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东方文学》复习资料共11页文档.doc

    • 资源ID:33833956       资源大小:169.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东方文学》复习资料共11页文档.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东方文学复习资料【精品文档】第 11 页绪 论一、东方的概念1.地理学的概念2.历史、政治概念3.文化概念“文化体系”(1)中国文化体系(2)印度文化体系(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4)欧美文化体系前三个属于东方专制主义倾向,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二、东方文学概念东方文学是亚非地区社会文学的艺术再现,是东方式的伦理道德、宗教意识、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的艺术载体,是多民族的,地区性的文学结合体,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章 古代文学(前3世纪3、4世纪)特点:(1)多源性;(2)宗教性;(3)口头性与集体性;(4)交流性与影响性第一节 古代埃及文学(前3100前332年)一、概况(1)箴言(教谕文学)普塔霍地普箴言(2)神话A.太阳神拉神的创世纪神话盖勃(男神)大地努特(女神)天空B.奥西里斯死而复生的神话奥西里斯(农耕民族)尼罗河神、植物之神、丰收之神伊西斯(妹妹妻子)赛特南风之神荷鲁斯战神C.神话意义:这则神话形象反映了古代埃及人的死亡或生命观念、宗教观念、王权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a.奥西里斯是尼罗河水复涨复落、两岸植物荣枯有序的人格化象征。古埃及人认为,人的死亡也像自然界的事物一样,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人既可以复活,也可以进入他界;b.这个神话表明已经建立起人间、天堂、地狱三层宗教、宇宙观,并由此生发出善恶有报的宗教道德观;c.神话客观反映古埃及社会状况,比如人世间的权力之争,血缘家庭关系的确立,长子继承制,妇女忠于丈夫,为父复仇的道德意识形成。(3)故事遭难水手的故事、厄运被注定的王子、昂普、瓦塔两兄弟主题:故事反映了底层劳动者反抗王权统治的强烈愿望和必胜信心,在瓦塔不断死而复生的浪漫主义中,揭示了劳动人民和被压迫阶级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表明正直和善良是任何时候也消灭不了的。(4)诗歌A.劳动歌谣(3首)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搬谷人的歌谣B.爱情诗宗教诗、赞美诗、怨妇诗二、亡灵书与埃及人的死亡观亡灵书并非宗教经典,而是古埃及文学汇编,是世界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之一。它共有27篇,约140章。亡灵书通过对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宗教礼仪的描述,对冥间生活想象丰富的描绘,强烈的表达了埃及人酷爱生命,热爱生活,渴望永生的愿望。也是了解研究古埃及人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珍贵的,具体生动的资料。第二节 古巴比伦文学(前19世纪前16世纪)一、社会文化背景1.巴比伦文明阿卡德人是最早的人民亚述文明泥板书(楔形文字,象形文字)2.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前19世纪前16世纪)新巴比伦(前7世纪前6世纪)二、文学概况1.对话文学主人与奴隶的对话2.寓言故事狐狸与父母3.神话传说埃努马·埃立什创世神话伊什塔尔下降冥府三、吉尔伽美什史诗最早,12块大型泥板书,3000多行1.构成(1)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的故事(主要核心,篇幅最长)(2)大洪水的故事(3)阴曹地府的故事2.思想内容:(1)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所描写的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征服妖魔和天牛的故事就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反映,特别是,吉尔伽美什杀死神牛,拒绝女神伊什塔尔的求爱,不仅是对自然的宣战,也是挑战神的权威,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初步觉醒。