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2015-2016.doc

    • 资源ID:33571897       资源大小:39.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2015-2016.doc

    第一章 绪论1、简述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答: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系统及其要素2、简述地理学的科学体系答:三分法(地理学分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三层次(综合层次):部门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统一地理学三重性(研究性质):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三时段(时间性质):过去地理学、现代地理学、未来地理学横断面(横断科学):地理哲学、方法论等横断科学(地图学、3R、测量学等)3、 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答: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2) 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1) 属于自然地理学(2) 位于第二层次综合层次(第一综合层次)(3) 包含理论、应用和区域三重属性4、 地球表层是指那个范围?有何特征?应用层次研究答:1) 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底部到大气圈对流层顶的空间范围2) 特征:(1)内外能的叠加区景观类型研究 综合自然区划 (2) 三相物质共存并相互转换(3) 有表层体(新生体)的生产(4) 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5) 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场所5、 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 地域分异规律3) 自然区划理论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4) 土地科学5) 人类活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6、 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7、 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形成答: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8、 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答:1) 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性质。2) 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为:自然综合体学说、地理系统学说、耗散结构理论9、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答:地质基础是构造岩石,其次是地貌、生物、土壤、大气和水10、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流通过程答:1)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占99.98%,地球内能占0.02%,引力能占0.00%2)11、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的主要物质循环答:自然地理环境的的主要物质循环有:地质循环、大气循环、水分循环、生物循环12、 简述的概念,为什么说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具有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答:1) 耗散结构: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2) 因为地球表层系统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在质上不同于地球所有其他各圈层的空间系统,因此把它视为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13、 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有哪些结构答: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有:分层结构、渗透结构和地域结构第三章14、 解释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分异、非地带性分异、基本的地域分异、等概念答: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整体按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并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地域分异:是指地域分异在空间上的规律性地带性分异:由太阳辐射导致的地域分异非地带性分异:由地球内能导致的地域分异基本的地域分异:由太阳辐射或是地球内能作用而导致的地域分异派生的地域分异:由地球内能和太阳辐射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地域分异15、 简述地带性地域分异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相互关系答:地带性地域分异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相互关系是互不从属、共同作用。互不从属表现在:地带性地域分异是由于地带性因素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分布不匀导致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组成要素按经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域分异。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是由于非地带性因素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构造活动等导致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组成要素发生区域性变化而引起的地域分异。共同作用表现在:自然地理环境各个成分的特征以及景观特征都同时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成分之一。