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doc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 定稿 )题 目: _浅析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_指导教师: _ _准考证号: _ _考生姓名: _ _ _ _ 工作单位:_ _ _ _写作时间:_2012年8月25日_浅析李清照的词的艺术特色指导老师: 作者: 准考证号:【内容摘要】:李清照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词人。她的诗、文、词都有很高的成就,而尤以词著称。她的词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词主要是写她的贵族少女、少妇的生活,是一种悠闲、风雅的情调。后期多写对国事的忧思和生活流落的痛苦,爱国之情很深。诗人常把国家的灾难与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表现,反映一种孤寂的心境。情调凄凉,深沉哀婉。她的词构思精巧,具有浓郁的抒情性;语言清新自然;善用白描手法,活现出词人的多种形象;词中有画,意境淡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愁的忧思。【关键词】李清照;词;艺术特色;构思精巧;意境淡远李清照是宋词中婉约派的宗师。清人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评道:“婉约以易安为宗。”当代宋词专家夏承焘先生这样评论李清照:“在婉约派这一词派中,她的词应该说是成就最高的,她是整个北宋词中婉约派最恰当的代表人。”她博古通今,琴棋书画皆精,诗词文俱佳。陈宏绪在寒夜录赞道:“古今才妇第一。”她以词的成就最为卓著。杨慎在词品中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 她的词作里有热爱自然,咏梅、菊、海棠、桂花等作品,有抒发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苦的作品,更多的是对家人的相思及对故乡的怀念。下面就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试作分析。一、构思精巧,具有浓郁的抒情性首先,作者能将多种意象巧妙地结合在一首词中,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思想,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对人与事的内心感受。如在好事近·风定落花深里,作者通过对酒阑、歌罢、空的酒杯和忽明忽暗的油灯四个极富象征意味的物体的刻画,让整个画面幽暗、凄清、空冷。试想,一个闺中思妇置身于如此环境中,心情该是怎样的孤寂?夜梦中依旧哀愁,醒来却又听到凄厉的“啼鴂”声,更增添了悲怆的情感,这些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让读者置身于此种环境之中,心境亦如作者一样清冷,悲伤。又如清平乐·年年雪里将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遇与情思。词人借助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她个人的心中历程: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的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注释:王士禛花草蒙拾唐圭璋:词话丛编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第119页。夏承焘唐宋词欣赏马宏杰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浅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第1页。陈宏绪寒夜录马宏杰: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浅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第1页。杨慎词品唐圭璋:词话丛编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第119页。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苦之感和永国之忧,感慨深沉。在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中“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这两件事,在空间上,从北(汴京)到南(建康);在时间上,从词人青年时期到中年时期。将这两时期对这两件事的感受作了对比,将现在的“无意思”“没心情”,与上片的怕见春光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构思极为巧妙,有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的混搭,又上下片互相呼应,结构完整。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宿在哪里,下片最后交代海中三山为词人的归宿,前后呼应,结构缜密。也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其次,李清照的每一首词都在抒发她自己的感情。或是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包括对梅花、菊花、海棠、桂花(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鹧鸪天·暗淡轻黄性体柔及多首词中将它们作为意象,表示出作者对他们的喜爱)等的赞美,对春天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秋天风光的惜爱与玩赏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对昔日美好事物的怀念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或是她对生活的喜爱,包括对天真纯洁、感情丰富而又矜持的少女形象的刻画点绛唇 蹴罢秋千,对妙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情景及心理的描写,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或是对丈夫及家人的思念之情,诉衷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等等;或是对自己身世之变的哀怨、感叹与无奈之情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芳草池塘;或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或是对国家的忧虑,後亭梅花开有感;或是对国破家亡之恨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或是对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的描写,声声慢等等。