(2)体现了两种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关系具有深刻含义,吉尔伽美什是文明文化的代表,恩奇都则是野蛮文化的化身,两人的交往与各自性情的变化,形象的反映了两河流域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3)对生命奥秘的探求。从人类认识的发展史来看,吉尔伽美什的探求与失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他的探求打破了人类永生的幻想,标志着人类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已经开始。(4)体现宇宙运行规律与人的生命规律的关系。一天十二个时辰与十二个帝王相契合,史诗以自然为基础,形成英雄与太阳的对应模式。第三节 古希伯来文学一、文化背景二、圣经旧约富庶的书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是希伯来人的文学作品汇编,也是犹太及其相邻民族自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字的重要资料。(一)共39卷,分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诗文集(二)文学内容神话,传奇故事,史诗,史传文学,小说,诗(抒情诗、哲理诗)启示文学1.神话主要记录在创世纪第一章至第十一章(1)上帝创造天地意义:A.体现了严格的一神论思想,表明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而上帝也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神,形成了神权高于一切的神权思想;B.它是宗教哲学的根源,形成了宗教哲学中重要的理论目的论,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上帝安排的,上帝是第一因,是本体;C.形成了具有宗教色彩的自然科学观地球中心主义(地心说);D.创世神话将语言置于存在之上,把语言的地位和力量推到了极致,所以上帝的语言就等同于上帝,等同于真理。(2)伊甸园的故事意义:A.宗教层面上,其一是“原罪论”的由来,也是人类一切罪恶和不幸的根源,由此引发而来赎罪意识和救赎;其二是性别歧视的开始,消解了女性作为独立存在个体的可能,并开启了男性强行替女性代言的历史,而且女人在失去人类乐园的过程中成了罪魁祸首;B.从历史的层面上,上帝是严厉的,上帝的旨意是不能违背的,从而突出强调了上帝对人类生存的支配性和人对上帝的依赖性,起到了强化“一神”信仰的重要性,同时也形成了罪与罚的观念。C.文化层面上,反映了人类认识自我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从野蛮状态走向文明的伟大历史进程;D.这一神话也反映了人类对知识、智慧追求的本性,也就是寻求自我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建立人的主体意识;E.反映了古希伯来人对生与死,对生命奥秘的探求。2.史诗出埃及记3.史传文学大卫的故事4.小说路得记、以斯帖记5.诗歌(1)抒情诗:雅歌(所罗门之歌或歌中之歌在所有诗歌之中最美的诗歌,一般我们把它看做爱情诗集,是男女主人公互相赞美调情的情歌)、诗篇(共150篇,其一出自大卫之手,其二献给大卫的诗)、耶利米哀歌(描写的是最悲惨,情调最悲切的哀歌。淋漓尽致的抒发了作者的亡国之恨和忧民之情。格式上采用贯顶体,用希伯来的字母顺序来书写;韵律上采用气纳体,每五个强音,前一段三个强音,后一段两个强音,用于哀悼。)(2)哲理诗:箴言(由数百首短诗编撰的哲理诗集)、约伯记(诗剧,具有戏剧因素的宗教哲理长诗)1.好人为何受难作者认为:好人遭受苦难,是因为上帝考验他信仰是否真诚。约伯的受难是上帝有目的的,只有相信上帝是全知全能公正和伟大的,按上帝的旨意行事,最终才会得救,所以罪与罚的答案只能从信仰中得到2.无私信仰人们能否一无所求信仰上帝3.上帝是否具有无上的权威,上帝是否是仁慈的。第四节 古代印度文学一、社会文化特征1.宗教特征宗教性,轮回,业报(业行动)2.薄弱的历史观和现实观3.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独有的也是人类社会中最为荒谬的观念之一,它对印度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的影响是深刻持久而广泛的,直至今天。形成于公元前3000至2000年之间。具体来讲,就是把不同人群分为不同种姓,每个种姓间有不同等级,每个等级不可逾越,主要分为四个等级:(原人补卢沙)婆罗门嘴第一种族祭祀阶层刹帝利双臂第二种族武士阶层吠舍双腿第三种族平民阶层首陀罗双脚第四种族底层阶层(前两种族是贵族,前三种族为雅利安人,后一种族为达罗毗荼人,还有一种最底层的种族是贱民)二、印度文化体系核心印度教1.