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小学生书法课的教学设计 .pdf

    • 资源ID:33936868       资源大小:84.7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生书法课的教学设计 .pdf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小学生书法课的教学设计课前要求:、选定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楷书(硬笔书法、毛笔小楷)帖。、准备一本书法笔记本,记录我们所要学习的书法理论知识。、遵守课堂纪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笔记。、执笔:拇指与食指夹住笔杆,其它三个指头辅助运笔,指实掌虚。、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课题:临、摹和创造的关系课时:课时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临摹的方法和作用;了解临、摹和创造的关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重点难点: 掌握临、 摹的方法, 了解只有继承才有创新。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分钟)二、讲授新课: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但从学习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为止境。在初学的时候, 总是越摹越不对,越临越不像,甚至无意再临摹下去了。不如干脆自己来个创造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 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验(直接地学习和间接地学习)而创造出来的。所谓创造, 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可以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别具形体,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要知道号称“书圣”的王羲之, 也是从艰苦的实践和体验中成长起来,不是生来就是大书家的。一、摹法: ()描红:小学生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红模是印好的红字范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手上都能有个大概。()摹书:把油纸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纸,罩在碑、帖上面来摹写,古人叫作“响拓”。 初学写字不先摹写,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笔随影写,练习久了,字的结构自然就会写好,所以“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的意思)之先,应从摹写开始,可以事半功倍。二、临法:()方格临写:凡是临写楷书,要用有方格的纸来临,这是为把字体大小、笔画长短排列匀称,有些依* 。将碑、帖放在对面或旁边,看一字,临一字。()去格临写:如临行、草书,应用无格的纸,就其行笔连接的地方,注意临写;所以用无格的纸,是为了免受拘束。 (以上两种方法都算作“对临”。 ) ()分临:就碑、帖中笔画最清楚无缺损的字选择一个,把这一个字分拆开来,看它一点一画的安顿,学它的结构;再看它每一点、一画的起止转折,学它的笔法。每天一字,至多三、五字,不可贪多。()空临:古人学习书法,随时随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笔,坐着无事,画沙、画地;睡在床上,画被、 画腹; 甚至书空作势, 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体的笔画结构的印象,用指画空临,也可以收到效果。()背临:平时将所临写的碑、帖,熟记心中,临写的时候,将碑、帖合起来,照它的笔法、结构,背着摹仿,写完之后,用原碑、帖来对照,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地方,随时重写更正。凡经过更正的字体,印象较深,以后便不易忘记,能收到较大的效果。三、摹临法:同时摹临:先用透明不渗墨的纸,将所要临写的碑、帖摹出,然后用较薄的纸,罩要摹本上,再对照碑帖临写出来。既摹之后,对于结构、笔法已经大概明了,再加临写, 形体和精神, 更可以结合起来,这对于学习书法是很有益处的。从前王羲之说:“始书之时,不可看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以遒润,五遍益加抽拔, 如其生涩, 不可便休, 两行三行临之, 为取滑健能, 不计其遍数。 ” ( 笔势论)他所说的一遍正手脚,是说写第一遍的时候,要先把字的手脚端正起来,手脚就是字的笔画,横、坚、撇、捺之类,先把它摆端正了;第二遍得形势,形势就是每个字的形体,因为第一遍,只能将手脚安放端正,不暇注意全体,到了第二遍就应该注意每一个字的整体位置;第三遍微微似本, 既在第一遍端了手脚,第二遍注意到整体结构,现在第三遍就应该求其稍微像原本了。这是专指结构而言,到了第四遍,就是应该注意笔法的时候,所以说:“加以遒润” 。 “遒”是运笔沉着有劲,这是说运笔不论方、圆,笔画总要挺拔;“润”是笔墨秀健不枯槁的意思,行笔太快,墨气不匀,写出来的字,干燥枯焦,当然不会秀润;行笔太慢,笔画滞肥,墨气钝涩,这样“润”倒“润”了,却以不“遒”,就像一个胖子徒有虚肉,不见筋骨, 臃肿无力; 行笔应该是不快不慢,从容运行, 写出字来, 不肥不瘦, 自然会秀润有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最末写到第几遍,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火候,所以说:“益加抽拔” 。 “抽拔”的意思,就是笔能提得起来(在新学写字的时候,笔是塌在纸上,提不起来的。) ,灵活运笔,纵横挥毫。如果运笔还是生涩,则并末达到纯熟,仍要多写,不得计较遍数。 