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 .pdf

    • 资源ID:33660742       资源大小:63.6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 .pdf

    1 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第一章 (无脊椎动物)一、腔肠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2、常见的腔肠动物:水螅、珊瑚虫、水母、海葵等3、水螅:生活在淡水中,以水蚤为食,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身体几乎透明,上方有口,口周围有512条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4、腔肠动物是真正具有内、外两胚层的动物,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吃进去的食物就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二、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 、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2、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绦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等3、涡虫:生活在水里,前端呈三角形,背部两侧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咽,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4、绦(tao) 虫、华枝睾 (gao) 吸虫、日本血吸虫都营寄生生活猪肉绦虫 : 1结构特点头上有小钩和吸盘 ; 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 颈部能不断分裂产生许多节片;每个脱落节片内有大量的受精卵;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和感觉器官退化。2对人和猪造成的危害:猪肉绦虫的幼虫生活在猪体内;成虫在人体内。成虫寄生于人的肠道内,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或者便秘等症状。4预防:不吃含有猪肉绦虫的米猪肉;不让猪吃到含有猪肉绦虫卵的粪便。5、华枝睾吸虫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6、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感染状态是幼虫。血吸虫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最后死亡。三、线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2、常见的线形动物:蛔虫、钩虫、蛲(nao)虫、线虫等3、蛔虫: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里,会引起多种疾病,使人精神不安、失眠、 烦躁 、夜惊、磨牙、 抽筋、头痛等,如果肠道内蛔虫太多,会引起肠梗阻。4、蛔虫是如何进入人体的?喝了带虫卵的水;吃了沾有虫卵的生的蔬菜;用沾有虫卵的手拿食物。5、如何预防蛔虫病的发生呢? 1 )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 2 )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发酵(jiao )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 )四、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2、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3、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生活在土壤深层,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靠湿润的体壁呼吸,肠壁有发达的肌肉,能蠕动。4、蚯蚓对人类的益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蚯蚓自身富含蛋白质,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5、蚯蚓靠肌肉和刚毛蠕动;沙蚕靠肌肉和疣足运动;蛭的唾液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可以利用它生产抗血栓药物。五、软体动物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2、常见的软体动物:河蚌 (bang) 、文蛤 (ge) 、缢蛏( yi cheng ) 、牡蛎 (mu li)、扇贝、鲍 (bao) 鱼、石鳖 (bie) 、乌贼 (zei) 、章鱼、蜗牛等3、常见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河蚌(斧足)、蜗牛(腹足)、乌贼(腕足)4、缢蛏:用鳃呼吸,用贝壳保护身体;贝壳是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生活的关系:大多可以食用;有的可以入药;如鲍鱼的壳( 石决明 ) 、乌贼退化的壳(海螵鞘) ;利用河蚌生产珍珠,还有用漂亮贝壳做装饰品。六、节肢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常见节肢动物:蜘蛛、蜈蚣(wu gong) 、蝗虫、七星瓢虫、蝴蝶、蜻蜓、虾、蟹等。3、节肢动物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命名的有120 万种,占 80% 以上。其中昆虫约100 万种,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3、昆虫的主要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4、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头部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一对复眼,胸部着生两对翅,三对足,气门主要分布在腹部。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门。5、外骨骼的作用:保护体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6、外骨骼的缺点:限制身体的生长,所以昆虫有蜕(tui )皮现象。第一章 (脊椎动物)一、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2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2、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3、鱼鳍的作用:背鳍的作用是保持平衡;胸鳍,腹鳍,臀鳍,的作用是使运动协调;尾鳍的作用是掌握方向。躯干部和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4、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5、鱼鳃呈鲜红色,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6、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二、两栖动物1、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2、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东方蝾螈。3、青蛙的皮肤:裸露有少量黏液可辅助呼吸,同时还会根据环境颜色改变自己的皮肤颜色。4、青蛙的眼睛:只能看见移动的物体,对静止的物体视而不见。眼睛后方有一对鼓膜,可以感知声波。5、青蛙的发育: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6、青蛙的身体结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四肢三部分,没有颈部和尾部。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游泳。三、爬行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2、常见的爬行动物:龟、蛇、鳄鱼、蜥蜴等3、生殖和发育:卵生,体内受精,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无变态发育过程。四、鸟1、主要特征: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有喙无齿;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2、气囊的作用:双重呼吸(呼吸一次,氧气两次经过肺,进行两次气体交换)3、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体形(流线型)羽毛和翼胸肌发达骨骼(有龙骨突、骨薄而轻、长骨中空)消化(食量大、直肠短、排便快)心脏(心脏比例大,心搏快)有发达的气囊五、哺乳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jiu)齿的分化。2、哺乳动物的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心脏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3、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第二章一、动物的运动1、运动系统:由骨、肌肉、骨连结(关节) 组成;或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2、骨连结有三种形式:不活动连结,半活动连结,活动连结(即关节)。