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模拟小学《综合素质》试题10页word.doc
-
资源ID:33847385
资源大小:156.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模拟小学《综合素质》试题10页word.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模拟小学综合素质试题【精品文档】第 10 页2017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模拟小学综合素质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历史课上,教师讲到“楚汉战争”中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项羽真是个大傻瓜!”此时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批评学生扰乱秩序 B视而不见继续上课 C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D要求学生不乱说话2、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这句话指出教师要( )A终身学习,拓展视野 B严于律己,作风正派C谦虚谨慎,相互帮助 D爱岗敬业,尽职尽责3、李老师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这说明李老师处于教师发展的 阶段。(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4、王老师把自己的精力用于培养优秀的学生,很少留意成绩一般的学生。该老师的做法( ) A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B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C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D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5、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让每一个学生考上大学 B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智者 C让每一个学生成才 D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6、某小学老师在谈起“终身教育”时这样说道:我之前参加过很多次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所学的内容完全够用了,所以不必再投资时间和精力去学其他知识了。该教师的说法( )A正确,学校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B不正确,终身学习不应只局限在学校内C正确,教师在在职培训中学到的东两完全够用D不正确,教师终身学习完全是为了今后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7、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不包括( ) A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B具备教育教学的知识技能 C掌握评价学生的科学手段 D有较高的知名度8、教师角色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家长意见 B领导批评 C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D社会舆论9、小薇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陈老师给她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呢?”关于陈老师的做法,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陈老师树立了“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B陈老师的评语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C陈老师关注到了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 D陈老师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1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是( ) A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划分 B人的才能和道德充分发展 C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D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11、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12、初中生小虎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还与邻座讲话。班主任让小虎把桌椅搬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一个人坐。下列选项中,对该班主任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C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D维护了教师的权威13、对于课堂上有可能引发争议的问题,高老师总是事先进行试验,检验各种假设,并请教相关学者。这突出体现了高老师具有( ) A独立自主意识 B团结协作精神 C求真务实精神 D人文关怀意识1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老师的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 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言 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15、王同学因为在上音乐课时自言自语,被音乐老师用封箱胶带施以“封嘴”半节课的惩罚。下列关于该音乐老师课堂问题处理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老师没有顾及王同学的自尊及人格 B该老师应对王同学的行为进行批评训斥,而不应该以“封嘴”惩罚 C该老师应引导王同学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D该老师应及时寻找王同学自言自语的原因 16、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17、家长因年龄、接受教育的程度、职业等不同的因素,对待教育子女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对于溺爱子女,放任不管把责任推向学校的家长,老师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直言不讳地介绍孩子的缺点,指责家庭教育的不足 B保持冷静,不要与家长起冲突 C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D肯定其小孩的优点和长处,再婉转指出不足18、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玩MP4,下列较好的教育方式是( ) A大声喝止,公开批评 B毫不留情,罚站上课 C不闻不问,任其自然 D先暗示制止,课后再教育19、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 )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良好习惯和自主意识 C良好的个性品德 D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20、张老师在上课前喜欢在教室巡视一遍,看到垃圾就捡起来,看到黑板没擦干净就自己动手擦。久而久之,班上的卫生状况也变好了。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连续性 B长久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21、物理徐老师对学生李丽的评语是:“这段时间你开始主动回答问题,学习态度也更加认真,考试时更加仔细,因此你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多,继续加油啊”。关于徐老师的做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徐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B徐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C徐老师关注学生道德学业水平 D徐老师以名次作为评价标准22、卢梭说过:“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在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再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这表明教育工作者应当( ) A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B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C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D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23、小文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课堂很少发言,但某天上课她举手的时候,语文老师王老师并没有点她回答问题。小文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您为什么不点我回答问题呢?”王老师应当如何回应?( ) A我没看到,你举得太低了 B“怎么是你?令我太意外了” C老师很难注意到每一个学生 D你今天能举手太好了,现在就请你谈谈你的看法24、周老师入职以来,积极参加市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表明周老师具有( )A尊重学生的理念 B终身学习的意识C教学管理的能力 D课程开发的能力25、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在教学材料和方式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个别差异。