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pdf

    • 资源ID:33657485       资源大小:243.55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pdf

    1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 论一、选择题:1. 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 A. 遗传 B. 变异 C. 选择 D. 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 ( ) A. 遗传 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 D. 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 B. 生物学 C. 植物学 D. 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5. 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 B. 地理型 C. 地域型 D. 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 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 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2.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 四、名词解释1. 作物育种 ;2. 作物育种学 ;3. 品种。五、问答题1简述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2. 优良品种在农业作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3. 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0 页2 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1. 下列作物群体中属于同质杂合类型品种的是( ) :A. 自交系 B. 纯系 C. 单交种 D. 综合种2. 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有( ) :A. 自花授粉B.异花授粉C. 常异花授粉D.天然授粉3下列作物中授粉方式不同的作物为( ) 。A小麦 B水稻 C. 高粱 D豌豆4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变化范围为( ) 。A 0 B. 05% C.4 D. 0 4% 5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 ) 。A50以上 B80以上 C90% 以上 D95以上6. 下列作物中常异花授粉作物是( ) 。A豌豆 B蚕豆 C花生 D. 大豆7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为什么也会产生遗传的变异?因为有 ( ) 的发生。A. 自交分离B. 基因杂合性C. 基因型纯合化D. 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8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一般可表示为( ) AS(MsMs) BS(msms) CF(MsMs) DF(msms) 9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 。AS(MsMs) BS(Sms ) CF(MsMs) D F(msms) 10在下列中,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的基因型为( ) 。AS(MsMs) BS(msms) CF(MsMs) DF(msms) 11作物繁殖方式有( ) 。A. 有性繁殖作物 B无性繁殖作物 C无融合生殖D.异交繁殖E.种苗繁殖12. 异花授粉作物,如玉米、白菜型油菜作物的特点是( ) 。A. 天然异交率高 B天然异交率低C.品种遗传基础复杂D品种遗传基础简单 E自交衰退严重13下列作物中的自花授粉作物有( ) 。A水稻 B. 高粱 C. 小麦 D. 大豆 E. 大麦14指出下列中哪些是自花授粉作物( ) 。A小麦 B高粱 C. 大豆 D. 豌豆 E. 油菜15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相同,但个体内等位基因间是杂合的,这样的品种群体称为( ) 品种。A同质纯合型 B同质杂合型 C异质纯合型 D异质杂合型二、填空:1. 下列作物属何种授粉方式作物?水稻棉花大豆甘薯2. 无性繁殖可分为两类_ 。3. 常异受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的异交率分别是之间和以上。4. 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和。5. 群体品种包括下面四种:异花授粉作物的和自花授粉作物的;6. 