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及热处理练习题答案.doc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它是美国 ARMCO 钢公司在1949年发表的,其特点是强度高,耐蚀性好,易焊接,热处理工艺简单,缺点是延韧性和切削性能差,这种马氏体不锈钢与靠间隙元素碳强化的马氏体钢不同,它除靠马氏体相变外并在它的基体上通过时效处理析出金属间化合物来强化。正因为如此而获得了强度高的优点,但延韧性却差。1、试用金属键的结合方式,解释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的电阻温度系数、导热性、塑性和金属光泽等基本特性. 答:(1)导电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沿电场方向作定向运动。 (2)正的电阻温度系数:随着温度升高,正离子振动的振幅要加大,对自由电子通过的阻碍作用也加大,即金属的电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3)导热性:自由电子的运动和正离子的振动可以传递热能。(4) 延展性: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经变形不断裂。(5)金属光泽:自由电子易吸收可见光能量,被激发到较高能量级,当跳回到原位时辐射所吸收能量,从而使金属不透明具有金属光泽。2、填空:1)金属常见的晶格类型是面心立方、体心立方、 密排六方 。2)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塑性和金属光泽主要是因为金属原子具有 金属键 的结合方式。 3)物质的原子间结合键主要包括 金属键 、 离子键和 共价键 三种。4)大部分陶瓷材料的结合键为 共价键 。5)高分子材料的结合键是 范德瓦尔键 。6)在立方晶系中,某晶面在x轴上的截距为2,在y轴上的截距为1/2;与z轴平行,则该晶面指数为 ( ( 140 ) ) .7)在立方晶格中,各点坐标为:A (1,0,1),B (0,1,1),C (1,1,1/2),D(1/2,1,1/2),那么AB晶向指数为 (-110) ,OC晶向指数为 (221) ,OD晶向指数为 (121) 。8)铜是 (面心)结构的金属,它的最密排面是(111 )。9) -Fe、-Fe、Al、Cu、Ni、Cr、V、Mg、Zn中属于体心立方晶格的有( -Fe 、 Cr、V ) ,属于面心立方晶格的有( -Fe、Al、Cu、Ni ) ,属于密排六方晶格的有 ( Mg、Zn ) 。3、判断1)正的电阻温度系数就是指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金属具有美丽的金属光泽,而非金属则无此光泽,这是金属与非金属的根本区别。(×)3) 晶体中原子偏离平衡位置,就会使晶体的能量升高,因此能增加晶体的强度。( )4) 在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其强度愈高和塑性愈低。(×)5) 实际金属中存在着点、线和面缺陷,从而使得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均下降。 (×)6)体心立方晶格中最密原子面是110,原子排列最密的方向也是<111> .(对)7)面心立方晶格中最密的原子面是111,原子排列最密的方向是<110>。 ( 对 )8)纯铁加热到912时将发生-Fe向-Fe的转变,体积会发生膨胀。 ( 错 )9)晶胞是从晶格中任意截取的一个小单元。(错)10)纯铁只可能是体心立方结构,而铜只可能是面心立方结构。 (错)4、选择题1)金属原子的结合方式是( C ) A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金属键 D 分子键2)晶态金属的结构特征是( B ) A 近程有序排列 B 远程有序排列 C 完全无序排列 D 部分有序排列3)正的电阻温度系数是指 ( B) A 随温度增高导电性增大的现象 B 随温度降低电阻下降的现象 C 随温度升高电阻减少的现象 D 随温度降低电阻升高的现象4)金属键的一个基本特征是(A ) A 没有方向性 B具有饱和性 C. 具有择优取向性 D. 没有传导性。5)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 D ) A体缺陷 B 点缺陷 C 面缺陷 D线缺陷6)亚晶界的结构是( B ) A由点缺陷堆集而成 B 由位错垂直排列成位错墙面构成 C 由晶界间的相互作用构成 D 由杂质和空位混合组成7)多晶体具有( C ) A各向同性 B 各向异性 C 伪各向同性 D 伪各向异性一、标出下图中给定晶面和晶向的指数。标出OOAA 、OOBB 、ODC的晶面指数和标出给定晶向的指数:BD、BB、OD。OOAABBCCDDxyzOOAABBCCDDxyz答:OOAA晶面指数,求CCBB即可。截距分别为:,1, , 倒数后得晶面指数:(0 1 0)OOAABBCCDDxyzEE1/2 1/21/2OOBB的晶面指数,求DDEE即可。