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目录学研究笔记.pdf

    • 资源ID:3357816       资源大小:662.7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目录学研究笔记.pdf

    目錄學研究筆記 目次 壹目錄學的含義 貳論目錄學的重要 參漢書藝文志之編撰 肆漢書藝文志之價值 一顧及書籍多少眾寡 二重視書籍的聯繫性 三劃分書籍性質之差異性 四分類具系統性和科學性 五具學術研究之客觀性 六提供辨偽之體例 伍研究漢書藝文志之專著 陸目錄學與治學之關係 一由史志以辨學術之源流 二由眾目以識典籍之情狀 三由提要以知書本之內容 壹目錄學的含義 目錄學是為治學而目錄,非為目錄而目錄。為治學而版本,非為版本而版 本。章實齋校讎通義認為目錄不過是校讎的結果,沒有獨立成為一科之價 值然研究國學,為瞭解 一某一問題,前人已有那些研究成果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要在何處獲得 三前人的研究成果,其內容如何 四這些研究成果,是存是佚存者有那些傳本傳本中以何者為善 惟有熟悉目錄學始能獲致答案。 中國目錄學創始者為劉歆。西元前二六年,漢成帝河平三年,遣派謁者陳農 搜尋遺書,藏之中秘院。令光祿大夫劉向校勘六藝、詩賦、諸子三類書籍,步兵 校尉任宏校兵書、侍醫李柱國校方技、太史令尹咸校數術,劉向總其成。每校完 一書,向必敘錄,條列該書篇目、概括該書大意(敘錄即後世之提要、大綱、題 解)隨同本書奏上。藝文志總序: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旨意, 錄而奏之。劉向又將各書敘錄總輯成一書,是為別錄。 劉向職司二十年,哀帝時歿,子劉歆卒其業。歆更創新意,綜合群書敘錄成 輯略,總成為七略,漢書所謂總別之,是一總合之圖書目錄,中國 有圖書目錄之始。別錄與七略於唐時亡佚,然二者皆存輯佚本。這種於 書名、卷數、著者記載之外另加圖書內容說明或提要的體例,成後人編錄書目之 典範。 七略分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數術略、方技略七部。 其中輯略是綜述學術源流的緒論,辨章學術,考鏡原流,有如漢書藝文志 中之各部類小序,故實際登錄書名者只六略,漢人直呼為六略。 然今存世最早的目錄著作當屬班固漢書之藝文志(十志之一)。班 固是歷史家,編書自歷史著眼,漢志刪去七略中之輯略,將之拆開 分散置諸每類緒論中,不單獨成一略。其次七略原書在每一書名下都有簡要 題解,隋書經籍志著錄七略單本竟有七卷之多。班固將這些題解全數刪 去,固是衡之七略,原屬圖書簿錄專書,卷帙本不厭其多,而今採入歷史書 中,僅能是漢書體例之一篇,於是大加刪節,採用七略所提供之材料, 刪去其中敘錄、提要、篇名部分,寫成只錄書名之新體例,總序:今刪其 要,以備篇籍。 歷代史中,除三國志、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 南史、北史沒有表志外,其他諸史都有志。 漢書藝文志有總序(兵書略、志前序、志後序)、略序、家(種)序。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將目錄顛倒,有小序,書名下有解題。 鄭樵通志藝文類,有小序沒有題解。 貳論目錄學的重要 讀古書先要認清其存佚,再辨其真偽。所謂偽書,是指今本所題之作者 或成書時代,與真實作者時代不符。