历史吠陀教(公元前2000-1000之间)婆罗门教(公元前1000-公元元年前后)印度教(公元前后至今)“吠陀”指知识、学问吠陀教和婆罗门教三大主神:因陀罗雷电神阿耆尼火神苏摩酒神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创造之神(四面神)毗湿奴守护神(四手神)湿婆毁灭之神(三眼神)2.梵我合一“梵”,梵语的音译,指清静、寂静。是印度教的专用名称。既是宗教信仰中神发概念,也是宗教理念中哲学概念。“梵”是永恒的,是不可增减不可变化的宇宙精神的本原,从哲学层面来看,是世界的本质,一切事物都生于梵。“梵我合一”:是指把自己完全融于梵中,个体的我融于本体的我之中。只有达到梵我合一才能超越轮回,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梵我合一是印度教的根本教义,也是印度文化体系的核心思想和目标,是印度文学的永恒主题。三、吠陀本集1.四部吠陀(宗教经典):梨俱吠陀颂赞娑摩吠陀曲调(与诗经中的“颂”类的;对牛的崇拜,“牛”是财富的象征)夜桑吠陀祭祀,祭祀用语(黑夜柔吠陀仪式;白夜柔吠陀祷词)阿达婆吠陀巫术咒语2.意义:吠陀本集是印度宗教经典和文学创造的古典文献,是祭祀巫术和文艺的结合体,从文学的角度看,它是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从本质上看,它的信仰价值是第一位的,审美价值居次要地位。3.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诗歌总集:印度吠陀本集、中国诗经、埃及亡灵书四、两大史诗: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一)摩柯婆罗多(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之间)作者是传说中的人物:广博仙人毗耶娑。全书18篇,10万颂(1颂2行4句),20万行。1.从内容上看,一共分三部分:(1)主干故事 两万颂(2)各种插话 200多个(3)说教文字 影响比较大的是宗教哲学长诗薄珈梵歌2.思想内容(1)般度族与俱卢族堂兄弟之间的斗争,不只是世俗意义上的王位之争,也是天神与阿修罗之间永恒斗争的一个片段,是化身为般度族的天神的道德世界和化身为俱卢族的阿修罗的非道德世界的斗争,是正法和非法的斗争;(2)表现了新法与旧法之争,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体现;(3)史诗表现了古代印度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4)作品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史诗通过薄珈梵歌中的理论,阐述了印度教的教义与法典,弘扬了和谐的理想。表现为瑜伽,瑜伽就是要求人们以理性、情感和行动,去领悟自我与宇宙的的和谐统一。薄伽梵歌又称神之歌,强调三条道路:业瑜伽,智瑜伽,信瑜伽。(1)业瑜伽:指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履行个人的社会义务和职责,不报有个人的欲望、利益,不计较行动的成败得失;(2)智瑜伽:指通过一切现象,认识宇宙的最高存在,达到个人灵魂与梵的统一;(3)信瑜伽:指虔信黑天,崇拜黑天,把一切行动作为献祭。艺术特征:(1)作品用奇特幻想和真实描绘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半人半神的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富有传奇色彩;(2)史诗在结构上的特点,在主要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贯穿一系列插话,增大了作品容量;(3)语言运用上,具有民间口头特点,丰富的比喻,神奇的夸张,发人深省的谚语,增添了史诗语言的表现力。(二)罗摩衍那成书于公元前4或3世纪至公元2世纪1.作者:蚁垤仙人;共7篇,2400颂2.艺术特色:(1)故事情节集中紧凑,安排合理;(2)主要人物性格丰满;(3)总体上看,作品风格明白晓畅,但已经开始出现讲究藻饰和精心雕镂的倾向;(4)史诗中对政治、爱情、战斗、风景等的描述,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成为后来印度文学,尤其是叙事文学不可缺少的四要素。3.思想内容:(1)史诗描绘了理想的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塑造了理想的君主形象;(2)这是一曲英雄赞歌,也是人民群众渴望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赞歌,宣传了正义战胜邪恶,磨难产生幸福的思想。