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台区安装工艺标准 .pdf
46附件 6:台区安装工艺标准(试行)目录一 公用变压器安装工艺标准 48 1 配电变压器 49 2 配电台架 49 3 隔离刀闸 50 4 跌落式开关50 5 避雷器 50 6 接地 51 7 综合配电箱 52 8 低压引线电缆 53 9 护套管 53 10验电接地环 54 11 高压引流线 54 12 检修平台 54 13 拉线 55 14 安全运行标志 56 二低压配电线路 58 1 线路路径与通道58 2 电杆58 3 横担和螺栓59 4 绝缘子 59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7 页47 5 导线连接金具60 6 拉线 61 7 架空导线63 8 架空线路杆型65 9 接户线68 10 表箱70 11 剩余电流保护70 12 安全运行标志 70 .4.1线路路径与通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7 页48一 公用变压器安装工艺1 配电变压器TJ0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7 页49 1.1新装变压器应选用 S11 型及以上节能、环保型变压器。1.2配电变压器高低压桩头均应装置绝缘罩,绝缘罩颜色应与线路相色相对应。1.3 配电变压器固定在台架铁担上, 应使用配变 U 型抱箍与压板,并使用防盗螺螺帽。2.1 配变台架根开为 2.5m,有条件地区 宜 用C15 及 以 上 混 凝 土 筑 以33.50.2m 操作平台, 平台高出地面 0.1m,并在基础平面四边分别刷上宽度 0.2m 和0.1m 的黄色 警界线。2.2 变压器底座对操作平台距离不小于 2.5m 。配电箱底座对操作平台距离不应小于 1.8m。黄色警界线绝缘罩颜色应与线路相色相对应配变 U型抱箍压板2 配变台架TJ02 TJ03 2.5m TJ04 3 隔离开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7 页503.1 变压器台架 10kV 进线端应加装隔离开关。3.2 进线端隔离开关应安装牢固,操作机构动作灵活,与引线的连接应紧密可靠。水平安装的隔离刀刃,分闸时,应使静触头带电。4.1跌落式熔断器距变压器台架的高度不小于 2.5m , 安装时应于杆塔保持10-15 度的倾斜度。4.2 熔丝选择: 100 kVA及以下者,一次侧熔丝按配变容量额定电流的2 倍选择,100 kVA及以上者,一次侧熔丝按配变容量额定电流的1.5 倍选择。5.1 避雷器应安装牢固、 排列整齐,相间距离不小于 350 ,连接部位不应使避雷器产生外加应力。5.2 避雷器引流线短而直、连接紧密,引流线应使用不小于35mm2铝线。5.3 避雷器上端引流线和下端接地线应使用铜铝端子连接。进线端隔离开关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连接可靠铜铝端子连接引流线TJ05 4 跌落式熔断器5 避雷器TJ06 TJ07 一 个 水 平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7 页51工作接地保护接地6.1 配变台架应采用双接地,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应分开。每套接地体宜采用505250mm角钢和 124圆钢以及 -4406000 接地扁铁构成 的 成 套接 地装 置 , 接 地 圆 钢 宜 用164 PVC套管套住不裸露。 接地体顶端埋入地下不小于 0.6m ,接地扁铁与接地角钢应焊接可靠,焊接点应有防腐措施。6.2 避雷器接地引下线宜采用25mm2接地多股软铜线或35mm2铝线,与接地设备间连接应采用接线端子并连接可靠。接地引下线应紧靠电杆和横挡,紧贴电杆内侧中心,安装应横平竖直。6.3接地圆钢及接地线在适当位置宜采用钢包带或抱箍固定,左右钢包带或抱箍应保持一个水平线。6.4 配变及综合箱外壳接地应使用铜铝端子连接。6 接 地2 个 B2 并沟线夹连接接 线端 子并 连接 可靠TJ08 TJ09 TJ10 TJ11 接地圆钢及PVC管紧贴电杆内侧中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7 页52封堵严密7.1 公用配变综合配电箱应装设三相电能表、各分支路刀闸、各分支路开关(熔断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及左右副箱。低压配电箱内应留有今后安装集中抄表、负控、通讯等自动化装置的位置。7.3 综合配电箱内各分支路刀闸、 各分支路开关应有相对应的编号。7.4 综合配电箱外门应上密码锁。4.7.5综合配电箱内的铜排应热缩包扎,配电箱进出线口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密。