以上是指练字的一个阶段来讲的。写到某一阶段可以达到某种程度,逐步深入逐步提高。只要按步就班地学习,自然会有成功的一天。 俗话说: “字无百日功” ,就是说, 要经久不断的练习,才会见到功效。四、读碑、帖法:上面所说摹、临的方法,是学习书法必经的阶段,决不可少的。而帮助摹、临,使得进步更快,还有读碑、帖的一种方法。我们在不临写的时候,把碑、帖摊开来对它的一笔一画,以至字体的结构变化仔细端详。其次,再研究它的笔法,对它的起笔、住笔和运笔中间的转折,都一一加以领会。这样,对于临碑、帖是有极大帮助的。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临、摹的方法,知道了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要继承传统,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书法基本功。布置下堂课学具准备。(教学参考)书法家刻苦学习的故事故事之一智永和尚的“退笔冢”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智永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每天来求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 把他家的门限都踏穿了,于是用铁皮包上,被人称为 “铁门限” 古人说: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写照吗?故事之二红叶作书,郑虔三绝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 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 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故事之三 穷和尚成了大书法家唐代的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典范。因为贫苦,买不起纸张,他每天取芭蕉叶来写字,后来把他种的一万多株芭蕉树叶都摘光了,于是又作了个木盘子,刷上漆,在上面练习写字,时间长了, 笔尖竟把木盘也磨穿了。他写秃的笔, 可能比智永还多, 后来将秃笔埋成一座坟,名叫“笔冢”。 怀素刻苦学书几十年,终于自成一家, 他的草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珍品。常言道: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比智永、郑虔、怀素要好得多,难道不应该趁这大好时光,奋发自励吗?故事之四身残志坚的书法大师前面介绍的三位书法家,生活在离我们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代。现在, 我再给大家介绍几位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事迹。这几位书法家都有相同的美德:身残志坚,老当益壮,生命不息,勤奋不巳,堪为我们年轻一代的表率。他们的名字早已为国内外所知晓,那就是:邓散木、林散之、费新我三位老人。三老之中,邓老已于一九六三年去逝。费老、林老都已有八十多岁高龄,他们每天仍挥毫作书,豪情溢于笔端。三位老人从青年时代就热心艺术,但在他们艺术生命最旺盛的时候,都遭遇很大的不幸:邓老六十三岁时,左脚因疾病截去,此后右手伤筋不能握笔,胃又切除三分之二。他身带病残,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右手握不信住笔就练左手, 执不了刻刀就用凿子、锤子, 而他这时的作品,不但不减当年, 反而有一股奇倔之气,把他的崇高品德融会在杰作之中,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林老在年近七旬时,全身严重烫伤, 无名指和小指残废。书法家失去手指该是何等不幸!林老坚持用三指握笔作书,终于大成。他那神采飞扬的行早书,是我国书苑的一朵奇葩。费老原是江苏画院的著名画师,一九五八年,右手不幸患病残废,他痛苦万分,从此改用左手写字。志之所向,无坚不摧。经历十多个寒暑,费老终于以崭新的面目,异峰突起,他的佳作驰名国内外书坛。同学们,象邓老、林老和费老,在他们生命的晚年,致病致残,却以顽强不屈的意志,锲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不舍地追求, 取得显著的成就。 我们正当年少, 精神充沛, 身体健康, 不更应该有早努力吗?当然,对于大多数同学,并不要求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至少应该把字写清楚、整洁,要学习历代书法前辈们的奋斗精神,用在我们的学习与工作中,就一定可以作出成绩来!书法口诀点中周旋运笔锋,欲右先左横无平;欲下先上坚无直,悬针垂露两分明;撇勿过弯如劲啄,一波三折捺始成;钩挑顿处忽迅出,心手相应百日功。小学书法教学教案第一课目字旁、酉字旁教学目标:1了解目字旁和酉字旁的造字规律,结构原则。2根据所学偏旁的变化规律,写好课本例字。教学重点、难点:同学们在写目字旁这个笔画时,能够做到目字旁内部的短横收笔处与横折的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2进入新课题。二、讲授新知识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目字旁、酉字旁。并示范两个字。提示:“ 目” 字做左偏旁时,形态窄长, “ 目” 中的短横均匀分布。2教师示范书写“ 睁” ,边写边讲解书写要领。3学生在方格本上用钢笔书写“ 睁、睡、瞪 ” 三个字各四遍,体会结构特点。(放音乐)。4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讲评优秀作业,鼓励大家刻苦学习,课余时间应主动安排书写练习。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酉字旁1学生读文中说明性文字,观察例字。2学生演示由几名同学上台演示“ 配、酸 ” 。3引入:全班同学开始写这几个字,四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代表写得最好。注意观察,随即在书本上描红出该字。4修正:由同桌上台再写一次同样的字。5、比较:全班同学来看一看,比一比,两个同样的,哪个写得好,为什么?