截距分别为: -1/2,1/2,倒数、求整后,得晶面指数为:( 1 0)OOAABBCCDDxyz 1/2FP 1/2 1ODC的晶面指数,求PFO即可。截距分别为: 1/2,-1,1,倒数后,得晶面指数为:(2 1)OOAABBCCDDxyz 1/2102标出晶向的指数:BD、BB、ODBD:-1/2, 0, -1 102BB:0,0,1 001OD:1/2, 1, 1 122二、在立方晶胞中画出以下晶面或晶向:(231)(102)(110)013111XYZ(110)111XYZ1/2(231)1/31/2(102)0133、在体心立方晶胞中画出一个最密排方向并标明晶向指数;再画出过该方向的两个不同的低指数(简单)晶面,写出对应的晶面指数。4、分别画出立方晶系晶胞内的(110)、(112)晶面和(110)、(111)晶向。5、画出立方晶系中(111)面、(435)面。写出立方晶系空间点阵特征。立方晶系中(111)面、(435)面如右图所示。立方晶系空间点阵特征是点阵参数有如下关系:a =b=c,=90°。也可用具有哪类对称元素表示,若有四个三次转轴,则对应立方点阵。三、已知铜原子直径为0.256nm,试计算 1mm3铜中的原子数以及Cu的晶格常数。答: a = = 1.414×0.256=0.362 (nm) 1mm3中的原子数为: 1/a3 × 4 = 4/(0.362×10-6)3 = 8.43×1019 (个) 四、已知铁的原子量为55.85,1g铁有多少个原子? 计算1g铁在室温和1000时各有多少个晶胞?答: 原子数:6.023×1023÷55.85=1.08×1022 (个) 室温时铁为体心立方结构,单位晶胞中有2个原子,故1g铁中含5.4×1021个晶胞 1000时为面心立方结构,单位晶胞中有4个原子,故1g铁中含2.7×1021个晶胞五、Ni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其原子半径为r = 0.1243nm,已知Ni的原子量为58.69,试求Ni的晶格常数和密度。七、问答题1、简述金属晶体中缺陷的类型答:按尺寸可分为:点缺陷,如溶质、杂质原子、空位;线缺陷,如位错;面缺陷,如各种晶界、相界、表面等;体缺陷,如孔洞、气泡等。体缺陷对材料性能是绝对有害的。2、什么是点阵参数?正方晶系和立方晶系的空间点阵特征是什么? 答:点阵参数是描述点阵单胞几何形状的基本参数,由六个参数组成,即三个边长a、b、c和它们之间的三个夹角、。正方晶系的点阵参数特征是abc,=90°立方晶系的点阵参数特征是a=b=c,=90°3、什么是晶面族?111晶面族包含哪些晶面? (111)、(11)、(11)、(1) 答:晶体中原子或分子排列相同的晶面的组合称为晶面族。因对称关系,这些面往往不止一种。立方系111晶面族包括 四个。4、面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金属中的原子堆垛方式和致密度是否有差异?请加以说明。答:FCC和HCP均按ABCABC方式堆垛;致密度也都是0.74。5、根据缺陷相对于晶体尺寸和其影响范围的大小,缺陷可以分为哪几类?简述这几类缺陷的特征。答:点缺陷:沿三个方向的尺寸很小,溶质原子、间隙原子、空位。 线缺陷:沿两个方向的尺寸很小,第三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甚至可贯穿整个晶体,指位错。 面缺陷:沿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另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如晶界,相界。 体缺陷:在三个方向上的尺寸都较大,但不是很大,如第二相粒子,显微空洞。6、点缺陷(如间隙原子或代位原子)和线缺陷(如位错)为何会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力学性能?答:点缺陷产生畸变,使局部能量提高,附近有弹性应变场;位错也是如此,但位错周围不同位置应力场状态不同,有的为压应力,有的为拉应力;点缺陷会聚集到位错上使应变能降低,使系统的能量下降,吸附溶质的位错是一种稳定组态;此时位错被钉扎而难以运动,使强度提高,会产生上下屈服点效应。7、单相金属或合金各晶粒间的界面一般称之为晶界,通常晶界又分为小角度晶界和大角度晶界两大类,试问:划分为两类晶界的依据是什么?并讨论构成小角度晶界的结构模型。答:依据是按界面两侧晶粒间的取向差,<10°的称小角度晶界,>10°的称大角度晶界。小角度晶界的结构模型是位错模型,比如对称倾转晶界用一组平行的刃位错来描述。8、讨论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之间的关系。答、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空间点阵+基元=晶体结构”来描述。空间点阵只有14种,基元可以是无穷多种,因而构成的具体的晶体结构也是无穷多种。9、叙述常见的金属晶体中的内外界面。答、它们包括晶界、相界、表面、孪晶界、层错。 晶界是同种晶粒之间的交界面;相界是结构、成分不同的相间的交界面;表面是晶体与大气或外界接触的界面;孪晶界是发生孪生后产生的新界面,是特殊的大角晶界,可是共格的或半共格的;低能层错是单相晶体内因堆垛顺序反常变化后出现的新界面,也是低能界面,与孪晶界能量相近。