刀闸、开关编号外箱密码锁TJ12 TJ13 TJ14 TJ15 7 综合配电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7 页538.1配变低压出线应采用多股软铜电缆, 配变容量 100KVA及以下采用 95mm2电缆, 100kVA-250kVA采用 120mm2电缆,250kVA以上采用 185 mm2电缆。8.2 多股软铜电缆头必须热缩包扎, 进配电箱两侧副箱内的电缆应有低于进口的滴水弯。采用软铜电缆必须使用110 PVC管护套 。8.3出线多股软铜电缆上杆处与电缆支架间应留有余度(约60mm 80 mm ) ,用 BV线固定在低压线上并预留防水弧度,与线路连接处应使用铜铝异型线夹,每间隔 20mm 一个。铜铝异型线夹铝线侧内导线应使用铝包带绑扎,铜线侧严禁使用铝包带。9.1 低压软铜电缆应使用 110 PVC套管护套,安装应横平竖直,两侧PVC管电缆抱箍应保持同一水平线。接头处应使用快速粘胶剂并安装牢固。9.2配变低压出线侧及软铜电缆上杆处应使用 PVC 管 90度防水弯头。配变低 压 出 线 侧PVC 管 应 使 用L5*50*1200*350 铁担悬挂固定。热缩包扎余度(约60mm 80 mm )防水弯间隔 20mm90度 防水弯头90 度 防 水弯头TJ19 TJ16 TJ17 TJ18 8 低压引线电缆9 护套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7 页5410.1 公用配变 10kV 验电接地环应装置在 10kV进线侧。10.2 0.4kV验电接地环应装置在距离软铜电缆与导线连接末端铜铝异型线夹的 20mm 处。11.1 公用配变 10kV高压引流线应使用JKLYJ-35/10 绝缘线。12.1 检修平台应安装在低压侧,站位处应使用 6 根 L60*6*3000 台架铁担或使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板。10kV进线侧20mm6 根 L60*6*3000 铁担,或水泥预制板TJ20 TJ21 TJ22 10 验电接地环安装位置11 高压引流线JKLYJ-35/10 绝缘线12 检修平台13 拉线复合式绝缘子TJ2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7 页5513.1 拉线组件及其附件均应热镀锌或采用其他先进的防腐措施, 拉线宜采用镀锌钢绞线 , 截面不应小于35mm2。拉线棒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2圆钢制成, 拉线盘须具有一定抗弯强度, 宜采13.2 拉线一般固定在横担下方0.10.15m处, 拉线与电杆夹角一般呈45,当受地形限制时 , 也不应小于 30。13.3 拉盘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条件和电杆的倾覆力矩确定, 拉棒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0.5 0.7m, 拉线坑回填土必须夯实。13.4 拉线应使用 UT型线夹、复合式绝缘子与楔型线夹连接 , 并应接触紧密。楔型线夹凸肚应朝下, 线夹外露处的尾线长度一般3050 , 尾线应封头且绑扎应细致紧密,绑扎长度100150 。 GJ-50 拉 线用 14#铁 线 绑扎,GJ-70 用 12#铁线绑扎,并在钢绞线断口及绑扎线上刷防锈油。两UT型线夹凸肚朝外, 线夹露出的尾线长度为 3050 , 线夹丝扣应留1/3 可供调节, 并采用防盗双螺母旋紧。13.5 配变台架拉线应装设拉线绝缘子,绝缘子应装在 最低层导线 300以下 ,一般装设在拉线上方拉线长的1/3 处,并应保证在拉线绝缘子以下断线时,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45外露长度0.5 0.7m两 UT型线夹凸肚朝外防盗双螺母14 安全运行标安全标示牌TJ24 TJ25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7 页5614.1 公用配变台区安全标志主要分 3 种,即“ 当心触电”、“ 禁止攀登高 压 危 险 ” 及 “ 未 经 许 可 不 得 入内”。14.2 标示牌尺寸采用 200 x160mm ,样式应符合电力生产企业安全设施规范手册要求。14.3 标示牌材质可选用铝质板或搪瓷牌等。注 : 当采用悬挂方式时应双面印刷14.4 公用配变台区主要运行标志为设备命名牌,设备命名牌的内容应包括:国网标志、户名、设备名称及电力服务热线标志等。命名牌尺寸采用300 x200 mm 。14.5 命名牌材质可选用铝质板或搪瓷牌等。14.6 配变台架挂设配变台区命名牌及“当心触电” 和“禁止攀登高压危险”安全标示牌各一块。挂设在台架第一根槽钢正中间处。配电箱命名牌台区命名牌TJ26 TJ27 TJ28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7 页5714.7 “当心触电”和“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安全标示牌应使用铝线固定在台架的两侧。