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化工原理试题复习 .pdf

    • 资源ID:33670303       资源大小:94.5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化工原理试题复习 .pdf

    一、填空题2某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已知:相平衡常数m=1,气膜和液膜体积吸收系数分别为 kya=210-4kmol/ (m3 s) , kxa=0.4kmol/ (m3 s) 。 则该吸收过程为 _膜阻力控制。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_;该气体为 _溶气体。漂流因数可表为 _,它反映 _ 。3气体吸收计算中表示设备(填料)效能高低的一个量是_ ,而表示传质任务难易程度的一个量是_。4干燥器的主要形式有 _、 _ 、 _ (任意写出三种)。5干 燥 过 程涉 及的 物料 有 成 千 上 万种 ,但 可 以 归 纳 为三 大类 , 分 别 是_、a)_ 、_ 。6按传热方式干燥可分为 _ 、_ 、_、介电加热干燥以及由上述两种或多种方式组合成的联合干燥。7湍 流 主 体 与 相 界 面 之 间 的 涡 流 扩 散 与 分 子 扩 散 的 总 称 称 为_ 。a)解吸时溶质由 _ 向_ 传递;b)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属于 _控制;c)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当吸收因数A1 时,若填料层高 H,则气液两相将于塔 _ 达到平衡。8填料塔是连续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塔_为分散相,_为连续相,为保证操作过程中两相的良好接触,故填料吸收塔顶部要有良好的_装置。9全 回 流 时 , 精 馏 段 操 作 线 方 程 为 _, 提 馏 段 操 作 线 方 程 为_。10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_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_ 和_ 。11 一般情况下取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倍是比较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宜的。12 当物系一定时,亨利系数E 随系统的温度而变化,通常温度升高,E值。13 在 101.3kPa、293K 下,空气中 CCL4的分压为 21mmHg,则 CCL4的摩尔分数为,摩尔比为。14 表示进料热状况对理论板数的影响的物理量为。15 精馏塔中温度由下而上沿塔高的变化趋势为。16 吸收是根据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17 单 向 扩 散 中 飘 流 因 子 _。 漂 流 因 数 可 表 示 为_ ,它反映 _ 。18 精馏设计中,当回流比增大时所需理论板数 _,同时蒸馏釜中所需加热蒸汽消耗量_,塔顶冷凝器中冷却介质消耗量_,所需塔径_。(增大、减小)19 干燥操作中,干燥介质 (不饱和湿空气)经预热器后湿度, 温度。当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用空气进行恒速对流干燥时,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温度。20 在100kg水 中 含 有0.015kg的CO2, 则CO2的 质 量 分 数为,质量比为。21 在 101.3kPa 、20下, 100kg 下,100kg 水中含氨 1kg 时,液面上方氨的平衡分压为 0.80kPa,则氨在气相中的组成(摩尔分数)为,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为。22 湍 流 主 体 与 相 界 面 之 间 的 涡 流 扩 散 与 分 子 扩 散 的 总 称 称为。23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OG将_,NOG将_(增加,减少,不变)。24 在 1atm、 20下某低浓度气体混合物被清水吸收,若气膜吸收系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kG=0.1kmol/(m2 h atm) ,液膜吸收系数 kL=0.25kmol/(m2 h atm) ,溶质的溶解度系数 H=150kmol/(m3 atm) ,则该溶质为 _气体,气相吸收总系数KY=_kmol/(m2 h Y) 。25 由双膜理论可知, _ 为吸收过程主要的传质阻力;吸收中,吸收质以 _ 的方式通过气膜,并在界面处_ ,再以_ 的方式通过液膜。26 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 t1降至 t2,此时其相对湿度,湿球温度,露点。27 由双膜理论可知, 溶质分子仅以的方式连续通过两虚拟膜层。