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碳酸饮料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泓域咨询/乌鲁木齐碳酸饮料项目投资计划书乌鲁木齐碳酸饮料项目投资计划书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摘要碳酸饮料分为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低热量型、其他型等,常见的品牌有:可乐、雪碧、芬达、七喜、美年达等。碳酸饮料曾经深受80后、90后喜爱,碳酸饮料产量也一度节节攀升。随着两大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公司陆续交出了2017年业绩单,可口可乐净利润同比大跌81%,百事可乐净利润同比下滑23%,实在让外界唏嘘不已。该碳酸饮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2689.6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832.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36%;流动资金1857.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64%。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1431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1035.91万元,税金及附加223.29万元,利润总额3279.09万元,利税总额3954.67万元,税后净利润2459.3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95.3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5.84%,投资利税率31.16%,投资回报率19.38%,全部投资回收期6.66年,提供就业职位249个。乌鲁木齐碳酸饮料项目投资计划书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信息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二、项目承办单位三、战略合作单位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七、设备购置八、产品规划方案九、原材料供应十、项目能耗分析十一、环境保护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十三、项目进度规划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十五、报告说明十六、项目评价十七、主要经济指标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二、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六、项目必要性分析第三章 市场调研预测第四章 产品规划方案一、产品规划二、建设规模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方案一、项目选址原则二、项目选址三、建设条件分析四、用地控制指标五、用地总体要求六、节约用地措施七、总图布置方案八、运输组成九、选址综合评价第六章 项目工程设计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二、项目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三、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四、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五、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六、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七、土建工程建设指标第七章 工艺先进性分析一、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二、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采购及管理二、技术管理特点三、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四、设备选型方案第八章 环境保护概述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二、建设期环境保护三、运营期环境保护四、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五、废弃物处理六、特殊环境影响分析七、清洁生产八、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九、环境保护综合评价第九章 职业安全一、消防安全二、防火防爆总图布置措施三、自然灾害防范措施四、安全色及安全标志使用要求五、电气安全保障措施六、防尘防毒措施七、防静电、触电防护及防雷措施八、机械设备安全保障措施九、劳动安全保障措施十、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教育制度十一、劳动安全预期效果评价第十章 建设及运营风险分析一、政策风险分析二、社会风险分析三、市场风险分析四、资金风险分析五、技术风险分析六、财务风险分析七、管理风险分析八、其它风险分析九、社会影响评估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方案一、节能概述二、节能法规及标准三、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能源供应条件四、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二、项目预期节能综合评价三、项目节能设计四、节能措施第十二章 项目计划安排一、建设周期二、建设进度三、进度安排注意事项四、人力资源配置五、员工培训六、项目实施保障第十三章 项目投资分析一、项目估算说明二、项目总投资估算三、资金筹措第十四章 经营效益分析一、经济评价综述二、经济评价财务测算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第十五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一、招标依据和范围二、招标组织方式三、招标委员会的组织设立四、项目招投标要求五、项目招标方式和招标程序六、招标费用及信息发布第十六章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 项目基本信息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乌鲁木齐碳酸饮料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xx经济新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碳酸饮料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14000.00万元。