14.8 配变台架对地安全距离不足时,四周宜设置红白相间 2.6 x 2.6x1.5m 塑钢护栏或不锈钢护栏。护栏四周应挂设“未经许可不得入内”和“当心触 电” 警示 牌各 一 块 , 警 示 牌 尺 寸200 x160 mm 。TJ29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7 页58二 低压配电线路1.1 低压线路的布局应与乡村规划相协调,与配电网改造相结合, 做到路径短、转角少、少占农田, 施工和运行维护方便。1.2 低压架空线路应尽量避免与高压线路近距离平行架设或交叉跨越, 线路通道应良好 , 与树、竹、建筑物等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2.1 电杆表面应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裂纹等现象,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电杆顶端应封堵良好。2.2 电杆杆长根据下层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的要求,并留有余地的原则确定, 宜采用稍径 19mm 的非预应力杆,一般主干线路不小于10m,接户杆不小于 8m 。2.3 电杆应有 3m划线,并根据地质填设底盘、回填细砂。如一类土中的砂、亚砂土、冲积砂土层田泥等松软地质, (首、终端杆以及耐张杆15M回填细砂 2 立方、12M回填 1.8 立方、10M回填 1 立方、直线杆每 4 基回填 1 立方) ,底盘直径不小于 500mm 。电杆埋深应符合下表要求。杆高( mm) 8 9 10 12 15 埋设深度( m) 1.5 1.6 1.7 2 2.5 2.4 立杆后,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 mm ,直线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 1/2 ;转角杆横向位移不得大于50mm ,且应向外角预偏,其杆梢位移应不大于杆梢直径,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终端杆应向拉线侧预偏,其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紧线后不应向受力侧倾斜。电杆回填土应将土块打碎,回填平整,每回填 0.3m应夯实一次,回填后应培起高0.3m的防沉土台。1 线路路径与通道2 电 杆3m 划 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7 页593.1线路横担及其附件均应热镀锌或采取其他先进的防腐措施。3.2 横担安装距离杆顶 0.2m,并安装平整,端部上下和左右偏差不应大于20mm 。装 于 受 电 侧3.3 低压导线选择 70 以上时必须安装双横担 ,单横担安装时横担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 90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3.4 横担安装需选用相配的螺栓紧固,并加装垫圈。使用U 型抱箍安装横担时,抱箍受力侧应紧贴杆体并与横担保持水平。3.5 螺栓穿入方向按下列规定: 顺线路方向者,双面构件由内向外,单面构件由送电侧穿入;横线路方向,中间面向受电侧由左向右穿入;垂直方向者,由下而上。3.6 螺栓连接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且不留有间隙;螺栓紧好后,螺杆丝露出的长度, 单螺母不应少于 2个螺距,双螺母可与螺杆相平。4.1 绝缘子瓷釉表面光滑 , 无裂纹、缺釉、破损等缺陷。零线绝缘子与相线绝缘子应有颜色区别 , 零线绝缘子应采用棕色瓷瓶。3 横担和螺栓4 绝缘子穿向受电侧零 线 绝 缘 子 颜 色 区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7 页605.4.4.3绝缘子的选择性应与杆型、导线规格相匹配, 直线杆一般选用ED型蝶式瓶. 耐张杆导线截面 50m及以上应选用悬式瓷瓶。5.1 裸导线悬式绝缘子串宜采用NXL型节能型耐张线夹 , 当采用绝缘导线时应使用JNXL 绝缘楔型耐张线夹 , 型号应与导线截面相匹配。NXL 线 夹平 行 板U 型 环5.2 裸导线连接应使用异型并沟线夹,120 mm2及以上导线可采用C 型线夹 ;绝缘线应用有绝缘罩的安普线夹或穿刺线夹 , 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须使用穿刺线夹 , 金具规格与导线截面相匹配。穿 刺 线 夹 ( 或 安 普 线 夹 )5.3 耐张线夹及悬式瓷瓶上的弹簧销子(闭口销、开空销)严禁用线材或其它材料代替。