28 在一定总压下准却气体混合物,当冷却到某一温度,产生第一个液滴,则此温度称为混合物在指定总压下的。二、选择1浮阀塔与泡罩塔比较,其最主要的改进是_。A、简化塔板结构;B、形成可变气道,拓宽高效操作区域;C、提高塔板效率;D、增大气液负荷。2只要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_ 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0.6 相应的泡点为,与之相平衡的汽相组成y0.7,相应的露点为T,则: _ 。A、t =T;B、tT;D、不能判断。4某真空操作精馏塔,因故真空度减小,则塔底残液组成XW变化为 _。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5下列情况中, _不是诱发降液管液泛的原因。A、液、气负荷过大; B、过量雾沫夹带;C、塔板间距过小;D、过量漏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_ 。A、对给定物系,影响吸收操作的只有温度和压力;B、亨利系数 E 仅与物系及温度有关,与压力无关;C、吸收操作的推动力既可表示为(YY* ),也可表示为( X* X);D、降低温度对吸收操作有利,吸收操作最好在低于常温下进行。8操作中的吸收塔,当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则吸收率将:_。A、增大;B、降低;C、不变;D、不确定。10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液相组成差表示)为:_。A、X* X;B、XX* ;C、XiX;D、XXi。12已知常压下,温度为 303K 时,湿度 H=0.024Kg 水/Kg 绝干空气 的湿空气,其湿球湿度 tw1=302.5K,另有空气温度也是303K,但湿度 H=0.018Kg 水/Kg绝干空气 ,其湿球温度为 tw2,比较 tw1和 tw2,正确的关系为A、tw1=tw2 B、tw1tw2;C、tw1tw2 D、无法判断。13 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 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A、平衡线; B、操作线与 q 线;C、平衡线与操作线; D、平衡线与 q 线。15双组分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组分A 的扩散系数是 _。A.、系统的物质属性; B、组分 A 的物质属性; C、只取决于系统的状态。当系统总浓度增加时,此扩散系数将_。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定。当系统中组分 B 的分子量增加时,此扩散系数将_。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定。17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_。A、回收率趋向最高;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C、操作最为经济;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18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A=0.4,相应的泡点为 t1,气相组成为 yA=0.4,相应的露点组成为t2,则。A、t1=t2;B、t1t2;D、不能判断。三、判断题1物料的自由水分即为物料的非结合水分。3若以过热蒸气进料时, q 线方程斜率 0。4若某溶液气液相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则说明该溶液是理想溶液。5组分 A 和 B 的相对挥发度 =1 的混合溶液不能用普通精馏的方法分离。6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进料的q 值越大,所需总理论板数越多。7用图解法求理论板数时,与下列参数有关:F、XF、q、R、 、D、 、D、XD。8板式精馏塔自下而上液体中轻组分浓度分布特点为逐板降低。9在压强一定时,均相液体混合物具有恒定的沸点。10某连续精馏塔中, 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等于 111在精馏操作中,减压对组分的分离有利。12回流比相同时,塔顶回流液体的温度越高,分离效果越好。14在精馏塔内任意一块理论板,其气相露点温度大于液相的泡点温度。五、简答1恒摩尔流假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要说明其成立的条件。2在实际生产中,引入精馏塔内的原料可能有五种不同热状况,分别是什么?3在湿焓图上由露点温度和干球温度确定空气的状态点,作图表示?4从塔设备的选择角度分析板式塔与填料塔有何不同?六、计算1连续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如下:精馏段: y=0.75x+0.205 提馏段: y=1.25x-0.020 试求泡点进料时,原料液、馏出液、釜液组成及回流比。