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doc
-
资源ID:33558572
资源大小:346.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doc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化疗方案是治疗晚期NSCLC的传统标准方案,但对应的5年生存率依然很低,不足5%。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其他NSCLC系统治疗药物(包括化疗、小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应用,表现出更好的的抗肿瘤及延缓耐药作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已成为晚期NSCLC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基于此,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专家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组织专家撰写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以指导我国肺癌治疗相关的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 方法学 本共识的撰写是通过分析整理2018年9月25日之前,PubMed、EMBASE、万方医学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相关的系统综述、荟萃分析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英文227篇,中文286篇),经46名指南撰写专家组成员经过5轮专家组会议的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本共识推荐内容参照“CSCO证据级别”(表1)。 表1 证据级别晚期NSCLC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发展现状1.当前NSCLC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主要包括三大类: (1)靶向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receptor, VEGFR)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 贝伐珠单抗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应用于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VEGF单克隆抗体。雷莫芦单克隆抗体是另一个已获批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药物。 (2)靶点包括VEGFR的多靶点小分子TKI。 安罗替尼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个获批用于晚期NSCLC治疗的VEGFR-TKI类药物。 (3)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我国自主生产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已获批应用于肺癌临床。 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应用推荐1.一线治疗 (1)贝伐珠单抗用于晚期NSCLC一线治疗。 在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S 0分-1分的晚期NSCLC患者中,推荐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方案作为一线治疗选择1A。有EGFR敏感型突变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含无症状脑转移患者)中,一线可选择使用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2A。 (2)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用于晚期NSCLC一线治疗。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S 0分-1分的晚期NSCLC患者(包括鳞状NSCLC和非鳞NSCLC),可一线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治疗2个-4个周期2B,在可耐受的情况下,可适当延长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使用时间3类。 (3)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肿瘤免疫治疗将成为未来NSCLC一线治疗的新方向 (4)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 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S 0分-1分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一线治疗后达到缓解或疾病稳定,推荐使用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直至患者不可耐受或出现疾病进展1A。如患者一线使用贝伐珠单抗+铂类+培美曲塞方案,可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直至患者不可耐受或出现疾病进展2A。 2.二线治疗 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 既往化疗失败,且未使用过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可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2A。 3.三线及以上治疗 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以及EGFR突变阳性的复发性晚期NSCLC(包括鳞癌和非鳞癌)患者,推荐安罗替尼作为三线及以上治疗。对于存在EGFR基因突变或ALK突变阳性的患者,应在接受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后进展且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后使用安罗替尼1A。 特定人群的治疗推荐1.老年晚期非鳞NSCLC患者 对于晚期老年非鳞NSCLC患者,一线治疗可选择含贝伐珠单抗方案2A。晚期老年NSCLC患者(年龄>70岁),三线治疗可选择安罗替尼2A。 2.伴脑转移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 对伴脑转移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一线选择方案1A。 3.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 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可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局部使用贝伐珠单抗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2B。 不良反应管理1.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了解用药风险因素;注意增加出血/咯血的风险;三个月内出现肺出血/咯血(>1/2茶匙的鲜红血液)的患者不应使用;有动脉血栓栓塞史,房颤、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或糖尿病的患者使用时应慎重;有临床重度心血管病的患者使用时应谨慎;重大手术后至少28 d之内不应使用,需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也应暂停使用;贝伐珠单抗可能损害女性生育力;妇女在采用贝伐珠单抗进行治疗时停止哺乳; 2.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临床管理策略。见表2。 表2 不良事件的临床管理策略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NSCL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总结见表3。表3 推荐意见汇总总结与展望从传统的含铂双药化疗到近10年间得以应用的分子靶向治疗以及近四年来逐渐兴起的肿瘤免疫治疗,晚期NSCLC的治疗理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与包括NSCLC在内的实体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且贯穿肿瘤进展的全程,因此抗血管生成药物可广泛的使晚期NSCLC患者达到治疗获益。相比欧美人群,东亚患者可从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获益更大。3个抗血管生成药物已在我国获批,用于晚期NSCLC患者,这类药物在我国肺癌临床已实际应用了近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真实世界数据,其疗效和安全性已在中国晚期NSCLC患者中得到了强有力的证实。同时,对于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NSCLC患者中的应用,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如最佳的联合治疗新方案、最佳给药模式、确定疗效生物标志物等。参考文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专家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2019版)J.中国肺癌杂志.2019,22(7):4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