作物品种三性是指:、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0 页3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共 15 题)1. 作物早熟性的程度应以充分利用当季的有利条件夺取高产,又有利于前后茬的收获播种实现全年增产增收为原则。( ) 2. 小麦是异花授粉作物,其遗传基础复杂。在育种上需将其自交,获得自交系后再用优良自交系杂交。( ) 3. 异花授粉作物由于高度的自然异交率,群体的遗传基础较为相同,为同质纯合体,后代能够稳定遗传。( ) 4. 棉花由于花器较大、种子繁殖系数高,故在利用杂种优势时可采用人工去雄法。( ) 5. 自花授粉作物的育种应通过多代自交和选择培育自交系,再经过自交系间杂交获得高度杂合的杂交种。( ) 6. 优良品种在不同年份相对稳定地保持其丰产性能,决定于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 7. 自花授粉作物群几乎是纯合型,但是由于1-4%以下的天然杂交和自然突变的可能,所以群中仍然存在着杂合型和突变类型。( ) 8由无性繁殖作物的一个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称为无性系。无性系的个体间在表型上是完全一致的,其基因型也是纯合的。( ) 9. 一般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0。( ) 10. 在自花授粉作物( 如水稻、小麦等) ,由于长期适应了自花授粉,因而一般也有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 ) 11. 运用遗传试验来测定天然异交率时,母本应是具有显性标记性状的材料。( ) 12. 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组成相同,而个体内等位基因间组成不同的品种称为异质纯合型。 ( ) 四、名词解释(共15 题)1. 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2. 杂交种品种;3. 有性繁殖; 4. 无性繁殖;5. 多系品种; 6. 综合品种; 7. 无性系品种;8. 自花授粉9. 异花授粉10. 自花授粉作物11. 异花授粉作物12. 常异花授粉作物13. 群体品种14. 自由授粉品种15. 杂交合成群体五、问答题(共 4 题)1. 作物有哪些繁殖方式? 怎样测定作物的自然异交率? 不同授粉方式作物有何遗传特点?2. 作物品种分为那些遗传类型 ? 各有何遗传特点?3. 论述自交与异交的遗传效应?4. 农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特性?第三章种质资源一、选择题: (共 7 题)1. 大豆(水稻、芝麻、普通小麦、玉米)起源于下列哪个中心( ) :A. 中国 - 东部亚洲中心 B. 印度中心 C. 中亚细亚中心D. 西部亚洲中心 E、南美和中美起源中心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 。A. 所有品种 B地方品种 C 新品种 D一切基因资源3瓦维洛夫把栽培植物的起源地划分为( ) 个起源中心。A6 B8 C10 D12 4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创始人是( ) 。A达尔文B. 孟德尔 C摩尔根 D瓦维洛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0 页4 5在基因库中按照遗传类型分类为( ) 。A. 初级基因库 B次级基因库 C. 三级基因库D四级基因库 E. 高级基因库6在近代作物育种中,凡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均来自( ) 的发现和利用。A突破性育种新技术 B突破性育种新理论C突破性育种新方法 D. 突破性特异种质资源7本地种质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 ) 。A. 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B较高的抗病性和抗虫性C较高的适应性 D生产上最熟悉二、填空:(共 4 题)1. 品种资源的保存方法分、 、 。2. 下列作物起源于什么中心?大豆玉米普通小麦马铃薯陆地棉。3. 根据种质资源的来源不同,可将种质资源划分为四个类型:4. 品种资源贮藏保存的条件是必须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共 10 题)1. 地方品种对当地条件具有最大适应性,能保持比较稳定的产量和一定的生产水平。可以从中评选出地方良种。也用作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 2. 实践表明,在育种过程中,能否准确地选择原始材料,决定于发掘和掌握品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育种工作能否有突破,则决定于关键性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 ) 3. 本地品种资源对本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对当地不良气候条件和病虫害有较强的耐性和抗性。( ) 4. 外地品种一般对本地区的适应性较差,必须经过试验,才能决定利用与否和如何利用。 ( ) 5. 