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及对策探讨教程文件.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及对策探讨【精品文档】第 13 页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及对策探讨摘要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数量都占绝对优势,并提供绝大多数的就业岗位,GDP值的很大一部分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对科技进步也有很大贡献。但是,最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尤其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量少、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高。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充分改善,中小企业将难以持续快速发展,会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中小企业自身、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服务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内部、外部、制度环境等深层次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对策。关键词: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对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国际、国内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如今中小企业基本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少企业资金链断裂、资金短缺的压力日益增长。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不理想,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不易获得融资应该从三个方面分析原因:一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二是融资体系方面的问题,三是政府方面的问题 。 一、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存在的灵魂。资金的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的经营过程也就是资金的流动和形式不断变化的过程。正确的使用资金尤为必要。企业的融资活动是资本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资金就谈不上企业资本的运动,没有资本的运动,就更谈不上企业创造效益。因此,融资活动是企业资金运动的基础。(一)中小企业自身问题1、一些中小水平和经营者素质较低,且企业经营管理落后。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总体上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一是管理者素质较低,管理能力有限。随着企业发展壮大,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管理者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在管理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二是中小企业管理层发展思路缺位。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市场不注重调查研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客观上要求中小企业必须重视调查研究和市场预测。现实中,往往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者“夜郎自大”,不去调查市场,“拍脑袋”决策。三是急功近利,“管理近视症”明显。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不高是资金紧缺的根本原因。2、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信息透明度差,导致资信不高。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一半以上的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经财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大部分中小企业普遍实行家族式管理,离现代规范化企业运作相差很远。企业产权不清,即企业法人资产和自然人资产没有严格区分,对现金管理缺乏制度管理,造成资金不足,在使用资金上缺乏计划,使企业资金参加生产周转次数减少,没有发挥资金的应有作用,或大量购置不动产等待升值,无法应付经营所需的资金,使企业陷入经营困难,财务进入窘境的状态。当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不是在改变结构,加强,开辟市场上下功夫,而是出现抽逃企业资金的现象、设法拖欠贷款利息, 意识淡薄,这不仅给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而且极大地降低了企业信誉度。 3、抵押能力不足,缺乏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财产,多数银行目前只接受产权明晰(出让的土地、房产等)的抵押,而中小企业正处于发展阶段,有的企业以租赁经营场地为主,有的企业有厂房却没有产权,所以,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产小,符合抵押、担保条件的资产不多,况且银行为降低其经营风险,又不太可能在企业没有抵押物,又缺乏信用担保的情况下借钱给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企业的规模和成长性,导致企业内部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和存量设备,这使得中小企业面临更加紧缩的融资瓶颈。 而且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般较高,大部分财产都已抵押,导致申请新贷款抵押物不足。对此,银行贷款慎之又慎,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 4、中小企业及其法人代表的信用缺失,在银行的信用记录较差有的企业借款逾期不还,借款时像“孙子”,还款时像“爷爷”的反常现象。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详细的、专门针对企业的金融信用档案。也很难有其他可行途径来鉴别中小企业的信用度。这就迫使银行对中小企业普遍采取惜贷政策。也使部分需要资金借贷、信用良好的企业很难从银行借到资金。最终加重了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况且银行为降低其经营风险,又不太可能在企业没有抵押物,又缺乏信用担保的情况下借钱给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企业的规模和成长性,导致企业内部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和存量设备,这使得中小企业面临更加紧缩的融资瓶颈。 5、经营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差,风险较大中小企业自有资金较少,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核心技术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受市场环境影响程度较大,自负盈亏,没有背景靠山,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经营随之发生变化,导致企业经营业绩不稳定,银行贷款风险增大。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中长期战略目标,导致经营活动没有方向感。它们只注重短期利益,经常为市场上五彩缤纷的获利机会所迷惑,风闻市场上某种产品畅销,就一哄而上,市场很快饱和,其结果是多数企业破产,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不稳定,有些公司今天开业了,说不准没多久就倒闭了,被人们戏称为“开关公司”。对于银行来说,安全性、稳健性、盈利性是其发放贷款的基本原则,为了减小风险、优化资产质量,在贷款中回避中小企业也在情理之中;另外,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要比大企业高得多,据统计,一般约为5倍左右,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的难度。(二)金融机构的制约因素 1、 银行体系不健全和金融服务单一使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变得更为困难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中小企业融资的惟一渠道是向金融机构贷款,其他渠道根本行不通。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是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几家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组成,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占有垄断和主导地位。