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原则-34页word资料.doc

    • 资源ID:33934364       资源大小:549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原则-34页word资料.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原则【精品文档】第 29 页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原则目 录第一部分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指导1室内分布系统勘查设计流程及分工11.1设计流程11.2设计分工12事前准备33方案规划33.1信源规划及设计33.1.1信源选择33.1.2电源配套53.1.3容量核算53.1.4小区规划103.1.5频率规划103.2分布系统规划及设计113.2.1功率核算113.2.2RRU规划143.2.3切换区规划153.2.4外泄控制163.3室分的平滑扩容及演进163.3.1RRU规划及设计要点163.3.2光纤布放173.3.3扩容方式建议173.4分布系统建设及改造183.4.1馈线改造183.4.2功分器和耦合器183.4.3天线选择183.4.4合路器选择及改造193.4.5合路方式193.4.6主设备取电原则194现场勘查214.1勘测仪器214.2现场勘测记录数据215模拟测试225.1模拟测试的目的225.2模拟测试方法及要求235.2.1模测工具及文件235.2.2测试点选择235.2.3测试方法236方案编制要求246.1设计图纸要求246.2图例要求256.3系统组网图设计要求256.4系统原理图设计要求256.5安装图设计要求256.6模测图设计要求26第二部分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审核指导1方案说明的审核272系统组网图审核283原理图审核284安装图审核295模拟测试图审核30前 言为指导各地市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提高设计方案质量,同时方便方案审核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特制定本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主要以集团公司下发的3G(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书为底本,对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流程及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及规范,并提出了方案审核的要求,为广西公司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编制及审核的参考规范,供各地市公司参考。本文说明:1、 本文中出现的GPS均为TD-SCDMA系统使用的GPS。2、 为了论述方便,以下把2G室内分布系统使用的射频拉远单元(包括光纤直放站拉远)与TD室内分布系统的RRU统称为RRU。第一部分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指导1 室内分布系统勘查设计流程及分工1.1 室内分布设计相关要求(1)在单独新建2G室内分布系统时,2G室分分布系统要求严格按照TD室分分布系统的相关标准来进行设计。(2)在室内分布建设中使用的分布系统无源器件(功分器、耦合器及天线等)要求的工作频率范围为8002500MHz。(3)新建室内分布系统中长度超过30米的主干馈线和长度超过50米的楼层馈线,必须采用7/8馈线。1.2 设计流程室内分布系统勘查设计可分为事前准备、初步规划、现场勘查、模拟测试及方案设计5个步骤,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图1 室内分布系统勘查设计流程图1.3 设计分工室内分布系统的站点设计通常可分为信源设计和分布系统设计,其中GSM室内分布系统既可采用一体化微蜂窝设备也可采用射频拉远单元,而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和GSM网络不同,基本都采用BBU+RRU设备(不建议使用TD直放站或者功率放大器等),且RRU大多没有安装在机房中,因此信源设计和分布系统设计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有必要对室内分布设计分工进行规范。