品种资源收集的步骤是先收集本地区有关作物品种,再根据育种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从外地转引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具育种目标性状的材料。( ) 6. 收集品种资源的方式有国内外考察收集、发信征集和单位之间彼此交换材料等。( ) 7. 不同的种质资源类型具有不同的遗传特点及利用价值。本地品种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具较突出的丰产性。( ) 8. 作物种质资源包括育种及遗传研究中可利用的一切基因资源,它是作物育种的理论基础。 ( ) 9. 外来种质资源一般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但它可以带来丰富的新遗传特性,因而也是育种重要的种质资源。( ) 10. 在作物的起源中,多样性中心必然是起源中心。( ) 四、名词解释(共 1 题)1. 种质资源:五、问答题(共 5 题)1. 简要回答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2. 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3. 简要说明常见农作物(玉米、大豆、水稻、陆地棉等)起源中心。4. 说明按亲缘关系、来源种质资源的分类?5简述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0 页5 第四章育种目标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1. 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有? ( ) A. 高产 B. 稳产 C. 优质 D. 适应性强 E. 抗病2. 下列哪些性状适应机械化操作? ( ) A. 株型紧凑 B. 生长整齐 C. 结实部位适中 D. 落粒 E. 成熟一致3. 制定作物育种目标应当( ) 。A. 全面 B详细 C抓主要矛盾 D灵活机动二、填空:1. 作物育种目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2. 育种目标中,高产是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在现代育种中,国内外是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入手来提高作物的产量:3. 育种目标中高产是对品种的最基本要求。目前,育种上对这一目标要求主要是从、和这三个途径进行的。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作物产量的形成是品种与其种植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2. 品种的利用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时间性。( ) 3. 高产的群体结构要求群体的单株产量与单位面积株数要互相协调。( ) 四、名词解释1. 育种目标:2. 高光效育种:3. 理想株型育种:五、问答题1. 现代农业对农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2. 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3. 为什么要制定育种目标?4. 育种中适当矮化的意义?第五章引种和选择育种一、选择题:1. 在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中根据单株的表现进行选择的原因( ) :A. 可靠性高B. 遗传力高C. 可靠性低2影响引种成败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 土壤条件 B经济条件D. 作物类别3. 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长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 ) 以上光照。A10 B12 C14 D 16 4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短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 ) 以下的光照。A8 B10 C 12 D14 5小麦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 ) 。A延长 B. 缩短 C保持不变 D不可预测6玉米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0 页6 A. 延长 B缩短 C保持不变 D不可预测7选择具有遗传效果的前提条件是有( ) 。A适宜的选择方法 B优越的试验条件C. 先进的实验手段D.可遗传变异8选择可以作为独立的育种方法来选育新品种吗? ( ) A. 可以 B不可以 C与其它育种方法相结合才行 D未知9鉴定结果的可靠性与哪些因素有密切关系( ) 。A试验地是否均匀 B 栽培条件是否适宜、一致C. 当年的气候条件D. 鉴定方法的手段 E 材料10. 纯系学说的要点是( ) 。A. 原始品种是多个纯系的混合物B. 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C. 