16、 按作用的范围可分为哪些尺度的地域分异?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1) 按作用的范围可分大尺度地域分异、中尺度地域分异、小尺度地域分异。其中大尺度地域可分为: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全大陆及大洋的地域分异和区域性的地域分异2)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高级尺度是低级尺度分异的背景,对低级尺度地域分异具有控制作用,低级尺度地域分异的组合能够反映高级尺度地域分异。17、 全球尺度的地域分异有哪些?解释的概念,海陆分布具有什么特点?答:1) 全球尺度的地域分异有海陆分异和热力带分异性2) 热力分带性:由于太阳辐射沿纬度分布不均,导致不同纬度热量条件出现差异,位于大气环流中的位置也不同使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出现沿纬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更替的规律。3) 海陆分布具的特点为:1、海洋面积大(71%),陆地面积小;2、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3、陆地分布沿纬度分布不均。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陆分布面积较大,并集中连片;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陆地面积较小;4、南北美洲、亚洲澳洲、欧洲非洲形成一个大陆对,大陆对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隔海相望;5、北冰洋和南极洲占据地球两极。18、 解释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对比性和水平地带性等概念。为什么贯穿整个大陆的纬度地带性只出现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为什么在中纬度地区干湿度对比性表现特别明显?答:纬度地带:由于太阳辐射沿纬度分布不均,导致大陆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整体出现沿纬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更替的分异规律。干湿度对比性:广阔大陆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整体以海岸带为起点,向大陆腹地出现由湿润向干旱辐合的地域分异。水平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对比性共同作用而派生的地域分异。19、 全大洋尺度的地域分异主要有哪些?答:全大洋尺度的地域分异主要有大洋表层纬度地带性分异、大洋底部非地带性分异20、 区域尺度的地域分异主要有哪些?解释带段性和省性等概念答:区域尺度的地域分异主要有:垂直带性分异、省性分异、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带段性分异:非地带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省性分异:地带区域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21、 中尺度的地域分异主要有哪些?答:中尺度的地域分异主要有地方气候分异、大的高原、平原、山地内部地貌差异分异、垂直带性分异22、 解释垂直带性分异、基带、垂直带谱等概念,影响垂直带谱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答:垂直带性分异在足够高的山体(足够深的峡谷),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整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按海拔方向更替的规律。基带:山体所在的水平地带。垂直带谱:山体从山脚到山顶所有垂直带的集合。影响垂直带谱的基本因素有 A、山体在水平地带的位置 B、山体的高度 C、山体坡向23、 对比垂直带性分异与水平带性分异的区别与联系答:一、垂直带性分异与水平带性分异的区别表现为两方面1) 相似性(1) 带谱相似,垂直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与纬度地带性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一致(2) 成因相同:两者都是随气温的递变而变化,一个是自山下到山上的递减,一个是低纬到高纬的递减2) 差异性(1) 带幅宽度。垂直地带的带幅宽度比水平地带的带幅宽度狭窄得多(2) 水热对比。水平地带的湿度变化主要决定于大气环流和海陆对比的关系,而垂直带的湿度变化是由山地的降水量在多雨带一下呈现由下向上递增的规律来决定的。(3) 带间联系,垂直地带由于带幅狭窄,同时重力效应显著,所以带间联系密切,相比较之下,水平地带的带间联系则逊色多了。(4) 微域差异。复杂多变的山地地貌使得山地小气候复杂化,因而使得垂直地带微域差异十分显著。相比较之下,平原地区的微域差异没有垂直地带的明显。(5) 节律变化。水平地带由于带幅广,跨越地域宽阔,各地带之间的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便有很大的差别。而在同一山体的各垂直地带的节律变化则是基本一致的。二、 垂直带性分异与水平带性分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海洋性水平地带和大陆性垂直地带垂直带底部第一个自然带称为基带,基带类型决定了整个带谱的性质,也决定了一个完整带谱可能出现的结构。(1) 基带为海洋性纬度地带时,整个垂直带谱都将具有海洋性特征,即各类森林在垂直带内占优势,故又称森林型带谱。(2) 基带为非纬度自然带时,山地垂直带谱将具有大陆性带谱特征,具体表现为山地荒漠上升到很高的高度,森林带退居次要地位或完全消失,山地草原,高山草原带带幅宽阔,出现高山寒漠带等,如果有高山冰雪带,其冰川也必然为大陆性山岳冰川。第四章 综合自然区划24、 解释综合自然区划的概念。答:综合自然区划:以地域分异为客观依据,根据地域综合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区域的划分与合并,并根据区域之间的发生发展联系和相似程度和差异程度建立区域单位等级系统的地域系统研究方法。25、 综合自然区划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答:1) 综合自然区划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空间连续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2) 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普遍联系的综合自然区划的保证。