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知识研究综述.doc

    • 资源ID:33800489       资源大小:2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知识研究综述.doc

    _知识管理研究综述作者:陈威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02期        摘 要:知识管理是新时代对传统管理提出的重要挑战,其已成为管理学、经济学等方向的研究热点。所以,在对知识管理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从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基础理论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等方面对知识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指出目前知识管理研究的欠缺之处。        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知识工程;信息情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247-03        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管理应运而生并成为组织竞争及生存的主要措施。知识和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引起了增长模式和发展观念的变化,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知识通过促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和充分的利用来实现经济增长。随着知识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加大,产品、服务中的知识含量的不断提高,知识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知识将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根据世界银行专家统计,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各国经济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资本的积累,而是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即通过知识利用等因素提高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占70%以上。中国的青海、宁夏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别只有0.98%和2.33%1,而广东、福建能够有效获取知识要素、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环境要素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素,从而刺激了整个经济快速增长。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对以往知识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得出知识管理目前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和拓宽知识管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知识管理概念研究        巴斯(Bassi,1997)2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使用知识的过程。维格(K.wiig,1997) 3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涉及4个方面:自上而下地监测、推动与知识有关的活动;创造和维护知识基础设施;更新组织和转化知识资产;使用知识以提高其价值。CarlFrappuolo(1998) 4指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他认为,知识管理应有外部化、内部化、中介化和认知化4种功能。外部化是指从外部获取知识并按一定分类进行组织;内部化是指知识的转移,即从外部知识库中筛选、提取人们想得到的与特定用户有关的知识;中介化是指为知识寻找者找到知识的最佳来源;认知化则是将以上3种功能获得的知识加以应用的过程。        国内对于知识管理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根据邱均平教授的意见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5。所谓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        第二,根据左美云教授的观点可分为3个学派,技术学派、行为学派和综合学派6。(1)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教育背景。对他们来讲,知识等于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当中被标识和处理。(2)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育背景。对他们来说,知识等于过程,是一个对不断改变着的技能的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安排。(3)综合学派认为“知识管理不仅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成该学派的专家既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由于综合学派能用系统、全面的观点实施知识管理,所以能很快被企业界接受。上面列出的大多数学者都应该划入该学派。        二、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一)知识管理相关概念辨析        1.知识与数据、信息        Feigenbaum认为,知识是经过削减、塑造、解释和转换的信息。或者说,知识是经过加工的信息。Bernstein说知识是由特定领域的描述、关系和过程组成的。Hayes-Roth认为知识是事实、信念和启发式规则7。知识作为知识管理中的第一要素,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要理解知识的表示,我们需要认识和分析知识的载体。数据是我们每时每刻感觉到的大量的没有经过解释的信号,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黄灯,文档里一个个的汉字等。信息是具有意义的数据8。可以认为知识是数据和信息整合的完备形式,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第一是目的感,因为知识是用来达到一个目标的“智力支撑”;第二是再生能力,因为知识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产生新的信息,所以,知识可以认为是一项新的“生产要素”。        2.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        知识工程(Knowledge Engineering,KE)由人工智能专家Feigenbaum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9,作为人工智能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知识的表示、获取、组织与利用等。知识的多样性决定了它需要有一种科学的手段进行处理,这种基于知识的方法和应用通常被描述为知识工程,它与知识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        传统的信息管理以提供一、二次文献为主,以管理显性知识为主,而知识管理主要提供分析报告、综合研究成果在内的三次文献,包括编码的信息(显性知识)和非编码化的信息(隐性知识)的载体人的管理,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人才教育10。信息管理目前主要是信息流的控制,知识管理则是知识应用的管理11。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阶段说”。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即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第二,“等同说”。知识管理可以理解为信息管理,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架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工程和群体等。第三,“包含说”。与知识管理相比,信息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知识管理的范围要比信息管理的范围广。        (二)知识管理过程及成熟度测算        日本的管理学专家Nonaka(1995)定义了组织知识创造的SECI螺旋模型,开创了知识管理研究的新天地。此模型基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划分,定义了两种知识相互转化的4个过程,即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和内化。2000年,Nonaka把“场”的概念引入过程模型,指出组织知识传递与创新的这些基本过程是在相应的社会与文化的“场”中完成的。进而,他们综合知识构想、知识资产、场与SECI过程,进一步讨论了企业的知识创新过程。Wiig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如下四个过程:知识的创新与获得、知识的编辑与传播、知识的吸收、知识的应用及其价值实现。Spek将知识管理分为四个过程:开发新知识、现有知识及新知识的保护、知识的扩散、应用可用知识到产品与服务。Prost将企业中与知识管理相关联的核心过程分为如下几个过程:知识的辨识与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开发与创新,知识的共享与传播,知识的使用,知识的保存等13-14。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对于衡量组织知识管理的实施程度、科学指导组织知识管理的实施以及帮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实现知识管理的持续改善提供参考。尹彦(2010)在构建知识管理成熟度逻辑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成熟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粒子群算法与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进行有效评估,并通过实例验证本算法的实用性和优越性15。        