对民间金融业的发展持歧视和排挤的态度,而民间金融业的发展恰恰是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商业银行在贷款规模上的偏好,即大银行优先向大企业提供贷款,对大企业、大项目支持力度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小。这又决定了贷款融资难以有效地满足中小企业的高风险以及长期性的资金需求。由于大银行在贷款市场上的高度垄断、中小银行还没有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以及国家长期不重视中小银行的发展等原因,中小商业银行实力较弱、融资能力有限。并没有很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2、银企之间缺乏长期合作的关系与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优势就来自于双方所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我国,基于维护银行信贷安全所产生的所谓“银企关系”或“信贷关系”问题一直不被重视。最近几年,我国的银行才开始重视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关系,而且我国的主办银行制度还是由金融管理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开始推行的。我国的主办银行制度实行以来,各银行纷纷争取大企业为基本客户,而不重视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无从了解银行信贷政策的偏好。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缺乏建立长期关系的相互承诺。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内银行开始普遍重视信贷资产的安全问题,银行开始收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对中小企业融资,银行普遍存在惜贷现象,这和银行长期不重视银企关系的培养、缺乏甄别中小企业质量的能力、缺乏保护信贷资产安全的技术方法等有着紧密联系。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漠视中小企业市场价值的同时,一直强调中小企业存在财务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企业规模较小、存续期限短、企业信用差、担保机制不健全等诸多不利于银行服务的问题。银行在对企业贷款过程中,为了节约搜索个别企业信用的成本,将各中小企业的风险和财务均化。这就造成有好的经营预期、风险小的优质企业不愿承担较高的贷款交易成本,而退出贷款交易,另寻其他融资途径。这样在银行贷款市场上仅存在风险高、业绩差的劣质企业,虽然这只是在极端情况下,但是也影响了其他企业的融资活动。 3、银行承受风险能力有限 由于国内的股票等资本市场不成熟,而且风险高、收益小及相关的政策限制,国有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仅仅停留在存贷差。从而造成银行抵抗风险能力与国外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相差甚远。在银行贷款决策时注重成本规模效益和风险最小化原则,现行的风险防范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要求过高过严,推行了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造成的“恐贷症”宁愿牺牲市场,也决不能出现风险,严重影响了向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因而进一步减小了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的可能性。4、金融产品不尽合理。由于金融市场的初步建立,还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今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新型金融产品,但是远不能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特别是票据市场、应收帐款融资以及融资租赁等融资工具落后,流程相对繁琐,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小、时间急、使用频繁的要求。(三)从政府服务体系方面看1、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就企业流动资金协调而言,多个部门都在管,却没有一个部门有完整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更没有赋予其管理的手段。二是政府支持力度欠缺。到目前为止,有的地方还没有建立企业发展基金、信用担保基金、高风险行业贷款保证基金;没有政府出资的担保公司,没有专门负责协调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和人员。2、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政府在“抓大放小”的过程中,对国有大型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它们的融资问题已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在搞活中小企业问题上,政府虽然表示重视,并且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但总的来说,政策力度不够,措施贯彻不力。比如,迄今我国还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方面的法律、法规;所以,当前中小民营企业不仅仅是缺少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缺少融通资金的渠道。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开启不足,没有在加强资金融通方面采取优惠的扶植政策,在客观上限制了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 3、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保障,一是中小企业立法不规范,目前按行业和所有制性质分别制定政策法规,缺乏一部统一规范的中小企业立法,造成各种所有制性质中小企业法律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二是法律执行环境差。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局部利益默许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法律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低,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恐贷”心理。4、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一是基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发育缓慢,远不能满足众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实际需要。二是具体运作,管理方式存在缺陷。担保公司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审查偏严,许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同样无法获得担保公司的担保。5、抵押担保制度尚需完善,一是抵押担保登记、评估手续繁杂,环节多。二是各种登记和评估的费用偏高,三是抵押登记的期限与贷款、抵押合同期限相脱离。在现行体制下,抵押登记的有效期限为一年,而抵押贷款期限如超过一年,企业必须每年进行一次登记、评估手续,并支付相应费用,使银企双方感到不便,也无形中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二、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现状提出对策针对上述分析,本人认为,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资短缺的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结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进行综合治理,为此,特提出以下对策思路:(一)中小企业内部需要的完善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只有企业的产权明晰,经营者才对自己的行为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负责,企业的信用才有可能建立起来。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大力推进股份合作制,促进中小企业的改革。通过产权转让、股份制改造、租赁、拍卖等多种方式,加快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改革步伐。在改革中鼓励员工自愿入股,增强员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为企业的发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1.