这一首首词记载了作者在无数个难眠的寂寞夜晚里的不同的心境,无数种难以言表的无奈蕴藏在这无数的带有不同色调的意象里,让读者也拥有了无数个不同的场景来体验作者的动荡的一生,孤寂的一生,愁煞人的一生。1、咏物抒情。李清照总会用景衬托自己当时的心境,用物承载自己的愁绪。通过对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上片写梅之情态,下片转写赏梅之人,用“闷损阑干愁不倚”来诉说她当时困顿窗下,愁闷煞人,连阑干都懒得去倚,把一幅名门闺妇的春愁图给读者呈现在眼前。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重量来衡量愁,颇有新意。连船都承受不起她的愁,足见她的愁有多重啊? 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又让作者触景生情,因惦念远方游子的行踪,盼望锦书到达,用天空中南归的大雁来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及无法排遣的离愁别绪。另外,李清照根据她的需要对意象进行处理,让这些景物与物体成了她的代言人。鹧鸪天·暗淡轻黄性体柔中,作者仅用两句便写尽了桂花的颜色、光泽、性格、韵味,后又用群花作陪衬,用梅花、菊花作对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由衷赞美。作者用桂花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既为桂花正了名,也将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的性格表现了出来。2、李清照在抒情时也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 “更挼残芯,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蝶恋花)。这些动作将女主人公当时内心的孤独寂寞,无限感伤呈现了出来,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3、托事言情。行香子·七夕原诗对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大兴夸张之笔,说飘然落地的梧桐老叶是“鸣蛩”所“惊落”,极写出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烘托了词人内心孤寂凄怆的心情,引出了“正人间、天上愁浓”的联想,把自己的心境与牛郎织女的离愁紧紧地纺织在一起,成为所托之事与所言之情的纽带。、二语言清新自然李清照用自然朴素的语言去表现自己的感情。在她的词中,一些看似平淡无奇、接近口语的句子,实际上蕴含着极丰富的思想内容。李清照的词所表现的社会生活是多种多样的,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也是复杂的。这既有少女时期活泼天真、热情爽朗的浪漫生活,又有中年时期风雨飘摇,动荡不定,饱经沧桑与磨难的痛苦生活,还有孤苦无依,凄清寂寞,贫困忧苦,流徙飘泊的冷清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追叙了一次夏日郊游的欢乐情景,不写全过程,只写归途中的一时一事,全是生活中的口语,有铺叙的特点,将这一时的一事娓娓道来,妙趣横生,富有深厚的生活情趣。词中的亭台、小溪、流水、夕阳等意象醉人,及误入碧水池中荷花世界,使整个画面充满诗情画意,形象可感。当然,词中意境的新奇感,描述的婉曲性以及语言的通俗化,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致使之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名篇之所以是名篇,是在于它易被大众所接收,熟悉,能口口相传,语言的口语化,通俗化是一重大特点。首先,李易安擅长推敲词句。她才思敏捷,遣词造句极具功力,可谓字字珠玉。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中的“醒时空对烛花红”一个“空”字,足见词人怅然若失之情。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中的“初”字用得极为工巧,它使得写景之中又点出了季节时间。“玉鸭香炉闲瑞脑”中的一个“闲”字,闪现出女主人公因愁苦无绪,连心爱的龙脑香味也懒得嗅了。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中“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一片早春、大地复苏的春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钩线,着一“渐”字,为点晴之笔。其次,李清照善于运用叠字。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劈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是易安晚年的名作。“寻寻觅觅”是写动作,“冷冷清清”是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是写女主人公的心情。金人入主中原,国破家亡,丈夫病故,避难南渡,颠沛流离,孤寂寡居,又值秋寒凄冷,女主人公的心情真是苦不堪言,非“凄凄惨惨戚戚”难以充分表达。下片又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句。“点点滴滴”四个叠字,写出了细雨绵绵愁煞人,深得古今之人赞赏。诉衷情中有:“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的词句,“悄悄”写夜静人歇,“依依”写留恋难舍,勾勒出了一幅月夜美景图。然而心上人却不能回来团聚,反衬了浓浓的离愁。添字采桑子·芭蕉中有:“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中有:“永夜恹恹欢意少”,“随意杯盘虽草草”;院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中有:“淡云来往月疏疏”等。叠字,既双声,又叠韵。既增添了音乐美,又体现了易安高超的驾御语言文字的能力,令人叹服。第三,李清照善于学习和借鉴前人的语言。成功的点化前人的语句,使自己的作品呈现新貌,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表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覃秋中的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由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中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词句变化而来。临江仙中的“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句,则由欧阳公蝶恋花整句借来。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九万里风鹏正举”,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人对前人语言的学习、借鉴是很普遍的。普通人要学习、借鉴,大家也是这样。易安居士对前人语言的学习和借鉴,豪无斧凿痕迹,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第四,李清照的词较少辞藻的堆砌,重视词句的通俗,有的句子吸收表现力强的口头语人词,十分口语化。