没有绝对的纯系 D纯系内继续选择有效E. 原始品种是杂合基因型11引种的重要意义有( ) 。A获得新品种 B获得新作物 C丰富育种材料D.创造新基因E.育种成本低12引进外地或国外品种必须进行检疫,为什么?( ) 。A防止一切病虫害传入 B防止新的病虫害传入C防止一切杂草传 D防止新的杂草传入 E防止伪劣种子传入二、填空:1. 选择的基本方法有:2. 原始品种群体出现自然变异的原因有: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共 20 题)1. 高光效率是高产品种的生理特性,表现为较强的光合能力,低呼吸消耗,保持较长时间的光合机能,适当的光合面积和较高的经济系数。( ) 2. 对农作物进行选择改良时,自花授粉作物一般只进行一次选择,异花授粉作物往往需要进行多次选择。( ) 3. 长日照作物如冬小麦,北种南引,则生育期延长,而南种北引时生育期缩短,短日照作物如玉米,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南种北引时延迟成熟。( ) 4. 纯系是异花授粉作物通过自交和单株选择而得到的后代系统。( ) 5. 为了从异花授作物群体中获得纯合的后代,必须在控制授粉条件下进行多次自交选择。 ( ) 6. 无性繁殖作物,不管其基因型如何,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即可得到整齐一致的新品系。 ( ) 7. 纯系学说说明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所以品种遗传性的稳定性和群体的一致性是绝对的。 ( ) 8. 一个遗传性相对稳定、群体一致性状较好的品种,无论种植多少年,性状都不会分离。 ( ) 9. 混合选择法既可以作为育种手段,又可用于各种作物的良种繁殖。( ) 10. 在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中,一般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就可以得到稳定的遗传品种。( ) 11. 水稻南种引北,会出现生育期缩短,抽穗提前的现象。( ) 12. 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都是人工创造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方法。( ) 13选择可分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在人工选择中,自然选择不发生作用。( ) 14单株选择法可以对后裔进行鉴定,因而选择效果较好。(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40 页7 15气候相似论的基本含义是纬度和经度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具有相似的气候条件,引种容易成功。( ) 16纯系是一个由自花授粉作物纯合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在其中发生变异是不可能的,因而继续选择无效。( ) 17由一个单株产生的后代称为品系。( ) 18. 人工选择是指从人工变异或天然变异的群体中选择适应自然条件的优良个体。( ) 19. 水稻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引种,生育期延长,株高会增高。( ) 20. 水稻品种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引种生育期会延长。( ) 四、名词解释(共12 题)1. 系统育种; 2. 选择; 3. 选择育种; 4. 混合选择法; 5. 引种;6. 作物环境; 7. 生态因素; 8. 生态环境; 9. 作物生态类型;10混合选择育种;11. 集团混合选择育种; 12. 改良混合选择育种五、问答题(共 7 题)1. 简述引种有哪些作用?2. 引种的基本原理有哪些?3. 举例说明低温长日作物和高温短日作物引种规律。4. 比较两种主要选择方法的差别、优缺点及适应范围。5. 纯系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6. 进行选择育种时,应注意哪些技术环节?7. 图示系统育种、混合选择育种、集团混合选择育种、改良混合选择育种的育种程序 . 第六章杂交育种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1. 小麦杂交育种配制三交种时, 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是( ) A. 任何一个亲本B. 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C. 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个体D. 表现一般的亲本2. 下列杂交方式中属于复合杂交的有( ) A.单交 B.顶交 C. 三交3. 有下列三个小麦品种: 甲 ( 早熟、抗病 ) 、乙(矮秆抗病)、丙(丰产、感病、晚熟) ,根据我区条件,在进行杂交育种时,比较合理的三交方式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4. 比较合理的双交方式是( ) 。A.(甲乙)(乙丙) B. (乙丙)(丙甲)C.