三、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一)管理模式        严宁(2010)提出了基于eLearning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应用改进SECI知识管理模型,证明了知识管理与eLearning技术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16。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式主要包括:第一,编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知识与知识开发者剥离,使知识独立于特定个体或组织;而后仔细地提取知识并将其编码、储存在数据库中,公司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反复调用。第二,为人物化模式(或个人化),在这种模式中知识和知识所有者没有分离,知识通过人员的直接交流得到传播和分享17。        (二)人力资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拥有和独占知识产权的企业将成为真正赢家,于是对知识的管理即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热点。而人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无疑在知识管理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在设计知识共享策略时,提出知识共享应该从催生共享意识培养共享能力然后设计手段措施的思路,将知识共享从动机到分享作了有机串联18。        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研究发现,他们应该具有的知识管理能力依次为:“推动知识管理之能力”、“影响高层领导能力”、“影响基层管理者能力”、“知识管理业务能力”。同时,应具备“战略解读能力”、“沟通协作的能力”、“分析组织知识需求能力”、“教导员工获取与应用知识的能力”、“转化隐性知识成为显性知识的能力”、“促进知识管理与组织业务相结合能力”、“战略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19。        (三)识别模型        知识在其属性空间内是存在联系的,知识地图作为可视化表达工具,是具有属性空间知识的理想载体,它是知识空间形象思维的再现。在杂乱无章的知识群中,企业如果能够准确、高效地对知识加以识别,将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隐性收益20。        (四)知识管理绩效与组织效能        研究知识管理战略的6个主要维度为:外部导向、内部导向、显性导向、隐性导向、探索导向和利用导向,基于345家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检验了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效能的影响机制,发现互补效应的形成是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效能产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21。        (五)企业间研究        以知识管理(知识共享与转移)、企业核心能力和合作创新的三方互动模型为研究主线,研究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间合作创新机理。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合作创新中的作用和影响,并建立了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和转移模型,着重分析其运作机理。通过合作和竞争双向的博弈分析,深入地研究了合作创新的内在竞合特性。        (六)企业核心竞争力        黄蕴洁(2010)从知识角度认识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和知识本质,就企业知识管理对核心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以统计软件SPSS14.0进行资料分析,使用典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各层面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AMOS6.0统计软件进行线性结构模式分析,来验证本研究整体架构的适合度,从定量的角度对知识管理与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管理建议。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定义、基础理论、企业知识管理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对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部分学者都谈到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仍然作为管理的对象;而知识管理中把人看作是知识主体、知识源、重点在对人的知识的挖掘和利用。二者的视角不同,知识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或许说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更妥当一些,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寻求人与知识的有机结合,促进组织创新、事业创新,以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知识管理研究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大部分研究还是停留在概念性的研究,只有很少数的学者深入到问题的实质阶段进行研究。        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本文没有包含所有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文献,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握重要性和时效性两大原则,既选择了一部分很重要的经典文献,同时也将知识管理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包含其中。本文的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展开知识管理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辉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J.经济问题,2005,(1):37-39.        2 Bassi,LJ.Harnessing the Power of Intellectual CapitalJ.Training and Development,1997,51(12):25-30.        3 Wiig,Karl M.knowledge management: where did it come from and where will it go?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1997,13(6):        1-14.        4 Frappuolo.Defining Knowledge ManagementM.Computer World,1998.        5 邱均平,段宇锋.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J.图书情报工作,2000,(4):11-14.        6 左美云.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科学决策,2000,(3):31-37.        7 石纯一,黄昌宁.人工智能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8 边涛.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航空发展研究中心,2006.        9 Guus Schreiber.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M.史忠植,梁永全,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0 丁蔚,倪波.知识管理思想的起源从管理学理论的发展看知识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2000,(9):5-9.        11 邱均平,马海群.再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2000,(10):5-8.        12 曾翠,盛小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整合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0,(6):854-858.        13 Nonaka I.Takeuchi H.The Kowledge-Creating CompanyM.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4 Rob van der Spek,Josef Hofer-Alfeis,et al.The Knowledge Strategy ProcessM.The handbook on Knowledge Management,Published        by Springer-Verlag,Herdelberg,2002.        15 尹彦,赵涛,齐莉丽.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的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估研究J.情报杂志,2010,(5):142-146.        16 严宁,等.基于eLearning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5):96-98.        17 孙立立.国内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津图学刊,2003,(6):47-52.        18 孙利珍.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杨凌:西北农业科技大学,2009.        19 谢哲.高新技术企业中层管理者的知识管理能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0 张铁男,曹洪亮,等.基于知识地图和蚁群算法的知识识别模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8):1206-1212.        21 李忆,司有和.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效能的影响J.情报杂志,2010,(5):42-47.        责任编辑 王 佳15_

    注意事项

    本文(知识研究综述.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