二、项目承办单位xxx有限公司三、战略合作单位xxx科技公司四、项目提出的理由碳酸饮料类产品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通常称为汽水。碳酸饮料能产生泡沫和刺激味道的二氧化碳,喝下之后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味道,在20世纪曾经风靡全球。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增加,碳酸饮料市场一直处于劣势。而消费升级以及碳酸饮料替代品日益更新,使得碳酸饮料高糖高热量让许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望而却步。碳酸饮料产销量自2015年起,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2017年产量规模降至1744万吨,碳酸饮料销量规模为1716万吨,而2018年全国碳酸饮料市场也依然没有明显起色。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xx经济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乌鲁木齐,通称乌市,旧称迪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7个区、1个县,总面积14216.3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3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50.58万人,城镇人口261.57万人,城镇化率74.61%。乌鲁木齐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新疆中部、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毗邻中亚各国,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有亚心之都的称呼,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并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2500千米)。西汉初年,汉朝即置戊己校尉在乌鲁木齐近处的金满(吉木萨尔)设营屯田,维护丝路北道安全;唐朝时期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清朝在新疆驻军开始大规模开发,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乾隆扩建筑城,改称迪化;1884年迪化为新疆省省会,从此成为全疆的政治中心;1954年迪化改称乌鲁木齐,蒙古语里意为优美的牧场。乌鲁木齐还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12月,入选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2019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乌鲁木齐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二)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42254.45平方米(折合约63.35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碳酸饮料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42254.4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8804.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466.0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9298.3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389.36平方米。七、设备购置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37台(套),主要包括:xxx生产线、xx设备、xx机、xx机、xxx仪等,设备购置费4674.89万元。八、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碳酸饮料xxx单位/年。综合考xxx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有限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九、原材料供应项目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有:xxx、xxx、xx、xxx、xx等,xxx有限公司所选择的供货单位完全能够稳定供应上述所需原料,供货商可以完全保障项目正常经营所需要的原辅材料供应,同时能够满足xxx有限公司今后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预期要求。十、项目能耗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947507.07千瓦时,折合116.45吨标准煤,满足乌鲁木齐碳酸饮料项目项目生产、办公和公用设施等用电需要2、项目年总用水量12175.91立方米,折合1.04吨标准煤,主要是生产补给水和办公及生活用水。项目用水由xx经济新区市政管网供给。3、乌鲁木齐碳酸饮料项目项目年用电量947507.07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2175.91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17.49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7.10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2.93%,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十一、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经济新区发展规划,符合xx经济新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项目设计中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应用清洁原材料,生产清洁产品,同时采取完善和有效的清洁生产措施,能够切实起到消除和减少污染的作用。项目建成投产后,各项环境指标均符合国家和地方清洁生产的标准要求。