(丙乙)(甲乙) D. (甲乙)(乙甲)5 . 在 (A B) CD的杂交方式中,C的遗传成分在其中占( ) :A. 1/2 B. 1/4 C. 1/8 D. 1/16 6复合杂交后代第一个出现分离的世代是( ) 。AFl BF2 CF3 DF4 EF5 7杂交后代中,分离最大和选择最为重要的世代是( ) 。AF1 B F2 CF3 DF4 8改良单个目标性状的最为有效的育种方法是( ) 。A. 引种 B杂交育种 C回交育种 D诱变育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0 页8 9由杂交组合(A B)C)D所获的种子世代为( ) 。AF1 BF2 C F3 DF4 10杂交育种后代的选育方法中,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 ) 。A早代不选,F4-F8 代才开始选株建系B. 分离世代每株只留一粒种子混合播种,F4-F8 代才选取株建系C分离世代选优株混收混播,F4-F8 代才选取株建系D在第一分离世代按成熟期,株高等相近类型归类,混收混播,F4-F8 代才选株建系。11在回交育种法中,目标性状的提供者称为( ) 。A轮回亲本 B非轮回亲本 C母本 D父本12在回交育种法中,如果要转育的目标性状是受一对隐性基因(aa) 控制的,则在 BCl 代,含隐性目标基因(a) 的个体频率为( ) 。A100 B75 C50 D2513用一品系与一个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12 雄性可育, 12 雄性不育。可推测该品系的遗传结构为( ) 。( 提示: S 表示不育胞质,F 表示可育胞质:MS 为显性可育基因,ms为隐性不育基因。) A.S(Ms ms) B.F( Ms ms ) CS(MS ms)和 F(Ms ms ) D.S(Ms ms)或 F(Ms ms) 14核型雄性不育系中,在理论上找不到( ) 。A恢复系 B保持系 C不育系 D两用系15. 杂交育种育成的品种是( ) 。A. 杂交种 B. 常规种 C. 综合种 D. 自交系16. 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方法是( ) 。A. 采用加代技术 B加快试验进程 C提早选择D采用一粒传法17下列杂交方式中哪些是复合杂交?( ) 。A. 双交 B. 三交 C.四交 D 多父本混合授粉 E回交18. 利用回交育种方法把不同的抗性基因转育到同一个优良品种中,成为一组含不同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然后将各近等基因系种子等量混合,育成一个新的品种。这个品种就称为( ) 。A. 聚合品种B.综合品种C.多系品种D.混合品种19 (CA)(C B)是一个 ( ) 组合。A聚合杂交 B三亲本 C 四亲本 D三交 E双交二、填空:1. 杂交育种中对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是和。其它都是由这两种方法派生而来的。2. 杂交育种种亲本选配的四条原则:3. 杂交育种的程序要经过五圃制。所谓“五圃”是指:4. 回交育种中选择非轮回亲本的最主要条件是。5. 杂交的主要方式有、 。6. 复交的方式因亲本的数目和配交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杂交育种时应从F2 代开始进行单株选择。( ) 2. 在(甲乙)(丙乙)和(甲乙)乙两种杂交方式的后代中,乙亲本的遗传组成完全相同。( ) 3. 回交育种中,无论回交次数多少,最后都得自交。 ( ) 4. 在进行杂交育种时,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作亲本,这就是说亲缘关系越远越好。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0 页9 5. ( AB)( AC)和 (AB) A A的两种杂交方式中,A品种都占有相同的遗传比重。 ( ) 6. 有性杂交育种根据杂交亲本亲缘关系的远近,分为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两种。通常所讲的杂交育种,一般是指品种间杂交育种。 ( ) 7. 杂交品种选配要求亲本间优缺点能够互补,是指亲本的优点。要能有效克服对方缺点,亲本间若干优点综合起来能基本满足育种目标的要求,因此,双亲之一不能有严重的缺点,特别是主要性状不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 ( ) 8. 某一亲本品种与其他若干品种杂交后,杂交后代在某个性状上表现平均值高,就是一般配合力好。 ( ) 9. 配置三交组合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一般是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以保证三交后代具有最好的综合性状。 ( ) 10. 在配置四亲本双交组合时,两个单交亲体之一应该是综合性状好的品种。( ) 11. 回交后代的杂种群体已具有目标性状又与轮回亲本优良性状基本相似时,为选择显性性状纯合的个体,需在自交两次,而隐性性状需自交一次即可选得。( ) 12. 一般认为,回交4 次以上就可以使杂种及其后代基本恢复轮回亲体原有的综合性状。 ( ) 13. 杂交育种的单交杂种一代选留的组合,必须去假、去杂、去劣,成熟时,同一组合的植株混收。 ( )14.F2 是性状分离最多的一个世代,个体差异很大,具有多种多样的变异类型,是杂交育种选择优良单株最关键的一代。 ( ) 15. 对 F2 选择首先是确定好的组合然后在好的组合内选择优良单株。 ( ) 16. 混合育种法一般是按组合种植,早期世代不进行选择,只淘汰劣株,大约F7-F8 进行一次单株选择种成株系。 ( ) 17. 派生系统法早代选株可针对遗传力较强的性状,而遗传力较弱的性状则留晚代选优株时解决。 ( ) 18. 对变异后代进行选择,一般应在分离世代选择效果较好,如杂交育种应在单交的 F2,复交的F1进行选择,诱变育种应在M2 进行选择。 ( ) 19. 杂交方式中AB属于单交,其中A为父本, B为母本。 ( ) 20. 派生系统法:采取早代(单交F2 代,复交 F1 代)和晚代( F5 或 F6)进行一次单株选择,中间世代进行混合条播的方法。( ) 21. 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是由双亲遗传基础决定的,但可能出现双亲中没有的新基因。( ) 22对杂种后代的选择效果与性状的遗传力有密切的关系。遗传力高的性状宜在高代选择,遗传力低的性状可在低代选择。( ) 23. 在回交育种中,提供目标性状的供体亲本叫轮回亲本。( ) 24. 由杂交育种育成的品种是杂交种。( ) 四、名词解释1. 杂交育种; 2. 回交育种; 3. 复交; 4. 系谱法; 5. 混合法;6. 轮回亲本; 7一粒传法; 8集团混合选择法;9派生系统法;10. 非轮回亲本。五、问答题(共11 题)1. 亲本选择和选配的基本原则2. 杂交育种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3何为系谱法?何为混合法?这两种后代处理方法有何优缺点?4. 杂交的方式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5. 杂交后代的处理有哪两种基本方法?怎样进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40 页10 6什么是杂交育种?它的遗传学原理是什么? 7什么是自交、单交、复交( 包括三交、双交、四交、聚合杂交) 、回交 ? 8杂交后代有哪些处理方法? 9杂交育种的一般育种程序是什么? 10回交育种的特点。六、论述1. 试比较系谱法、混合选择法和派生系统法的优缺点。2. 有若干水稻育种材料,使用这些材料采用杂交育种法从杂交到培育出新品种其程序如何?(可用图示,但应加文字说明)3. 试拟一小麦以抗病性为目的的回交育种方案。抗性基因假设为一对隐性基因,设计内容应包括两亲本性状,世代、回交次数及大致株数。以图示为主体,注明文字。第七章杂种优势的利用一、选择题: (共 27 题)1. 对自交系的基本要求有( ) :A. 基因型纯合、表型一致B. 特殊配合力高C. 一般配合力低D. 早熟2. 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 ) :A. 测验种 B. 测交种 C. 杂交种 D. 单交种3. 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有( ) :A. 纯度高的优良亲本品种或自交系B. 人工去雄C. 强优势自交系D. 化学去雄4. 自交系间杂交种分为( ) :A. 单交种 B. 三交种 C. 综合种5. 配合力测定常分为( ) :A. 早代测定B. 中代测定C. 晚代测定6. 下列作物利用杂种优势时可采用人工去雄法的是( ) :A. 高粱 B. 水稻 C. 烟草 D. 油菜7. 利用杂种优势所选育出的作物品种类型是( ) :A. 同质纯合型B. 同质杂合型C. 异质杂合型D.异质纯合型8. 选育杂交种利用杂种优势时,不同组合F1 杂种优势不同,其中杂种优势最强的是( ) :A. 单交种 B. 双交种 C. 三交种 D. 综合种12. 测定某一作物一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时,其测验种选用( ) :A. 综合杂交种B. 普通品种C. 自交系13对于生产应用而言,下列作物杂种优势指标中,以( ) 更为重要。A平均优势 B对照优势 C超亲优势 D 营养优势14根据杂种优势的“显性假说”,作物的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 ) 的累加和互作。A有利显性性状 B有利隐性性状 C有利显性基因 D有利隐性基因15杂种优势的“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有利( ) 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A显性基因B. 隐性基因 C等位基因D. 非等位基因16. 自交系是指由一个( ) 优良单株经过连续人工自交和选育而形成的性状稳定一致的后代群体。A自花授粉作物 B异花授粉作物 C常异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作物17配合力是指两亲本(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40 页11 A. 杂交的亲和力 B. 杂交的结实性C. 杂种一代生产力和其它性状的表现 D杂种后代的分离范围18玉米自交系穗行鉴定提纯法需要进行( ) 。A选株自交建立株系 B选株测交建立株系C选株自交和测交建立株系 D_配合力测定19. 在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最早的作物是( ) 。A. 水稻 B. 小麦 C. 玉米 D. 油菜20. 在生产上利用“三系”杂种优势最早大面积利用的作物是( ) 。A. 水稻 B. 小麦 C. 