信源设计主要包括现场勘查和方案编制两部分:Ø 信源设计的现场勘查主要是进行机房勘查,勘查内容有主设备安装、电源配套、传输配套及承重、GPS安装位置等;Ø 方案编制主要包括信源选择、容量核算、小区规划、频率规划、RRU规划及设计、预算编制等;分布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现场勘查、模拟测试和方案编制三部分:Ø 分布系统设计的现场勘查主要是进行分布系统勘查,主要勘查内容有主干路由、RRU安装位置及安装条件、平层路由、天线安装、GPS走线路由等;Ø 模拟测试主要通过将GSM、TD模拟信号馈入特定测试点的方式,对室内分布设计方案进行初步验证,以确定设计方案的实际覆盖效果。Ø 方案编制主要包括功率核算、RRU规划及设计、分布系统的馈线、天线、有源及无源器件建设及改造、切换区规划、外泄控制、预算编制等;从上述描述可知,室内分布站点的RRU规划需要信源设计和分布系统设计共同完成,为明确各自的具体任务,建议分工如下:首先由分布系统设计根据功率核算提出RRU数量需求,由信源设计确定满足容量需求的载波数量;双方共同确认RRU数量后,由分布系统设计进行RRU安装设计(包括安装位置、安装方式、供电路由、光缆路由等),并将RRU安装设计方案提供给信源设计,由信源设计完成近端机至RRU光接口使用设计、分区设计以及采用机房直流供电RRU的电源系统设计。另外考虑到工程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建议GPS安装由信源设计和分布系统设计共同完成,由信源设计指定几个候选的GPS安装位置,提供给分布系统设计,由分布系统设计根据走线便利程度确定最终的GPS安装位置及具体的GPS馈线走线路由。2 事前准备在事前准备阶段,对于已建设2G室内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搜集物业点基本情况、已有2G室分方案说明、2G室分系统图和分布图、2G室分验收测试报告等资料,通过了解分析现有2G室内分布系统方案来初步规划TD-SCDMA室分方案;对于未建设2G室内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搜集物业点基本情况及建筑结构图纸,了解建筑物结构及材质等信息初步规划2G/TD-SCDMA室分方案。(1)物业点基本情况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经纬度、用途、楼高楼层、建筑面积、电梯分布,覆盖目标、用户密度及话务预测等;根据物业的重要性及用户需求,确定2G/TD室分覆盖范围;根据用户分布及业务预测,确定2G/TD室分信源,小区划分及载频配置。(2)室分方案说明及设计图纸(建筑结构图纸)包括分区及载频配置,机房信源安装,分布系统有源/无源、主干及平层路由、设备器件安装及取电、天线安装方式、是否支持TD频段等。根据图纸所描述楼层隔断数量及分布、2G室分天线位置及间距,大致判断天线密度是否满足TD覆盖的需要,如不满足,需考虑补点方案。同时根据图纸及说明也可初步规划RRU数量及分布、RRU可选取的安装位置以及RRU与BBU、后级RRU与前级RRU之间的光缆路由。(3)2G室内分布验收测试报告2G验收测试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场强图可做为TD覆盖规划的参考。3 方案规划3.1 信源规划及设计3.1.1 信源选择 (一)2G室内分布信源选择GSM室内覆盖可选择的信源有微(宏)蜂窝、光纤直放站、无线直放站、耦合宏站五种类型,五种信源类型的特点对比如下表所示。 对于共享已有TD室内分布站点,信源主设备在保证满足容量需求的条件下,根据GSM信源功率比TD-SCDMA功率大的特点,灵活选择分布式微蜂窝或直放站等设备与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合路。表1 GSM信源特性对比表信源特点应用场景微(宏)蜂窝信源话务容量大,端口输出功率大可适合应用在话务量较高的写字楼、商场、酒店等重要建筑物及建筑群的覆盖。光纤直放站信源不能新增话务容量;需要光纤资源;对安装环境和电源要求低,建设周期短,传送的是模拟信号,采用分布式时,一般不超过4个远端主要应用在覆盖区域分散的小区,补盲覆盖的电梯、地下室等场所。无线直放站信源不能新增话务容量;不需要光纤资源;对安装环境和电源要求低,建设周期短主要应用在传输不易到达的的小区,补盲覆盖的电梯、地下室等场所。