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一)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由xxx有限公司承办的“乌鲁木齐碳酸饮料项目”主要从事碳酸饮料项目投资经营,其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有关条款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二)项目选址与用地规划相容性乌鲁木齐碳酸饮料项目选址于xx经济新区,项目所占用地为规划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此外,项目建设前后,未改变项目建设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在落实该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xx经济新区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符合项目建设区域用地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要求。(三)“三线一单”符合性1、生态保护红线:乌鲁木齐碳酸饮料项目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不在主导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用水水源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该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质量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营运过程消耗一定的电能、水,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该项目所在地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后,废气、废水、噪声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理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十三、项目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2689.6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832.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36%;流动资金1857.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64%。(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431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1035.91万元,税金及附加223.29万元,利润总额3279.09万元,利税总额3954.67万元,税后净利润2459.3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95.3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5.84%,投资利税率31.16%,投资回报率19.38%,全部投资回收期6.66年,提供就业职位249个。十五、报告说明项目报告从系统总体出发,对技术、经济、财务、商业以至环境保护、法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通过对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十六、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经济新区及xx经济新区碳酸饮料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经济新区碳酸饮料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2、xxx集团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乌鲁木齐碳酸饮料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经济新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249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495.35万元,可以促进xx经济新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5.84%,投资利税率31.16%,全部投资回报率19.38%,全部投资回收期6.66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6.66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发挥民间投资在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为广大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国务院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就业、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支撑增长、促进就业、扩大创新、增加税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部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粗放,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落后,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应用不够广泛,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缺乏,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今天,我们对民营经济的包容与支持始终如一,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未来的激情也澎湃如昨。