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公司安全管理控制程序.doc
燃气公司安全管理控制程序文件编号:HL.HSE216-20141 目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减少或控制生产过程风险,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强化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定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供气过程及相关服务中安全管理。3 职责3.1 最高管理者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全面领导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3.2 安全总监协助最高管理者管理公司安全工作,对公司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3.3 公司其他领导按照“谁主管,准负责”的原则,负责各自分管系统、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并负直接领导责任。3.4 安全监察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HSE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负责对安全生产制度、相关标准及安全责任的落实实施监督。4 工作程序4.1 工作计划4.1.1 公司安委会每年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会,确定年度HSE安全工作计划,并以公司文件形式下发到各部门遵照执行。4.1.2 安全监察部根据HSE方针目标的要求,每年制定本年度HSE工作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也要将分解的目标,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公司年度安全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4.2 安全教育 各部门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技术素质和事故防范能力。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4.2.1 各级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员工、合同工、以及承包方的工作人员)都要接受安全培训、教育。4.2.2 新员工上岗必须进行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4.2.3 员工调换工作岗位或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必须进行相应的部门级或班组级安全教育。4.2.4 对临时进入工作场所进行参观、检查的人员应由本部门安全员进行与该场所有关的安全知识培训后方能进入。4.2.5 特殊工种必须经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安全取证培训,经考试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并按规定的期限进行复审,复审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岗作业。4.3 安全检查4.3.1 安全检查实行两级检查制度。安全监察部每季度组织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单位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安全监察部在每个节假日前组织一次安全检查。4.3.2 安全检查对发现问题应填写隐患整改通知单,并保留相应记录。4.4 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活动是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每月各生产班组组织两次安全日活动(每月14日和28日),其主要活动内容应包括:a)学习公司安全生产文件、通知及相关材料;b)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安全生产技术知识、防护知识及相关标准。学习并执行HSE作业指导书;c)结合事故案例,讨论分析典型事故,总结本部门、岗位应吸取的经验教训;d)熟悉设备性能及其附属安全装置、安全操作要点,掌握安全检查重点,了解安全装置、消防器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方法;e)参与风险识别及管理活动,开展事故预想、岗位练兵和应急预案演练;f)总结分析上周安全工作、布置下周安全计划。4.5 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管理4.5.1 资产管理部负责对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过程实施监控。4.5.2 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和安全装置的采购必须经公司最高管理者审批。4.5.3 使用部门负责安全装置的购置、安装、和使用。4.6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4.6.1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了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4.6.2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由各单位上报特种作业人员名单,由安全监察部统一安排到有培训资质的培训单位取证学习。4.6.3 各单位必须保持特种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不得随意对已持证人员改换工种。对因其他原因确需要改变工种者,必须上报人事劳动部、安全监察部备案。4.6.4 特种作业人员每两年复训一次,复训时由安全监察部组织报送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技术理论的考核,考核合格后在操作证上加盖复训合格印章,复训不合格者,其特种作业操作证作废。4.7 危险作业管理4.7.1 在危险作业过程中,如果安全措施部分或全部失效,应立即启动应急计划,危险作业结束后。要检查施工现场,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撤离。4.7.2 危险作业执行作业许可管理控制程序。4.8 临时外来人员安全管理规定4.8.1 所有外来人员,未经门卫允许,不得进出公司区域,严禁携带火种进入门站区域。 4.8.2 外来进入公司的人员如需长时间在生产区作业,须到生产运营部办理相关手续后,接受安全教育,方可进入。4.8.3 外来进入公司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确须进入门站危险区域,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安全管理规定执行。5 相关文件5.1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5.2 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5.3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6 记录6.1 隐患整改通知单 6.2 消防设施、器材登记表 6.3 特种工种明细表 6.4 动火作业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