耦合宏站信源共享已有楼内宏站设备容量和功率主要适用楼内已有足够容量和功率宏站的站点。 (二)TD室内分布信源选择TD-SCDMA室内覆盖可选择的信源有BBU+RRU、光纤直放站、无线直放站三种类型,三种信源类型的特点对比如下表所示,考虑目前TD-SCDMA网络重点覆盖数据业务需求区域的建设策略,建议采用BBU+RRU作为信号源,RRU的使用数量需基于覆盖和容量两方面需求的考虑。不建议采用TD直放站作为信号源。对于2G室内分布改造站点,BBU的安装位置应尽量接近原有2G信源设备(微蜂窝或光纤直放站),以利于方便引接原有的传输设备或传输光缆。表2 TD-SCDMA信源特性对比表信源特点应用场景BBU+RRU信源话务容量大,组网灵活;能将富裕话务容量进行拉远,有效利用资源;需要传输光纤资源;对机房及电源要求不高可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尤其适合应用在话务量较高的写字楼、商场、酒店等重要建筑物及建筑群的覆盖。光纤直放站信源不能新增话务容量;需要光纤资源;对安装环境和电源要求低,建设周期短主要应用在覆盖区域分散的小区,补盲覆盖的电梯、地下室等场所。绝大部分场景可采用RRU拉远替代光纤直放站。无线直放站信源不能新增话务容量;不需要光纤资源;对安装环境和电源要求低,建设周期短主要应用在传输不易到达的的小区,补盲覆盖的电梯、地下室等场所。大型写字楼、酒店、大型展览和体育场馆、通信市场、大学校园高档住宅小区等,日后数据业务需求比较大的场所,RRU的数量应更多从日后分裂小区以满足容量需求考虑。3.1.2 电源配套根据现场环境,室内分布系统尽量使用开关电源,并考虑后备电源,其余按照以下原则来设计:一、在设备安装条件和市电容量均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严格按照集团指导原则执行,在信源处安装开关电源和电池组,RRU以直流方式从信源处的电源集中引电。二、设备安装条件受限或市电容量不足而无法采用标准供电方案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供电方案作适当调整。1、机房安装条件受限(空间或者承重不满足)的情况下,BBU、RRU均采用交流方式分散供电,视具体情况尽量为BBU、RRU加装小功率UPS;2、如果具备机房安装条件、但市电引入容量不足,则采用简配方案,仍然采用直流方式集中供电,待市电容量到位之后再进行增补。3.1.3 容量核算根据TD业务模型及频率配置特点,将TD容量核算分为R4业务容量核算和HSDPA业务容量核算,其中R4载波主要承载话音、可视电话和低速数据业务,HSDPA载波主要承载高速下行数据业务,具体容量核算方法如下:3.1.3.1 R4业务容量核算方法针对3G R4业务,目前通常使用的容量核算方法有等效爱尔兰、后爱尔兰、坎贝尔和随机背包算法。四种容量核算办法对比如下表:表3 不同容量核算方法优缺点对比表算法名称基本特点优点缺点等效爱尔兰将混合业务等效成某一种业务,从而计算总的业务量,然后根据等效的总业务量计算所需的信道资源计算相对简单直观,易于实际应用用不同业务做为等效标准业务,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不能体现不同业务的QoS需求差异后爱尔兰分别计算每种业务所需的资源,再进行相加,计算得到所需的信道资源计算相对简单直观,易于实际应用;可以体现不同业务QoS需求差异分别计算各业务需求,不符合实际网络中所有信道资源被各种业务共享的情况,计算得到资源需求较多,相对悲观坎贝尔综合考虑所有业务需求,构造一个虚拟业务,计算总的等效业务量和系统提供该业务的信道数量计算比较简单,易于实际应用;计算结果适度不能体现不同业务的QoS需求差异;SK算法通过随机背包迭代算法,计算基于混合业务且满足不同QoS需求所需的信道资源沿用了ATM网络流量计算的基本思路和管道共享的概念,可体现不同业务的QoS需求计算量大,比较复杂,不便于实际应用;对PS业务非实时性的特点体现不够。假设网络业务模型为:用户话音业务忙时话务量0.019Erl/用户(2% 呼损),可视电话业务忙时话务量0.001Erl/用户(5% 呼损),渗透率100。用户忙时数据流量250bps/用户(900kbitBH),渗透率为100,上下行流量比1:4,业务承载比PS64:PS128:PS384 6:3:1。