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中,謂不辨偽 書從事研究,有下列後果: 一史蹟方面:進化系統紊亂社會背景混淆事實是非倒 置由事實影響於道德及政治。 二思想方面:時代思想紊亂學術源流紊亂個人主張矛 盾學者枉費精神。 三文學方面:時代思想紊亂進化源流混淆個人價值矛 盾學者枉費精神。 張之洞訄軒語云:一分真偽,而古書去其半。可見古書之偽託者, 為數不少,然只要正確考辨偽書之作者與成書年代,其文獻仍具一定價值。所以, 清金榜曰:不通藝文志,不可讀天下書。藝文志者,學問之眉目,著述之門 戶也。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亦曰: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 此問途,方能得其門而入。 清章學誠章氏遺書外編、信摭認為目錄學實則校勘學,古人 無所謂目錄學、版本學,所有手段不過為著校勘;然亦可謂自校勘中成全目錄、 版本、辨偽之學,如今已各自完成完整學問體系。 七志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 史藝文志 、 明史藝文志 、 補續漢藝文志 、 補三國志藝文志、 清史稿藝文志。經籍志與藝文志名不同而實同。 參漢書藝文志之編撰 漢書藝文志之體例 一六藝略 六藝(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小學。 二詩賦略 賦一、賦二、賦三、雜賦、歌詩。 三諸子略 九流(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不入流 (小說)。 四兵書略 權謀、形勢、陰陽、技巧。 五數術略 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形貌相法)。 六方技略 醫經、經方、房中、神仙。 班固根據劉歆七略作漢志,祇取其六,不取輯略,三十八種, 綱舉目張,條理井然,如此有系統的圖書分類法出現在一千九百多年前誠為大 事。其中六藝略所取是經書,諸子略所取是子書,詩賦略所取是文 學書,兵書略是兵書,數術、方技兩略,天文、歷譜和醫經是實際 學術,其餘多涉五行神仙迷信。 班固刪劉歆七略體例中之敘錄、提要、篇名。總序言:今刪其要, 以備篇籍,此要非是重要,應是提要之謂。至為補救刪除後之漏失, 設以三例: 一出入例 出入例乃緣於班固對劉歆分類的不同見解。例: 諸子略雜家總計文下自注出蹴鞠,入兵法。 兵書略權謀 文下注云省.出司馬法入禮家。 兵書略技巧省墨子重,入蹴鞠。 由於傳寫脫誤,年代久遠,無以詳知,各代統計書目數目不同。 二省例 同名省,因重覆而省去,例: 兵書略權謀下自注省伊尹、太公、莞子、孫卿、鶡冠、蘇子、 蒯通、陸賈、淮南王共三百五十九家。 兵書略技巧省墨子重。 同名不省,雖書名同而內容不同,故皆存,例: 諸子略儒家景子。 兵書略形勢景子。 諸子略道家力牧。 兵書略陰陽力牧。 諸子略雜家由余、伍子胥、尉繚、吳子。 兵書略權謀繇敘(由余)、伍子胥、尉繚子、吳起。 三入例 六藝略書自注:入劉向稽疑一篇。 六藝略 小學 自注: 入揚雄、杜林二家二篇 。 (王先謙 漢書 補 注云:官本三篇。) 諸子略儒 自注 : 入揚雄一家十八篇 。 (王先謙 漢書補注 注 官本三十八篇。) 詩賦略賦二自注:入揚雄八篇。 班固志後序大凡書六略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入三家五十篇,省兵十家。 