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二十七始发愤》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教案资料.doc
-
资源ID:33589604
资源大小:39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教案资料.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苏洵二十七始发愤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精品文档】第 2 页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曰:“此未足为我学也。”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嘉佑初,与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士大夫争持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等。于是,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注释】举茂才:指被地方政府推荐为有才德的人。六经:指被儒家推崇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著作。嘉佑:宋仁宗年号。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壮岁犹不知书 / 即书诗四句 B. 此未足为我学也 / 不足为外人道也C. 士大夫争持其文 / 知而不争 D. 父子名动京师 / 佁然不动9.B(A.读书 / 写;B.值得;C.争夺 / 通“诤”,谏诤,规劝;D.震动 / 活动,举动)(3分)10.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焚 其 文 闭 户 读 书 五 六 年 乃 大 究 六 经 及 百 家 之 说10.焚其文 / 闭户读书 / 五六年 / 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11.苏洵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11.要想成功,无论什么时候踏出第一步都不会晚。只要用心去做,年龄不是问题。读书不为名利,只为了提升自己的水平。下决心去奋斗,是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共3分,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参考译文】眉山的苏洵,年少的时候不喜欢读书,到了青壮年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去读书,到了二十七岁时,才开始努力读书,参加科举的进士考试,又被地方政府推荐为有才德的人,都没有中,(他)说:“这不值得作为我学习的内容”。(于是他)就烧了自己的书,关门读书,五六年后就对六经和各个学派的学说都非常有研究。嘉佑初年,苏洵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起到京城,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到了朝堂之上,大臣们争着看他的文章,两个儿子参加科举进士的考试,成绩都在优等。因此,(苏家)父子的名声震动了京城,而苏轼善于写文章,(人们)把他们叫作“三苏”,苏洵是老苏,苏轼是大苏,苏辙是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