四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单小区不同载频配置下(时隙配置为2:4)支持R4用户数量如下表:表4 某业务模型下不同载波R4业务容量核算结果(时隙配置2:4)单小区R4载频数量等效爱尔兰(等效为CS12.2K业务)后爱尔兰坎贝尔(虚拟业务为50K业务)SK算法单载频341256257114两载频874696839675三载频1446116514611202四载频2033164821201758五载频2605214027992327六载频3180263835502921(注:表中数据是在某假设业务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应用表中具体数据时应考虑各地实际业务模型和假设业务模型的匹配程度。)从上表看出采用CS12.2K业务为等效业务的等效爱尔兰法计算结果最乐观,而后爱尔兰和SK算法相对悲观。目前还没有权威的数据论证某种容量核算方法更准确,考虑到计算的便利性,建议采用相对保守的后爱尔兰方法做为初期容量核算方法。3.1.3.2 HSDPA容量核算方法由于TD-HSDPA业务信道为HS-PDSCH,其本质为共享信道,相对于R4业务的专用信道具有以下特征:Ø 业务信道为共享信道,其业务信道的带宽不会导致用户接入的拥塞,但较小的速率会影响用户感受;Ø 接入用户数量受限于伴随信道配置;Ø 传输格式和调制方式通过AMC调整,单位码道上的承载速率不固定;因此,对于TD-HSDPA系统,需采用R4系统不同的容量核算办法,建议采用HSDPA系统平均速率和最大接入用户数两个容量指标来核算HSDPA容量。综合考虑目前测试数据及技术现状,单载波HSDPA的平均吞吐量建议按照960kbps(按峰值速率1.6Mbps的60)计算,最大接入用户数按照12个(按下行两倍帧分复用)进行容量核算,假设HSDPA卡用户的忙时平均吞吐量20Kbps,上下行流量比1:9,卡用户忙时激活比为30,则不同载波支持的HSDPA卡用户容量见下表:表5 某业务模型下不同载波HSDPA业务容量核算结果(时隙配置2:4)单小区HSDPA载频数量HSDPA平均吞吐量(kbps)(按峰值速率的60计算)最大接入用户数(按下行两倍帧分复用)HSDPA卡用户容量(假设HSDPA卡用户的忙时平均吞吐量20Kbps,上下行流量比1:9,卡用户忙时激活比为30)单载频9601240两载频19202480三载频288036120四载频384048160五载频480060200六载频5760722403.1.3.3 2G业务容量核算方法2G语音业务可按照ERLB表进行估算,在计算容量时,可按照全速率信道承载语音业务,因为一般容量的室内分布系统用23个载频的语音信道即可承载话务,特殊大容量的室内分布系统,可以开通半速率功能来吸收话务量。2G数据业务利用复用度算法:PDCH复用度=(单时隙EDGE下行吞吐率*EDGE手机多时隙能力)/目标下载速率分配PDCH=下行同时激活用户数*EDGE手机多时隙能力/PDCH复用度/PDCH激活率两式可简化为:分配的PDCH下行同时激活用户数*目标下载速率/单时隙EDGE下行吞吐率/PDCH激活率,其中EDGE单时隙下行吞吐率可根据当地典型区域的平均值,可取40kbps;目标下载速率为大颗粒业务EDGE手机下载速率,可取100kbps;PDCH激活率为激活的PDCH除以分配的PDCH,一般取0.8。综上所述,关于语音和数据业务的容量计算如下,假定数据用户在忙时并发比例为3%。表6 单小区不同信道对应的用户数单小区配置信道数全速率最大承载话务量(呼损率=2%)最大支持语音用户数最大支持的忙时下行激活用户对应的套餐/非套餐数据用户41.09571.284251.65861.65362.271191.926472.931542.247483.621902.568594.342282.8896105.072663.2106115.833063.52117126.63473.84128137.43894.16138148.24314.48149159.014744.8160169.835175.121701710.655605.441811811.496045.761921912.336486.082022013.186936.42132114.037386.722242214.897837.042342315.768297.362452416.638757.682563.1.3.4 载频估算2G室内分布载频核算2G室内分布系统主要是以拟覆盖区域的预估用户数来确定信源的载频数量,市公司可在进行室内分布勘察时需关注覆盖目标的人流量密度、手机使用渗透情况、周边基站的话务情况及竞争对手的网络覆盖情况等因素来预估室内分布建成后的话务量情况。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根据各场景的用户密度、移动占有率等参数核算语音用户数及套餐/非套餐数据用户。(2) 确定数据用户在忙时下行的并发率、各场景的EDGE单时隙下行吞吐率,目标下载速率,利用复用度算法计算出所分配的PDCH,即数据信道。