家就是作者,卷就是篇,方技略與兵 書略由於內容的須求,大都是卷的,很難以竹簡書寫。 學術研究、治學的研究起於劉歆父子。治學的必要乃源於秦燹,古籍遭厄 多有出入,須研究對照。 肆漢書藝文志的價值 一顧及書籍多少眾寡 七略對於篇卷較少的書籍,將之歸併於同性質門類同性質門類若某部 份太大,便單獨別立一部。例如七略不立史部,將史書錄入春秋略乃 因當時史書自世本以至漢大年紀,僅有八家四百一十一篇,不成一略。 又如詩賦雖導源於三百篇,然六藝略詩類僅著錄六家四百一十六卷。 以漢時詩賦發達,已有五種百六家一千三百一十八篇,若歸併於 六藝略詩類 便太繁多,不得不獨立自成一略。是故六藝略之外猶有詩賦略。 二重視書籍的聯繫性 如六藝略,漢前,六藝即六經,與周禮禮、樂、射、御、書、數六 藝名同實異。論理六藝略當只列六經(易、書、詩、禮、樂、春秋),何 為增益論語 、 孝經 、 小學 ,序六藝為九種?緣於論語 、 孝經、 小學 為漢代學童誦習之書,閱讀六經之始:貴族子弟八歲入國子監,學文字、 聲韻、訓詁,是小學之為用。論語乃夫子與門生問答討論,為求學態度 的學習。又漢人稱論語、小學為傳記,傳記所以解經,亦為經學入門必 要。故標名雖稱六藝,實不限六經。 三劃分書籍性質之差異性 兵書、數術、方技三者,似為諸子百家支流,應歸併於諸子略,卻另立 於 方技略 ,因先秦諸子之書所談多係倫理政治方面自成體系之理論,而兵書、 數術、方技完全屬於技術。章學誠校讎通義云:七略以兵書、方技、 數術為三部,列於諸子之外者,諸子立言以明道;兵書、方技、數術,守法以傳 藝。虛理實事,義不同科故也。 四分類具系統性和科學性 全志的編列綱舉目張,分類細密,部類之外,又有子目。略種家篇 。如詩賦類有一百零六家: 賦一:屈原賦-王褒賦,共二十家。 賦二:陸賈賦-驃騎將軍朱宇賦,共二十一家。 賦三:孫卿賦-左馮翊史路恭賦,共二十五家。 雜賦:客主賦-隱書,共十二家 歌賦:高祖歌詩-南郡歌詩,共二十八家。 令人一覽了然,自知其異同。 五具學術研究之客觀性 自注文中嘗自言,所有修定乃為提供學術之正確性。 六提供辨偽之體例 自注文中有關辨偽的六條例清晰可知。 明定某書為依託,但未能的指其人。 從文辭方面,審定係後人依託。 從事實方面,審定係後人依託。 明確指出依託之時代。 明確指出係後世增加。 不能肯定的,暫時存疑。 伍有關漢書藝文志的專著 漢書藝文志是研究目錄學的源流,有關專著有許多,最重要者如下 、清王應麟 漢書藝文志考證 、清姚振宗 漢書藝文志條理 、清姚振宗 漢書藝文志拾補 、清孫德謙 漢書藝文志舉 、清顧實 漢書藝文志講疏 陸目錄學與治學之關係 一由史志以辨學術之源流。 二十六史中七史有藝文志,自歷代史志可以察知學術源流,如欲查孫子 一書,先自漢書藝文志權謀查出吳孫子、齊孫子二目,續查閱 史記孫吳列傳,可明白孫子有吳孫武與齊孫臏之分。如查尉繚子,漢 時書存漢書諸子略與兵書略兩略中,隋志雜家言當梁惠王時 人,舊唐書、新唐書皆列於雜家,至宋史藝文志列諸兵家, 清四庫全書亦置諸兵家。是宋鄭樵通志藝文略始將雜家改兵 家,此見於宋崇文總目,可見自宋史之後皆誤傳。 先秦諸子中,以荀子最正確,歷代諸史志中,荀子篇目不增不減。 至若子夏易傳,未見於漢書,至隋志竟然出現又如子貢詩傳,歷 代史志皆不見,明末年出現皆可懷疑。 又漢書諸子略之陰陽家全不見於隋書,隋書經籍志之 陰陽家也全不見於漢書,可知隋時陰陽家非同於漢時陰陽家此皆因漢 末經籍屢遭大厄,書籍迭有損毀,失卻本來面目。 隋書牛弘傳記弘在開皇初年作秘書監,上表請開獻書之路,表中指 出古今書籍有五厄秦王焚書西漢末赤眉入關東漢末董卓移都 西晉末劉、石亂華南朝蕭梁時,周師入郢,元帝(蕭繹)自焚藏 書。 