刘老师所处的教师成长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自身阶段26、秦老师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为了能把班级教好,他每天特别早就到学校看着学生背书,每堂课都兢兢业业地从上课讲到下课。下午放学后还把班里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或者小测验不及格的学生留下看着学习,达到要求才能离开。可期中考试结束后,班里的语文成绩仍旧没有进步。秦老师需要反思的是( ) A教学态度 B教学方法 C教学评价 D教学条件27、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表明李老师具有( ) A全面发展理念 B和谐发展理念 C长善救失意识 D课程开发意识28、 的教育思想是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种教育思想,它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 ) A以人为本 B终身教育 C人的全面发展 D素质教育2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主动性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30.材料主干部分:下面是某老师的一段回忆,一年级时,她时常一个人呆坐在教师的一角,不跟别的孩子交流和玩耍我应该好好地去照顾他们。同样的如果再是不应该的。问题:以教师观的角度,你从材料中获得哪些启示?(14分)31.材料主干部分:我的小学语文老师脾气很大,动不动就训人,我不喜欢他以后我要改变教育方式,把微笑送给所有学生”问题: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你从材料中获得哪些启示?(14分)32.材料:“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激励、奋进的话,但学会正确对待苦难更有现实的意义,毕竟,苦难不是幸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在一次聚会上,那些堪称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国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舅妈更是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搭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多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车商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里,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励志文章 )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只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艾顿一的席话,使在丘吉尔重新修订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那么,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坚强面对,不屈挠,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而让它成为你人生中真正值得汲取的财富!问:(1)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什么?请结合本文,说说你的看法。(4分) (2)每个人都有表达、申诉的权利,可是艾顿却说“还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说说你的理解(10分)三、作文题(50分)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读书人喜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仔细想想,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了的那几部分。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作文要求:1.写作前认真阅读作文提示,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2.用汉语简体字书写,书写要工整,内个标点符号一个空格。标点符号使用要规范,保持卷面整洁。3.作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个人信息,否则按作弊论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育萃专家解析】C。2015年下半年统考。针对该题中的情况,老师首先要冷静,然后本着教育性的原则来处理,将突发问题转化成有利于课堂的因素。批评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则会压抑学生的思维,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2、【育萃专家解析】A。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做到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3、【育萃专家解析】B。教师处在关注情境阶段时,经常考虑“如何教好课”,并关注其他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4、【育萃专家解析】C。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若对学生进行差别对待,则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5、【育萃专家解析】D。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6、【育萃专家解析】D。作为现代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人。现代知识的迅速更新要求教师不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需要不断地学习,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知识内容,从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用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此外,通过学习教师可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7、【育萃专家解析】D。8、【育萃专家解析】C。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角色转变也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是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9、【育萃专家解析】D。陈老师用鼓励的话语既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又不至于让学生自尊心受到侵犯,所以新课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老师的评语是定性的评价,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采用定量评价。10、【育萃专家解析】C。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来源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是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也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11、【育萃专家解析】B。2012年下半年统考。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影响和感化学生。这是教师劳动的特点之一。12、【育萃专家解析】C。2012年下半年统考。13、【育萃专家解析】C。14、【育萃专家解析】D。2013年下半年统考。15、【育萃专家解析】B。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尊重的课堂环境以及和谐、宽容、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减少惩罚和批评。16、【育萃专家解析】B。教师关注学生成绩提高是处于关注情境阶段。17、【育萃专家解析】A。对于放任型家长来说,一旦孩子出了问题,他们不找自己的原因,一味地把责任推向学校。如指责家长,可能会引起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不愉快。因此家长与其沟通时,要婉转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18、【育萃专家解析】D。D项符合德育原则中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以尊重学生为先,课后单独对他进行教育。这样的德育方法对学生品德的提高最为有效。19、【育萃专家解析】A。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0、【育萃专家解析】C。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爱劳动、讲卫生,也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21、【育萃专家解析】D。老师对学生的进步及时鼓励,对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激励,他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排名来评价。22、【育萃专家解析】B。材料中提到老师的工作是让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求知,即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学习,即教会学生学习。23、【育萃专家解析】D。这是课堂突发事件类型的题目,老师首先要冷静,然后要随机应变,既要维护老师的尊严,又能很好地让学生接受。24、【育萃专家解析】B。2014年下半年统考。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该题中周老师的做法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意识。