第二章 中古东方文学(3、4世纪18世纪)文学特点:1.三大文化体系(中国、印度、阿拉伯-伊斯兰)开始形成,交流频繁,互为影响,共同提高;2.作品反映的思想内容复杂多样,注重伦理道德观念的表现,作品具有说教和劝善功能;3.宗教与文学仍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品更多的注重表现主观内省精神,文学作品具有内向性;4.注重对自然山水情趣的表现,以情寄景,情景交融;5.追求以和谐为美的审美思想;6.文学形式多样化,诗歌成就尤为突出。第一节 日本文学与源氏物语一、日本文学的文学概况1.五个时期(7101192):奈良时期;平安时期;镰仓时期;室町时期;江户时期2.日本现存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自己创立的诗歌称为“和歌”;文字,称为“万叶假名”;万叶集是和歌总集,20卷,4500首;内容上至天皇下至平民都可以写入;“叶”万世、万代3.平安时期(794-1192)(1)文字:假名文字(2)主要文学:散文文学(物语文学、日记文学、随笔)宫廷贵族女性文学;(3)最高成就(散文文学的双璧)A.紫式部源氏物语B.清少纳言枕草子(随笔集:由300多段文字构成,内容包括类聚部分、随想部分、日记回忆部分)(4)物语文学:是日本特有的的一种古典文学体裁。主要见于平安至镰仓时期,是一种叙事性散文的统称。不同时期的物语性质有所不同,有的相当于传奇故事,有的相当于轶闻趣事,而成熟的物语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典小说。11世纪初,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标志着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5)“物语”故事或杂谈;物语文学大致分为两类:1传奇物语最早的是竹取物语被称为“物语之祖”2歌物语以“和歌”为主,多恋歌写的小说,伊势物语4.镰仓、室町时期文学样式:连歌、徘谐、能乐、狂言军记物语发句(五言 七言 五言)十七音节5.江户时期1徘谐:松尾芭蕉“徘圣”代表作徘谐七部集、古池2浮世草子:描写平民生活的小说,具有近代小说性质。代表作家,井原西鹤好色物;3净琉璃:木偶戏;代表作家,近松门左卫门二、紫式部源氏物语公认世界上最早的长篇散文体小说1.作者:紫式部(9781014)本姓藤原。紫式部集、紫式部日记2.源氏物语(10041010年)全书54帖,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3帖:源氏从出生到准太子皇,命运处于上升期第二部分3441帖:源氏命运发生逆转,失去宫廷权利第三部分4254帖:“宇治十贴”薰君,源氏名义上的后代3.如何理解紫式部对待源氏肯定与欣赏的态度?(1)创作宗旨:描写了以恋情为主的人情世界;作者创作的意图,就是描写贵族男女的恋情,并把这种恋情作为当时贵族男女主要的人际关系,作为贵族社会的人情和人性加以表现。(2)当时社会的婚姻状况:当时的贵族社会,还没有建立起关于男女关系的稳步道德观念,由于一夫多妻制的盛行,使老夫少妻和壮妻幼夫的普遍存在,因此,私通在一定上得到同情,甚至乱伦也并非不可原谅。访婚制依旧是当时流行的婚姻方式,这种松散的婚姻关系,常常对女性造成伤害,使女人成为男人始乱终弃的对象,而源氏对他交往的女人,都一生不忘,在生活上予以关心和照顾,这在作者看来是很值得肯定和赞美,是个重情重义的男子。(3)这种特点体现了日本文学特有的表现“物哀”的美学风格和审美趣味。(物哀大致涵义是人由外在环境触发而产生的一种凄楚、悲愁、低沉、伤感、缠绵悱恻的感情,有多愁善感和感物兴叹的意思。)作者是要借这个题材将人间情欲升华为审美对象,来体会和感悟人生的凄苦,人生的坎坷、曲折和喜怒哀乐。4.源氏物语艺术特色(1)取材上:选取日常男女私情为内容,从细微处入手,详尽细腻刻画人物内心世界;(2)环境上:利用环境,四季景物和时序变迁等描写,来烘托人物思绪和感情变化,铺垫、渲染故事情节所需的气氛以增强感染力;(3)结构上:作品采用并列式结构,消减情节的张力,避免故事情节冲淡乃至淹没细腻的情感体验,从而影响物哀的传达;(4)语言上:以典雅、流利、洗炼准确的散文为主,又插入了800多首和歌与汉诗,使韵文和散文有机融于一炉;(5)作品广泛吸引,恰当运用中国典故、成语和诗句,体现了作者浓厚的汉文学功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185处引用中国,20多种书籍,引用最多的是白居易的白氏文集及其诗歌,大约有106处,整个章节与情调和长恨歌相似)第二节 中古印度文学一、文学成就1.故事文学本生经、五卷书(又名潘查坦特拉)、故事海、僵尸鬼的故事2.诗歌(1)抒情诗迦梨陀娑云使;伐致呵利三百咏(正道百咏、艳情百咏、离欲百咏)(2)叙事诗迦梨陀娑罗怙世尔鸠摩罗出生3.戏剧迦梨陀娑沙恭达罗首陀罗迦小泥车这两部被称为“古典梵剧双峰”。4.