玉米 D. 高粱21. 如果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对数是3 对,则在杂种F2 代出现 3 对基因均纯合的个体频率是 ( ) )A. 1/9 B. 1/27 C. 1/64 D. 1/81 22. 生产上推广利用的杂交玉米优良品种的亲本自交系是品种吗? ( ) A. 是 B. 不是 C. 可能是 D. 未知23. 生产上推广利用的优良杂交水稻品种的“三系”亲本是什么? ( ) A. 都是品种B. 都只能是品系C. 部分可以是杂种D. 部分可以是品种24. 作物的杂种F2 代杂种优势下降的程度决定于( ) 。A亲本的遗传差异 B亲本数目多少C亲本的生育期 D 亲本株型 E亲本产量25指出下列中哪些可以用作测定配合力的测验种( ) 。A. 自花授粉作物品种 B异花授粉作物开放授粉品种C杂交种D.不育系 E 自交系26在杂种优势利用中优良自交系或不育系的基本条件是( ) 。A自身产量高 B性状遗传力高C配合力高 D.抗病性好 E植株个体较高27在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统中,下列哪些基因型是可育的?( ) AS(MsMs) BS(Msms) CS(msms) DF(Msms) EF(msms) 二、填空:(共 13 题)1. 配合力可分为和两种,测定配合力时,用基因型纯合的系作测定种是测定,用遗传组成复杂的群体品种作测验种是测定。2. 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为、等五种。3. 自交系间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时,不同亲本数目的杂交组合其F2 代产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的顺序为:。4. 目前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主要有:、等。 . 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子,要有“三系”配套做基础,这里的“三系”是指、。6. 从雄性器官形态上看,雄性不育系可分为、三种类型。当前 _使用的不育系大多属于。7. 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型分为、三种。8. 根据亲本来源不同,玉米杂交种可分为、等。9. 自交系间杂交种按参加杂交的自交系数目和杂交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0. 和是玉米亲本繁育过程中防杂保纯的两个关键环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40 页12 11. 自交系的鉴定包括目、两种。12. 自交系配合力的测定方法有、等。13. 自交系配合力的测定,通常先测定,再测定。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共 17 题)1. 用于测定被测系配合力的品种称为测交种。( ) 2. 自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问题是提高亲本纯合性的问题。( ) 3. 通过选育杂交利用其杂种优势所选育出来的作物品种类型是异质纯合体。( ) 4. 选育不育系时,用进化阶段高的作母本,进化阶段低的作父本进行杂交,后代容易获得不育系。( ) 5. 农业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因作物繁殖方式和授粉方式而不同。( ) 6. 一般无性繁殖作只要通过品种间杂交产生F1 然后选择杂种优势强的单株进行无性繁殖,即可育成个新的优良品种。而有性繁殖作物的杂种优势,一般只利用F1。 ( ) 7. 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基本材料可分为玉米品种和杂交种两种,由它们作基本材料选育成的自交系分别称为一环系和二环系。其中以杂交种作基本材料为好。( ) 8. 自交系配合力测定时期一般有早代测定和晚代测定两种,前者是指自交当代至自交三代( S0S3)测定,后者是指自交四代(S4)或自交五代(S3)进行测定 ( ) 9. 自交系配合力测定时,品种、杂交种、自交系均可作为测验种在测定一般配合力时选用品种间杂交种或品种作测验种较好,在测定特殊配合力时,选用当地常用的几个骨干优良自交系作测验种。( ) 10. 进行自交系配合力测定时,从选用测验种的类型来说,应该利用中间类型的品种 . 品种间杂交种和单交种作测验种较为适宜。( ) 11玉米单交种具有良好的整齐度和杂种优势,是因为它在个体间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个体内的基因型是高度纯合的。( ) 12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三系”指母本系. 父本系和杂种F1 代。 ( ) 13.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 “两用系”是指核质互作不育系。( ) 14. 杂种 F2 代表现的杂种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品种退化。( ) 15测交种是由两个亲本测交得到的杂种分离后代。( ) 16一般配合力的测定是选用遗传基础较单纯的群体作测验种。