个特性说明,如果有一些东西比如说观测时间表(详见11章),将原材料(比如说报纸新闻)分类的工作的规则相当于提前明确给出。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客观存在于将原材料分类的过程具有透明度的事实中,这样一来,分析者可以尽可能少的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个人偏见的干扰。内容分析法只是还在考虑是否运用这样一种规则。客观的品质说明规则的运用必须用一种始终如一的方法完成,这样一来偏见可以得到抑制。因为有这两个特点,任何人都能利用这些规则并且得出同样的结论。分析的过程并不是分析者个人偏见的体现。规则当然会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和考量所以规则可能会是个人偏见的产物,但是关键点在于,规则一旦去确定下来,规则的运用过程便不能受个人偏见的干扰。Berelson的定义也提到了量化描述。内容分析根植于量化研究策略,因为它的目的在于根据规则明确指定的分类得到原材料的量化记述。量化的特点也加强的一般意义上的规则的客观系统运用,所以就更有可能以肯定系统的方式表述,比如说,大报相较小报而言涉及远多于一个特定的版块。Berelson的定义中的另两个元素也很明显,特别是当把这个定义和Holsti的定义放到一起时。首先,Berelson提到了“明显内容”。这说明了内容分析与阐述文中明显内容有关:什么是明确的。Holsti没有提到这个,只提及了“特定特性”。后者本质上是关于我们称为的“潜在内容”,那就是,隐藏在内容的表面指示之下的内容。揭开这些潜在内容意味着解释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内容,比如说作者在分析安通丑闻时给人的感觉是仅仅关于美国股东和会计实践的一个事件还是有关于全球商业实践和企业责任的更广泛的隐含义。有一个有关的区别在于有时候对于文章的语言结构的着重点不同(特别是对于某些词语)或是对于文中主题的着重点不同(Beardsworth 1980)Berelson的定义中有而Holsti中没有的第二点是提到了“交流”。Berelson(1952)的书与交流研究有关,这个领域尤其与报纸、电视和其他大众传媒有关。Holsti所提及的更接近于信息,拓宽了内容分析的广泛适用前景,超出了大众传媒和大众交流的特定界限。内容分析法常常被用来与另两种分析内容和交流的方法进行对比:l 符号学:关于符号的研究/科学。一种分析文本或其他现象的方法。着重于挖掘出那些现象的更深层次含义的重要性。有一种符号学的方法是与揭露含义产生的过程和符号是如何被设计来影响它的目前和未来的消费者的。这种方法将在21中详细阐述l 人种学的内容分析:Altheide在1996年提出的一种叫法,指一种研究文本时着重于调查员在构建文本含义过程中的角色的方法。有时候也被称为量化内容分析法。大多数的方法都被描述为人种学,侧重于允许数据分类和理解分析对象所在文本的含义的重要性出现。该方法将在21章中详细阐述什么是内容分析法?l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是分析文件或文本(可能是纸质版或电子版)的一种途径,旨在预计的分类里并且以一种系统的、可复制的方式来量化内容。当术语“内容分析”在本章中出现时,它指的是量化的内容分析那就是,上述中的三种分析形式中的第一个,也就是Berelson和Holsti所指的。2. Select a sample抽样为内容分析选择样本的过程分几个阶段。因为这种方法能够适用于多种文献,在这里将探讨将它应用于大众传媒的情况。但是,基本原则和大范围的内容分析的应用有着更广的关联。媒体取样很多关于大众传媒的研究包含了,对研究问题的说明以“X在大众传媒中的代表”这样一种形式出现。X可能是工会、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女性领导。但是应该选择那种形式的媒体?是报纸、电视、广播还是杂志,或者其他?如果是报纸的话,是选择所有的报纸、小报还是大幅报纸?如果小报和大幅报纸都选择的话,要选择它们中的所有吗?要包括星期日报吗?如果是报纸中的一个样本,包括星期日报,是选择全国性的还是地区性的,或者两种都选?要包括免费报纸吗?并且如果选择报纸,所有的新闻条目都能成为分析的候选吗?比如,专题文章和读者来信要包括在内吗?如果选择报纸,是否选取多个国家的报纸?典型地,研究者将选择一种或两种媒体,在一种或多种类型中抽样。在下面这个研究中,Harris(2010)选择仅仅关注1996年这一年多时间内的四家大幅报纸,幸好作者能从这一年的报纸里找到大量合适的项目(新闻条目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勇气勇敢的或勇敢地这样的词)一共610个。但是,通过从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和中国四国中各选择一家报刊,这个研究也包含了一个跨文化的要素。 但是,那些从更小范围里,更仔细地选择出的读者的其他媒体,也能构成内容分析的焦点。