在南歌子中“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亦是以寻常口语入词,反复诵读,只觉字字悲咽,平淡的将一个才女的心思娓娓道来,不惊不怒,却感人至深。名作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多少事,欲说还休”,“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几乎全是白话,不用译读,人人皆懂。永遇乐结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为民间俗词。声声慢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也是浅俗之语。李清照的词句既浅近又不庸俗,既工丽又不艰深,用现代话说叫做“雅俗共赏”。不是词作大家,很难达到这种功夫。另外,李清照还善于运用拟人、比喻、对比、夸张、排比等修辞格,这也是其词的语言特色。三、善用白描手法白描手法是李清照词作中最常用、最娴熟的艺术手法。李清照的词不仅用白描手法来抒发内在的情感,而且她的词的外在形式也是白描化的,这与她主张词要用典、铺叙等并不矛盾。李清照大量运用白描手法:善用动词白描,化静为动。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枕损钗头凤”中的“损”字,暗示词人慵懒、无精打采、心境郁闷。 “独抱浓愁无好梦”。愁本来是无形的,她却言“抱”,可见此愁对她来说有多“浓”,多重,更何况是“独抱”,此情更是难堪。善用叠字、叠句白描,情意缠绵。行香子·天与秋光中有:“天与秋光,转转情伤”与“黄昏院落,凄凄惶惶”。“转转”写出了天气的反复变化,“凄凄惶惶”描绘了女主人公凄伤惶恐的心境。此词写于赵明诚逝去不久,正值秋寒凄清,女主人公独守空房,对大气的变化特别敏感,因而用“转转”;秋风吹着庭院里的树木飒飒作响,一派肃杀冷落的天气,更使女主人公感到“凄凄惶惶”。添字丑奴儿·芭蕉“阴满中庭”与“点滴霖霪”起到了联系上下文的作用,更是作者在此情此景下多生情怀,也正是这一情景让作者倍感孤寂,增添几多愁。善用形容词白描,对比鲜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肥”和“瘦”本来是写人的肌体的,易安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了暴风雨后绿叶的繁茂,红花的衰萎,极为精当。善用问字白描,语意深长。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又象是自言自语!“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善用本色语白描,亲切自然,填写出许多情真意切、哀婉动人的词作。她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其填词主张。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整首词作几乎是以口语入词,明白晓畅,又极准确、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彼时的心理状态,又尤其是“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行香子中的“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词人成功地提炼了口语,用排名形式集中描绘了宇宙天体的瞬息万变,在创造意境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增添了词的音乐美。行香子·天与秋光中的“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与“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两个结句均用排比,加深了悲凉的气氛,增强了词的节奏感,韵律美。这些白描手法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自如地运用,而且还能创造出如此多的名篇名句,在当时及后代都颇爱人们推崇,喜爱,这确属于大家风范,非一般人能所及。任何文艺的东西都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要是最终能再流传于大众,那才是好的作品。四、词中有画,意境淡远李清照的每一首词都是一幅画,有人,有景,有情,物我一体,情景交融,一个个鲜活的人,鲜活的情景跃然于脑海中,活灵活现,深深地感染着读者。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这首词,连用“蹴”、“起”、“整”、“透”、“见”、“来”、“划”、“走”、“倚”、“回”、“嗅”等十一个动词,刻画了一个活泼、伶俐、贪玩、天真、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女主人公活动的画面及她瞬息万变的表情令人过目难忘。这些描写,如影视画面一样,使读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再如点绛唇·寂寞深闺刻画了一个闺中少妇在能望见丈夫归来的栏杆处,漫长的等待与时刻的张望,让她倚遍了栏杆所有的位置,因为长时间的等待都没有好消息的来临,让思妇没有好的心情。她淋着小雨,吹着微风,身影在栏杆的每一处晃动,眼睛凝视着远方,可是在那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即使望断了归来的路,也看不到心中思念的人儿出现,那该是怎样的落寞与悲伤。易安词的意境有着丰富的内涵,作者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无论是清丽柔婉的,还是雄浑壮阔的,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词人在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对美的执着追求,词人用巧夺天工之笔,创造了她独特的意境之美。淡远的意境,就像笼在雾岚中的的秀景,就像掩在面纱后的美人,你只可以识大体,却无法览全貌;你明明知道它(她)美得无与伦比,却又神秘得捉摸不透;有的时候清晰得像水中的一片帆,有的时候又飘渺得像风中的一片叶;你发现它近得就在你的眼前脚下,却又迷离得够不着捕捉不到。这样的意境,就像我对李清照词的理解与感悟,明明有时候能深深地理解她的欢喜,她的思念,她的离愁,她的孤寂,她的愤怒,她的无奈,她的恬静,她的坚定等等,可是我却不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我的理解,我为什么不能像李清照那样能随心所欲,顺手拈来,也以通俗的语言,甚至是口语来写出这么有感染力的东西,而不是平白乏味的呢?我想这正是我学习的目的。【参考文献】:1、于非 中国古代文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第2版 第61页2、 马宏杰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浅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 第3期 第1页3、张保宁 试论李清照词的白描手法 唐都学刊 2006年第2期 第1页4、傅德岷 卢晋 宋词鉴赏词典 长江出版社 2011年版 第165页5、马志强 浅而不俗明白如话谈李清照词的白描手法 中州学刊1997年 第S1期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