2用 SO2含量为 1.210-3(摩尔分数)的水溶液吸收含SO2为 0.095(摩尔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数)的混合气中的SO2。已知进塔吸收剂流量为40000kg/h,混合气流量为130kmol/h,要求 SO2的吸收率为 82%。在吸收操作条件下,系统的平衡关系为 Y*=18.8X ,求气相总传质单元数。3由一层理论板与塔釜组成的连续精馏塔,每小时向塔釜加入含甲醇40%(摩尔分率)的甲醇水溶液120kmoL,要求塔顶馏出液组成xD=0.86,塔顶采用全凝器,回流比 R2.5,在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0.46x0.55,求: (1)塔釜组成 xw; (2)每小时能获得的馏出液量D 和塔釜液 W。4 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35%的某种混合气体与水充分接触, 系统温度为 30,总压为 101.33kPa。试求液相中二氧化碳的平衡组成,分别以摩尔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在操作范围内亨利定律可使用。5在由一块理论板和塔釜组成的精馏塔中,每小时向塔釜加入苯甲苯混合液100kmol,苯含量为 45%(摩尔 %,下同) ,泡点进料,要求塔顶馏出液中苯含量 82,塔顶采用全凝器,回流液为饱和液体,回流比为3,相对挥发度为2.5,求每小时获得的顶馏出液量D,釜排出液量 W 及浓度 xW。6用一逆流操作的解吸塔,处理含CO2的水溶液,处理量为45t/h,使水中的CO2含量由 810-5降至 310-6(均为摩尔比), 塔内水的喷淋密度为8000kg/(m2 h) ,进塔空气中含 CO2量为 0.1%(体积百分率),空气用量为最小空气用量的 24 倍,塔内操作温度为25,压力为 100kN/m2,该操作条件下的亨利系数 E=1.5105kN/m2,体积吸收系数 KXa=800kmol/(m3 h) 。试求: (1)空气用量为若干m3/h(以 25计) 。(2)填料层高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7用一连续操作精馏塔,在常压下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此混合液符合拉乌尔定律) ,原料液含苯 0.4(摩尔分率,下同)塔顶馏出液含苯0.99,塔顶采用全凝器,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5 倍,原料液于泡点状态进塔,设与加料板上的液相组成相同,在此温度下苯的饱和蒸汽压为178.7kPa,试求理论进料板的上一层理论塔板的液相组成。8如图,在由一块理论板和塔釜组成的精馏塔中,每小时向塔釜加入苯甲苯混合液 130kmoL,苯含量为 54%(摩尔 %,下同) ,泡点进料,要求塔顶馏出液中苯含量 80%,塔顶采用全凝器,回流液为饱和液体,回流比为3,相对挥发度为 2.5,求每小时获得的顶馏出液量D,釜排出液量 W 及浓度 XW 。9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由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所组成的混合液。已知原料液流量为 15000kg/h,组成 wF为 0.3(二硫化碳的质量分数,下同) 。若要求釜液组成 XW不大于 0.05,馏出液回收率为92。试求馏出液的流量和组成,分别以摩尔流量和摩尔分数表示。10用常压连续精馏塔分离苯甲苯混合物,原料中含苯0.5,塔顶馏出液中含苯 0.97 (以上为摩尔分率)。进料为汽液混合物, 其中蒸汽与液体量的摩尔比为 1:1.5。已知苯对甲苯的相对挥发度为2.5,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 倍,塔顶采用全凝器,试求:(1)原料中气相与液相的组成;(2)离开塔顶第二层理论板的蒸汽组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11某容器内装有 2mm 四氯化碳,在 20的恒定温度下逐渐蒸发,通过近似不变的 2mm 静止空气层扩散到大气中, 设静止的空气层以外的四氯化碳蒸气压为零,已知 20、大气压为 101.3kPa下,四氯化碳通过空气层的扩散系数为1.0105m2/s。求容器内四氯化碳蒸干所需时间为多少小时?12在操作条件 25、101.3kPa下,用 CO2含量为 0.0001(摩尔分数)的水溶液与含 CO210%(体积分数)的CO2空气混合气在一容器充分接触,试: (1)判断 CO2的传质方向 , 且用气相摩尔分数表示过程的推动力;(2) )设压力增加到 506.5kPa,CO2的传质方向如何,并用液相分数表示过程的推动力。七、论述画图分析干燥的两个阶段,说明各个阶段的变化趋势与原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化工原理试题复习 .pdf)为本站会员(Che****r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