一般来说,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和空间连续性原则是进行任何区划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综合自然区划还应考虑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26、 综合自然区划主要有哪些方法?方法与原则之间有什么关系?答:1) 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主要有:古地理法、顺序划分与合并法、类型制图法、部门区划叠置法、地理相关分析法、主导标志法2) 方法与原则之间的关系为: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区域方法的实施通常以区划原则指导,区划原则的贯彻以相应区划方法的使用得以体现。所以在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原则和方法中,古地理法是阐明不同区域发展历史最有效的方法,因而是贯彻发生统一性原则的最主要方法;顺序划分法和类型制图法是相对一致性原则和空间连续法的主要方法;部门区划图叠置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是贯彻综合性原则的主要方法;主导标志法是贯彻主导因素原则常用的方法27、 什么是地带性区划单位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各有什么特点?答:1、 地带性区划单位:在自然区划单位中,根据地带性分异规律可以划分出一系列区划单位,它们按照地带性联系形成一定的区划等级系统2、 地带性区划单位的特点1) 以地带性分异为主划分的区划单位。2) 在地带性方面具有综合性,但在大地构造地貌等方面不具有综合性,是不完全的综合性区划单位。3) 总体沿纬线分布,但受海岸线、地势地貌影响,分布复杂4)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5) 边界具有过渡性3、 非地带性区划单位:,根据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可以划分出一系列区划单位,它们按照非地带性联系形成一定的区划单位等级系统。4、 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的特点1) 以非地带性分异为主划分的区划单位。2) 在地带性方面不具有综合性,但在大地构造地貌等方面具有综合性,是不完全的综合性区划单位。3) 总体呈块状分布,总体不会成纬向方向和经向方向分布4) 南北半球不对称分布5) 边界比较明显28、 解地带性区划单位释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和大区、地区、亚地区和次亚地区等概念。答:带:最高级的地带性区划单位。地表沿纬线延伸的宽阔部分,在其范围内有大致相同的辐射净值及与热力条件相关的基本相同的自然地理过程。地带:比带低一级的地带性区划单位。在每一个地带的空间范围内,具有相对一致的热量与水分条件,并发育有与水热条件一致的代表性土类和植被群系纲,也分隐域性的土类和植被。亚地带:地带内部进一步划分的地带性区划单位。地带内某组成成分发生变化但未能导致整个地带性质的变化,从而产生亚地带。次亚地带:最低级的亚地带性区划单位。根据亚地带内某组成成分进一步发生变化而划分的地带性区划单位。大区:最高级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大陆的巨大部分,与高级的大地构造地貌紧密联系,并在大气环流中占据特殊位置,形成大气活动中心,具有独特的水平地带谱。地区:比大区低一级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与级的大地构造地貌紧密联系亚地区:根据大地构造和地貌划分的比地区低一级的区划单位次亚地区:根据大地构造和地貌来划分的最低一级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29、 如何划分地带?答:30、 为什么说地带性区划单位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都是不完全的综合性区划单位,如何得到完全综合的区划单位。答:1、 因为如果仅仅按地带性原则进行的区划将是片面的和不完全的,因为它不反应决定于非地带性原因的景观地域联系。可是假如按照拟定的“纯粹非地带性”系统进行区划,这样的区划将不能反映地带性地理规律性2、 可以根据两种属性的综合特征来划分综合性区划单位,并按其从属关系建立统一的等级系统,这就是单列区划单位等级系统。这种区划单位又被称为综合性区划单位。单列区划单位等级系统可以分为统一单列系统、交叉单列系统和叠置交替单列系统31、 简述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黄秉维)和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罗开富)的特点。答: 1)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罗开富)的特点先将全国分为东半壁和西半壁。前者为季风影响显著的区域,后者为季风影响微弱或完全无季风影响的区域。然后提出最冷、最热、最干和空气稀薄四个相对极端的区域,在其间再划出几个过渡区,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蒙新、青藏、康滇七个"基本区",然后再以地形为主要依据,划分为23个副区。该方案注意到自然地域分异的状况2)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黄秉维)的特点1959年将全国划分为3大自然区、6个热量带、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90个自然省。1989年简化了区划体系,划分为12个温度带、21个自然地区和45个自然区。第一次充分反映出了地带性区划单位,成为我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典范。第一次将我国划分为三大区,充分反映出我国自然条件的分异特点。第五章 土地分级与分类32、 解释土地、土地分级、土地分类等概念、答:土地: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垂直厚度的的空间系统,是由其空间范围内的基础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和气候等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也包含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土地分级:按土地分级单位进行的土地个体单位的划分与合并。土地分类:以某一分级单位的若干土地个体为对象进行类型抽象33、 基本的土地分级单位有哪些?过渡性分级单位又有哪些?答:基本的土地分级单位有相、限区和地方过渡性分级单位有:环节和相组。环节是相和限区是过渡性单位,相组是限区和地方的过渡性单位。34、 解释“相”的概念,“相”有哪些特点?答:相:最低级的土地分级单位,是自然地理特征最一致的地段。相的特点有:1) 最低级的土地分级单位,是地理学区划的下限2) 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地段3) 土地利用具有相同的适宜性和限制性4) 相存在的历史最短,抵御外部影响的稳定性最小35、 “相”的形态要素有哪些,又有哪些形态结构?“相”有哪几种边界类型?