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知识分享.doc

    • 资源ID:33608542       资源大小:9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知识分享.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精品文档】第 5 页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教案一、 说教材(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旨在学习日常生产、生活中人类经常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形成机制、发生原理及对人类活动的危害。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着眼,目的是更有救地防灾、减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以及形成原因、特点、危害、分布。掌握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解了解热带气旋不同部位的天气情况。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3、情感态度价值观: 辩证的看待各种自然灾害,既看到不利的方面,也看到有利的方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各气象地质灾害,热带气旋、寒潮、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2、难点:震级和烈度,干旱与旱灾,寒冷与寒潮的区别。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原因及时空分布二、说学生 该章节接近人们日常生活,学生有较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感性与理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带动学生认识自然灾害。三、说教法 多媒体演示法、教师导学法、读图导析法四、说学法1、读图分析:结合图示演练和多媒体,学习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2、案例教学:以身边同学亲身经历的汶川地震、雅安地震、舟曲泥石流为案例,全面分析地质灾害形成和影响。3、理论用于实践。尤其是在气象地质灾害方面,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应用于实践,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自然灾害孕育在地球的不同圈层中,而各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和异常变化分别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每一种自然灾害都有各自的形成原因与地域分布规律。这一节我们将学习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一、气象灾害 (一)热带气旋 1、含义:发生在热带或者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飓风和台风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只是因为发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称。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 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加勒比 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为“飓风”。印度洋上则称为“旋风”。统称“热带强烈风暴”。飓风与龙卷风不能混淆。后者的时间很短暂,属于瞬间爆发,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此外,龙卷风一般是伴随着飓风而产生。龙卷风最大的特征还在于它的形状。) 从气流来看,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合作探究】 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呢?台风造成的灾害多出现在哪些地区? 2、.台风的形成和结构 【教师总结】 (1)台风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 C.地转参数f大于一定值(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低压涡旋, D.热带存在低层扰动(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3、台风的分布:太平洋西部台风;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称飓风。4、台风天气特点及造成的灾害:不利影响:强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有利影响:丰沛降雨量,可大大缓解此时南方地区伏旱造成的旱情。(二)干旱1、干旱的概念:因长时期无降水或者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2、旱灾特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发性的特点3、旱灾成因:两个条件,一是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干旱);二是引起水分极度缺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植物的生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4、旱灾的分布: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热带草原地区)。如非洲、亚洲、大洋洲内陆地区是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非洲最严重。而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区发生频率较低。在气候湿润、经济、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干旱更容易酿成5、干旱和旱灾的区别和联系: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人类生存受到危害。干旱不一定造成旱灾,只有在气候湿润、经济、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干旱容易酿成旱灾。干旱是一种现象,旱灾是一种因干旱而形成灾害,干旱是旱灾的至灾因子。学习方法判断旱灾的标准:致灾因子干旱;受灾体人、畜、农作物。(三)寒潮1、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2、形成原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寒潮影响:短时期内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有时还带来暴风雪、沙暴等恶劣天气4、寒潮危害:寒潮最大的危害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对农作物而言,秋末暴发的寒潮和初春寒潮带来的大风和降温天气,容易使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晚秋作物和春播作物倒伏和受冻;在北方草原地区,暴风雪不仅覆盖草场而断绝牲畜食物来源,还会导致牲畜受冻死亡。此外,寒潮对电讯、交通等方面也有破坏作用。(四)其他气象灾害 冻害、冷害、雾灾、雹灾、雪灾、风灾、雷电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岩石圈内部在各种应力相互作用下,能量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各种形式释放。地应力的释放形成了地震等自然灾害 ,高低起伏的地表在重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一)地震(说明:绝大部分地震都是构造地震)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2、构造地震示意(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画图表示】3、震级与烈度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注意: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注意:A: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B: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4、特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5、造成的危害:造成人员伤亡; 房屋建筑、工程设施水坝堤防等遭到破坏;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地表破坏6、世界主要地震带: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呈带状分布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全长2万多千米,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处及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包括大量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和全球大部分的特大地震。【思考】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分析:纵波传播速度快,上下震动,在固、液、气体中均可传播,破坏性较强。横波传播速度慢,左右晃动,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破坏性较弱。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二)滑坡与泥石流滑坡1、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2:、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3、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1、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3、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二者主要取决于: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气象条件(降水量、降水强度和流速);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易发区】 地势起伏大,岩性脆弱,岩石风化破碎;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多局地暴雨;地表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三、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水文灾害)(一)洪涝1、两种类型:洪水(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涝渍(雨涝、内渍)2、成因和多发地区类型定义多发地区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中低纬度地区,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江河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洼地分析涝渍灾害的形成条件解析一是水的来源;二是水的排出;三是水的下渗;四是水的蒸发。如三江平原内涝严重原因分析:一是河流众多,且常有凌汛发生;二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三是有多年冻土,地表水难以下渗;四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3、危害:直接危害有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间接危害有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秩序紊乱等。(二)风暴潮1、概念: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2、两种风暴潮的发生季节、地区和特点  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的生物灾害(生物灾害)五、世界主要自然灾害1、两大自然灾害带:(1)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2)北纬20°- 50°环球自然灾害带2、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

    注意事项

    本文(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知识分享.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