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检测题 .pdf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检测题一、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叱咄(du ) 缥碧(pi o) 弗之怠(d i) 为坻(ch ) B 烨然(hu ) 泠泠(l ng) 轩邈(mi o) 浅鬣(li ) C 皲裂(j n) 箪瓢(d n) 大庇(b ) 辄尽(zh ) D 婵娟(ch n) 伛偻(l ) 黔娄(qi n) 汲汲(j ) 二、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2 分) A 风烟具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鱼歌互答,此乐何极! D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三、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至舍(学舍,书馆 ) 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容臭(气味,臭味 ) B 铁未销(销蚀) 薄暮冥冥(迫近)把酒( 端起) C 期在必醉 ( 期望) 伛偻提携 (腰背弯曲)甚箭( 快) D 戾天(至,到 ) 土膏微润(肥沃)何许人( 处所)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8 分) 1 绝: 百叫无绝( ) 2好:好鸟相鸣 (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好读书( ) 3 至:礼愈至( ) 4 而:既醉而退( ) 至舍( ) 足肤皲裂而不知( ) 5 和:政通人和( ) 6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 ) 春和景明(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7 秀:佳木秀而繁阴 ( ) 8乍:波色乍明(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 五、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 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 本字及读音 。 (6 分) 1 窥谷忘反 : 2 同舍生皆被绮绣: 3 食之不能尽其材:4其真无马邪 : 5. 玉盘珍馐直万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6. 属予作文以记之:六、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B环滁皆山也。译文:环滁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山。C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从小潭往西南方向远望,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D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七、文学常识填空 (14 分)1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号,又号。2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字子厚,代文学家,“”之一。3满井游记的作者是,字中郎,代文学家,与其兄、其弟并称为“”。4五柳先生传是一篇(体裁),作者,是代文学家,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八、根据要求填空 (16 分) 1 默写上下句。( 5 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 ,身世浮沉雨打萍。 (3) 瀚海阑干百丈冰,(4) ,蜡炬成灰泪始干。(5) 不畏浮云遮望眼,。 2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 3 饮酒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_, _ 。 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作者抒发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 _,_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5 己亥杂诗表达诗人昂扬向上、奋斗到底的倔强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 。九、阅读( 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 !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1用现代汉语译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2千里马有什么特点 ?( 用原文回答 ) (2 分)3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原因的是哪句话?(2 分)4“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2 分)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恶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2 分)6第二段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强烈谴责?(2 分)7找出第三段中的中心句。(1 分)8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而以“千里马”喻指,以“伯乐”喻指,讽喻和抨击的社会现象是。(4 分)( 二)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A)前者呼,后者应,( B)往来而不绝着,滁游人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着,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C)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 “伛偻提携”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在文中的位置是( ) (2 分)A(A) 处 B (B) 处 C(C) 处 D (D) 处 2 下面对文中画线处文字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处是说滁州游山人中间那些背着东西的人一边走一边唱歌。 B处是说太守宴上的酒食都产于当地,这也是游宴之乐的原因之一。 C处是说酒宴上的欢乐不在于音乐,而在于大家都能尽情的自娱自乐。 D处是说酒宴上大家都欢乐,惟独太守精神不振以致自饮自醉。 3 能表明本段内容的核心的一项是()(2 分) A滁人游 B 太守宴 C 众宾欢 D 太守醉 4 对本段文字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写滁人游山太守相随的情形 B写太守设宴众宾欢乐的情形 C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D写滁人、宾客、太守自醉的情形 5 对本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本段描写暗示了滁人生活安定富足。 B本段描写了太守与民同乐的场面。 C本段刻画了一个嗜酒如命、整日沉迷于宴饮之中的太守形象。 D本段暗示了太守与下属融洽、无拘无束的亲密关系。( 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嘱于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 ,_,_ ,_ ,_,_ 此则岳阳楼之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吾谁与归!1. 在原文中默写出所缺的句子(2 分) 2. 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4 分) _3. 填空(12 分) 岳阳楼与武汉的 _ 、南昌的 _ 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分) 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_ 然后由事入景, 写在岳阳楼所见的自然形胜,触景生情,用一问句“_? ”自然引起下文所写的景不同 , 情亦不同,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照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 论 作 者 否 定 “ 迁 客 骚 人 ”“ 览 物 之 情 ”, 提 出 了“_ ”的鲜明观点。