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文化素质、管理素质。要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和主要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转变其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更新思想,改变狭隘的小生产意识。中小企业家要主动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及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内容,努力成为懂经营管理,有头脑、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民营企业家。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做假帐,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积极清偿银行的债务和应付款项,建立企业的信用制度,提高企业的信任水平。通常情况下,A级以上信用级别的企业,金融机构才能考虑其融资申请,因此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提高企业还款的信誉程度,大力开拓产品市场。同时还要建立一整套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和指标,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构筑信用体系。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3、中小企业苦练内功,重塑形象,改变家族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化解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困境,必须内外互动,而努力重塑形象,全面提升企业自身素质又是其中的关键和重点。一是加快产权制度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运行机制,尽快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发展新机制。要根据贡献原则、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尽快理顺内部产权关系,调整产权结构,促进个人资本的公众化、社会化。中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时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随着情况的变化也要尽力改进,以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家族式”管理模式的调整,主要从企业本身的规模、从事产业的特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出发。另外,调整应主要着眼于企业内部制度的建设与执行,避免“任人唯亲”以及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出现。要实行制度化管理以“法治”代替“人治”,以制度约束代替道德约束。采用法制具有较多优点可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可以利用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等等。4、加强企业自身信用建设 , 构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的自身信用建设是指企业有无意愿偿还所融资的债务或者偿还债务的能力高低,以及是否有意愿向初始投资者分配其应得的利益或者承诺。企业应实质性的遵从财务会计透明化,以实际行动展现自身的资信,并努力真实地得到权威资信评估体系或机构的认可和同行的赞赏,打消投资者的资信忧虑,为企业融资扫除最后的“瓶颈”。就企业自身而言,应该扫除企业在“契约整合”上的发展障碍,在经营上努力提升水准,规避和善用风险,求得企业的水续发展来吸引投资者,打通融资架道、拓展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管理,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利用组织和机制的力量来弥补个人控制能力的不足。一是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综合运用各种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匹配的激励手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客观、公正、完备的考核机制,培养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以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凝聚剂和催化剂,对广大员工有导向、凝聚和激励的作用。在企业精神的引领下,使企业组织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同一目标下化为每个员工的共享意识和自觉行动。二是培养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认同感、创新积极性,并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经营素质和创新能力。 5、积极寻找融资渠道,寻求多方合作。我国中小企业要改变那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思想,要积极寻求社会闲散资金,让社会资本投入到企业中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实力;积极和金融机构合作,争取资金,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贷款的过程中要努力争取政府支持,主动寻找担保者。(二)银行、金融机构的需要进一步完善1.金融部门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金融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利率的杠杆作用,对市场的金融贷款进行市场调节。如根据中小企业要求信贷时间短,数额小,频率高的特点,就可以适当提高利率,从而摊低自己的信贷成本,使中小企业也免去了不必要的奔波和民间高利贷的拆借。另外,商业银行应开发更多更新的金融服务项目,提高为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健康财务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体系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中小金融机构一般了解地方基层,能够利用当地的信息了解本地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这样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时,具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低的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两者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制度,增加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业务“窗口”。要改变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约束条件,必须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当前,商业银行应不断改善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简化审批环节,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任何企业无论其企业形式、规模大小都应该一视同仁,开发信贷品种,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此外,应积极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因为相对于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更适合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中小金融机构在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方面拥有人员、信息上的优势。为此,要积极发展多元化、竞争性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服务相配套的融资机制。对那些条件具备、经营良好、适合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中小金融机构,应采取保护和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其服务功能,加快和推进向中小商业银行转化的进程,增加其市场份额,以充分发挥其扶持中小企业的作用。