後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言,牛弘所論皆為隋前舊事,隋經唐至宋末,更 有五大災厄隋大業十四年(西元六一八年) ,煬帝在江都被殺,一時大亂, 圖書被焚唐天寶十五年(西元七五六年),安祿山之亂玄宗奔蜀,書籍損 失殆盡廣明元年(西元八八零年),黃巢入長安僖宗出走,書籍遭毀 靖康二年(西元一一二七年),金人人入汴,圖書散失無算南宋德佑二年 (西元一二七六年)伯顏南下,軍入臨安,圖書禮器運走一空。 中國圖書分類之另一體例,為今通行之四部分類法。魏元帝秘書郎鄭默編定 中經一書(已佚),至晉武帝咸寧間秘書監荀勖據之編著新簿,分甲、 乙、丙、丁四部總括群書 甲部 六藝、小學 乙部 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數術 丙部 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 丁部 詩賦、圖讚、汲冢書(汲郡人不準,盜魏襄王墓,見小篆書寫之書十 幾萬言)。 是荀勖四部次序即經、子、史、集。 東晉李充將子部移後,史部提前,使甲、乙、丙、丁成經、史、子、集順序, 至此四部分類幾已完全定型。唐魏徵修隋書經籍志便直標經、史、子、集 四部之名,取代甲、乙、丙、丁。此(唐)後無論史志、官簿(宋崇文總目、 清四庫全書總目)、私目(郡齋讀書志),三大類圖書編目,都不超越 這範圍,行之達一千餘年之久。 南朝劉宋秘書丞王儉造元徽書目,以甲乙丙丁部次群書,感某些著述歸 類牽強難安,反不如七略體例之便,又別撰七志四十卷,與四部書目並 行。今書已亡,而類例具載隋書經籍志總敘。 宋史藝文志(脫脫)著,以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別史目)為參 考,所收集書目勝於宋、唐史,以年代愈晚,面世書籍愈多,並且版印書已發達, 書籍出版量大增。 明史藝文志(王鴻緒)、清史稿藝文志(繆荃孫),二史為斷代史 志,只收集明清時人作品,因此價值不大。 別史目個人編篡之史書 三通是唐杜佑通典、南宋鄭樵通志、宋馬端臨文獻通考。 清設有三通館補三通,官修續三通(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 考 ,經紀昀等校定,)續編唐宋至明末之典章制度。又編清三通 (清通典、 清通志、清文獻通考),即皇朝三通,合共九通。民初劉錦藻續皇朝文獻 通考自乾隆五十一年至宣統三年史事,名皇朝續文獻通考,共十通。 鼎文書局編十通分類總篡。 民王鍾麒編二十五史補編(開明書局)。 二由眾目以識典籍之情狀 存佚 仍存之書研究其篇目增減,亡佚之書考究其亡佚之時。如孫臏兵法,魏 徵隋書未言及,是時已亡,即在漢魏,魏武亦未言及,可知是書亡於班固與 曹操間。除了考證存佚,研治一本書也要辨識其真偽,如 鶡冠子 、 關尹子 、 孔子家語諸書,今皆證實出於偽造。顏師古注漢書藝文志孔子家語 云非今所有家語。今之家語為王肅偽造。 藏 天下篇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唐吳競藏一萬三千四百六十八卷書,有吳氏西齋書目一卷。 宋荊南田氏(鎬)藏五萬七千卷,編成荊州田氏書目。 宋晁公武藏書二萬八千四百卷,著郡齋讀書卷。 宋李淑藏書二萬三千一百八十六卷,著李邯鄲書目十卷。 時至明清,藏書家更多,與當時樸學發達的學風攸關,學者收藏書籍以便考 證。