( ) 17自交系是由自花授粉作物优良单株套袋自交而选育出来的后代群体。( ) 四、名词解释(共11 题)1. 杂种优势; 2. 自交不亲和系;3. 不育系; 4. 保持系; 5. 恢复系; 6. 雄性不育系;7测验种、测交种;8. 杂种优势; 9. 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10. 自交系11近等基因系五、问答题(共32 题)1.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条件?2. 杂种优势利用的原则?3. 三系应具备的优良性能?4. 一个优良自交系应具备的条件?5. 玉米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6. 假定有 8 株油松中选优树,其中4 个作父本( A、B、C、D) ,另 4 个作母本( E、F、G、H) ,相互交配得到16 个杂交组合,其子代高生长数据如下表,试计算父本C的一般配合力以及FC组合的特殊配合力。7. 玉米杂交种繁殖制种必须达到的要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40 页13 8. 玉米杂交繁殖制种的任务?9. 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应着手抓好哪几个环节?10. 影响玉米杂交种产量的主要因素?11. 什么是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重要意义?12. 杂种优势为什么只利用杂种第一代?13.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有哪些?怎样进行?为什么?14. 什么是“三系”?保f4 它们相互关系是怎样的?15. 选育不育系有哪些方法?如何进行?16. 选育恢复系有哪些方法?如何进行?17. 应如何进行强优势组合的选配?18. 水稻新三系选育目标是什么?19杂种优势的表现有哪些主要类型? 影响杂种优势大小有哪些主要因素? 20杂种优势的“显性学说”和“超显性学说”是什么? 21杂种优势指标有哪些?各有何不同意义? 22杂种二代及以后的世代的杂种优势表现如何? 23什么是配合力?什么是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各有何不同意义? 24什么叫测交、测交种、测验种? 测定配合力如何选择测验种? 25如何配制单交种、三交种、双交种、顶交种? 26配合力早代测定和晚代测定的世代有何不同? 27配合力测定有哪些主要方法? 28在杂种优势利用育种中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它们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有何不同? 29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各主要适用于那些作物?30杂交种繁殖制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1杂交制种有哪些主要技术环节? 32什么是“二系”?在利用“二系”法进行繁殖制种与“三系”有何不同? 六、论述(共 4 题)1. 试述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2. 试述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方法和步骤?3. 试述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良方法?4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育种方法之间有何主要区别与联系?第八章诱变育种一、选择题: (共 5 题)1. 辐射育种中应用最普遍的放射性60 钴或 137 铯,它们产生的高能射线是( ) :A. 射线 B. X 射线 C. 中子流 D. y射线2. 下列哪种作物对对辐射敏感性最大( ) :A. 玉米 B. 水稻 C. 油菜 D. 烟草3在诱变后代中,M1 代表现出现较多的生理损伤,M2 代表现出大量的分离,M3 代中多数个体可达遗传稳定,少数仍出现分离,最好是在( ) 选择优良单株。AM1 代 BM2代 CM3 代 DM4代4物理诱变因素有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大类,电离辐射的种类有( ) 。AX射线 B射线 C射线 D中子 E.激光5诱变育种宜选用作基础材料的有(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40 页14 A综合性状好的品种 B综合性状差的品种C染色体倍数高的材料 D 染色体倍数低的材料 E杂交种二、填空:(共 2 题)1. 照射处理可分为:、。2. 诱变育种与其它育种方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共 4 题)1. 生物体经辐射后死亡率为40% 的剂量叫临界剂量。( ) 2. 诱变世代划分时,自花授粉作物在雌雄性器官的原始细胞未分裂前进行诱变处理为 M 0 植株。 ( ) 3. 诱变育种中可获得自然界所没有的新基因。( ) 4.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pdf)为本站会员(Che****r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