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十七、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平方米42254.4563.35亩1.1容积率1.361.2建筑系数68.17%1.3投资强度万元/亩170.991.4基底面积平方米28804.861.5总建筑面积平方米57466.051.6绿化面积平方米4389.36绿化率7.64%2总投资万元12689.69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0832.222.1.1土建工程投资万元4292.492.1.1.1土建工程投资占比万元33.83%2.1.2设备投资万元4674.892.1.2.1设备投资占比36.84%2.1.3其它投资万元1864.842.1.3.1其它投资占比14.70%2.1.4固定资产投资占比85.36%2.2流动资金万元1857.472.2.1流动资金占比14.64%3收入万元14315.004总成本万元11035.915利润总额万元3279.096净利润万元2459.327所得税万元1.368增值税万元452.299税金及附加万元223.2910纳税总额万元1495.3511利税总额万元3954.6712投资利润率25.84%13投资利税率31.16%14投资回报率19.38%15回收期年6.6616设备数量台(套)13717年用电量千瓦时947507.0718年用水量立方米12175.9119总能耗吨标准煤117.4920节能率22.93%21节能量吨标准煤37.1022员工数量人249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一)公司概况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突出业绩导向,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考评机制,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管控和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产品生产成本;着力推进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了员工配置,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指标,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原料转化率稳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消耗,产品成本优势明显。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440.19万元,同比增长16.21%(1177.59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碳酸饮料生产及销售收入为7118.94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4.35%。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1772.442363.252194.452110.058440.192主营业务收入1494.981993.301850.921779.737118.942.1碳酸饮料(A)493.34657.79610.81587.312349.252.2碳酸饮料(B)343.84458.46425.71409.341637.362.3碳酸饮料(C)254.15338.86314.66302.551210.222.4碳酸饮料(D)179.40239.20222.11213.57854.272.5碳酸饮料(E)119.60159.46148.07142.38569.522.6碳酸饮料(F)74.7599.6792.5588.99355.952.7碳酸饮料(.)29.9039.8737.0235.59142.383其他业务收入277.46369.95343.53330.311321.25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147.8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46.61万元,增长率26.25%;实现净利润1610.9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31.68万元,增长率25.93%。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8440.19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7118.94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4.35%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16.21%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1177.59利润总额万元2147.88利润总额增长率26.25%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446.61净利润万元1610.91净利润增长率25.93%净利润增长量万元331.68投资利润率28.42%投资回报率21.32%财务内部收益率28.00%企业总资产万元31402.71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31.36%流动资产总额万元9849.02资产负债率32.41%二、碳酸饮料项目背景分析碳酸饮料分为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低热量型、其他型等,常见的品牌有:可乐、雪碧、芬达、七喜、美年达等。碳酸饮料曾经深受80后、90后喜爱,碳酸饮料产量也一度节节攀升。<p>2016年,我国饮料行业发展与食品工业经济走势大体相当,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基本企稳,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产业转型升级成果初步显现,经济发展的活力再次转强,是我国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和新增长点之一。2014年达到巅峰,产量达到1810.66万吨,此后销量持续下跌。2017年碳酸饮料产量跌至1744.41万吨。<p>2014年碳酸饮料销量达到巅峰,逼近1800万吨,此后碳酸饮料开始走下坡路,销量持续下滑,2016年碳酸饮料销量跌至1739万吨。<p>消费升级,碳酸饮料高糖高热量让许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望而却步,果汁、粗粮饮品、醋饮料等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成为饮料市场新宠。面对内忧外患,碳酸饮料市场的萎缩持续加剧。<p>最近几年,饮料行业消费呈现疲软态势,行业“巨头”首当其冲,于是饮料企业为扭转业绩下滑之势便采取了涨价策略。但目前来看,这一措施并不能完全扭转颓势。行业大势下行之下,企业或许只有走创新融合之道,才能“突围”成功。<p>近日,中粮可口可乐重庆公司正式发布了一款“雪碧纤维+”的新饮品。在重庆正式发售前,已有电商平台在售,价格区间在829元,远高于普通碳酸饮料。但因有“零卡路里”“健康”的卖点,使其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拥有较高的人气,与吸脂可乐、蓝色可乐、粉色可乐等一起并列为“最红”碳酸饮料。“普通碳酸饮料越来越卖不动了,高糖高热量让许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望而却步。”事实上,早在2016年,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统一、娃哈哈在内的国内外知名饮料企业都曾表态,饮料行业大单品时代一去不返,未来旗下的饮料产品将以“健康”“多元”为主。