例如,在Barley,Meyer和Gash1988的一篇文章里,他们对商业和管理期刊的项目进行了内容分析。尽管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由于这种专业期刊上的文章平均来说只被一小部分人阅读,不能被划分为大众传媒,但对于这些作者所关注和研究的这些亚文化群体(同一文化或社会中具有显著文化特质的一群人)来说,这些期刊确实能代表一种非常有影响力的媒体。A content analysis of courage and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 勇气和管理决策的内容分析一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勇气一词在商界被使用的方式,并且在收集数据之前,基于对文献的选择性回顾,将它与确定的概念的理论性定义相比较。研究者选择了四种1996年版本的日报。选择这些报纸因为它们都有关于商业贸易的大量报道,它们涵盖广泛的地理分布,并且能够提供关于勇气在商界被感知的方式的信息。使用可搜索到的数据库,Harris把在文中出现勇气或其派生词如勇敢的这些词的地方的项目包括在内。这样一共得到610个项目。考虑到文章包含的信息,那些被描述为勇敢的的个体的特征,被描述的勇气的特征,每个项目都被研究人员通过一种特殊的设计形式编码。设计了一个编码字典来说明编码规则,以让多个编码员能参与分类,以此增加效度。结果显示关于勇气的报纸报道证实了,经过第一阶段的研究,概念的理论定义得到发展。日期抽样有时,对于日期的决定或多或少地受一种所发生的现象的影响。例如,安然公司丑闻的时机或多或少会影响美国政府对公司垮台和会计实务展开调查的速度。尽管在决定什么时候应该停止内容分析可能有着重要考虑,但很难在调查之前充分地审视这个问题,因为关于安然公司以及这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的讨论,在停滞调查之后依然会持续一些时间,并且由于这样一个并发事件也许需要重新评估(,比如说安达信咨询公司的终止)。一个研究问题蕴含一个持续的普遍现象,比如勇气在管理决策或公司文化价值中的表征,时间这个问题更为开放。在第七章讲到的概率抽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日期抽样比如,通过随机挑选一周中的某一天,然后选出每周的这一天,形成一个系统的日期样本。或者,周一报纸能提供第一组报纸,下一周选择周二的,在下一周选择周三的,以此类推。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是否要关注这样一个问题,需要在一发生就记录,研究人员也许在任意时间开始,关键的决定是什么时候停止,或者是否有必要适时返回来从过去的一个或多个时期选择媒体。比如,如果。这三名学者要通过年度报告以及其他文献调查公司表现其文化价值的方式是否有显著的变化,很明显他们需要调查1986年之前的这些报告、杂志和时事通讯。他们或许从十年、二十年之前的媒体中取了对照样本,如果公司已经成立了这么长时间,甚至更长时间。相似的,由于组织文化这一话题 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仅仅吸引了零散的兴趣,Barley,Meyer和Gash规定了他们的内容分析应该在出现在1975年一月之后发行的期刊或读物英文文章上实施。研究人员决定了学术期刊的采样要追溯到哪一年。此外,对文章的内容分析A computer-aided content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al values 计算机辅助的关于组织价值观的的内容分析三名学者1995年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了澳大利亚88家大型知名企业,包括了基于对四种组织文献内容分析的样本。年度报告、公司内部杂志、使命或企业价值观的报告、用于分发给员工的其他文件这些公司都提供1986年到1990年这些文献。超过1000篇文献通过电脑辅助的内容分析的手段被分析。研究人员声称这种电脑辅助的内容分析相较于手工分析,有很多优点,文本分类的信度更好,省时省力。在处理与电脑辅助思想相关的批评时,研究者表示人工编码的优点-人工编码者能更好地判断一个词在文章中的意义-并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明显。因为这项研究关注的是组织价值观而不是个人持有的价值观,年度报告之类的文献被认为是可以代表公司内部高级管理人员价值共识的。除了选择任何提到为这个组织工作的意义是什么的人情味文章,还选择涉及组织目标和价值的文献来分析。根据九类组织价值观,包括。,对这些文献编码。作者记下每一类型的组织价值观在每一组织,每一类型文献中发生的频率。根据这种价值观测量,这些组织被测量了四种典型的价值结构,被分类为:精英、精英管理的、领导、学院的研究的下一步包括探究变革怎么被这四类组织描绘。