5 导线连接金具J NXL 楔 型 线 夹并 沟 线 夹C 型 线 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7 页616.1 拉线组件及其附件均应热镀锌或采用其他先进的防腐措施, 拉线宜采用镀锌钢绞线 , 截面不应小于35mm2。拉线棒采用直径不小于16m圆钢制成 , 拉线盘须具有一定抗弯强度 , 宜采用钢筋混泥土预制块,其规格不应小于 200*700mm 。6.2拉 线 一 般 固 定 在 横 担 下 方0.1 0.15 处, 拉线与电杆夹角一般呈 45, 当受地形限制时 , 也不宜小于 30。6.3 拉盘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条件和电杆的倾覆力矩确定, 拉棒外露 地 面 部 分 的 长 度 应 为0.5 0.7m,拉线坑回填土必须夯实。6.4 拉线应使用 UT型线夹与楔型线夹连接 , 并应接触紧密。楔型线夹凸肚应朝下 , 线夹外露处的尾线长度一般 3540, 尾线应封头且绑扎应细致紧密, GJ-50 拉线用 14#铁线绑扎 ,GJ-70 用 12#铁线绑扎,并在钢绞线断口及绑扎线上刷防锈油。 UT型线夹凸肚朝下 , 线夹露出的尾线长度为 4560, 线夹丝6 拉线楔 型 线 夹钢 绞 线UT 型 线 夹拉 线 棒楔 型 线 夹凸 肚 朝 下UT 型 线 夹防 盗 螺 母凸 肚 朝 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7 页62扣应留 1/3 可供调节 , 并采用防盗双螺母并紧。6.5 拉线穿越导线或过引线时应装设拉线绝缘子 , 绝缘子应装在最低层导线300 以下, 一般装设在拉线上方拉线长的 1/3 处, 并应保证在拉线绝缘子以下 断 线时 , 绝 缘 子 距 地 面 不 应 小于2.5m。拉 线 绝 缘 子6.6 低压架空线路直线连续超过10 基电杆时,每隔3基必须装设一道人字防风拉线, 跨越公路、河道时应装设人字防风拉线。6.7 跨越公路的水平拉线 , 距公路路面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跨越非公路时( 不通车道路 ), 距路面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5m,拉线柱处对地垂直距离不应小于4.5m。 拉线 柱应 向张力 反方向 倾 斜1020, 坠线与拉线柱夹角一般不小于 30。人 字 防 风 拉 线对 地 距 离不 小 于 6m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7 页636.8 组合拉线的各根拉线受力应一致。7.1 导线不应有损伤 , 裸导线表面不得有腐蚀的斑点、松股、断股及硬伤的现象;架空绝缘线、 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表面不得有气泡、鼓肚、沙眼、绝缘断裂及绝缘霉变现象。7.2 低压架空线一般选用裸铝线, 对通道困难安全距离难以满足时可选择架空绝缘线或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 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地埋电缆。导线截面应与配变容量出线回路数相配套 , 单回低压线路可采用铝芯70、120、185mm2等截面导线。 三相四线制线路零线得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不同规格、不同金具和绞向的导线, 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7.3 线路档距 : 裸导线一般控制 4050m内, 绝缘导线一般在 30m 50m,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一般在40m左右。7.4 同档距内的各相弧垂应一致, 水平排列的导线弧垂相差不应大于50mm 。7.5 交叉跨越和对地距离 , 应满足安全距离要求。7.6 低压线路不得同杆架设弱电线路, 不同电源的电力线路严禁同杆架设。7.7 导线一般采用水平排列 , 零线应设置于靠近电杆两侧, 线路相位从左到右 ( 面向受电侧 ) 依次排列为 ABNC 或 ANBC 。 线路附近若有建筑物,零线应靠近建筑物侧。7 架空导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7 页647.8 架空绝缘线路应在线路首、末端, 分支线及直线杆适当位置处 ( 连续 5基直线杆加1 副)装设接地挂环 , 接地挂环一般装设在距杆塔中心 0.6 0.87 处。接 地 挂 环7.9引流线 : 线路导线每相的引流线, 引下线或导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150mm ;导线与拉线、电杆间的最小间隙不应小于50mm, 引流线应呈均匀弧度。导线规格 50mm2及以上时应采用并沟线夹连接, 线夹连接处必须缠绕铝包带且线夹数量不应少于2 个。