文艺理论舞论(又名戏剧学)二、迦梨陀娑与沙恭达罗1.作家大约生活在3到4世纪,文学成就极高。沙恭达罗又名孔雀女、沙恭达罗的表记一共七幕,净修女、国王豆扇陀、转轮王。2.评价:沙恭达罗是理想的古代印度的女性形象,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印度人对女性所持有的最高的审美与道德的规范3.具体分析【沙恭达罗】(1)她从小生活在井秀林之中是自然之女,天生丽质,热爱生活,她的身上洋溢着魅人的青春之美;(2)她性格坦率和真诚,渴望爱情幸福,在爱情与婚姻问题上具有自由愿望和自主要求;(3)她性格中具有刚柔相济的适度美,温柔娴静又坚强勇敢,具有反抗精神。【豆扇陀】是爱情剧的主人公,也是政治生活中的理想君主(1)温和有礼,能倾听来自百姓的呼声,关心百姓的疾苦;(2)在爱情上他也是一个理想的形象,既有激情又有理性;(3)豆扇陀的可敬之处还在于他对待沙恭达罗登门认夫所采取的审慎态度;(4)恢复记忆后的忧伤、后悔和悔恨,以及对沙恭达罗的相思之情,表明他是一个重情守义之人。4.艺术成就(1)以美取胜,作品充满浪漫气息和浓郁的抒情色彩;(2)从剧情、人物到戏剧冲突和戏剧风格,都体现了舞论所规定的美学准则。所谓的“味”是指戏剧艺术对观众产生的审美效果,也就是观众在观剧时体味的审美快感。人的八种常情(固定情):爱(艳情味)笑(滑稽味)悲(悲悯味)怒(暴戾味)勇(英勇味)惧(恐惧味)厌(厌恶味)惊(奇异味)(3)在戏剧结构和人物情节的安排也符合印度戏剧情节的要求。三、抒情诗云使是印度信使诗的先河,共115颂,抒情色彩较浓,发挥了抒情诗的四大要素,即炙热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旋律。第三节 中古阿拉伯文学一、文学概况1.贾希利计时期诗歌成就突出,尤其是悬诗(悬挂在克尔白右鹿,故称“悬诗”)2.伊斯兰教的初期和倭马亚三朝时期诗歌具有强烈的宗教和政治色彩散文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是右兰经,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散文巨著3.阿拔斯王朝时期(黄金时代)伊本·穆格发五卷书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二、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1.书名来历和故事来源天方夜谭,印度,波斯框架式的结构,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2.思想内容(1)作品体现出较强的人民性,普通人成为故事的主角。他们不仅具有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且品德高尚,刚毅正直,朴实善良,勤劳勇敢,具有反抗精神;例,渔翁的故事白侯图的故事(2)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尖锐的阶段矛盾,描写了底层人生活的痛苦和统治者的凶狠、残暴、挥霍无度;例,一对牧民夫妇的故事(3)许多故事充满积极乐观的精神,表现了中古阿拉伯对美好生活和未来理想的执着不倦的追求,特别是对自由爱情的歌颂和赞美,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倾向;例,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乌木马的故事(4)生动地描写了中世纪阿拉伯商人冒险远航经商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了客观普遍心理。例,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3.艺术成就(1)富有浓郁的东方情调和浪漫色彩,生动地勾勒出阿拉伯社会生活的风俗文化;(2)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人们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渴求幸福的强烈愿望,闪烁着智慧的完整;(3)作品采用框架结构,故事套故事,灵活简便,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4)在人物塑造刻画中,真善美和假恶丑,形成极为强烈的对照,使美丑互为彰显,也表现了作者褒贬爱憎的强烈倾向,体现了劳动者的善恶观与朴素的美学观第三章 近现代文学(19世纪下20世纪下)第一节 泰戈尔与吉檀迦利一、作家介绍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50多部诗集;30多部散文;12多部长篇小说;100多部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等二、哲学思想以印度教正统派吠檀多派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三种实在,也就是神或魔;自我;自然界或现象世界的关系。