二、学生评价三、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四、总结: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二课小字头、春字头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小字头春字头的写法。2学会并掌握两种偏旁在结字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讨论, 学生找出小字头的写法特点,小字头中的三个笔画在田字格中都有相应的具体位置。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授:1谈谈起名的原因(缓解情绪紧张)2做运腕操。 (竖掌、执笔绕圈,画十字、画圆等顺、逆时针方向画)二、新授:观察 “ 党” 字。引出课题。1田字格出示“ 小字头 ” 。2观察笔画特征、摆放位置。(两点:左边挑点,略低;右边撇点,略高)3师:字如其人,讲究对称、和谐,相互呼应;笔断意连,情如一家。4小字头书写要领:短竖粗直在中间,挑点撇点护两边。左低右高相响应,穿插避让兄弟情。5练习书写。6出示写字姿势歌 。写字之时身坐稳,肩平背直头摆正。胸离桌沿要一拳,眼离桌面要一尺。手握笔杆中下方,两脚平放有精神。7生练习书写。师范写并点评。挑点撇点应响应,中间短竖位置较正,8比较含 “ 小字头 ” 的诸字特征:尚、党、裳,注意:两点间距离应由字形整体特征来决定三、练习书写 “ 赏” 字。1先观察字形,整体呈三角形。2提笔书空,揣摩笔意。3学生练习,互评。原则:先优点,后缺点。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掌握春字头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春字头的字。教学重点: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 三” 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写春字头的字。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春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春字头的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 三” 字。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春字头:三横长短错误。 撇、捺不开张。三、练习“ 春、泰、奏、秦” 。完成 “ 想一想 ” 。春字头的三横为什么不能写成“ 三” 字?四、总结全文第三课足字旁门字框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足字旁和门字框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写好 “ 踩、蹈、跳、闪、闲、闯” ,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今天 ,老师带着大家一起乘坐” 胜利号 ” 航天飞机去汉字王国遨游。瞧,汉字王国已经到了,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里的汉字朋友吧!出示:踩、蹈、跳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领悟偏旁的表意功能。(二)观察例字,领悟偏旁的要领1、教学 “ 踩” (1)学生观察例字(2)学生口述,教师范写(3) 、学生试写,大家评价。2、练习书写 “ 蹈、跳 ” 。四、小结评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二课时(一)门字框1出示课件; “ 闪” 问;这是什么结构的字?(半包围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明确书写门字框要点;门字框中的左竖和点不要靠得太紧,横折钩的起笔对准点画的尾部,距离不要太近。2出示课件; “ 闪、闲、闯 ” 三个字,仔细观察体会门字框的结构特点。(四人一组讨论)谈一谈观察后的审美感受。3教师小结:门字框内的部件稍写大一点,要安放在框中偏上的地方。4 请大家看一遍这个字的笔画笔顺。5教师示范书写“ 闲” ,边写边讲解书写要领。6. 学生在方格本上用钢笔书写“ 闪、闲、闯 ” 三个字各四遍,体会结构特点。(放音乐)。7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8讲评优秀作业,鼓励大家刻苦学习,课余时间应主动安排书写练习。第四课反犬旁田字底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反犬旁旁和田字底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写好 “ 猜、独、犹、畜、亩、备” ,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猜、独、犹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领悟偏旁的表意功能。总结书写要领:侧锋落笔,随即向右下撇出,顺势另起笔写竖勾,再落笔写撇折挑。反犬旁可以写成楷书似的勾挑,也可以回锋收笔无勾挑;有勾挑的势必从左上落笔写撇或撇挑,无勾挑的势必从右上落笔写撇或撇挑,用笔的笔势不同,因此字的体态也不同。(二)观察例字,领悟偏旁的要领1、教学 “ 猜” (1)学生观察例字(2)学生口述,教师范写(3) 、学生试写,大家评价。2、练习书写 “ 独、犹 ” 。四、小结评价。第二课时(一)出示:畜、亩、备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领悟偏旁的表意功能。总结书写要领:田字旁比口字旁长,而且是左竖长右折短。于是:“ 田旁不同口字旁,形体宜长不宜方。口旁皆是横折短,田旁却是折画长” (二)观察例字,领悟偏旁的要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教学 “ 畜” (1)学生观察例字(2)学生口述,教师范写(3) 、学生试写,大家评价。2、练习书写 “ 亩、备 ” 。四、小结评价。第五课独体字(一)教学目标:1掌握独体字的汉字的书写规则。2正确、规范地书写独体字。教学准备:钢笔、写字书。