(3) 根据语音用户数查ERLB表可计算出语音业务所需要信道(呼损率=2%)。(4) 总信道需求语音业务对应的信道数据业务对应的信道公共控制信道,一般情况下公共控制信道为总信道的14%。TD室内分布载频估算对建设TD室内分布的物业点载频配置估算应结合上述容量核算方法及用户密度和单用户业务量预测值综合确定,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根据各场景的用户密度、移动占有率、TD用户渗透率等参数核算TD用户密度。(2) 根据各物业点用户密度以及各类业务的渗透率、每用户业务量估算R4业务密度。(3) 根据各物业点用户密度以及HSDPA业务的渗透率、每用户业务量估算HSDPA业务密度,同时根据忙时激活率估算HSDPA激活用户数密度。(4) 根据各物业点建筑物面积,计算R4业务量及HSDPA业务量,对R4业务选择上述四种方法中某一种或某几种综合计算R4载波需求,对HSDPA根据平均吞吐量和支持的同时在线用户数计算HSDPA载波需求,确定载波需求时应考虑网络利用率因素。3.1.4 小区规划采用分布式RRU的组网,其组网方式比较灵活,多个RRU既可以合并小区也可以将多个RRU分裂成多个小区,小区规划原则如下:(1) 小区数量尽可能少,满足近期业务需求:多小区会增加切换,引入干扰,因此,在满足容量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最少的小区进行覆盖。(2) 电梯分区尽量和低楼层小区划分为同一小区,同类功能的电梯分为同一个小区。(3) 多栋物业点,分区尽量与物理结构吻合,避免分区覆盖区域零散分布。3.1.5 频率规划 (一)2G室内分布频率规划根据工信部无函2009618号文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使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频率的批复,广西移动可使用的频段为:GSM900频段:889-909MHz/934-954MHz,其中889.0MHz及909.0MHz为隔离频点,共计99个频点(不含隔离频点)。DCS1800频段:1710-1720 MHz /1805-1815 MHz、1725-1735 MHz /1820-1830 MHz,共计100个频点(不含隔离频点)。市公司在进行基站频率规划时,需预先划定一段频点专给室内分布系统使用,另频点的选择需充分结合周边基站的频点情况来进行统一规划,建议在分配前先通过规划软件了解周边宏基站的频点使用情况,再确定建设的室内分布使用的频点,最好能确保间隔1个频点以上,以免产生频率干扰。因900频段较1800频段穿透损耗小,为节省工程投资,室内分布应优先选用900频点。(二)TD室内分布频率规划中国移动TD-SCDMA使用18801900MHz(A频段) 和20102025MHz(B频段),总计35MHz频率,室内分布频率配置原则为:(1) 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在频率紧张的情况下,应保证与室外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外小区主载频保持异频。(2) 在建筑高度超过15层以上的区域,为室内覆盖保留3个专用频点解决高层干扰问题。在频率紧张的区域至少保留一个专门频点用于室内主载频。室内分布主要使用20102015 MHz(B频段5MHz),对容量需求较大的站点可扩展使用18801890MHz(A频段10 MHz)。3.2 分布系统规划及设计3.2.1 功率核算3.2.1.1 功率核算关键指标(一)2G室内分布功率核算 (1)信源输出功率 在2G室内分布系统中,信源输出功率与采用的设备有关,目前2G室内分布使用的微蜂窝信源主设备主要有爱立信2111、2308及华为的3002E或3006C,其信源设备端口功率分布为:2111(43dBm)、2308(34dBm)、3002E(43dBm)、3006C(46dBm)。(2)边缘场强Ø 2G室内分布系统室内95%以上的区域信号场强-85dBm,对于电梯、地下停车场等边缘地区覆盖场强要求大于90dBmØ 要求建设完成的分布系统没有掉话、回音、串音、单通、背景噪声、语音断续等现象。RxQual的测试等级3的测试点数量应占95以上。(3)天线口功率:考虑TD的空间损耗比2G大,因此2G天线口功率以TD分布系统要求的天线端口功率为准。