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单元识读尺寸公差与配合.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02第二单元识读尺寸公差与配合【精品文档】第 10 页第二单元识读尺寸公差与配合 一、单项选择题1一孔尺寸的要求为30+0052,我们在加工时最理想的目标值是 DA.30B.30.052C.30.040D.30.026 2下列标准公差中,精度最低的是 DA.ITOB.IT01C.IT10D.IT183.某轴段标注尺寸为,现对四个完工零件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分别为55.000mm,54.998mm55.042mm,55.023mm,则合格的零件有() AA1个B.2个C.3个D.4个4,已知某轴的公称尺寸为50加工后测得的实际尺寸为50.022mm,则实际偏差为 DA.0.051mmB.0.050mmC.0.025mmD.0.022mm5关于20R6、20R7、20R8三个公差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上、下极限偏差均不相同B.上、下极限偏差均相同C.上极限偏差相同,但下极限偏差不同D.上极限偏差不同,但下极限偏差相同6,下极限尺寸与公称尺寸的关系是 DA. 前者等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无法确定7零件加工的难易程度主要看 CA.公称尺寸B.标准公差C.公差等级D.基本偏差8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 BA.基本偏差B.公称尺寸C.实际尺寸D.标准公差9.基本偏差为 DA.上极限偏差B.下极限偏差C.实际偏差D.上极限偏差或下极限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10某孔尺寸为100K7(),则该孔的基本偏差为 BA.-0.025B.+0.010C.0.010D.0.02511决定公差带大小的是 BA.基本偏差B.标准公差C.公称尺寸D.公差等级12在设计时就给定的是 CA.实际尺寸B.装配尺寸C.公称尺寸D.作用尺寸13,下列配合中,公差等级的选择不适当的是 DA.H8/g8B.F8/h7C.H6/g5D.M8/h914实际偏差是 CA.设计时给定的B.直接测量得到的C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15关于尺寸公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 尺寸公差只能大干零,故公差值前应标“+”号B.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定义的,没有正、负的含义C.尺寸公差不能为负值,但要为零值D.尺寸公差为允许尺寸变动范围的界限值16.10H6、10H7和010H8三个尺寸中,相等的是 BA.上极限偏差B.下极限偏差C.公差数值D加工难易程度17下列关于标准公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AA标准公差值相同,则加工的精度相同,加工的难易程度相同B公称尺寸相同,公差等级越低,标准公差值越大C公差等级相同,公称尺寸越大,标准公差值越大D.标准公差值相同,公称尺寸越大,公差等级越高.18. 某孔尺寸为50n6( ),则该孔的基本偏差为 BA.+0.033B.+0.017C.0.033D0.01719关于配合公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配合公差反映了配合的松紧程度B.配合公差是对配合松紧变动程度所给定的允许值C.配合公差等于相配合的孔公差与轴公差之和D.配合公差等于极限盈隙的代数差的绝对值20在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的公差带确定后,配合的最小间隙或最小过盈由轴的()确定 AA.基本偏差B公差等级C.公差数值D.实际偏差21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A. 孔的上、下极限偏差均为正值B.孔的上极限偏差为正,下极限偏差为负C.孔的上极限偏差为零,下极限偏差为负D.孔的上、下极限偏差均为负22基本偏差代号为r的轴与基准孔配合,组成()配合。 CA.间隙B过渡C.过盈D.过渡或间隙23下列配合中,公差等级选择不当的是 AA.H8/f9B.H8/f7C.H8/f8D.H9/f924,某尺寸的实际偏差为零,则其实际尺寸 CA.必定合格B.为零件的真是尺寸C等于公称尺寸D.等于下极限尺寸25.HB/g7的配合性质是 AA.间隙配合C.过盈配合B.过渡配合D.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二、是非选择题1.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X2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X3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X4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5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过盈配合。X6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X7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这尺寸必适合格。X8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X9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一定大于其最小实体尺寸X10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愈高。