教学过程:一、复习斜钩、卧钩、撇折、撇点等笔画的写法,激发学习兴趣二、学习独体字的书写规则1介绍独体字的书写规则独体字,笔画一般较少,书写时应注意笔画均匀,长横要平,长竖要正,字形要端正。2出示汉字:正、出、亚、互、生、止3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长横要平,长竖要正长短横的变化间距均等布白匀称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临写一段话。三、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第六课独体字(二)教学目标:1学习笔画多和笔画少的独体字的书写规则,练习书写独体字,将字写端正。2继续加强学生的写字姿势训练。教学准备:钢笔、写字书。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发兴趣。谁能告诉我们直接由笔画组成的字(不包括任何部件)叫什么字?怎样写好独体字呢?讲后请一生上台试写几个独体字。(留作后面评点)今天我们就进一步研究一下怎样写好独体字。板书:独体字(一)二、笔画复习。书写竖折折钩、横折折钩、横折折撇、横折弯钩。三、讲授新课,讲演试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读一读(出示小黑板:力、母)观察笔画多的和笔画少的独体字整体布局有什么特点。指导书写笔画少的独体字。1“ 力” 字,边讲边示范:撇长,横折弯钩略向右斜。请一生上台写。评议。学生练写两个。2“ 母” 字,学生读提示,体会书写要点。请一生上台写,老师相机指导。(注意横折弯钩的斜度)。总结:少画稍小。多画稍大。学生练写两个。“ 之” 、“ 事” 、 “ 日” 、“ 为” 字四、学生练习,把握重点。临写一段话。五、点评指导,共同提高。出示写得好的和存在问题的字,对照评议,提高认识,再练习。第七课独体字(三)教学目标:1掌握独体字的汉字的书写规则。2正确、规范地书写独体字。教学准备:钢笔、写字书。教学过程:一、复习撇、竖钩、横折等笔画的写法,激发学习兴趣二、学习独体字的书写规则1介绍独体字的书写规则独体字,笔画一般较少,书写时应注意笔画均匀,长横要平,长字要长,短字要扁。2出示汉字:月、四、身、血、耳、也3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长字宜长扁字宜扁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临写一段话。三、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第八课避就交错教学要求:1、了解什么是“ 避就 ” 和“ 交错 ”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学会使用“ 避就 ” 和“ 交错 ” 。教学重点:1、了解 “ 避就 ” 和“ 交错 ” 的关系。2、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使用“ 避就 ” 和“ 交错 ” 。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避就交错2、请学生说说对“ 避就 ” 和“ 交错 ” 这两个词语的理解。3、教师: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经常会用到“ 避就 ” 和 “ 交错 ” 。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为了使两边不发生碰撞,它们之间相互要避让,叫做 “ 避就 ”“砚”字“ 石” 部缩小以避让。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 避就 ” 左右两边就产生了相互通过, “ 交错 ” , 使字形紧凑和谐。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 避就 ” :“ 石” 未避让而碰撞。 “ 石” 偏低而碰撞。 “ 交错 ” :没有 “ 交错 ” 。三、练习1、描红、临写“ 砚、溢、娓、姥” 和“ 炊、杖、叨、吟” 。2、临写一段话。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3、完成 “ 想一想 ” 。“ 避就 ” 和“ 交错 ” 各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四、总结全文第九课伸缩教学要求:1、掌握书法中伸缩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 “ 惟、章、徘、降、戒、素” 等字。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书法中的伸缩写法。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惟 章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惟” 的横画写得有长有短,这便是“ 伸缩 ” 。“ 章” 的上横和下横一长一短。这也是“ 伸缩 ” 。左右结构的字如果有两笔重复的竖画,一般缩左伸右。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横的长短错误。三、练习“ 惟、章、徘、降、戒、素” 。四、总结全文第十课 10、变形(一)教学要求:1、掌握书法中“ 土” 字的变形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 “ 坤、去、社、坚、地、肚、寺、圣” 等字。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书法中的伸缩写法。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坤、去、社、坚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土” 在字左时形态短小,位置偏上,下横改为提。在字右时形态较窄,位置偏下。“ 土” 在字头时形态较扁,长横盖住下半部。在字底时形态也较扁,位置在正下方。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土” 字的变形错误。三、练习“ 坤、去、社、坚、地、肚、寺、圣。