25、【育萃专家解析】C。老师主动关注学生的感受,是第三阶段,关注学生阶段。26、【育萃专家解析】B。该题中秦老师虽然每天勤勤恳恳,早来晚走,但只是机械地采用延长学习时间、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没有想办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按照学生的发展特征进行教学,导致没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秦老师需要反思的是教学方法。27、【育萃专家解析】D。2015年上半年统考。该题中物理老师李强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实验课程,这体现了该老师的课程开发意识。28、【育萃专家解析】A。29、【育萃专家解析】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在教师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和体现出来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就是教师职业的特点。由于教师劳动的目的、对象和手段与其他职业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就形成了教师劳动独有的特点,主要有创造性、复杂性、示范性、长期性、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统一性。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30.【育萃专家解析】(1)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2)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31.【育萃专家解析】(1)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小学时的语文老师动不动就训人,没有做到爱国守法。因此,材料中的老师意识到这个问题,教师应当遵守教育法律法规。(3)教师应当树立崇高的职业理念,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材料中的教师的及时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的完善自我。(4)教师必须关爱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与学生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材料中的教师用微笑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获得被尊重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5)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当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自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2.【育萃专家解析】(1)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坚强面对,不屈挠,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而让它成为你人生中真正值得汲取的财富;只要当你战胜苦难,并不再受苦时,别人才不会认为苦难是你的屈辱,反而是你的一笔人身财富,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2)艾顿这么说是因为,艾顿认为: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因为,别人在听你诉说苦难的时候,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相反,如果在没有摆脱苦难时给别人诉苦,这等于是在向别人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是乞讨。即使说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那么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所以,艾顿认为:还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我们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是:坚强面对,不屈挠,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而让它成为你人生中真正值得汲取的财富!正如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三、作文题(50分)【育萃专家解析】1.审题(1)审文体自选文体(议论文或记叙文)(2)审题型材料作文(3)审要求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2.立意确定文章的观点、中心思想:材料中有两个观点,一个是“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说的意思是要读书;二是“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的那几本书”,说的意思是读好书。所以材料的落脚点在:读好书。立意:注重读书的质量,或者批判盲目追求“博览”等3.选材从阐述原因、列举事例、正反论证、援引观点等方面进行搜索材料。例如:汉代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作家赵树理:“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比什伽秋,什么都读,但并非饱学之士,而是缺少鉴赏力的傻瓜。4.布局:即议论文的结构5.表达:恰当应用修辞即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的确确是一杆实实在在的秤。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在秤杆上可以看出;人心的大小,胸怀的宽窄,拨一拨秤砣全然知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与人太近了,常常看人不清。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是也。初识时,走得太近就会模糊了不足,宠之;时间久了,原本的美丽之处也成了瑕疵,嫌之。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这世上,根本没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可太远。太远了,就像放飞的风筝,过高断线。太远了,就像南徙的大雁,失群哀鸣。太远了,就像失联的旅人,形单影只。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一份信笺,那是思念;如果是一个微笑,那是宽容;如果是一句问候,那是友谊;如果是一次付出,那是责任。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远,但也很近。最怕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句失真的谗言,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叠诱人的纸币,或者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深谷。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近,但也很远。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远而不离开,近而不相丢。太远的距离,只需要一份宽容,就不会走得太远而行同陌人;太近的距离,只需要一份自尊,就不会走得太近而丢了自己。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像一朵艳丽的花,一首悦耳的歌,一首优美的诗。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相遇、相识,都是一份缘,我们都是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的确确是一杆实实在在的秤。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在秤杆上可以看出;人心的大小,胸怀的宽窄,拨一拨秤砣全然知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与人太近了,常常看人不清。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是也。初识时,走得太近就会模糊了不足,宠之;时间久了,原本的美丽之处也成了瑕疵,嫌之。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这世上,根本没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可太远。太远了,就像放飞的风筝,过高断线。太远了,就像南徙的大雁,失群哀鸣。太远了,就像失联的旅人,形单影只。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一份信笺,那是思念;如果是一个微笑,那是宽容;如果是一句问候,那是友谊;如果是一次付出,那是责任。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远,但也很近。最怕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句失真的谗言,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叠诱人的纸币,或者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深谷。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近,但也很远。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远而不离开,近而不相丢。太远的距离,只需要一份宽容,就不会走得太远而行同陌人;太近的距离,只需要一份自尊,就不会走得太近而丢了自己。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像一朵艳丽的花,一首悦耳的歌,一首优美的诗。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相遇、相识,都是一份缘,我们都是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