10、简述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重要特征。答:刃型位错的重要特征:刃型位错有一额外半原子面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其中有正应力也有切应变,对于正刃型位错,滑移面之上晶格受到压应力,滑移面上受到拉应力,负刃型位错正好相反位错线与晶体的滑移方向相垂直。位错线运动的方向垂直于位错线。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其位错线相垂直。螺型位错的重要特征:螺型位错没有额外半原子面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其中只有切应变,没有正应力位错线与晶体的滑移方向相平行。位错线运动的方向垂直于位错线。螺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其位错线相平行。名词解释:1、金属键:自由电子与原子核之间静电作用产生的键合力。2、位错:是晶体内的一种线缺陷,其特点是沿一条线方向原子有规律地发生错排;这种缺陷用一线方向和一个柏氏矢量共同描述。3、点阵畸变:在局部范围,原子偏离其正常的点阵平衡位置,使点阵产生弹性畸变,称为点阵畸变。4、柏氏矢量:描述位错特征的一个重要矢量,它集中反映了位错区域内畸变总量的大小和方向;也是位错扫过后晶体相对滑动的量。5、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模型:将晶体上半部切开,插入半个晶面,再粘合起来;这样,在相当于刃端部位为中心线的附近一定范围,原子发生有规则的错动。其特点是上半部受压,下半部受拉。这与实际晶体中的刃位错造成的情景相同,称刃型位错模型。同样,将晶体的前半部切开,以刃端为界使左右两部分沿上下发生一个原子间距的相对切变,再粘合起来,这时在已切动和未切动交界线附近,原子错动情况与真实的螺位错相似,称螺型位错模型。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 (一) 填空题1金属结晶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是形核和长大。2 在金属学中,通常把金属从液态向固态的转变称为 结晶 ,通常把金属从一种结构的固态向另一种结构的固态的转变称为 相变 。3当对金属液体进行变质处理时,变质剂的作用是 增加非均质形核的形核率来细化晶粒 4液态金属结晶时,获得细晶粒组织的主要方法是 控制过冷度、加入结构类型相同的形核剂、振动、搅动5金属冷却时的结晶过程是一个 放 热过程。6液态金属的结构特点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7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则金属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比砂模浇注的细小 ,高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低温浇注的粗大,采用振动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不采用振动的细小,薄铸件的晶粒比厚铸件 细小。8过冷度是 金属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转变,即平衡相变温度与该实际转变温度之差。一般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则晶粒越 细小 。9、固态相变的驱动力是新、旧两相间的自由能差。10、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为 金属液必须过冷 。11、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为 在过冷金属液中具有尺寸较大的相起伏,即晶坯 。12、铸锭的宏观组织包括 外表面细晶区、中间等轴晶区和心部等轴晶区 。(二) 判断题1 凡是由液态金属冷却结晶的过程都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先形核,形核停止以后,便发生长大,使晶粒充满整个容积。 ( × )2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 × )3近代研究表明:液态金属的结构与固态金属比较接近,而与气态相差较远。 ( )4金属由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是由近程有序排列向远程有序排列转变的过程。( )5当纯金属结晶时,形核率随过冷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 ) P41+76在结晶过程中,当晶核成长时,晶核的长大速度随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过冷度很大时,晶核的长大速度则很快减小。 ( ) P53 图2-337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愈大,则其结晶后的晶粒愈细。( ) P53-12 8所有相变的基本过程都是形核和核长大的过程。( )9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金属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比砂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 10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高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低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 ) 11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铸成薄件的晶粒比铸成厚件的晶粒更细。( )12. 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总是高于实际结晶温度。 ( ) 14在实际生产条件下,金属凝固时的过冷度都很小(<2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非均匀形核的结果。 ( )15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无论过冷度大小,均能保证结晶过程得以进行。 (× )(三) 选择题1 液态金属结晶的基本过程是 A A边形核边长大 B先形核后长大 C自发形核和非自发形核 D枝晶生长2液态金属结晶时, C 越大,结晶后金属的晶粒越细小。 A形核率N B长大率G C比值NG D比值GN3过冷度越大,则 A AN增大、G减少,所以晶粒细小 BN增大、G增大,所以晶粒细小 C N增大、G增大,所以晶粒粗大 DN减少、G减少,所以晶粒细小4纯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实际结晶温度将 B 。 A越高 B 越低 C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D没有变化5若纯金属结晶过程处在液固两相平衡共存状态下,此时的温度将比理论结晶温度C P35-3 A更高 B更低 C;相等 D高低波动6在实际金属结晶时,往往通过控制NG比值来控制晶粒度。在下列 B 情况下将获得粗大晶粒。 ANG很大 BNG很小 CNG居中 DNG1(四)、问答题1、为什么金属结晶时必须过冷? P3536 影响过冷度的因素有哪些?P33+22、 简述晶体成长形状与温度梯度的关系 P49513、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如何细化晶粒? P52544、相同过冷度下比较均匀形核与非均匀形核的临界半径、临界形核功、临界晶核体积,哪个大?5、简述连铸坯三晶区形成原因及性能特点。6、获得更多等轴晶的措施有哪些?7、简述凝固过程的宏观特征,叙述凝固过程中晶体成长的机理。凝固时宏观特征是:要有一定的过冷度,会放出明显的结晶潜热。成长机理有三种:连续式成长、二维形核及借助台阶侧向生长、借螺旋位错生长。8、叙述钢锭或连铸坯中常见的宏观组织缺陷,消除或改善方法。宏观缺陷有:宏观偏析(如正常偏析、反常偏析、比重偏析)和带状组织以及缩孔、疏松、气泡等。严格讲,也包括三晶区的组织不均匀性。宏观缺陷(化学不均匀性、物理不均匀性和组织不均匀性)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般希望尽可能多而细的中心等轴晶,可采用加孕育剂、加大冷速、加强液体运动(如电磁搅拌、机械搅拌)等方法,细化晶粒,消除柱状晶,这样与柱状晶枝状晶区相伴随的宏观偏析和缩孔、气泡也就明显改善了。第三章 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一、填空题1 合金的定义是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或其它方法结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中的组元是指组成合金最基本的、能独立存在的物质。3固溶体的定义是 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晶格类型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之为固溶体。4Cr、V在-Fe中将形成 置换 固溶体。C、N则形成 间隙 固溶体。5和间隙原子相比,置换原子的固溶强化效果要 小 些。6当固溶体合金结晶后出现枝晶偏析时,先结晶出的树枝主轴含有较多的 高熔点 组元。7共晶反应的特征是 在同一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转变成成分一定的两个固相(三相共存)。在共晶点处凝固温度最低。其反应式为 L (液)(固)+ (固)。 