(二)TD室内分布功率核算(1)信源输出功率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采用PCCPCH信道功率进行功率预算,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按照PCCPCH信道功率(双码道)为32dBm。 (2)边缘场强Ø 普通建筑物:PCCPCH RSCP>=-80dBm C/I>=0dB;Ø 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PCCPCH RSCP>=-85dBm C/I>=-3dB。(3)天线口功率TD-SCDMA室内覆盖应本着“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天线口功率不超过10dBm。特殊场景需结合建筑物结构及衰耗,适当调整天线口功率,保证数据业务热点区域的覆盖效果及使用感受,如为保证酒店客房覆盖效果,走道的天线口功率可适当提高至1015dBm。(4)最小耦合损耗要求TD基站和终端间的最小耦合损耗应大于57.5dB。TD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应考虑MCL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保证分布系统路径损耗和天线至最近终端间的空间损耗之和大于允许的最小耦合损耗值。(三)WLAN系统功率核算(1)AP输出功率 WLAN的AP设备的输出功率有100MW及500MW两种,端口功率分别为20 dBm和27 dBm。(2)WLAN系统信号强度要求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数据热点区域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等于-80dBm,大型场馆、会展中心等重要热点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等于-75dBm。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用户终端无线网卡接收到的信噪比(SNR)大于20dB。3.2.1.2 空间传播损耗(1)室内分布系统传播模型由于室内环境的多样性,理论上很难采用一种传播模型来准确分析室内覆盖系统,进行实际模型测试是比较准确的。通常做理论估算空间传播损耗时是可使用衰减因子传播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路径损耗的公式如下:PathLoss(dB)=PL(d0)+10*n*Log(d/d0)+R 其中:PL(d0):距天线d0=1米处的路径衰减: 900MHz的典型值为31.5dB,1800MHz的典型值为37.5dB,2GHz的典型值为38.5dB,2.4GHz的典型值是40.4dB。d为传播距离;n为衰减因子。对不同的无线环境,衰减因子n的取值有所不同。不同环境下n的取值如下表所示。表 衰减因子取值表环境衰减因子n自由空间2全开放环境2.02.5半开放环境2.53.0较封闭环境3.03.5R:附加衰减因子。指由于楼板、隔板、墙壁等引起的附加损耗。表 附加衰减因子取值表类型混凝土(承重墙)砖墙玻璃石膏板钢筋混凝土(有窗)混凝土地板电梯顶穿透损耗(dB)25-30866-18151220-30(2)覆盖核算方法及关键参数说明参数说明天线口功率(PCCPCH,dBm)天线口PCCPCH信道(双码道)功率一般建议不超过10dBm。对于体育场馆、空旷展览中心、会场等特殊场景,天线口功率还可适当酌情提高,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天线类型采用的天线类型,全向/定向/对数周期等天线增益(dBi)根据天线类型确定接收电平要求(PCCPCH,dBm)室内分布无线覆盖边缘信号要求为:1)普通建筑物:PCCPCH RSCP>=-80dBm C/I>=0dB。2)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PCCPCH RSCP>=-85dBm C/I>=-3dB。最大允许路径损耗(dB)空间传播最大允许路径损耗总穿透损耗(dB)根据穿透墙体的情况确定墙体材质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选取单墙体穿透损耗(dB)根据墙体材质确定空间传播损耗指数根据传播环境确定,一般取值为2-3.5传播距离(m)单天线覆盖半径 3.2.1.3 分布系统损耗分布系统损耗包括功分器、耦合器和合路器的器件损耗以及馈线损耗,器件损耗主要参考使用器件的性能指标计算,而馈线损耗可参照下表数据计算。