研究发现组织变革的描述和组织价值结构一致。比如,精英组织倾向于视变革为一个受组织需求驱使的自上而下的过程,而精英管理的组织倾向于强调激发员工在这一工程中担任建设性的角色的必要性。作者得出结论:这一研究支持了管理组织变革的一个关键因素包括组织价值结构的识别这一观点。3. What to be counted明显地,在深思熟虑后,研究课题的类型对于文本分析法中应该被考虑的因素有着深远的影响。文本分析法给不同类型的“单位分析”提供了预期。接下来要介绍的几种不同的“分析单位”使我们经常遇到的,并且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关注对象的指导。然而,你真正“想要”或者“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是最大程度地决定于你研究的课题。重大(显著)作用物特别地,在大众传媒新闻报道的文章中,一则新闻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都是编码的重要条目。在文本分析的过程中,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以下原因被提及:· 什么样的人报道的这则新闻(比如,未经培训的还是专业的记者)?· 这则新闻关注的焦点是谁(例如,一个组织的高级行政长官,经理人,政治家,还是雇员代表)?· 谁提供选择性的意见(例如,消费者代表,专业机构的官员,还是雇员)?· 这则新闻的内容是什么(例如,金融研究结果的发表,组织内的重大事件,还是大灾难)? 在用文本分析法分析managerial courage的时候(之前杨乐讲的实验12.2),显著作用物和他们的特点包括:· 在报纸上讲述的关于勇气的事件;· 报纸上报道这个勇气事件新闻的类型(比如,长或短的综合性文章,人物传记或者讣告,读书心得,等等);· 在这则新闻中,主角做出勇敢的行为的具体细节(例如,人物细节,社会地位,他(她)面临的困难以及帮助他实现勇敢行为所用到的工具)。 记录这些细节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把新闻报道中的主角进行具体定位,然后开始揭示一些在信息生产和公众消耗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技工)。文字尽管计算一个特定的词语出现的次数是一件非常无聊并且消耗时间的事情,但是在文本分析中,有些时候是非常必要的。考虑分析的单位是什么,是词语,词组,还是句子,在文本分析的试验中是非常重要的。在Kabanoff,Waldersee和Cohens在1995年的研究(12.3)中,他们将分析单位定位句子,并且对40593个句子进行了分析。对于如此大的样本,用人工分析的方法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他们运用了电脑辅助的文本分析法(具体见12.4)。Gephart(1993,实验21.4)也运用了数据分析软件来辅助他进行“管道事故”的解释统计。他选择了词组,而不是词语,来作为分析单位。在Bett和Weizs(1983)年关于社团年度报告的研究中,单位分析被确定为那些关于实验结果有偶然推论的词组或者句子。这些词语的运用就比其他选择更具有显著性因为它们潜在揭示了不同亚文化组织所运用的组织结构。例如,Barley,Meyer,和Gash(1988)建议在组织文化中,面向从业者的刊物应当运用关于理性组织策略的词语。为了验证他们的建议,他们计算了在文章段落中运用官僚性的词语(比如“层级”)以及表示结构不同的词语(比如“部门”)的比例。相似地,他们建议面向从业者的刊物应更多提及外部力量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对于组织表现得威胁。和这些相关的词汇包括“技术变革”,“国际竞争”,“汇率变动”,以及“日本式管理方法”。主题经常地,研究人员在进行文本分析时,希望根据不同的主题来给文本编码。本质上,其实追求的是不同兴趣现象之间的分类。在Barley, Meyer和Gash(1988)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假设学术型文章会展现许多关键性主题。除此之外,在给从业者写的文章的随机框架中的词汇,通常是“显著地空白”。尽管对于特定词汇的分析通常会相对直白,但是进行编码的过程对于主题而言,是一个更说得通的方法。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并不仅仅研究表面上的内容,同时也在研究潜在内容。关于正在发生的事情,提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所有文章都关注的一个主题就是,组织文化是否可以合理地作为理解组织现象的一个可替换的范式。因此,研究人员发现,“尽管不同文章对于替代物的具体性质定义不同,但是对于文化使得我们彻底地离开传统组织理论的认知却是不变的(1988:44)”。