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pdf
-
资源ID:33680179
资源大小:40.1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pdf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自读导言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很多“ 我” 常常局限于 “ 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的认识,提出了相反的观点,独辟蹊径,很富有思辨色彩。教师应启发学生认识到这种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创新思维。自读要求1.根据书下注释并利用工具书解决有关字词问题。2.认真读几遍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3.结合“ 自读提示 ” 和课后习题,理解下面的问题: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完成课后习题。4.完成相关迁移训练。学习重点1.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2.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说:确定自读要求的目的在于:一是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如何及时处理文中传递出的现有信息,从而克服学习中常常犯有的“ 舍近求远 ” 的毛病。而学习重点的凸现旨在诱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深入思考。)自读程序 1.初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 锲而不舍约翰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注意加点词的意思 )。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 一事无成持之以恒推敲 不言而喻轻而易举 锲而不舍2.细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3.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说:自读程序分三步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帮助解释“ 推敲” 一词时可涉及到相关典故;在解释 “ 锲而不舍 ” 时可涉及到荀子的有关名言。划分本文结构可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 实战演习 ” 。本文中心论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适时适度点拨。课后练习一、二应指导学生主要从文中找答案,应鼓励学生多开辟回答途径。 迁移训练旨在让学生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自读点拨 1.关于“ 推敲 ” 的典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 岛(贾岛)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 推字,又欲着 敲 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 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之尹前,岛具对所得词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 敲” 字佳矣。 ”2. 关于 “ 锲而不舍 ” 的出处:荀子 劝学: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关于本文结构:应注意下面的两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第 5 自然段和第 10 自然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第二,末段在全文中的总结作用。4.关于本文的开头:可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为后面 “ 放矢” 和“ 树的”;与谈骨气开头的开门见山作比较。5.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要点: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段落和一道习题:第7 自然段和第 14 自然段(末段);习题二。6.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1)例证法: 约翰 古登贝尔克的事例 (第 8 自然段 );罗兰 布歇尔的事例(第 9 自然段 )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2)引证法:第 6 自然段和第 11 自然段。7.关于课后习题:(1)习题一:第一问答案见第4 自然段中的有关文字。第二问答案见6、7、14 自然段中的有关文字,可归纳为三点:其一,积累知识 ;其二,活用知识 ;其三,发展知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三问答案见第13 自然段。(2)习题二:第一问如前所述。第二问为开放性题目,要鼓励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指观点与材料 )结合起来。(3)习题三:现成答案当然在段末,但应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解说:这里的点拔都是粗线条的,应该说与本文写作意图是相吻合的:不能用所谓的正确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自读思考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最后一课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 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 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 “ 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 哲学家又问: “ 旷野里长着什么 ?” 弟子们答: “ 旷野里长着野草。 ” 哲学家说: “ 对,旷野里长满杂苹,现在我想知道该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 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够了。” 哲学家摇摇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 “ 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 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位弟子说: “ 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 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 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来相聚。”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 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同样,要想让灵魂净洁,惟一的方法就是去占领它。1.根据文意,在最后一段的两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每处 4个字以内 )2.对哲学家 “ 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 的提问,为什么弟子们的回答都不正确?3.根据上下文的提示, 该怎样正确地回答哲学家“ 如何正确地除掉杂草” 的问题 ?4.文中说原来相聚的地方已变成了一片庄稼地。它是怎样 “ 变成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 的?5.一年后,哲学家为什么始终没有来赴约?6.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准确地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参考答案1.种上庄稼用美德 2.无论是从表面上除去杂草,还是连根挖出杂萆,都只是暂时性的,而不能彻底永久地除掉这些杂草。3.要彻底永久地除掉这些杂草,就要把它改变成良田,种上庄稼。4.是哲学家用一年时间把荒地开垦成农田种上的谷子。5.因为哲学家把旷野改造成农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已用行动和事实给学生们作了回答,所以他不必再赴约作口头回答了。6.要除掉头脑中错误的、肮脏的思想,只有用正确的、美善的思想去武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