據孫峻八千卷樓書目序 (丁丙、丁申兄弟讀書處) ,乾隆詔開四庫全書, 徵天下遺書,僅杭州一帶進書者有鮑氏知不足齋、汪氏開萬樓、吳氏瓶花齋、汪 氏振綺堂、孫氏壽松堂。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皆注明版本來源,如:地方官採進本、內府藏本、浙 江吳玉墀家藏本、兩淮馬裕家藏本、浙江范氏天一閣藏本、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永樂大典本、通行本.,可見當時民間藏書很多。 (詳見楊家駱四庫全書概述 一五三至一六頁附四庫全書依據書本來源表,及楊家駱編四 庫全書概述(世界)一六頁錄清初藏書家一覽表。) 舉證四家示清朝藏書風氣之盛 謬荃孫蘇風堂讀書志緣起(序文):今天下稱瞿、楊、丁、陸四家目 皆高尺許,荃孫一鱗片甲,第(但、只)與拜經樓、平津館相伯仲,他日書去而 目或存,掛一名於藝文志,庶不負好書若渴之心耳。(拜經樓,樓主吳騫,樓 又名千元十駕齋,謂有千本元本置滿十書架。平津館又名岱南閣,主人為孫 星衍。) (一) 、瞿鏞,字子雍,常熟人。父瞿紹英便開始蒐書,十年間獲書十萬卷, 至子瞿秉淵,遇太平天國亂,遷書至江北,雖略有損佚,然珍秘本仍保留完整, 瞿鏞將其書編目,曰:鐵琴銅劍樓書目。 (二)、楊以增,字致堂,山東柳城人。置書海源閣,為四家中名氣最 大,子楊紹和。咸豐十一年間捻匪亂,書毀十之三四,紹和子楊鳳阿,宣統元年 時感私人藏書不易,將書移置楊氏祖祠保管。民十八年匪亂,匪撕書拭煙管,或 當柴燒,中有蔡中郎集第四冊,經黃丕烈收藏校訂,極珍貴,亦不倖免。十 九年又遭匪亂,匪取書當枕,子孫深感私人藏書不易,全數捐公。 清黃丕烈百宋一廛,言其屋中有百本宋刻本。後由瞿家、楊家分半收 購。 (三)、杭州文瀾閣本,太平天國亂時部份損毀,清室令丁丙、丁申補抄。 (四)、皕宋樓(一,二百本宋刻),陸心源藏書處,子陸樹藩光緒三 十三年以十萬金元代價售予日本三菱財閥岩崎彌之助,今藏日本最著名私人文庫 靜嘉堂文庫。 清阮元著四庫未收書目,有一百七十多種,張之洞書目答問十之六七 為四庫所無,十之三四與四庫重覆。范希增續編著書目答問補正。楊樹達著 書目答問補正補。 四庫全書手抄七套,文淵閣本今置內雙溪故宮。 真偽 由史志目可判斷古書的真偽。 如子夏易傳不見於漢志,卻見於隋志,必為偽作漢成帝命收 集天下古書,班固於時未之見,何以隋時可出世又如子貢詩傳,漢志 不見,隋志不見,崇文總目不見,何明志竟得出見近兩千年的行 蹤無法解釋。至若 孫殯兵法 ,雖曹魏之時已亡,然民國六十一年大陸所出土, 當是古本無疑。如漢志收鶡冠子僅一篇,唐時韓愈讀鶡冠子有十九 篇,至清崇文總目存三十篇,四庫書目錄三十六篇,逐代增多按理書 籍篇目由於年久損毀,只可減少,何得加增若此皆是以篇卷考定古書真偽。古 書傳世最理想狀況,當如荀子書之篇目不增不減。 漢志收孔子家語二十七卷,顏師古注非今所有家語 。王柏家 語考曰四十四篇之家語,乃王肅自取左傳、國語、荀孟、二戴記割裂織成 之。孔衍之序,亦王肅自為也。按王肅集聖證論譏短鄭玄,偽造家語 以為根據,蓋以鄭玄名重當世,非假聖言不足以奪其席也。則 漢志 收錄之 家 語當亡於班固之後不久。 漢志文子而稱周平王問,似依託也。按文子為老子弟子,與孔 子同時,不可能與周平王同時。 版本 從目錄學上可探索古書版本。 官目如劉向之敘錄 ,史志目如班固之漢書藝文志 ,私目如宋尤袤遂 初堂書目。總經類如舊監本尚書、京本毛詩、高麗本尚書(韓 國活字版本最善)。正史類如舊杭本三國志、越州本前漢書。 注釋 研究古書要閱讀歷代注解,自歷代書目可察詢相關注本。