<p>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以及“口味”的变换,传统软饮市场受到极大的冲击。从国内外饮料巨头的销售数据来看,饮料行业整体性的衰退早已到来。行业大势下行之下,企业或许只有走创新融合之道,才能“突围”成功。<p>2018年伊始,食品饮料行业率先经历了一波涨价潮:先是包括雪花、青岛啤酒在内的多家啤酒企业宣布,1月1日起将对产品进行价格调整;随后,康师傅也开始执行新的价盘,康饮茶/果汁系列提价23元;日前,全球饮料行业的翘楚可口可乐也宣布对所有旗下产品供货价进行上调,幅度为23元/箱,价格调整范围目前是北京餐饮渠道3款易拉罐,后续涨价策略可能扩散到全国。<p>最近几年,饮料行业消费呈现疲软态势,行业“巨头”首当其冲,于是饮料企业为扭转业绩下滑之势便采取了涨价策略。但目前来看,这一措施并不能完全扭转颓势,比如可口可乐在北美已经先行先试提价策略但收效甚微。<p>据可口可乐公司财报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该公司去年的净利润为11.8亿美元,同比减少了81%;与此同时,另一国际巨头百事可乐公司因有薯片等系列产品支撑,净利润达到48.5亿美元,但比上一年少赚了23%,在饮料端的降幅也颇为明显。<p>而国内的统一、康师傅等公司,2016年的销售业绩也不尽如人意。近日,康师傅和统一公布2017年的销售年报显示,双方在饮料端的销售额较2016年有所上涨,但幅度不大,未能扭转国内整个饮料行业销售额和销量双双走低的态势。<p>事实上,早在2015年底,多位业内人士就曾指出,传统饮料业迎来了它的瓶颈期,增长乏力已经成为行业性的问题。我国饮料行业与其它行业一样,亦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近年来行业增速明显放缓。目前中国饮料行业也进入了降速增长的“新常态”发展阶段,由此而来更需要差异化竞争,创新和转型升级已成为饮料行业的迫切需要与必然选择。三、碳酸饮料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随着两大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公司陆续交出了2017年业绩单,可口可乐净利润同比大跌81%,百事可乐净利润同比下滑23%,实在让外界唏嘘不已。<p>事实上,这并非饮料行业第一次出现糟糕局面。根据美国饮料行业刊物饮料文摘数据,美国碳酸软饮料销量连续11年下跌,2015年下降1.2%,降幅大于2014年的0.9%。行业内三大巨头销售量皆有所下降。同时,2015年碳酸软饮料人均消费量下降至153.7升,创自1985年来的30年最低。<p>来自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市场对“年轻化、健康化、颜值化”等潮流品类和产品的需求增加,我国碳酸饮料产量在2014年达到1810.66万吨的巅峰后,已经是连续三年负增长,2017年产量跌至1744.41万吨。从各品种占饮料总产量的比重来看,2017年碳酸饮料占比9.66%,已经跌破10%。<p>碳酸饮料的失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市场调研公司EuromonitorInternational数据显示,虽然中国市场碳酸饮料销售额在过去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但以销售量计算,碳酸饮料在2015年和2016年均出现下滑,由于2017年夏天气温偏高,国内碳酸饮料销量小幅增长2.4%,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销量也有所增长,但整体下滑趋势不可逆转。<p>消费升级背景之下,碳酸饮料高糖高热量让许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望而却步,果汁、粗粮饮品、醋饮料等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成为饮料市场新宠,预计未来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将继续被茶饮料、果汁饮料等抢占,地位继续下降。但考虑到我国过去消费碳酸饮料的群体较为庞大,因此在较长时期内,碳酸饮料的市场空间依然存在。果汁和茶饮料等品类的崛起并不能完全替代碳酸饮料的消费,可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碳酸饮料行业逐渐步入其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p>另外,中国还没有从国家层面对食品减糖的措施和标准做出进一步要求,但已经有一些国家这样做了。从墨西哥在2014年成为全球第一个开征“糖税”的国家后,短短几年间,这一新的税种已在全球蔚然成风。刚刚过去的2017年,包括英国、法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加入征收“糖税”的行列,还有十几个国家的征税计划已在议会讨论之中。可以预见,中国加入这一行列只是时间问题,届时,碳酸饮料的前景更加暗淡。第三章 市场调研预测一、碳酸饮料行业分析碳酸饮料类产品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通常称为汽水。碳酸饮料能产生泡沫和刺激味道的二氧化碳,喝下之后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味道,在20世纪曾经风靡全球。<p>碳酸饮料可分为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低热量型、其他型等,常见有可乐、雪碧、芬达、七喜、美年达等。其中果汁型碳酸饮料指含有2.5%及以上的天然果汁;果味型碳酸饮料指以香料为主要赋香剂,果汁含量低于2.5%;可乐型碳酸饮料指含有可乐果、白柠檬、月桂、焦糖色素;其它型碳酸饮料:乳蛋白碳酸饮料、冰淇淋汽水等。<p>碳酸饮料诞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最初的发现是从饮用天然涌出的碳酸泉水开始。我国碳酸饮料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入侵,汽水设备和生产技术进入我国,1927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上海及天津设厂生产,打开了中国碳酸饮料的市场。随后,百事可乐加入竞争,至今,碳酸饮料市场仍然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天下。<p>碳酸饮料产业链上游为碳酸饮料加工及灌装层。按照生产加工方法的不同,碳酸饮料的生产流程分为“一次灌装法”和“二次灌装法”,所需要的设备有糖浆调配设备、碳酸化设备、洗瓶设备、灌装设备等。中游为碳酸饮料的流通,碳酸饮料主要出现在超市、商场、电子商务等场景售卖,肯德基、麦当劳等餐饮企业直接供应。下游则为消费者,曾经风靡全球的碳酸饮料,在消费升级以及碳酸饮料替代品日益更新的情况下,碳酸饮料高糖高热量让许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望而却步。<p>碳酸饮料生产线由自动冲瓶机、常压灌装机、自动封口机、输送系统组合而成整条生产线呈直线型,是分体的流水线。目前,碳酸饮料生产设备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有德国、美国、意大利和瑞典等。