(3 分) 文 中 概 括 描 写 岳 阳 楼 上 所 见 洞 庭湖 景 色 的 句 子_ 。 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_ ( 用原文回答 )(3 分)“噫 ! 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指的是_ ,这种人的忧乐观是 _ ,_ 作者以此鞭策自己并勉励朋友。(3)说说文中进与退的含义:进:_ 退: _(2)4. 一段中哪些词语突出了滕子京的政绩斐然?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感情?( 3 分)_ 5. 联系全文谈谈第二段末提到的览物之情包含哪些感情?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 (3 分)_。6. 根据你的理解与积累, 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的古仁人。(2 分)_ 7. 古往今来,一些名楼往往成为诗人作家吟咏称颂的对象,以此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除了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你还读过哪些诗人作家写的楼的作品?请写出有关作家作品及主要诗句(3 分) _。(四)愈(韩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著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 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够,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1文中“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中的“三代”指的是 ( ) (3 分) A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B炎帝、黄帝、颛顼 C夏、商、周 D唐、虞、夏2文中有一句话千百年来为人们广泛引用,并几乎演化成为成语,这一句是( ) (3 分)A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B 惟陈言之务去C 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D当其取于心而注人手也,汩汩然来矣3“不自知其至犹未也”的意思是_ _ 。(3 分)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原文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子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 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 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 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译文六月二十六日,韩愈白,李生足下:你来信的文辞立意很高,而那提问的态度是多么谦卑和恭敬呀。 能够这样,谁不愿把把立言之道告诉你呢?儒家的仁义道德归属于你指日可待, 何况乎表述道德的文呢?不过我只是所谓望见孔子的门墙而并未登堂入室的人,怎么足以能辨别是或非呢?虽然如此,还是不能不跟你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所说的要著书立说的看法,是正确的,你所做的和你所期望的, 很相似并很接近了。 只是不知道你的 “立言”之志,是希望胜过别人而被人所取用呢,还是希望达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呢?希望胜过别人而被人取用, 那你本已胜过别人并且可以被人取用了。如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 那就不要希望它能够很快实现, 不要被势利所引诱,(要像)培养树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实,(像)给灯加油而等它放出光芒。根长得旺盛果实就能预期成熟,灯油充足灯光就明亮,仁义之人,他的文辞必然和气可亲。不过还是有困难之处, 我所做到的,自己也不知道达到(古代立言者的境界)还是没有?虽然如此,我学习古文已有二十多年了。开始的时候,不是夏商周三代西东两汉的书就不敢看,不合乎圣人志意的就不敢存留心中,静处的时候像忘掉了什么,行走时好像遗失了什么,矜持的样子像在思考,茫茫然像是着了迷。当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写出的时候,一定把那些陈旧的言词去掉,这是很艰难的呀!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 像这种情况也有不少年, 我还是不改(自己的主张) 。这样之后才能识别古书(中道理)的真与假,以及那些虽然正确但还不够完善的内容,清清楚楚黑白分明了,务必去除那些不正确和不完善的,这才慢慢有了心得。当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写出来的时候,文思就像泉水一样涌流出来了。再拿这些文章给别人看时,非笑它我就高兴,称赞它我就担忧,因为文章里还存有时人的意思和看法。象这样又有些年,然后才真是象大水浩荡一样(文思奔涌)了。我又担心文章中还有杂而不纯的地方,于是从相反方向对文章提出诘难、挑剔,平心静气地考察它,直到辞义都纯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写。虽然如此,还是不能不加深自己的修养。在仁义的道路上行进,在诗书的源泉里游弋,不要迷失道路,不要断绝源头,终我一生都这样做而已。道德,就像水;语言,就像浮在水上的东西;水势大,那么凡是能漂浮的东西大小都能浮起来。道德和语言的关系也是这样,道德充足,那么语言的短长与声音的扬抑就都会适当。虽然这样,难道就敢说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吗!即使接近成功了,被人用时,别人能得到什么呢?尽管如此,等待被被人任用的人,大概就像器物(被用与否)吧?用或不用都属于别人。君子就不这样, 思考问题本着仁义原则, 自己行事有一定规范, 被任用就在人们中推行道, 不被用就把道传给弟子, 把道借文章流传下去为后世效法。象这样,是值得高兴呢,还是不值得高兴呢?有志于学习古代立言者的人很少了。有志学习古人的人,必为今人所弃,我实在为有志于古的人高兴,也为他悲伤,我一再称赞那些有志学习古人的人,只是为了勉励他们, 并非敢(随意)表扬那些可以表扬、 批评那些可以批评的人。 向我问道人有很多了, 想到你的意图不在于功利,所以姑且对你讲这些话。韩愈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参考答案】一、B 二、B 三、 A 四、1 停与世隔绝 2 美丽的,形容词喜爱,动词 3 周到到了 4 顺接连词,不译转折连词,可译为“却、可是”等5和乐和煦6看景象7滋长秀丽 8 初,始突然五、 1 反通返,f n 2 被通披,p 3 食通饲,s;材通才,c i 4 邪通耶, y 5. 直通值, zh 6. 属通嘱, zh六、B 七、1欧阳修宋醉翁六一居士2柳宗元唐唐宋八大家3袁宏道明公安三袁 4传记陶渊明晋桃花源记八、略九、 ( 一)1 (1) 况且想和普通马一样都达不到, 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 (2)鞭打它不按照 ( 驱使千里马 )的正确方法。 2. 一食或尽粟一石。 3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 食不饱,力不足。 6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 其真不知马也。 8.食马者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 被摧残、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致使众多有识之士埋没于世。 (二) 1 B 2D3D 4 C 5 C ( 三) 1. 略 2. 略3. 黄鹤楼,滕王阁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适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一乎;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衔远山 气象万千;前人之述备矣;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在朝做官;辞官归乡. 通,和,兴对好友遭贬谪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政绩十分赞赏. 一悲一喜的两种感情;共同点:都是以人个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6. 孟子,屈原,杜甫7.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崔颢黄鹤楼(四)1C 2B 3 自己不知道(究竟是)到达了还是没有 (到达那一境界)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