8匀晶反应的特征是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异分结晶),结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其反应式为L9共析反应的特征是在同一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转变成成分一定的两个固相(三相共存)。在共析点处析出温度最低。,其反应式为 g (a + b) 共析体。 10合金固溶体按溶质原子溶入方式可以分为 置换和间隙 ,按原子溶入量可以分为 有限 和 无限 11合金的相结构有 固溶体和 金属化合物 两种,前者具有较高的 塑韧性能,适合于做 基体相;后者有较高的 硬度性能,适合于做 强化 相12看图41,请写出反应式和相区:ABC 包晶线 ;DEF 共晶线 ;GHI 共析线 ; L+; +; + ; L+ ; L+ ; 13相的定义是 指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组织的定义是 在显微镜下能清楚地区分开的独立组成部分。 14间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相同,而间隙相的晶体结构与 溶剂不同。15、同分凝固(结晶)的定义 纯金属结晶时,所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与液相成分完全一样的结晶。异分凝固(结晶)的定义固溶体合金结晶时所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与液相成分不同的结晶。16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其 铸造 性能较好;但要进行压力加工的合金常选用 固溶体 的合金。17根据图42填出: 水平线反应式= + ;有限固溶体 、 、 无限固溶体 。液相线 凸AB ,固相线 凹AB , 固溶线 CF 、 EG 18共晶组织的一般形态是 层片状、棒状、球状、针状、螺旋状、蛛网状、放射状 。19、偏析的定义合金中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20、正温度梯度下,随成分过冷程度增大分别形成平面晶、胞状晶和 树枝晶 。21、为消除晶内偏析和离异共晶,工业上广泛应用 均匀化退火方法。22、连续脱溶的含义随新相生成,母相成分连续地由过饱和态转变到饱和态。23、中间相的定义合金组元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与纯组元结构不同的相,在相图的中间区域。二、判断题 1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反应相和产物都是相同的。 ( × ) 2铸造合金常选用共晶或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要进行塑性变形的合金常选用具有单相固溶体成分的合金。 ( ) 3置换固溶体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间隙固溶体只可能是有限固溶体。 ( ) 4合金中的固溶体一般说塑性较好,而金属化合物的硬度较高。 ( )5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都是在一定浓度和一定温度下进行的。 ( ) 6共晶点成分的合金冷却到室温下为单相组织。 ( × ) 7初生晶和次生晶的晶体结构是相同的。 ( ) 8根据相图,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各种合金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所处的状态及相的相对量,而且还能知道相的大小及其相互配置的情况。 (×) 9亚共晶合金的共晶转变温度与共晶合金的共晶转变温度相同。 ( ) 10过共晶合金发生共晶转变的液相成分与共晶合金成分是一致的。 ( )11固溶体合金的匀晶结晶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12、杠杆定律只适用于二元相图的两相区。( )P71-513、高温下已达到饱和的有限固溶体,当冷却至低温时,固溶度降低,析出其他相.() 14、固溶体强硬度较纯金属高。()15、铸造性能取决于结晶区间:液固相线之间距离越大,铸造性能越差。()16、二元相图中,相邻相区中的相数只相差一个(点接触除外)。()三、选择题 1固溶体的晶体结构是 A A溶剂的晶型 B溶质的晶型 C 复杂晶型 D其他晶型 2 金属化合物的特点是 C A高塑性 B高韧性 C 高硬度 D高强度 3当匀晶合金在较快的冷却条件下结晶时将产生 C A匀晶偏析 B 比重偏 C枝晶偏析 D区域偏析 4当二元合金进行共晶反应时,其相组成是 C A由单相组成 B 两相共存 C 三相共存 D四相组成 5当共晶成分的合金在刚完成共晶反应后的组织组成物为 C A. + B(L) C(+) DL+6具有匀晶型相图的单相固溶体合金 B A铸造性能好 B锻压性能好 C 热处理性能好 D切削性能好7二元合金中,共晶成分的合金 A A铸造性能好 B 锻造性能好 C 焊接性能好 D热处理性能好8共析反应是指 B A液相固相+固相 B 固相固相+固相 C从一个固相内析出另一个固相 D 从一个液相中析出另一个固相9共晶反应是指 A A液相固相+固相 B 固相固相+固相 C从一个固相内析出另一个固相 D 从一个液相中析出另一个固相10固溶体和它的纯金属组元相比 D 。 