正如从业者导向的文章所言,学术类文章也将组织文化视为社会集合的来源,但是,与从业者导向的文章不同的是,学术类文章并不将文化描述为社会控制力。因此,研究人员对学术类文章的分类是依据包含文化控制的得失这类字眼的段落的比例。研究人员推测从专业视角出发的学术类导向的文章,将文化视作一种得到控制的方法,几乎没有文章将文化视为失去控制的导向,因为这种假设不符合学术界人道主义的研究范式。为了测试这个模型,三位研究人员根据这些暗示,对192篇文章进行了编码,并最终对这三篇文章的单独得分进行加权平均来得到最终的分数。他们的分析表明,尽管从业者导向文章和学术类文章最初对于文化的视角非常不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术类文章改变了它们对于文化的看法,吸收了从业者导向文章的观点,尽管从业者导向的文章对于文化的理解并未被学术类文章的观点有所影响。性情当研究人员需要寻找文本中的情绪时,一种更高层次的解释方法是必须的。例如,研究人员希望知道,记者在写一篇报道的时候,对此是积极地态度还是消极的,比如对于给首席执行官很高的待遇这件事情的立场。或者,研究人员可能对于读者的态度观点很感兴趣,而不是作者。例如,在Chen和Mendi(1991)的研究中,作者希望能够知道,新闻读者是如何理解人民出版社的社长,企业家Donald Burr的形象。研究人员根据读者是否对这位领导的形象有着积极或消极的评论而对每一条新闻进行编码。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一条评论基于主题的基础上,是否有着隐晦的消极或积极的评论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作者定义积极的主题包括“动力”-也就是,Burr是一个有动力的、有雄心的、能量旺盛的个体-但是“过度”就被作者定义为消极的主题,将这位领导形容为过分热心的、理想主义的、并且不考虑实际情况的。这样的分析需要确定一个在编码条目中判断的立场能否被辨别,如果可以,这个判断的性质是什么。图像文本分析法另外的一种方法是计算一个文本当中图像出现的频率和类型。例如,在旅游学方面的学者Hunter,分析了21个目的地的旅游手册和导游书里面出现的照片。事实上,这样的方法在旅游学的实验中非常普遍,并且被应用于别的领域比如说明信片的研究。Hunter分析了所选的小手册中的10%或者375幅照片。图像根据空间的不同而分类,被定义为“通过摄像展现的旅行环境”。类别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遗产”、“旅游产品比如说游轮”。它们还根据不同的类别来分类,比如说照片里的人物;类别有“没有人”“只有主人”“只有顾客”“主人和顾客”。因此,他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类别来分析频率,使用这些作为分析旅游业对不同地区和人民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基础。Prichard提供了另外一个例子,他运用文本分析法来研究男人和女人在旅游市场上出现的频率。Prichard运用了一种叫做“意识量表”的文本研究技巧来对12000张以上的图片进行随机分配,将英国旅游手册的样本分成四类,从性别歧视者到非性别歧视者对于男女的形象以及关系如下:· 第一层级非常有限地对男女形象进行描述,仅限于性别不同以及装饰性词语;· 第二层级包含传统思想对男女的看法,将他们放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 第三层级不根据传统角色分类男女角色,比如男人照看孩子,女人进行体育运动;· 第四层级将男女看做完全平等的个体。在手册中出现的图像大小也是考虑的因素,大的图像被认为比小的图像更加有影响力。这种文本分析的技巧让Prichard将英国旅游手册中关于性别的东西量化,发现女人更多地被性别化,男人扮演着更加积极的角色。文本分析法中的图像分析对于商业研究等其他领域也有着深远影响,比如在市场营销这种视觉效果有很大影响的学科中。 4. Coding编码(只有后半部分)一些运用在Harriss(2011)研究中的ISO国家编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用编码来代表国家的名字和它们的分支,如下所列。每一个也被分配一个数字以便于SPSS数据的输入。编码时注意的问题:1. 每个类别应该是相互排斥的。保证每个特性或方面划分的类别中没有重叠的部分。如果类别不是相互排斥的,编码者将不能确定如何去给每一个条目编码。2. 编码应该全面而彻底的。对于每一个方面或同性,所有可能的类别都应该为编码者列出来。3. 应该有明确的解释和说明。编码者应该对于怎样去解释和说明每一个特性或方面是关于什么的,和在给每一个类别分配编码时应该考虑到哪些因素是十分明确的。有时候,这些是非常复杂的。编码者应该有很少甚至没有自行决定如何给分析结果的每个单位分配编码的权力。4. 清楚分析结果的各个单位。例如,在Harriss(2011)对于激励和管理层决策的研究中,每个新闻媒体条目都有超过一个激励事件被记录。