当小规格线路采用采用绑扎连接时, 绑扎应致密平滑、 均匀、 无硬弯 , 长度不小于导线直径的25 倍, 绑扎用的扎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 , 其直径不应小于 2mm 。7.10 铜、铝导线连接时候必须采用铜铝线夹过渡。7.11 导线固定应牢固可靠。直线转角杆针对针式绝缘子, 导线应固定在转角外侧的槽内;裸导线在绝缘子或线夹上固定应缠绕铝包带, 缠绕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 30 。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与外层线股的绞制方向一致。7.12 沿墙架设的绝缘线路 , 墙体支架应安装牢固可靠 , 间距不应大于6m,同一视线范围内 , 支架安装高度应力求一致,对地距离不小于 2.7m,导线 T接时宜采用穿刺线夹 . 7.13 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沿墙敷防水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7 页65设时应展开敷设,有凸出带经的线为N线,N 线必须朝下。8.1 直线杆绝 缘 子 外 侧8.1.1 直线杆中间两相导线应绑扎在靠近电杆侧 , 两边绑扎在绝缘子的外侧;导线在绝缘子伤固定应采用十字绑扎法 , 扎线采用同规格单股导线, 绑扎不少于 6 圈。8.1.2 当线路连续直线杆超过10基时, 应设置耐张段 , 转弯处跳线应呈弧型 , 线路搭接应采用线夹, 各设置两各 , 线夹一般设置于离柱式绝缘子200mm 处。8.1.3 当采用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时 , 采用悬吊抱箍与导线规格相同的悬垂线夹固定 ,安装时要考虑线路的方向在电杆的同一侧。8 架空线路杆型DZ1DZN 电 杆 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7 页668.2 转角杆8.2.1 当线路转角小于30时, 可采用双横担蝶式绝缘子固定, 导线应绑扎在绝缘子的外角侧。绑 扎 在 外 角 侧8.2.2 当线路转角为 3045时, 应采用单层双横担耐张固定, 导线搭接应采用线夹 , 两个线夹距离不小于 300mm, 导线露出线夹2030mm ;引流线采用柱式绝缘子固定,一般上层横担柱式绝缘子向下 , 下层横担柱式绝缘子向上;502以下导线可采用蝶式绝缘子固定。8.2.3 当采用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时, 若线路转角小于30, 可采用一副耐张抱箍配耐张线夹固定; 若转角大于 30时, 采用两副耐张抱箍配两副耐张线夹来固定 , 安装时电源方向的抱箍在上 , 末端方向的抱箍在下,耐张线夹之间的跨线成自然弧型。悬 垂 线 夹D Z J1朝 下 固 定D N J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7 页678.3 分支杆8.3.1分支杆一般分“T”和“ X”型两种, 上下横担间的距离一般0.4m,线路相序排列应与供电侧保持一致, 引流线应过渡自然 , 并使用两个线夹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 线夹之间的距离以一个线夹的几何尺寸为宜, 导线露出线夹 2030mm, 线夹距引流线弯曲处2030mm, 各线夹应朝向一致。两个并沟线夹连接8.4 终端杆8.4.1终端杆应用双横担耐张固定,线夹后的留线长度 200300mm, 末端导线应呈弧状。50 2以下导线可采用蝶式绝缘子固定 , 导线在绝缘子上固定应采用“”字绑扎法 , 扎线采用同规格单股导线。D ZFD D 1弯 成 弧 状D Z X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7 页688.4.2采用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时,用耐张抱箍配耐张线夹来固定,电缆归方口必须朝下, 线夹后的留线长度一般 0.35M左右,线头须用热缩套做绝缘处理。9.1 接户线一般采用铜芯绝缘线,零线应与相线有颜色区分,一般选用蓝色。导线面积应根据用户允许载流量选择,但铜芯绝缘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0 2。9.2 台区内各单相用户应均衡接在线路各相线上, 以提高低压三相负荷平衡度。9.3 每回单相接户线不得超过3 户, 3户以上接户线应采用三相四线。 每基电杆接户线不宜超过2 回。9.4接户线自电杆引下时应设置横担,接户线与架空线应采用线夹连9 接户线归 方 口 朝 下热 缩 套 封 头零 线 颜 色 区 分线 夹 连 接接 户 横 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7 页69接,两线夹间空一个线夹的距离。