11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12.075±0.060mm的基本偏差是+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X13因Js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X14基准孔的上偏差大于零,基准轴的下偏差的绝对值等于其尺寸公差。15因配合的孔和轴基本尺寸相等,故其实际尺寸也相等。X16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X17尺寸偏差可以正值,负值或零。18尺寸误差是指一批零件上某尺寸的实际变动量19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X20,只要两个零件的公差值相同,那么它们的精度要求就相同。X三、分析、计算题1相配合的孔、轴零件,已知孔的尺寸为100( ).轴的尺寸为100( )。(1)计算该孔的上、下极限尺寸和公差值;(2)画出孔、轴公差带图。2公称尺寸为50mm的基孔制配合,已知配合公差Tf=0.049mm,最大间隙Xmax=+0.019mm,轴的下极限偏差ei=+0.011,求:(1)孔的极限偏差;(2)轴的极限偏差。第二模块零件线性尺寸的测量第三单元长度的测量一、单项选择题1主要用于检验间隙大小和窄槽宽度的量具是 CA.内径百分表B.内径千分尺C.塞尺D.游标卡尺2关于塞规测量时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A. 把塞规送进孔时不要倾斜,而应顺着孔的轴线插入B.塞规在孔内不可以随便转动,以免塞规受到不必要的磨损C.如果塞规被孔"咬住”拔不出来,可用普通榔头敲打D.要用塞规通端的全部测量范围(全长)进行测量,不允许只用前端部位测量基3.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当其读数为42.18mm时,游标尺上第九格刻线应与尺身 A()mm刻线对齐。A.51B.42C.60D.524下面量具可以衡量轴类零件是否合格的是 BA.塞尺B.卡规C.塞规D.内卡钳5用于测量精度要求不要的,测量零件长度尺寸的量具是 AA.钢直尺B.游标卡尺C.千外尺D.高度游标卡尺6游标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当游标上第19格刻线对齐尺身时,游标卡尺小数部分的读数应为()mm. BA.0.19B.0.38C.0.54D.0.097成批生产一轴类零件,为了测量长度尺寸36( ),应选用的量具是 CA.钢直尺B.游标卡尺C.卡规D.外径千分尺8游标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当游标上第48格刻线与主尺上第71mm刻度线对齐,此时游标尺的正确读数为 CA.22.96mmB.24.42mmC.23.96mmD.23.72mm9.如图所示 DA.精密游标卡尺B.中等游标卡尺C.游标卡尺D.带表游标卡尺10.如图所示,该量具是 DA.基准尺B.校准尺C.塞块D.量块11如图所示,该量具是 DA.游标卡尺B.高度游标卡尺C.万能游标卡尺D.深度游标卡尺12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为一0.02mm,如测量时读数正好为20mm,工件的实际尺寸为BA. 19.80mmB.20.02mmC.19.98mmD.20.20mni13. 用外径千分尺器测量某物体厚度,如图所示,该尺寸读数是mm。BA. 1.195mm B.l.695mmC1.705mmD.l.525mm14.在下图所示的测量器具中,可以用来直接测量某零件长度的量具是 A15游标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当游标上的第50格刻线与尺身上第64mm刻线对齐,此时游标卡尺的正确读数应为 BA.16mmB.15mmC.64mmD.14mm16下列量具中,最精密的是 BA.游标卡尺B.量块C.千分尺D.百分尺17下图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DA.17.38mmB.8.34mmC.8.38mmD.18.38mm二、是非选择题1.对于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所有尺寸,都可以采用钢直尺来进行测量。2常用的钢直尺的长度一般有150mm、300mm,500mm和1000mm四种规格。3钢直尺是常用量具中最简单的一种量具。4不可以用钢直尺测量螺纹的螺距大小。5钢直尺可以用来测量工件的长度、宽度、高度和深度尺寸6用钢直尺测量零件的长度尺寸,其测量结果不太准确。7钢直尺的刻线间距为1cm。8常用钢直尺来粗测工件的长、宽、厚等尺寸。9必要时可以用钢直尺旋拧螺钉10用钢直尺测量长度尺寸时,被测面应平整,使尺的左端与被测面的边缘相切,摆动尺子找出轴向最小尺寸,即为所测长度尺寸。11游标卡尺主要由尺框、内量爪、外量爪、游标,尺身,测砧组成。12量规只能用来判断零件是否合格,不能得出具体尺寸。13计量器具的示值范围即测量范围。14使用的量块越多,组合的尺寸越精确。15通常所说的测量误差,一般是指相对误差。三、分析题1,用游标卡尺测长度时,游标尺和主尺位置图,右图是左图的放大图(放大对齐部分)请你根据图中所示,写出测量结果。第四单元轴径的测量一、单项选择题1.用游标卡尺测量轴径时,应使尺身与轴线保持 BA.平行B.垂直C.倾斜D对齐2. 用来测量批量大、精度较高的中小型零件,可采用()测量。 BA.游标卡尺B.杠杆千分尺C.尖头千分尺D.都行3.要测量精度较高的零件外径,不可以采用 AA.游标卡尺B.外径分尺C尖头千分尺,D.杠杆千分尺4适宜测量外径千分尺难以测量的沟和槽的量具是 DA.游标卡尺B.杠杆千分尺C.量规D.尖头千分尺5以下()测量轴径属于定性测量。 CA.外径千分尺B游标卡尺C.卡规D尖头千分尺6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时,应使千分尺测量杆中心线与轴线保持 BA.平行B.垂直C.倾斜D对齐7.测量大批量生产的直径为40mm的轴,最适合的量具是 DA.钢直尺B.游标卡尺C.外径千分尺D.卡规8.