编码目录需要清楚地区分新闻媒体条目例如一篇报纸上的文章和被编码的事件。在实践中,一个研究人员对这两者都感兴趣,但需要时刻铭记这两者的区别。正如Todd,McKeen和Gallupe(1995)所做,为了能够提高一个编码系统的质量,非常建议引导早期编码系统的形式。这种引导将有助于确定在运用编码系统时的困难,例如当考虑一个特定的特性或方面时不能够确定划分哪些类别或者发现处理一个特定的案例时没有编码可以利用。这种引导也会帮助明确显示了一个特性的一种类别倾向于包含了很大比例的条目的证据。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那就很可能有必要将这个类别拆分?,以防止造成在分析这些条目中产生更大的区别和差距,误差。关于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Todd,McKeen和Gallupe(1995)提出了对四家主流报纸媒体的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研究在1970到1990这二十年的期间信息系统职位对于这些广告对于知识和技术需求的变化。运用这种二次数据的方法的优点之一就在于比起通过访谈或者调查的方式能够获取更大的样本,因此能够评估更广泛的工作种类。三种被测验的工作是:程序设计员、系统分析员和信息系统管理者。数据来源于两家美国报纸: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和两家加拿大报纸:the Globe and Mail和the Toronto Star。这四家报纸1970,1975,1980,1985,1990五个年份。他们解释选择五年为时间间隔是为了能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观察有理由的变化。选择这几个年份的每个月的广告可以避免对数据产生的可能的季节性或循环性的影响。总共有1634份关于信息系统的招聘广告,其中581份关于程序设计员,348份关于系统分析员和305关于信息系统管理者。剩余的400份招聘时关于其他工作所以被排除在分析之外。根据信息系统工作者需要的技术的资料形成了编码系统。在每则广告中提及的关于技术的用于被编码为一下三种基础知识或技术种类之一:技术(细分为硬件和软件知识)、商业(包括基础的或者工业的特长,一般的管理技巧,人际交往的技巧)、系统(包括解决问题和发展方法的知识或技巧)。这七种技术分类是分析的基础。在主要的研究之前,进行了200份广告样本的实验性的分析,让研究助理尝试将每个单词或者短语划分到这七种分类中。通过这个,建立了一个索引,包括在广告中用到的具体的用语和它们所属的编码种类。它们发现在调查期间,在广告中对于技术的详细要求增长了,特别是和科技知识有骨干的要求。在一个关于短信的研究中的关于Inter-coder可靠性的问题:Faulkner和Culwin(2005)提出的日常短信的样式的研究的结果根据参与者的短信的内容来分析。被定义的类别有以下这些:广告、问题、即时的集会、redezvous near future、重要的事件、说明、提醒、笑话、单点登录、注销、八卦、约会、个人的信息、商业的信息、业务的信息编码实践的结果被运用在一个网络基础上的数据库。为了核实inter-coder的可靠性,向参与者展示在这个数据库里随机选择的一些短信,并且要求他们编码。这种一致性是根据这些短信被分配给特定的类别的次数来描述的。然而,这种编码者之间的一致性的程度并不是很高。只有16%的条目编码者是完全一致同意的,而75%的条目只有50%的一致性。Faulkner和Culwin解释这个是因为短信这种专一性和独特性是在一个发送者和一个接受者之间的交流方式,不像报纸这样的大众媒体交流方式。他们总结说这些分类法是被那些不必须接收或者发送个人的短信的人们所应用,更大范围来说,对于短信内容的解释和说明是有短信内容的接收者来决定的。编码的可靠性是一个潜在的需要更长久的考虑的方面。编码必须保持着一致的态度完成。在有结构的观察中,编码者之间必须保持一致,每个编码者在长期过程中也要保持一致性。在引导编码系统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测试编码者之间的一致性,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也考察长期的可靠性。然而,编码可能不是一致的,编码者之间的可靠性程度可能随着分析的内容的类型的不同而不同。5. 优缺点优点:1. Kabanoff,Waldersee,和Cohen三个人提出内容分析法给组织的文化性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因为它使研究人员能够从组织文件里可被观察到的痕迹中分析组织的价值观。此外,研究人员能通过测量价值观出现的频率辨别它们的重要性。内容分析法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优点。2. 内容分析法是一个非常透明的研究方法。