四、总结全文第十一课变形(二)教学要求:1、掌握书法中“ 山” 字的变形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 “ 屹、崖、仙、岳、岖、岩、岔” 等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书法中的伸缩写法。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屹、崖、仙、岳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山” 在字左时形态窄小,竖折的下横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山” 在字右时形态较独体字“ 山 ” 要窄。“ 山” 在字头时,形态扁小。位置居中。“ 山” 在字底时形态较偏大,位置居中。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山” 字的变形错误。三、练习“ 屹、崖、仙、岳、岖、岩、岔四、总结全文第十二课变形(三)教学要求:1、掌握书法中“ 田” 字的变形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 “ 畔、界、佃、留、略、男、亩、钿” 等字。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书法中的伸缩写法。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畔、界、佃、留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田” 在字左时形态短小,位置偏上。“ 田” 在字右时形态较独体字“ 田 ” 窄,位置偏下。“ 田” 在字头时形态略扁小,位置居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田” 在字底时形态略小,位置在正下方。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田” 字的变形错误。三、练习“ 畔、界、佃、留、略、男、亩、钿” 四、总结全文长课教案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1 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三、讲授新课。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 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 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 。 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 、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 再练习一下站姿。四、 巩固练习: 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课题:第二课米字格和笔画名称2 课时: 1 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二、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站姿和执笔。三、讲授新课。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第二课: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 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1.横竖中线; 2.两条斜线; 3.左上格、坐下格;4.右上格、 右下格。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老师出示 “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 。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1. 点 2.横 3.竖 4.钩 5.挑 6.撇 7.短撇 8.捺 老师可采用指哪个笔画让同学说哪个笔画,由慢到快,待同学熟悉后可进行比赛。四、 总结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可提出要求: 1.临得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要有起笔和收笔;3.捺要写得自然。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发现优点,纠正错误, 以利总结。五、 总结:展示作业, 给予表扬, 号召同学课下练习写字。课题:第三课横的写法3 课时: 1 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难点:横的写法;方起笔、圆收笔的提按。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 挂图、米字格卡片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二、 通过谜语引入新课:有个笔画真叫棒,它自己可成为一个字,请猜猜它是哪个笔画呀?老师出示横画挂图。出示课题: 横的写法三、 讲授新课。问:横画有什么特点?横画的特点是:1.两头粗中间细;2.起笔方收笔圆;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 横画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边行边提笔,边行边按笔),提笔向上,右下按,提笔回收。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三课练习册上的作业,注意坐姿、执笔的姿势。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同学们书写时出现的错误。(老师纠正同学们书写的错误时,说话声音要小, 不要干扰其他同学,除发现全班性的问题时才可请全班同学停笔,及时纠正,在学生书写时, 可放一些较合适的乐曲,但音量应控制, 不可过大, 否则反而影响学生书写。)五 、总 结 : 表 扬 好 的 为 主 , 指 出 不 足 。