3、关节的组成: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有关节软骨,减少摩擦)、关节腔(滑液减少摩擦)、关节囊( nang)(牢固)4、骨骼肌中间较粗的是肌腹和两端较细的是肌腱(呈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5、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6、屈肘( zhou)时,肱 (gong) 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双手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托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7、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8、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9、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10、脱臼( jiu ) :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二、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等。3、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三、社会行为1、主要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利用动作、声音、气味传递信息。3、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3 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2、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4、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如长颈鹿与抗荷服、蝴蝶与卫星的控温系统、蝙蝠与雷达、蛋壳或龟壳与薄壳建筑等。第四章细菌和真菌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2、1)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大多为白色; 2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3、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培养4、细菌和真菌分布十分广泛,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二、细菌1、17 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 世纪,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2、细菌很小, 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3、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4、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 ,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掌握课本 73 页细菌结构示意图三、真菌1、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2、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为黑褐色,呈放射状。3、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草菇、木耳、银耳、灵芝。4、蘑菇也是由菌丝集合而成。营养方式:异养(腐生)生殖方式:孢子生殖生存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5、 酵母菌: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 葡萄糖二氧化碳 +水+能量(多)无氧: 葡萄糖二氧化碳 +酒精+能量(少)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四、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手癣、足廯和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五、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酿酒用酒曲。2、 食品保存。腐败原因 -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保存原理 -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常用保存方法:巴氏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冷冻法、冷藏法、真空包装法、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使用防腐剂等。3、 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4、 环境保护。如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如黄杆菌可将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第五章细菌和真菌1、病毒的形态:比细菌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2、病毒的结构: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3、病毒的生活方式: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4、 病毒的种类: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 shi )菌体。5、 病毒的危害:使人或动植物患病。6、 病毒的利用:制造疫苗、防治有害生物等。第六单元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一、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1、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 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4 学的描述。2、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3、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4、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5、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其次是两栖动物,是水陆两栖的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爬行动物,生殖和发育脱离水的限制鸟类和哺乳类是恒温动物,鸟类适应飞行生活,哺乳类生殖方式胎生哺乳,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二、从种到界1、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2、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4、 生态系统包括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的影响2、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3、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4、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 ,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5、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实验探究:1、观察蚯蚓时为什么要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答案:因为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2、在探究小鼠走迷宫时为什么在实验前必须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答案:这样会使小鼠更有动力走迷宫)3、蚂蚁的通讯是依靠气味,还是依靠触角?还是两者都有呢?(答案: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蚂蚁也利用触角的嗅觉功能相互沟通。)4、蚂蚁的通讯对它们获取食物有什么意义?(答案:蚂蚁是进行群体生活的,没有通讯,蚂蚁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无法交流食物信息,无法协作将大型食物搬回蚁巢,从而严重影响蚂蚁的生存。)5、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在接种前为什么必须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答案: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使变量只有一个,就是接种和不接种)6、在制作米酒时为什么需将煮熟的糯米饭冷却到常温?(答案:为了避免酒曲中含有的酵母菌等微生物在高温下死亡)7、加入酒曲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通过酵母菌等微生物将糯米饭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再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8、酿酒过程中为什么必须将器皿密封?(答案:提供一个无氧或缺氧的环境)9. 制作米酒的工具要保持清洁,切忌油腻,为什么?(答案:油腻对酵母菌的生长有很大影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 .pdf)为本站会员(Che****r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