A强度高,塑性也高些 B 强度低,但塑性高些 C 强度低,塑性也低些 D 强度高,但塑性低些四、计算题:1一个二元共晶反应如下: L(W(B)75)(W(B)15)+(W(B)=95) (1)求w(B)50的合金完全凝固时初晶与共晶(十)的重量百分数,以及共晶体中相与相的重量百分数;(2)若已知显微组织中初晶与(+)共晶各占一半,求该合金成分。解:(1)W初=(75-50)/(75-15)=41.67%W(十)共晶=(50-15)/(75-15)=58.33%W=(95-50)/(95-15)=56.25%W共=(50-15)/(95-15)=43.75%W共=56.25%-41.67%=14.58%(2)设合金成分为x,则:W初=(x-75)/(95-75)=50% x=85%即:w(B)85LABAB3515B+LA初+(A+B)(A+B)A+LB初+(A+B)BB+AHB2按照下面给出的条件,示意画出二元合金的相图,并填出各区域的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再根据相图画出合金的硬度与成分的关系曲线。 已知A、B组元在液态时无限互溶,在固态时能形成共晶,共晶成分为W(B)=35。A组元在B组元中有限固溶,溶解度在共晶温度时为15,在室温时为10;B组元在A组元中不能溶解。B组元比A组元的硬度高。Pb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Sn400300200100a(327.5)(231.9)ecdfgLL+L+b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3、讨论:Pb-Sn合金相图如下所示:(1) 试标出各区域的组织;(2) 指出组织中含最多和最少的成分;(3) 指出组织中含共晶体()最多和最少的成分,(4) 指出最容易和最不容易产生枝晶偏析的成分;(5) 含30Sn的Pb-Sn合金在183刚结束共晶反应时和室温时,各具有何种相构成与组织构成?五、问答题1、简述铸锭的宏观偏析。P9293答:宏观偏析分:正常偏析、反常偏析和比重偏析。 正常偏析:指按合金的分配系数(设ko<1),先析出的含溶质低,后凝固的含溶质多。因铸锭尺寸大,由表面到中心成分不均匀,偏析出现在宏观尺度上,称宏观偏析。 反常偏析:仍遵守分配系数关系,只是形成大量枝晶后,富集溶质的液相会沿枝晶间的通道逆向反流到先凝固的铸锭表面附近,造成由表面到中心成分分布的反常。 比重偏析:是凝固时,固相与液相比重不同,而沉积或漂浮,从而造成铸锭下端与上端成分的不均匀,也是宏观尺度。2、对比纯金属与固溶体结晶过程的异同,分析固溶体结晶过程的特点。P33 P733、什么是固溶体?影响固溶度的原因有哪些?固溶体与其纯溶剂组元相比,其结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发生了哪些变化?答:固溶体:溶质原子以原子态溶人溶剂点阵中组成的单一均匀固体;溶剂的点阵类型被保留。 影响固溶度的因素有: (1)原子尺寸因素。当溶剂、溶质原子尺寸相对大小r±15时,才有大的固溶度。 (2)负电性因素。溶剂、溶质的负电性差越小固溶度越大。 (3)电子浓度因素。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子价效应,即同一溶剂金属,溶质的原子价越高,固溶度越小;二是相对价效应,即高价溶质溶人溶剂的固溶度低于低价溶质的情况。 特点是:固溶体中有点阵畸变(强度、硬度会提高)而造成点阵常数变化;出现原子偏聚或有序化,甚至形成有序固溶体。 固溶体的结构变化:点阵畸变,点阵常数变化,偏聚及短程有序,甚至形成有序固溶体。力学性能变化:硬度、强度提高,塑性下降。物理性能变化:电阻加大,导电率下降。4、何谓相图?相图能说明哪些问题?实际生产中有何应用价值? P695、何谓杠杆定律?它在二元合金系中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P716、为什么固溶体合金结晶时成分间隔和温度间隔越大则流动性不好,分散缩孔大、偏析严重以及热裂倾向大? P1057、简述二元系中共晶反应、包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特点,并计算其各相平衡时的自由度。答:共晶反应:是液相同时凝固出两个不同成分的固相,两固相相互配合生长,一般长成片层状。共析与共晶相似,只是母相是固相,即一个固相同时生成另两个不同成分的固相。包晶反应:是液相与一个固相反应生成另一个固相,新生成的固相包住原有的固相,反应需要固相中的扩散,速度较慢。这三种反应出现时,自由度都是0,即三相成分固定,温度也固定。8、无论置换固溶体还是间隙固溶体都会引起强度升高,试分析其原因。答:一是溶质原子的溶入使晶格畸变,阻碍滑移面上位错运动。二是位错线上偏聚的溶质原子对位错的钉扎作用,形成“柯氏气团”对位错起钉扎作用。