课 题 : 第 四 课竖 的 写 法4 课时: 1 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竖的写法,笔画中的提按。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二、 用几分钟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三、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这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出示课题:第四课竖的写法。请学生观察垂露竖的特点:1.像一根骨头(学生说出别的也可) ;2.在竖中线上; 3.两头粗,中间细。垂露竖的写法:先左上,转笔坐下按,转笔下行(边行边提,边行边按,变化细微)顿笔,捉笔左上回锋。(演示时的全过程让学生看得真切。 ) 悬针竖的写法:让学生总结出悬针竖的写法。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四课作业,要求学生一描到底,不要像画画那样一点一点的添墨。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坐姿、执笔姿势及描红时出现的错误。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五、 总结:展示作业, 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课题:第五课横折的写法5 课时: 1 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横折的写法,横画与竖画的交接点。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二、 复习横画、竖画的写法。三、出示复合电化胶片(先横,后竖,合起来为横折,或徒手在黑板上画出,但要比较规矩,给学生以美感) 。出示课题:第五课横折的写法。四、讲授新课。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横折的写法,看来不成问题,最后,老师整理一下。横折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提笔向上,左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收。五、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第五课作业,提醒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并在巡视中,随时给以纠正;范字“日”“里”的注意事项,可强调一至两点,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尤其是起笔处。六、 总结:展示作业,进步大的同学仍可展示,指出全班性的问题。课题:第六课撇的写法6 课时: 1 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撇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撇的写法,中锋行笔。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二、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猜谜语:长头发, 飘起来。打一笔画。待同学们说出 “撇”后,出示课题:第六课撇的写法。三、将受新课。请学生观察“撇”的特点,和哪个笔画有相像的地方:1.它和“悬针竖”有相像的地方,它们都是起笔粗,末端细。2.它和“悬针竖”的角度不同,“撇”是斜的, “悬针竖”是垂直的(学生可能说不出“垂直”两字,只要说出是“直”的即可)。 撇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左斜下行(要中锋行笔,边行边提),提笔出锋。可让学生用手指代笔在书上写几遍。让同学们看范字“左” 、 “千” ,说出笔顺,及其在米字格的位置。硬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作业要求:出锋自然,不要过快。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六课的作业,巡视行间,轻声地纠正同学们的错误, 同时放段音乐 (声音不要过大) , 使同学们在欢快地气氛中学习。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同学们课下多练习,挑出写得好的作业 在 专 栏 里 展 示 , 以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课 题 : 第 七 课捺 的 写 法7 课时: 1 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捺的写法、捺角捺尖的写法。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二、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三、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这一笔象什么,老师出示课题, 第七课捺的写法请同学观察 “捺” 的特点: 1、它象一把笤帚 ; 2、上细,下粗 ,出尖3、在斜线上捺的写法:先左上,转锋斜下行,边行边按,把笔毛铺开,到捺角处,慢提平出锋,(由于此笔划较难,老师讲述要准确,演示要稍慢, 让同学看清楚)四、巩固练习:完成第七课作业,范字的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1、园行;2、笔顺;3、在田格中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硬笔字要求捺画出锋自然。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是的一些毛病。五、总结: 展示作业, 给予表扬, 希望同学们课下多练习,老师要了解课下练习的实例,以多种办法表扬,促进同学们的进步。课题:第八课点的写法8 课时: 1 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教学过程:三、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四、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五、讲授新课。