绝缘导线应采用穿刺线夹,如采用并沟线夹时应加绝缘罩,铜铝连接时,应使用铜铝异型线夹连接,搭头须作“”形防水处理。9.5 接户线档距不应超过25m , 超出 25m时应架设接户杆。接户线不得有接头,同一接户线各相弧垂应一致,张力适当。9.6 接户线通道应安全距离满足要求。在最大风偏时,不应接触树木和其它建筑物。接户线对地、弱电线路、窗户、墙壁钩架等距离符合以下要求: 至公路6m ,通车困难的街道、人行道3.5m;与弱电线路交叉:接户线在上方时0.6m,在下方时0.3m,或采取加装绝缘护套等措施进行隔离; 与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0.3m,与上方阳台、窗户的垂直距离 0.8m,水平为 0.75m,与墙壁沟架水平为0.05m。9.7 接户支架的安装位置应考虑与建筑物相协调,安装牢固无倾斜、高度不低于 2.7m;沿墙敷设的接户支架间的距离不应大于6m ;同一视范围内, 支架安装高度应力求一致。9.8 接户线引下后应绑扎在绝缘子上,零线采用棕色绝缘子,扎线应使用2.52绝缘绑扎线,绑扎不应少于10圈。9.9 沿墙敷设的接户线,相线应套管,滴水弯制作采用自然弧形的方式(圆弧的直径一般为 200 ) ,最低点距地面不得小于2.5M,且留有滴水孔。9.10 接户线不应从高压引线间穿过。接 户 杆滴 水 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27 页7010.1 表箱宜采用非金属表箱(当采用金属表箱时应可靠接地)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可能的采取多表位集中装表。若采用智能电能表, 表箱的面板和结构应满足费控操作的要求。10.2 表箱底部距地面高度不低于1.5 m , 表箱顶部距地面高度不宜高于2.1m,同一个县的安装高度原则上应统一。11.1 一般农村应装设两或三级漏保。(第一级配变总保或分支漏保, 第二级各电表后漏保且必须装在电表箱内)。12.1 杆号命名规则12.1.1低压主干线杆塔编号:以变压器出线第一基杆塔为“01” 起向负荷侧延伸呈自然数码递增, 数码为两位数,既从“01 至 99” (配变台架不纳入编号) 。10 表箱11 剩余电流保护三 级 表 后 漏 保二 级 分 支 漏保12 安全运行标志对 地 距 离 1.5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27 页7112.1.2低压分线编号以“ T”接杆编号为基础,编为“XX-1” 、 “XX-2”向负荷侧延伸呈自然数码递增; 支线编号以“T” 接分线杆编号为基础, 编为 “XX-XX-1” 、“ XX -XX-2 ”向负荷侧延伸呈自然数码递增。12.1.3 对于改造线路新增电杆编号取原线路小号侧杆塔编号加1、2,如 03+1、03+2。原则上新增杆塔不超过2 基;杆塔减少则其他杆号暂不改动;如增减大于 5 基,则该线路应重新编号。12.2 杆号标志规范12.2.1 杆号牌一般采用刷漆(喷漆)方法编号,有条件的可采用挂牌或粘纸方式。12.2.2 杆号牌内容应包括电压等级、设备名称和编号,尺寸一般采用380 x230 mm (白底黑字)。12.2.3杆号牌底边距离地面2.0m处,安装方向面向小号侧。12.3 相位标识12.3.1 0.4KV 线路起始杆、终端杆、转角杆、耐张杆、分支杆及电缆两侧杆塔应喷刷明显相位标志或贴反光相位标志(材料应不易退色、粘贴牢固可靠),分别用黄、绿、红、黑表示A、B、C、N四相导线的相位。12.3.2相位标志直径为50mm ,可采用在杆号牌上方刷漆(喷漆) ,一般距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5m;或悬挂于横担处(材质可采用不锈钢或铝质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27 页7212.4 安全标识12.4.1 在路旁及易被车撞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或做保护墩。12.4.2 警示标志:应喷刷红、白相间反光标志或贴红、白相间反光标志(材料应不易退色、粘贴牢固可靠) ,红、白相间100mm ,即红、白颜色宽度为100mm , 面积从杆底往上不应小于 1.0m。12.4.3 保护墩:高度 1.0m,形状为圆柱形(800mm )或梯形柱形 (顶 部 400mm , 底 部800mm ) ,保护墩表面有警示标志,要求与以上一致。12.4.4 安装在路旁、人行道上的拉线装设红白相间保护管。12.5 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标志电能计量装置应设置表箱编号及户名牌,且箱体喷涂警示标志。红 白 相 间 保 护 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2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