各种馈线在不同频段内的损耗指标表100米馈线损耗馈线类型900MHz2000MHz2400MHz8D馈线14.0dB约23dB约26dB10D馈线11.1dB约18dB约21dB1/2馈线6.9dB10.7dB12.1dB7/8馈线3.9dB6.1dB7.0dB3.2.2 RRU规划(1)RRU数量及安装根据2G室分分布、系统图纸或建筑结构图纸,初步规划RRU的类型、数量及安装位置,RRU规划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Ø RRU数量及分布需满足TD覆盖电平要求;Ø RRU选取位置,尽可能靠近2G有源设备或器件箱/托盘位置,便于安装、维护及取电;Ø 应考虑RRU与BBU、后级RRU与前级RRU之间光缆路由实施的便利性。(2)单通道RRU和多通道RRU选择单通道RRU具有功率大、安装灵活、便于A频段引入的优点,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建议优选单通道RRU。对于部分通道数需求较多且多通道RRU功率能够满足覆盖要求的分布系统,也可选用多通道RRU。单通道RRU和多通道RRU比较如下表:RRU类型设备特性优劣势对比适用场景单通道RRU1、1个功率输出端口 2、端口输出功率>10W1、功率高 2、功率输出位置灵活 3、放置分散,不利于维护全部场景,可完全替代多通道RRU多通道RRU1、8个功率输出端口2、端口输出功率<5W 1、设备数量少,便于维护 2、相对单通道,设备成本相对较低3、功率低 4、8个功率输出端口集中,使用不灵活5、对安装条件要求较高特殊场景,如建筑面积较大,建筑结构环形对称,平层面积大,竖井较少的场景。(3)RRU分区规划对于使用多个RRU覆盖的物业点需进行RRU的覆盖分区规划,规划时应使得各个RRU分区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建议隔离度应大于12dB,空间间隔应大于1米),以利于提高空分复用性能及后期扩容,降低改造工作量。(4)RRU级联充分利用BBU所有的光口,减少级联,设计时充分利用BBU能够提供的光口数量,减少级联。建议通常情况下室内分布系统RRU级联级数建议为3级以内,最多不超过5级。3.2.3 切换区规划3.2.3.1 室内进出口的切换设计室内要求设计切换带在出入口外5米范围内,切换带应避免落在马路上。3.2.3.2 窗户边切换设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手段,使得室内用户尽量接入室内小区:(1) 天线适当靠近窗边,使得窗口处室内信号最强,避免室内外信号的切换。(2) 调整小区选择和重选参数,使用户容易选到室内小区。(3) 在多小区配置时,高层室内小区和室外小区采用单向邻区策略或不配置邻区关系。3.2.3.3 电梯的切换设计原则(1) 进出电梯切换区域应该设在电梯厅而不是电梯门口;(2) 同一电梯运行过程中没有切换。3.2.4 外泄控制(1) 除特别要求外,2G室内分布要求泄露至室外10米处的信号强度不得高于-85dBm,同时距建有室内覆盖系统的建筑物10米处,室内信号的电平比室外信号的低10dB以上。(2) TD系统应通过“多天线、小功率”的设计方式,通过控制天线口功率、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阻挡、合理的天线安装位置来实现对泄漏电平的精确控制,要求室外10米处应满足PCCPCH RSCP95dBm或室内小区外泄的PCCPCH RSCP比室外主小区PCCPCH RSCP低10dB(当建筑物距离道路不足10米时,以道路靠建筑一侧作为参考点)。(3)建议对13楼进行外泄模拟测试,并在模拟测试图纸中标注室内信号泄漏到室外的信号强度。3.3 室分的平滑扩容及演进3.3.1 RRU规划及设计要点为实现扩容的便利性,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在前期规划和设计时应:(1) 原则上应采用多个单通道RRU或多通道RRU进行物业点覆盖,以利于使用空分复用功能;对于业务需求较小的物业点,可以采用单个单通道RRU进行覆盖。(2) 针对业务需求特别高的站点,在满足覆盖需求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RRU的数量,便于通过小区分裂的方式快速扩容。(3) 在业务需求特别高的站点,预留A频段RRU及合路器的安装位置,并考虑供电需求。3.3.2 光纤布放为便于引入A频段及LTE,在业务需求高并且施工条件具备的站点,在线井的垂直方向布放一根24芯以上的光纤,确保光纤到达线井的每个楼层。此外在RRU所到之处,至少布放6芯光纤(使用2芯,预留4芯)。 