出示课题:第八课点的写法。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点”画的特点:1、它像什么?(大瓜子、雨点等) 2、在米字格中的位置。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提笔回收。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点的写法。六、 完成第八课作业、范字处理时,请同学说出其图形、笔顺。硬笔书写强调提按。老师巡视行间,此时可放音乐,调解课堂气氛。七、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课题:第九课竖钩的写法9 课时:1 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钩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竖钩的写法、钩的写法。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二、表扬班上书写认真的同学。三、复习竖(垂露竖)的写法。垂露竖的写法:先左上,转笔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收。问:如果在垂露竖的末端加点东西,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待学生说出“竖钩”后,出示课题:第九课:竖钩的写法。四、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观察“竖钩”的特点: 1.其外形像一个钩子;2.其是竖和钩组成的;3.其在竖中线上。竖钩的写法:因为垂露竖已经学过,所以尽量请学生多动脑子,总结出竖钩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锋,出钩。请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书写练习。五、 巩固练习:完成第九课作业,范字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1.图形为“”形; 2.笔顺; 3.“竖钩”在竖中线上。硬笔要求:学生写出的字尽量和帖一样,每写完一遍,和帖上的字对照检查一遍,不断地纠正错误,越写越好。学生练习时,配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时的一些错误。六、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表扬方式方法,老师自酌,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佳),对课下练习的学生多加鼓励。课题:第十课提的写法10 课时: 1 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提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提的写法,提的出锋。教学准备:教学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述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三、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第十课:提的写法。出示提的写法挂图。请学生观察提的特点:(一) 像一把刀的尖。 (二) 其在斜线上。 (三)由粗到细。提的写法:先左上,向下按,提笔转锋向上,边行边提(要稳),出锋。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巩固练习:完成第十课作业,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范字“江、抖”的笔顺及用图形分析这两个字。硬笔练习部分可提醒“三点水”的写法。以音乐伴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师范,纠正错误。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学生课下多练习。课题:第十一课笔顺规则(一)11 课时: 1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提高捺画的书写质量。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 挂图、米字格卡片等。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二、表扬班里刻苦学习写字的同学。三、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第十一课:笔顺规则(一)。出示挂图“十、干” ,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此时板书:先横后竖。分组观察“十、干”的特点;“十”的特点:1.笔顺:先横后竖:2.这两个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3.笔画粗细比较;4.这个字大致成什么图形。“干“的特点,老师可依“十”的特点,请同学们总结出规律,启发学生思考。老师出示“人、入”的范字挂图,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板书:先撇后捺。在老师的启发下,分别说出这两个字的特点,并提示学生写“捺”的注意事项。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一课作业,硬笔部分提出:捺的书写要自然。老师放音乐,巡视行间,随时纠正学生的坐姿、执笔及书写时的毛病。五、 总结: 展示作业,表扬书写好的及进步大的同学,号召同学课下多练习。课题:第十二课笔顺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生书法课的教学设计 .pdf)为本站会员(Che****r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