泰戈尔认为神或梵是三种实在中的最高实在,是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本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神或梵创造的,所以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神或梵的本质就是无限的宽容、博大和普遍的同情与爱。这样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就具有了泛神论的色彩。他试图用这种泛神论思想,摆脱传统印度教中的偶像崇拜,教派分歧,民族分歧和等级差别,在承认神的存在的前提下,建立一种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生宗教和社会理想。总结来说,他的哲学思想就是追求和谐与统一。三、创作1.诗歌(50多部诗集)叙事诗:两亩地抒情诗:园丁集、飞鸟集、新月集、吉檀迦利政治抒情诗(1)吉檀迦利1912年伦敦发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A.“吉檀迦利”是孟加拉语“献诗”,以歌颂、敬仰神,渴求与神合一为主题,但它又不是张扬一般信仰的时,而是集中表达作者人生理想和精神世界,是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求索和对社会问题的理性沉思。作品清晰地勾画出诗人朝思暮想、梦寐以求,追求和体验与神合一的心灵日记。B.诗中的“你”代指什么?“我”代表什么?“你”指印度传统宗教和哲学中的梵,同时,又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象征。神又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象征化,也就是神被人化。所以,诗人的宗教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宗教。“我”代指的是人,但不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是有人格的人,是人格的典范。是指有个性、有感情、具体的,生机勃勃的人,具有自然的人格。人格与无限的结合,就是最高的人格。2.短篇小说A超越民族、国家、社会地位的爱;喀布尔人B.揭露帝国主义罪恶,反对殖民生活;太阳和乌云C.揭露地主官吏虚拟、贪婪、自私的本质;委托保管的财产D.批判包办婚姻和寡妇殉葬时的现实;摩柯摩耶E.揭示种姓制度,同婚制和苦刑主义的罪恶;河边的台阶第二节 芥川龙之介一、生平(18921927)东京出生,父曾为商人,本姓新原(奇才、鬼才)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1915)、鼻(1916)、芋粥(1916)、手帕(1916),确立起作家新星的地位。二、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对人性的剖析1.罗生门揭露弱肉强食的利己主义,说明人的善恶行为取决于人的境遇,为求生存而损人利己是人的本能,在很多情况下人性的善与恶是纠缠在一起的;2.鼻子揭示了人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的两难处境,以及社会习俗和社会评价对个人心理的扭曲,反映了人得不到社会认同所造成的孤独和困惑,同时也批判了专以别人的不幸为快慰的阴暗的利己主义心理;3.竹林中剖析了利己主义和人的自私虚伪,说明私欲是导致残暴和犯罪的真正元凶,是人间悲剧的制造者;4.地狱图剖析唯美主义的利己主义,批判为追求艺术真实,满足利己的欲望,不惜以伤害他人为代价的罪恶。思 考 题1.奥西里斯神话的意义2.亡灵书的内容3.分析史诗吉尔伽美什的思想内容4.约伯记探讨了哪些宗教问题5.名词:种姓制度6.名词:吠陀本集7.分析摩柯婆罗多的思想内容8.分析罗摩耶娜的艺术成就9.名词:物语文学10.如何理解紫式部对待源氏肯定与欣赏的态度11.分析源氏物语的艺术成就12.分析豆扇陀形象13.结合作品来分析沙恭达罗的艺术成就14.分析一千零一夜的艺术特色15.阐释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及在作品中的体现16.分析吉檀迦利的内容17.吉檀迦利中的“我”代指什么18.芥川龙之介是如何在小说中剖析人性的试 卷填空10个10分选择5个10分名词解释2个10分简答45个4050分论述1个20分

    注意事项

    本文(《东方文学》复习资料共11页文档.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