游标卡尺的校正值为+0.02mm,如测量轴径时读数为30mm,该轴径的实际尺寸为()mm。 BA.30B.30.02C.29.98D.29.809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为+0.02mm,如测量轴径时读数为30mm,该轴径的实际尺寸为 CA.30 B.30.02C.29.98D.29.80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A.尖头千分尺可测异形零件根部尺寸B用游标卡尺测量圆柱工件时量爪不应过工件中心C.外径千分尺上棘轮的作用是限制测量力D.卡规不能测量具体数值,只能判断零件合格与否11.某同学选用025mm外径千分尺测量圆柱销直径,清洁圆柱销;用单手测量法测量圆柱销轴径并记录数据;清洁、检查、校对外径千分尺;测量完毕,将千分尺整理好放回盒内;填写检测报告单,将测量数据填入其中,并进行数据处理,确定合格性。测量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CABCD二、是非选择题1.轴径可以通过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和卡规等量具进行测量2测量大尺寸轴径可采用单手测量法,也可采用双手测量法 X3杠杆千分尺、尖头千分尺和外径千分尺都是利用螺旋副原理来进行读数的。()4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属于定量测量,也属于单项测量。5卡规既可检验轴径尺寸,也可检验工件长度尺寸,在工厂大批量生产中广泛应用。6卡规有通端和止端,通端尺寸为轴径的上极限尺寸。7对成批大量生产的工件,为提高检测效率,常常使用光滑极限量规来检验。光滑极限量规是用来检验某一孔或轴专用的量具,简称量规。8尖头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弓形尺架上两圆形球测量面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量具。X9杠杆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和尺架内的杠杆传动机构,通过固定套筒和微分筒以及指示表,在指示表上读取两测量面之间的微小轴向位移量的外径千分尺。10利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时,应该在零件的正确位置上读数,具体为:在零件的轴向上寻找最大值,径向上寻找最小值。X三、分析、计算题1.用游标卡尺测量轴径22,前四次测量数据分别为22.10mm、22.18mm、22.26mm和22.22mm,第五次测量读数如图所示,请判断该轴径尺寸的合格性2.如图所示一锥轴,试选用适应的量具检测尺寸38mm请正确选用量具,并说明量具测量范围和分度值第五单元孔径的测量一、单项选择题1,内径量表的分度值为 CA.0.1mmB.0.2mmC.0.01mmD.0.02mm2,止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要素()孔的上极限尺寸 B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小于3·塞规止端尺寸是孔的()尺寸。 BA.下极限B.上极限C.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的一半D.任意4·通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要素孔()的下极限尺寸。AA.小于B.大于C.等于D.小于或等于5,主要用于测量小尺寸内径和内侧面槽宽度的是 CA.内径百分表B.内径千分尺C.内测千分尺D.游标卡尺6·对下图所示的测量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C第6题图A.该测量属于定性测量C.该测量属于相对测量B.该测量属于绝对测量D.可以直接从指示表上读出孔径7·关于塞规测量时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C把塞规送进孔时,不要倾斜,而应该顺着孔的轴线插入B.塞规在孔内不可以随便转动,以免塞规受到不必要的磨损C.如果塞规被孔"咬住”拔不出来,可用普通的榔头敲打D.要用塞规通端的全部测量范围(全长)测量,不允许只用前端部位的测量8·用内径量表测量孔径,校对尺寸为40mm,百分表指针逆时针转过40格,指向60刻度线,则其实际尺寸为 AA.40.40B.40.60C.39.40D.39.60具有定心作用的内径量表在测量内孔时,只要将仪器按孔的轴线方向来回摆动,其值()即为孔的直径。BA.最大B.最小C.最大或最小D.最大、最小和的一半10·下图为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C第10题图A测量尺寸A属于绝对测量测量尺寸B属于接触测量C.测量直径D1、D2属于相对测量D测量中心距L属于间接测量11内测千分测量孔径,读数如图所示为()mm。 B第11题图A.35.132B.35.632C.36.132D.36.632二、是非选择题1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按数据获得方式分属于直接测量。X2国产内测千分尺的分度值为0.01mm,要测量28的内孔直径,内测千分尺的测量范围必须为2550mm。X3用内测千分尺测量两平行平面间距离时,应测得最小值4内径量表测量前,应检查测量杆活动的灵活性。5内径量表测量时,不要使测量杆的行程超过它的测量范围6内径千分尺与接长杆是成套供应的,分度值为0.01mm。X7.内径千分尺上没有测力装置,测量压力的大小完全靠手的感觉。8塞规是无刻度的量具。9内测千分尺的读数方法与外径千分尺类似,它的测量方向和读数方向也都与外径千分尺相同X内径量表的示值误差比较小,使用时不需要校对尺寸(校对零位)。X三、分析、计算题1若内径百分表校正尺寸为60.000mm,测量时内径量表示值如图所示(指针旋转不到半圈),读数为多少?第1题图2如图所示轴套,试选用合适的量具检测内径尺寸35mm,请说明量具名称、测量范围和分度值。第2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