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共4页word资料.doc
-
资源ID:33923858
资源大小:200.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共4页word资料.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精品文档】第 4 页读孙瑞雪爱和自由事情总是这样,原则的东西、抽象的东西很容易,生活的事情、具体的事情做起来就很不容易。就像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更多的爱,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具体怎么去爱孩子,比如说教育缺乏耐心、按照自己的意志约束孩子的生活。对于这些行为,与其说是在照料孩子,不如说是在照顾自己心理抽象的需求。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的爱和自由针对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精要地阐述了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和理念,这些关于“爱”孩子的观点引入对传统父母“教”孩子的思维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未来社会培养新儿童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及作者简介蒙台梭利(Montessori)教学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经历所创造的。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儿童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具体的说就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孙瑞雪是中国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创办者,在国内外幼儿教育界颇具声望。从1998年起为银川日报“蒙特梭利科学教育方法讲座”栏目撰文,写有文章100余篇。从1995年起应邀到全国许多城市进行蒙特梭利教育讲座,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此书就源于她的一部演讲稿。二、内容简述 “精神胚胎”作者开篇就提到儿童是带着自己的内心需求来到这个世界的,这种内在的潜能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精神胚胎”。儿童始于一无所有,但依据着自身内驱力独自发展,这种自由的发展会让孩子出现一种“选择自我”的趋向,这种趋向就是他们的发展轨道,而这也是属于“儿童的理性”,这种理性的过程是自然的和创造性的,也就是“精神胚胎”经由儿童的体验而变成儿童生活的实体化过程,而“强行灌输”则会使这种自然的发展过程遭到破坏,他的整个发展都不正常了,包括智力,所以父母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从理解到自由作者指出,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自由走向独立。0-6岁的儿童处于直接经验时期,所有的经验应该来自孩子自己,一旦他的敏感期到了,他就会产生兴趣,重复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并在逐渐的感知中把握事物的规律,并由此把他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孩子实际上就剥夺了儿童在思想上的独立,这种剥夺将使孩子的思想压抑失去自由,失去自由就必然是被奴役的状态。所以父母必须摆脱这种好控制和压制他人的习惯,保持耐性,要确保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的成长。只要爱儿童,父母就会理解儿童,就会给儿童自由。从理解到自由,儿童就具备了基本的成长条件。 创造快乐的环境儿童内在存在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快乐的环境。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儿童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儿童小的时候,也正好是他的审美观的形成和建构时期,在这个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责任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在了解这个规律后,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和机会,保护儿童内在的动机不受干扰和破坏,从而发挥出他们的潜能!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这种爱的环境下各方面发展都会比较出彩,比如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小、独立性强、思想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快乐无比!三、局限性总的来说,这本书主要强调的是只有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才会培养人格独立、心智健全的孩子。不可否认,这种新的观点和理念对当今社会儿童发展培养的重大意义,只要推行到位,必能影响深远。但笔者以为,就本书而言,仍存在以下瑕疵不容忽略:(一)书中大多数的篇幅都是关于蒙特梭利教育的一个中国化的解说和发展的实例,并没有太多自己的见解,或创新的内容。对于蒙特梭利教育观点的中国化宣传,照搬较多,缺乏批判性的眼光。由于本书是源于演讲稿的整编,所以不免会出现很多论题重复出现的现象,给人感觉较烦琐,重点不突出,缺乏整体的逻辑性。 (二)过分强调无区别的自由,对父母具体的引导太少。虽然书中很多关于爱和自由的论证使很多父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误区,但具体的指导较少,而且过分强调自由,在父母的正确引导做法方面理论较少。同时,对于教室环境必须具备的自由的理念、结构与秩序、真实与自然、美感与气氛、蒙特梭利教具等6个子要素, 在家庭环境的创造方面父母还无法把握。 (三)对于蒙特梭利教育理论在中国的推行,现实条件考虑得过于简单。这种教育理论的阐述对象除了教师,主要还是家长,不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都要是这种理论的推崇者,因而在现行教育思维向爱和自由理念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较大的思想阻碍。而作者的理论推行与案例,又大多来自蒙氏幼儿园中,很少从普通家庭的具体实行中引证。又比如对于留守儿童这一中国特有的环境,推行蒙氏教育尚有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