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教案 .pdf

    • 资源ID:33666084       资源大小:39.2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教案 .pdf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010级地理科学 2 班李翠玲 20100515237 题目: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并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2、理解季风现象及季风的形成原因、性质。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读图能力。过程与方法 :1、对比分析冬夏季气压分布的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读图分析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3、通过对东亚、南亚季风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讨论东亚和南亚季风,体会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学情分析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是在前面学习了在假设地表性质均匀的情况下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以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尤其是像北半球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下,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原本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破坏,变成了块状分布,形成了冬夏不同的气压中心, 北半球尤为明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面几节的基础上不断的深化, 但是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尽相同, 在讲解的时候需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而且本节也比较抽象, 对于高一的学生难以快速接受,不仅要耐心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授,而且要结合图文, 使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接受, 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理解。教学重点 :1、海陆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2、形成东亚季风、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教学难点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3、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的原因。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引导法。教学用具 :教材教学过程 :教师: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假设地表均匀的情况下,学习了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但那是在假设地表性质均匀的状态下的三圈环流。然而真实的地表并不是均匀的,不仅有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区别,还有地形地貌的差异, 所以事实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得多。而且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都快于海洋。海陆冬夏季和冷却速度的明显不同,使原本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大气环流的实际状况,学习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板书: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请同学们看书上36 页活动题,这是简化了的世界地图,冬夏季在欧亚大陆上各有一个空气柱,请同学们根据热力环流的知识把陆地上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画出来,思考在大陆冬夏季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并简述其理由, 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大家都知道大陆升温快降温也快, 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冬季大陆较海洋为冷源,空气冷却而下沉,大陆会形成冷高压;夏季,大陆较海洋为热源,空气膨胀而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升,在大陆会形成热低压。 接下来同学们看冬季大陆上的气压柱大概位于哪个纬度?学生:北纬 60 度。教师:在三圈环流图上北纬六十度是哪个气压带?学生:副极地低气压带。教师:也就是说冬季在北纬60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低压部分仅保留在海洋上。那么夏季大陆上的空气柱大概位于哪个纬度?学生:北纬 30 度。教师:在三圈环流图上北纬三十度是哪个气压带?学生:副热带高气压带。教师:也就是说夏季在北纬30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热低压所切断,高压部分仅保留在海洋上。 大家动笔画一下, 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空气柱为中心画几条等压线, 可以发现气压带不再呈带状分布,而被分割成了一个一个的气压中心。由上述可以得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的分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下37 页的图 2.13, 一月份在北纬 60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的气压中心, 低压仅在洋面保留。 刚才活动中分析了北半球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 亚欧大陆上的冷高压中心大概位于外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所以我们把这个高压叫做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也可以叫做亚洲高压。而保留在洋面的低压中心, 其中一个低压中心位于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附近,我们把它叫做阿留申低压; 另外还有一个低压中心位于北大西洋的冰岛附近,因此我们把它叫做冰岛低压。请同学们在图上相应的位置把它找出来并做笔记。板书:一、分布:1、1 月份:冰岛低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教师:大家再看图2.14 ,分析 7 月份的情况。在北纬30的副热带高压带被低压切断,夏季大陆会形成热低压, 高压仅保留在洋面。 夏季亚欧大陆上的热低压中心大概位于印度河流域, 我们把它叫做印度低压, 也叫做亚洲低压。 保留在洋面上的高压, 其中一个位于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因在夏威夷群岛附近,叫做夏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夷高压;另外一个高压中心位于北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附近,我们叫做亚速尔高压。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做笔记。板书:2、7 月份:亚速尔高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教师:大家再看一下这两幅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气压带分布各有什么特点?学生:教师:北半球原本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高低压中心切断,呈块状分布; 而南半球则大致保留了原来的带状分布。所以可以总结出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那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教师:北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南半球大, 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都在北半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所以北半球气压呈块状分布;而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优势,就大致保留了原来气压带的带状分布。板书:二、特点: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教师:由于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变化,导致风向随季节而发生变化。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气压变化最明显,进而引起亚欧大陆东部的风向随季节发生较大的改变, 这就是季风, 东亚的季风气候显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仅带来了气压带的变化, 还有风带的变化, 那么到底风带产生了何种变化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38 页的活动,分析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的盛行风向、形成原因、分布地区,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一下,等一下再一起来分析。板书:三、季风:1、东亚季风:形成原因:分布地区:2、南亚季风:形成原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分布地区: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首先看东亚,冬季吹什么方向的风?学生:西北风。教师:夏季吹什么方向的风?学生:东南风。教师:冬季风由大陆的冷高压吹出,夏季风也是由洋面而来, 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教师:东亚季风主要影响哪些地区?学生:教师:主要影响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板书:三、季风:1、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布地区: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远东教师:大家再看一下南亚地区的季风,冬季吹什么方向的风?学生:东北风。教师:对,这也是从亚洲高压吹出的风,受地转偏向力偏转成为东北风。夏季又吹什么方向的风?学生:西南风。教师:它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教师: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它是夏季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所以它的形成原因有两个,它主要影响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板书:2、 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分布地区: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师:大家再看一下东亚地区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夏季风从海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吹来,暖而湿;冬季风从陆地上的冷高压吹来,冷而干。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特点,还有东亚和南亚冬夏季盛行风向,以及其形成原因、分布地区。季风对我国的影响显著,大家结合今天所学的内容思考两个问题。1郑和下西洋,从长江入海口刘家港出发,到东南亚和南亚。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返回可以顺风推舟?2长江中下游(鱼米之乡)与撒哈拉沙漠大致位于同纬度地区,但气候差异如此明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大家可以通过讨论、 上网搜集资料等方式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讨论。板书设计: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一、 分布:1、1 月份:冰岛低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2、7 月份:亚速尔高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二、特点: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三、季风:1、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布地区: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远东2、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分布地区: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本节课充分运用了教材上的活动及地图,让学生相互讨论,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因为教材的这一节的文字较少,如果只看文字, 学生很难理解, 而且也不能很好的将知识联系起来。本节课主要结合了课本上的活动及地图,培养了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通过对图的分析, 以及师生互动、 学生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对本节的重难点知识有了较好的理解。 通过教材的图文结合, 使原本比较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最后对东亚、南亚季风的分析,是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感觉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最后的思考题,也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但是,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虽然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其季节移动, 还有热力环流等知识, 但由于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师生活动和学生思考讨论的环节, 并非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节奏, 因在之前简要复习一下本节课需要的简单的知识。 导入也不够新颖, 精彩的导入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就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后要注意导入部分的选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教案 .pdf)为本站会员(Che****r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