3.3.3 扩容方式建议随着用户逐步增长,业务量将逐步增加,室内分布系统也需求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扩容,(一)2G信源扩容对于2G室内分布信源,一般信源选用2载频的爱立信的RBS2111设备及华为的BTS3002E,当由于业务量增加后,爱立信的RBS2111设备最多扩容到6载频,在保证天线输出口功率满足覆盖的条件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加远端单元RRU扩容,如还无法满足,可考虑使用RBS2116设备(最多支持12载频);对于华为设备,由于BTS3002E最多配置2个载频,当需要扩容时,可考虑将信源设备换成BTS3006C(最多支持6个载频),如还无法满足,可使用华为的宏站设备BTS3012(可支持12个载频)。在主设备扩容的同时,相应配套的电源、传输也需考虑是否要扩容。(二)TD信源扩容扩容方式优先顺序为开启空分复用功能、增加载波、小区分裂:(1) HSDPA 空分复用技术可以在不改变系统标准、不改变网络结构、不改变数据卡(或终端)的情况下,仅通过对基站进行软件升级,就能够实现室内HSDPA小区数据业务流量总吞吐能力有效提高。因此在HSDPA容量需求高的站点应首先考虑开启空分复用功能增加系统吞吐量,保证用户感知。(2) 当开启空分复用后仍不能满足容量需求的情况下,可利用小区分裂的方式增加室分站点容量。(3) 对于开启空分仍不能满足容量需求的站点,可考虑利用A频段频点增加载波来扩容,室分单小区最大配置可达到9载波(其中B频段3载波、A频段6载波)。3.4 分布系统建设及改造3.4.1 馈线改造在原分布系统功率分配不够且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按照如下原则进行馈线改造:(1) 原有GSM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m的8D/10D馈线均需更换为1/2馈线;主干馈线中不使用8D/10D馈线。(2) 原有GSM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3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3) 原有TD分布系统的馈线一般都能满足GSM分布系统使用。所以在TD分布系统中合路GSM系统,馈线不需要更换。3.4.2 功分器和耦合器根据工作频率范围、驻波比、损耗需求选取合适的功分器、耦合器,要求工作频率范围为8002500MHz。根据功率分配的需要,也可以对原来支持TD频段的功分器或耦合器进行分配比的调整。3.4.3 天线选择天线工作频率范围要求为8002500MHz。根据设计需要且条件允许时,对原来设计安装位置不合理的天线,进行移位改造。利用原天线无法满足TD覆盖要求时,需考虑新增天线,尽量考虑末端分裂的方式新增天线。3.4.4 合路器选择及改造TD网络工程新建或改造室内分布系统涉及合路器改造时,原则上要求配置同时支持A、B频段的合路器。根据覆盖需求及业务预测,对于暂不引入A频段的室内分布系统站点,可暂不对前期已完成改造可支持B频段的合路器更换为同时支持A、B频段的合路器。对已经进行过WCDMA改造,已经安装了合路器的室内分布系统,需进行合路器改造。改造时TD接入点尽量考虑在原来合路器处接入。如果无法在原合路器处接入,且当原合路器位于TD接入点后面时,必须拆除原来的合路器,否则TD接入后,系统仍然没有TD信号。3.4.5 合路方式合路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1)TD-SCDMA和GSM共用主干路由,称为前端合路。(2)TD-SCDMA系统新建主干路由,在平层和GSM合路共用,称为后端合路。前端合路方式主要用于小型建筑物,不需对馈线做大的改造即能满足TD-SCDMA系统要求的情况。后端合路主要用于中型、大型建筑物,该方式对GSM影响较小,且调整灵活,可以方便采用TD-SCDMA系统的多通道覆盖方式。3.4.6 主设备取电原则(一)GSM主设备取电原则(1) 凡是使用GSM主设备的站点,建议MU都配置UPS供电方式,RRU就近采用市电方式供电。(2) 对于与TD主设备共址的站点,建议GSM主设备与TD主设备共享供电电源。

    注意事项

    本文(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原则-34页word资料.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