(三)当前政府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当前政府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5月6日下发了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1998年6月20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8条措施;1998年10月19日下发了关于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通知,决定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1999年11月17日,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的10条措施;国家也成立了中小企业司,2003年中小企业促进法通过并实施,它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正式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以上举措对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来源,扶持中小企业起着积极的效果。1、对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政策的完善政府部门主要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税收优惠是国家通过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等优惠条件,以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而财政补贴是政府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鼓励中小企业出口等方式给予的财政援助;政府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方式有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等等。如政府基金。目前政府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了许多基金,比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基金、科技发展基金、扶持农业基金、技术改造基金等。这些基金的特点是利息低,甚至免利息,偿还的期限长,甚至不用偿还。但是要获得这些基金必须符合一定的政策条件。2、积极培育和发展债券融资市场及我国投资基金市场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理顺债券发行审核体制,逐步放松规模的限制,扩大发行额度完善债券担保的信用评级制度,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此外还应大力发行包括可转换债券在内的各类企业债券,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方式。大力推进以开放式基金为主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丰富基金品种,引导储蓄流向投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是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美国的经验,建议由企业管理局负责审核,成立企业投资公司。根据中国特点,从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制,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企业的创业投资资金渠道。设立的途径:一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应急资金,成立的投资公司主要是起到投资导向作用;一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金融机构和私营金融机构设立风险基金,投资于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真正实现企业投资的多元化。 3、畅通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促进中小企业踊跃上市,并积极利用海外的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来说,从理论上讲其融资的渠道有多种,企业可以用留存利润来融资;通过银行贷款融资;利用商业信用来融资;用发行股票融资;发行债券融资等等。但实际中,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创立初期通过自我积累用留存利润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利用租赁,易货贸易等商业信用形式发展起来的,而发行股票和债券来融资对中小企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促进中小企业踊跃上市,在中小板上市板上占有多席之地的中小企业,确实通过这个平台解决了很多资金问题,建立第二板市场,是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重要一环。二板市场的出现,适应了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急切需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个极大的支持,它的发展同高新产业的发展一样已呈不可逆转之势。 4、依靠市场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周期建立完善的包括风险资本、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的融资服务链,在这方面,政府的定位要适当,既不能无所作为,又不能越俎代庖。同时大力整顿市场经营环境,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信用的企业和个人的欺诈行为,使得国内能尽快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拯救中小企业,使它们走出资金短缺的困境,最主要的是大胆地不失时机地去革新经营模式,只有通过经营模式的创新,才能解决资金问题和人才问题。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它们的发展壮大符合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形势和促进社会繁荣稳定的要求。因此,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资金短缺困境势在必行。对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传统问题,我们不应当拘泥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应当以现代的观点去分析它, 要真正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经过政府、企业、银行三方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融资渠道多样化、社会信用完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不仅要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加大倾斜力度,而且也要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去寻找对策。借鉴国内、国外的良好经验,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拿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并加以实施。这样,这一传统问题必将会得到良好的解决,中小企业必将达到一个发展的新境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 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5-50.2 盛立军.中小民营企业私募融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5-30.3 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5-96.4 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7-72.5 陈晓红,郭声琨.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6-64.6 林毅夫,李永军.中国企业融资根本出路在何方J.上海证券报,2002(6): 12-27.7 洪慧.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3-20.8 刘群.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之现状与对策分析J.金融纵横,2005(5): 8-14.9 崔俊峰.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金融家,2005(6): 11-16.10 党宏明.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J.西安金融,2005(7): 7-20. 参考文献: 1谢启标.破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的对策探讨金融论坛J.财贸经济,2005(2) 2赖小民.缓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思考J.中国金融, 2009,(02) 3郎艳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究J.现代商业,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