答:1) “相”的形态要素有: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2) “相”的形态结构有:均匀分布、镶嵌分布、斑点状分布3) “相”的边界类型有:明显边界、锯齿状边界、镶嵌边界、断片边界、补缀边界36、 解释“限区”的概念,“限区”有哪些特点?答:限区:中级土地分级单位,与初级地貌形态紧密联系,由水的移动,固体物质的搬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具有共同的方向的相的自然综合体。限区的特点有:1) 级别比相高,也比相更为复杂的自然地域综合体2) 自然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3) 限区有相应的彼此相互联系的各个自然地理组成成分4) 初级地貌形态是其分异的主导因素5) 限区界限明显6) 在限区范围内,水的运动、固体物质的搬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等过程有共同的方向。37、 解释“地方”的概念,“地方”有哪些特点?答:地方:高级的土地分级单位,是限区有规律组合而构成的土地分级单位地方的特点有:1) 又限区组合而成,是高级土地分级单位2) 内部具有复域特征3) 内部水的运动固体物质的搬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没有共同的方向性4) 是初级地貌综合体38、 简述土地分级和土地分类的区别与联系。答:土地分级和土地分类是一对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土地分级是根据复杂程度的相对一致性进行土地个体的划分或合并;土地分类是以某一分级土地单位的若干个体为对象进行类型抽象。土地分级强调个性,而土地分类强调共性。39、 土地分类的原则有哪些?答:土地分类的原则有: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目的性原则40、 土地分类系统的表示方法有哪两类?如何表示答:土地分类系统的表示方法有:顺序排列法和两列指标网络法顺序排列法是按科、属、种的顺序直接列出各层次的类型。例如,可用罗马数字表示科,用英文字母表示属,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种。最后按科、属、种依次组合,如A2。两列指标网络法是用纵横两列系统交叉后构成的网格表示土地类型。通常用纵列表示地貌类型,横列表示土壤和植被特征。地貌是自下而上按部位由低到高排列,土壤和植被则从左至右按湿润到干燥和湿生到旱生的顺序排列。纵横两列交叉后构成网格,一般情况下,图左上角、右下角及其附近的地貌面,不可能形成与其类型特征相矛盾的土壤和植被种类。41、 土地类型命名的方法有哪几种?怎样命名答:土地类型命名的方法有两种:1)序列命名法,2)地方类型命名法1) 序列命名法是指在土地类型命名中采用土地分级的主导因素顺序排列命名。最常见的是“植被+土壤+地貌”或“土壤(植被)+地貌”的“三名法”或“二名法”如:黄壤中山地山坡2) 地方类型命名法是采用当地群众的称谓进行土地类型的命名42、 什么是土地结构?哪些结构?答:土地结构:区域土地类型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在时空上的分布形式。土地结构包括:土地组成要素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第六章 土地评价43、 解释土地评价(土地分等)的概念。答:土地评价:某一土地利用对土地属性的要求与土地固有属性的对比性评判过程及结果44、 土地评价的原则有哪些?答:土地评价的原则有:1) 土地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2) 效益与投入相比较的原则3) 对多宜性土地的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4) 可持续利用原则5) 因地制宜原则6) 多学科综合性原则45、 土地评价分为哪些类型?答:1、 按评价目的的分类1) 土地潜力评价2) 土地适宜性评价3)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4) 土地生态评价5) 土地经济评价2、 按评价途径分类1) 直接评价2) 间接评价3、 按评价方法分类1) 定性评价2) 定量评价4、 按服务目标分类1) 单目标评价2) 多目标评价46、 解释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答:通过对土地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评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能力,以及它对农、林、牧等各业生物生长及其他用途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的差异。47、 阐述FAO土地评价纲要和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体系答:1、FAO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系统采用逐级递减的四级分类法: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1) 土地适宜性纲 土地适宜性纲是指适宜性的种类,表示土地对某种用途评价为适宜或不适宜两个纲2) 土地适宜性级地适宜性级反映土地适宜性纲以内的适宜程度。在适宜性纲内按适宜程度从高到低依次递减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般分为3级,即高度适宜级、中度适宜级和勉强适宜级。最多可分5级。3) 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反映土地限制性类别的差异4) 土地适宜性单元土地适宜性单元反映亚级内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次要差别,是亚级的再细分2、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体系为:首先按土地生产潜力的区域性,将全国分为若干区。在区内,对土地资源作类、等、型、单元的划分,即五级分类系统。1) 土地潜力区土地潜力区是以水热条件为划分依据,同一区内具有大致相同的土地生产潜力以及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措施。共划分9个土地潜力区2) 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类按主要适宜方面划分出单宜类3个,双宜类3类,三宜类3个3) 土地质量等各土地适宜类,均可按农林牧适宜程度与质量高低划分,每个适宜类都包括三个质量等4) 土地限制型在同一限制型内,具有相同的主要限制因素和相同的主要改造措施5) 土地资源单位表明土地的自然类型或利用类型,是由一级具有较一致的植被、土壤及中等地形或经营管理与改造措施上较相同的土地构成48、 农用地分等采用那几个指标反映耕地质量?

    注意事项

    本文(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2015-2016.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