第四章 铁碳合金一、填空题1渗碳体的晶体结构是 正交晶系 ,按其化学式铁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 3:1 2当一块质量一定的纯铁加热到 912 温度时,将发生a-Fe向-Fe的转变,此时体积将发生 收缩 。3共析成分的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至室温时,其相组成物为 和 Fe3C,组织成物为 P 。 4在生产中,若要将钢进行轧制或锻压时,必须加热至 相区。 5当铁碳合金冷却时,发生共晶反应的反应式为 LCD E+ Fe3C,其反应产物在室温下被称为 变态莱氏体 。 6在退火状态的碳素工具钢中,T8钢比T12 钢的硬度 低。 7当W(C)077一211间的铁碳合金从高温缓冷至ES线以下时,将从奥氏体中析出 Fe3C ,其分布特征是 网状 。8在铁碳合金中,含三次渗碳体最多的合金成分点为 P点(C=0.0218%),含二次渗碳体最多的合金成分点为 E点(C=2.11%) 。 9奥氏体是 C 在 Fe中 的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 面心立方 。10铁素体是 C 在 Fe中 的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 体心立方 。11渗碳体是 C 和 Fe 形成 的金属间化合物。12珠光体是 铁素体 和 Fe3C 的机械混合物。13莱氏体是 奥氏体 和 Fe3C 的机械混合物,而变态莱氏体是珠光体 和Fe3C 的机械混合物。14在FeFe3C相图中,有 一次Fe3C 、 共晶Fe3C 、 二次Fe3C 、 共析Fe3C 、 三次Fe3C 五种渗碳体,它们各自的形态特征分别是 呈长条状 、 粗大的连续基体(或呈鱼骨状) 、 沿晶粒状或网络状分布、层片状、 小片状 。15钢中常存杂质元素有 P 、 S 、 Si 、 Mn 等,其中 S 使钢产生热脆, P 使钢产生冷脆。 18纯铁在不同温度区间的同素异晶体有(写出温度区间) 15381394为体心立方铁素体、 1394912 为面心立方奥氏体 、 912以下为体心立方铁素体。 19碳钢按相图分为 亚共析钢 、 共析钢 、 过共析钢 ;按W(C)分为(标出W(C)范围)0.0218%0.77%、 0.77% 、 0.77%2.11%。 10在铁渗碳体相图中,存在着四条重要的线,请说明冷却通过这些线时所发生的转变并指出生成物。ECF水平线 共晶转变 、莱氏体;PSK水平线 共析转变、 珠光体;ES线 脱溶转变、 奥氏体+渗碳体 ;GS线 同素异构转变、 铁素体 。 21 标出FeFe3C相图(图43)中指定相区的相组成物: , + , , + Fe3C , P+ Fe3C 。22铁碳合金的室温显微组织由 铁素体和 渗碳体 两种基本相组成。23若退火碳钢试样中先共析铁素体面积为416,珠光体的面积为584,则其W(C) 0.457 %。(0.77-x)/(0.77-0.0218)=0.41624若退火碳钢试样中二次渗碳体面积为73,珠光体的面积为927,则其W(C) 1.2% 。(x-0.77)/(6.69-0.77)=0.073二、判断题 1在铁碳合金中,含二次渗碳体最多的成分点为W(C):43的合金。 ( × ) 2在铁碳合金中,只有共析成分点的合金在结晶时才能发生共析反应,形成共析组织。 ( × ) 3退火碳钢的塑性与韧性均随W(C)的增高而减小。而硬度与强度则随W(C)的增高而不断增高。 ( × ) 在C=1%抗拉强度最高 4在铁碳合金中,渗碳体是一个亚稳相,而石墨才是一个稳定相。 ( ) 5白口铸铁在高温时可以进行锻造加工。 ( × ) 6因为磷使钢发生热脆,而硫使钢发生冷脆,故硫磷都是钢中的有害元素。 ( × ) 7在室温下,共析钢的平衡组织为奥氏体。 ( × ) 8纯铁加热到912时,将发生a-Fe一Fe的转变,体积发生膨胀。 ( × ) 9铁碳合金中,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 ) 10在FeFe3C相图中,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都是在一定浓度和恒温下进行的。 ( ) 11在FeFe3C相图中,凡发生共晶反应的铁碳合金叫做白口铁;凡发生共析反应的铁碳合金叫做钢。 ( ) 12 珠光体是单相组织。 ( × ) 13白口铁是碳以渗碳体形式存在的铁,所以其硬度很高,脆性很大。 ( ) 14W(C)13的铁碳合金加热到780时得到的组织为奥氏体加二次渗碳体。( ) 15a-Fe是体心立方结构,致密度为68,所以其最大溶碳量为32。 ( × ) 16-Fe是面心立方晶格,致密为0.74,所以其最大溶碳量为26。 ( × ) 17钢材的切削加工性随w (C)增加而变差。 ( × ) 18碳钢进行热压力加工时都要加热到奥氏体区。 ( × ) 19W(C)10的碳钢比W(C)=05的碳钢硬度高。 ( ) 20在室温下,w(C)08的退火碳钢的强度比W(C)12的退火碳钢高。() P121 21钢铆钉一般用低碳钢制成。 ( ) 22钳工锯T10、T12钢料时比锯10、20钢费力,且锯条容易磨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