如孫子一書, 漢志未收注本,隋志收 魏武、王凌合著孫子集解一卷、 張子尚注二卷、 孟氏解詁三卷、 沈友注一卷。新唐志加收 李荃注一卷、 杜牧注一卷、 孫皞注一卷、 賈林注一卷,以上是史志。晁氏郡齋讀書志又加 紀燮注二卷、 何氏注一卷、 王皙注二卷,以上是私目。通志藝文略又收 蕭吉注一卷、 張預注一卷、 梅堯臣注一卷。文獻通考經籍考又加 梅聖俞注一卷,以上別史目。宋史藝文志又收 吉天保十家注,上為史志目。所錄書目,未必存書,欲知是否存書,須 查四庫全書。 校讎 校讎是整理古書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步驟。 劉向在敘錄中清楚的分別敘說各書版本、校勘情形以及提要,但後人編 定其他書目卻廢而不備。今只三種書目仍存提要,為劉向別錄劉歆七略、 文獻通考經籍考、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汪士鍾藝芸書舍 端華樂善堂,後被楊家收購。 八千卷樓 三由提要以知書本之內容。 提要由劉向、劉歆父子始創,今別錄、七略雖亡,仍存輯佚本 劉向別錄一卷清洪頤暄輯(嘉慶十六年承德孫馮異刻問經堂叢書 ,民五十八年藝文印書館收在百部叢書集成)。 劉向別錄一卷清嚴可均輯(全漢文第六十八卷)。 七略別錄一卷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 七略別錄佚文清姚振宗輯(快閣師石山房叢書),此書較完整,可 查百部叢書集成,亦可查古書圖書集成續編初稿之經籍典。 提要最基本須具備書本篇名。 荀子敘錄是收集最完整的一本敘錄,由荀子敘錄可瞭解每篇篇名, 並皆評列之,如: 荀子敘錄勸學第一 修身第二. 敘錄校讎之原委。 包括版本異同、篇數多少、文字訛謬、簡策脫略、校者姓名、上書年月。如 晏子敘錄云 所校中書(中秘藏書)晏子十篇,臣向謹與長社尉臣參,校讎太史書(太 史令家藏之書)五篇,臣向書一篇,參書十二篇,凡中外書(中秘藏書及之外之 書)三十篇,八百三十八章,除重複二十二篇,六百二十八章,定著八篇,二百 十五章。 文字訛謬者,如列子敘錄 或字誤,以盡為進、以賢為形,如此者眾。 簡策脫略者,如尚書歐陽經三十二卷敘錄 臣向以中古文(中秘的古文尚書校歐陽、夏侯(夏侯勝、夏侯健)三家 經文,酒誥脫簡一,召誥脫簡二。 如新敘敘錄 新序三十卷,河平四年都水使者諫議大夫,臣向上言。 介紹作者生平思想。 雅琴趙氏敘錄 趙氏者渤海人,趙定也。宣帝時元康神爵間,丞相奏能鼓琴者,渤海趙定、 梁國龍德皆入見溫室 (漢未央宮裡皇帝寢宮) ,使鼓琴待詔 (於金馬門待詔官位) 。 定為人尚清靜、少言語,時燕閒(宴會時)為散操(即興曲),多為之涕泣者。 說明書名之含義、著書之原委與書之特性 世本敘錄: 古史官明于古事者之所託也,錄黃帝以來諸侯及卿大夫系,諡名號,凡十 五篇,與左氏合也。 辨別書之真偽 神農敘錄: 疑李悝、商君所說。(以商君李悝倡農戰思想,與神農書符合。) 評論思想及史事之是非 賈誼敘錄: 賈誼言三代及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通達國體,雖古之依管未能遠過也, 使時見用,功化為大。 敘述學術源流 列子敘錄(今本列子為偽書): 其學本於黃帝、老子,號曰道家。 判斷書之價值(研究書籍之最終目的) 戰國策敘錄: 皆高才秀士,度時君之所能行,出奇筴(策)異智,轉危為安,運亡為存, 亦可喜,皆可觀。

    注意事项

    本文(目录学研究笔记.pdf)为本站会员(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