亚洲的日本虽起步比较晚,却发展很快,在国际市场也占有一定地位。为了适应饮料工业大生产,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需要,饮料设备越来越趋向于高速度、高精度及大型化。如碳酸饮料生产线设备的灌装速度最高可达2000罐/min,德国HK公司、SEN公司、KRO-NES公司,其灌装设备的灌装阀头数分别达到165头、144头、178头。非碳酸饮料设备的灌装阀头数有50-100头,灌装速度最高可达1500罐/min。<p>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市场对“年轻化、健康化、颜值化”等潮流品类和产品的需求增加,我国碳酸饮料产量在2014年达到1810.7万吨的巅峰后,已经是连续三年负增长,2017年产量跌至1744.4万吨,2018年不断推出的无糖碳酸饮料产品稍微拉动了碳酸饮料的产量,产量小幅增长,达到1744.6万吨。<p>目前,碳酸饮料的失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从碳酸饮料的消费量也能够看出。根据Euromonitor的统计,虽然中国市场碳酸饮料销售额在过去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但以销售量计算,碳酸饮料在2015年和2016年均出现下滑,由于2017年夏天气温偏高,国内碳酸饮料销量小幅增长2.4%,而2018年再次下降,为1752万吨,降幅为1.6%。<p>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两年碳酸饮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持续呈下降趋势,2017年收入为876.13亿元,同比下降5.09%;2018年营业收入再降至760.90亿元,降幅为13.15%。<p>随着消费观念升级,人们对健康指数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被贴上“不健康”标签,逐渐被其他饮料所追赶抑或超越。在日本,以绿茶饮料为主的无糖茶饮料市场在不断扩大;在美国,高级水果饮料盛行;在韩国,非碳酸饮料增长迅猛,茶饮料等健康饮料逐渐占主流。从我国饮料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碳酸饮料主导时代已经渐渐消逝,如今是健康类饮料主导时代。<p>在全民健康时代,果汁、粗粮饮品、醋饮料等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成为饮料市场新宠。随着支持糖税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市场上的饮料企业也纷纷“未雨绸缪”。我国消费碳酸饮料的群体较为庞大,在短时间内,碳酸饮料仍无法被完全取代。但在目前的形势下,碳酸饮料的发展前景依然黯淡。二、碳酸饮料市场分析预测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增加,碳酸饮料市场一直处于劣势。而消费升级以及碳酸饮料替代品日益更新,使得碳酸饮料高糖高热量让许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望而却步。碳酸饮料产销量自2015年起,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2017年产量规模降至1744万吨,碳酸饮料销量规模为1716万吨,而2018年全国碳酸饮料市场也依然没有明显起色。<p>碳酸饮料分为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低热量型、其他型等,常见的品牌有:可乐、雪碧、芬达、七喜、美年达等。碳酸饮料能产生泡沫和刺激味道的二氧化碳,喝下之后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味道,曾经深受80后、90后喜爱,碳酸饮料产量也一度节节攀升。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2018年上半年全国碳酸饮料类产量统计显示,2018年6月全国碳酸饮料类产量达到197.5万吨,与上年6月相比增长了4.1个百分点,5月份产量同比增长了13.15%.全国碳酸饮料类产量1-2月这两个月的产量为282.9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04%。<p>数据显示,我国碳酸饮料产量2014年达到巅峰,产量达到1811万吨。但是自2014年后,我国碳酸饮料产量持续三年下跌,2017年碳酸饮料产量跌至1744万吨。2018年上半年全国碳酸饮料类产量总产量为926.2万吨,同比增长17.19%。<p>20世纪可以说是属于碳酸饮料的世纪,碳酸饮料风靡全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代表了一种文化。但是随着饮料行业更多健康饮品的出现以及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碳酸饮料已经逐渐被替代,所有的碳酸饮料都正在经历全球范围内的销量下滑。据统计,美国碳酸软饮料销量连续11年下跌,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也不容乐观。<p>2014年中国碳酸饮料销量达到巅峰,逼近1800万吨,此后碳酸饮料开始走下坡路,销量持续下滑,2016年碳酸饮料销量跌至1739万吨。2017年我国碳酸饮料销量为1716万吨,2018年碳酸饮料销量总体将会继续下滑,预计全年销量将跌至1700万吨以下。<p>消费升级,碳酸饮料高糖高热量让许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望而却步,果汁、粗粮饮品、醋饮料等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成为饮料市场新宠。面对内忧外患,碳酸饮料市场的萎缩持续加剧。<p>最近几年,碳酸饮料行业消费呈现疲软态势,行业“巨头”首当其冲,于是饮料企业为扭转业绩下滑之势便采取了涨价策略。但目前来看,这一措施并不能完全扭转颓势。行业大势下行之下,企业或许只有走创新融合之道,才能“突围”成功。2018年可口可乐收购咖世家深入布局咖啡市场,希冀在咖啡市场开辟一片新天地。<p>2019年碳酸饮料行业会回暖吗?碳酸饮料行业路在何方?健康多元或许是突围方向。早已退市的重庆本土碳酸饮料天府可乐于2016年再度复出,在主打“健康”“草本”概念的同时还进行了口味创新,并陆续开发了包括苏打水、盐汽水在内的一系列标榜“健康”的饮品。<p>此外,营销也是碳酸饮料行业不错忽视的法宝。随着消费结构的巨变,饮料行业也进入了后营销时代。以往销售部是公司的龙头部门,市场部承载的业绩担当大概只能占20%;但在后营销时代,市场部的消费者研究功能及新产品上市策划的专业优势突显出来,市场部的业绩担当可能上升到65%,而销售只占到35%。谁能在终端露脸多,谁能在更多终端出现。谁能搭架互联网和粉丝链,谁就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大单品。第四章 产品规划方案一、产品规划(一)产品放方案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该项目主要产品为碳酸饮料,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