编码方案和抽样程序都可以清晰的陈列出来,所以复制和后续研究都是可行的。正是这种透明度使得内容分析被称为客观的分析方法。3. 它还可以支持一定数量的相对宽松(没有那么严谨的)的纵向分析法,之前提到的几个研究都允许研究人员根据时间的变化调查频率。举个例子:Kabanoff 以及其他人的1995年研究了四年时间里的组织价值观。Todd等几个人调查了20年间的信息系统的招聘广告。Boyce和Lepper2002年做了一个跨越了更长时间36年间的研究。类似的,在关于性别,种族,残疾人歧视的就业法庭听证会的例子中,可以通过比较两个不同时期的就业法庭报告引进时域分析法,例如20世纪60年代和90时代。一些重点的变化可以因此被调查。4. 内容分析法通常被称为一个不唐突的方法。由webb等人在1966年设计的一个term提出了一个使参与者并不需要将研究人员考虑在内的研究的方法。因此这是一个non-reactive的方法。然而,这点必须要小心谨慎的对待。确实,当一个内容分析的重点是在报纸文章或者电视节目的上面的时候,没有reactive effect。因为很明显的,如果在知道有可能会被进行内容分析的时候,新闻报纸就不会轻易的写出来。Hence(2001) 提出一些如报纸文章这样的二级(辅助)数据在研究一些类似于管理者的道德行为这样敏感的问题时特别重要,因为这个方法只选择社交方面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如果正在进行一个文档的内容分析,比如面试记录,尽管内容分析的过程本身并不引入活性效应,这些文件可能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影响。5. 这是一个高度灵活(高弹性)的方法。它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非结构化信息。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分析主要是分析大众传媒输出,在商业和管理研究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包括网站的内容分析。12.9这个研究演示了一个很不寻常的内容分析研究的例证。6. 内容分析法可以生成一些你很难有机会接近的社会团体的信息。例如,我们大部分关于精英群体(如公司主管)社会背景的知识,都来自于WHOS WHO和Burkes Peeragez这两个出版物的内容分析。 缺点:当然,内容分析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1. 内容分析最多只能和从业者做出的文件一样好,但无法超越。John Scott建议评估文档应当按照以下的标准:真实性 文档本身与其所传达的主旨无出入可信性 有理由去思考文档的内容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扭曲代表性 检查文档是否代表所有可能的相关文件,如果某些类型的文档不可用或不存在时,将危及其普遍性。在进行如公司内部报告或备忘录等这类文件的内容分析时,以上几种考虑尤为重要,一定要兼顾到。这些问题将在21章中进一步详细地探讨。2. 几乎不可能设计出不需要程序员解释的编码手册。为了能够给所面对的材料编码,程序员必须以参与者的身份在一个共同的文化环境下利用起自己的日常知识。比尔兹沃思在1980年的研究中提出:就这一事件发生的情况来说,假设编撰用于分析的文件的负责人与编码程序员之间存在对文件的一致理解是否合理,是很值得疑问的。3. 当目标是归因于潜在而不是外显的内容时,特定的问题有可能出现。像陈和迈因德尔1991年的研究中,在寻求组织领导力的传统标记或者推断组织价值观时,做出无效推理的可能性会被放大。4. 通过内容分析很难确定为什么这样的问题的答案。例如:Barley, Meyer和Gash 1988年发现,在近十年的以组织文化为主题的学术导向论文逐渐采用或者适应了与从业者相关的事情或者说利害关系。尽管作者们对这些问题提供大量的推测性答案,但是内容分析法本身并不能提供答案。他们声称,“敏锐的接受到影响的学者们,为了获取更有价值的资源和大量的受众,而采用了更加管理化的议程,从而导致了convergence。但鉴于数据的性质,其他的解释同样可信。” 因此,作者声称,建立convergence的动机需要面试论文作者和研究传讯网络来确定谁影响了谁。5. 内容分析法的研究有时会被指控为非理论化的研究。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一个非理论的方法可能出现。内容分析在测量时的重点可以很容易的或无意的导致重心被放置在什么是可衡量的而不是什么在理论上是重要的。然而,内容分析法也不一定就是非理论化的。举个例子,Barley等人1988年的研究,将学者和就业者亚文化设置在政治背景下知识创造和扩散的环境中,得出的结论是,学者的研究者的兴趣最终被就业者的兴趣所定义,而就业者会通过行使对资金、位置、和目标的约束来影响研究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