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力光伏设备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3394264
资源大小:109.26KB
全文页数:1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电力光伏设备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泓域咨询MACRO/ 浙江电力光伏设备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浙江电力光伏设备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说明行业产品多为下游应用领域的核心部件,如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双向变流器为电站的“心脏”。因此客户在选择产品时,通常意味着与产品供应方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形成了一定的客户黏性壁垒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969.0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7303.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82%;建设期利息396.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0%;流动资金5268.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98%。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08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0680.97万元,净利润5882.3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47%,财务净现值2602.04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94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新常态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优,大项目支撑不足;引领中心城区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市区联动管理、政策叠加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区域发展不够统筹,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农村短板、基础设施欠账仍是制约跨越发展的瓶颈。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比较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常态新机遇的深刻变化,强化机遇意识、担当意识和忧患意识,更加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科学谋划,创新创业,实干实效,努力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电力电子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电力、电子、控制理论等学科,研发人才需具备电力系统设计、电力电子技术、机械结构设计、微电脑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软件编程等专业知识,以及产品应用场景知识。产品从设计、研制到持续创新性改进都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水平,长期技术积累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对于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积累相关技术和各种应用场景知识,从而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根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统计数据,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对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约为0.3:1,这意味着每增加1kva发电容量,需要配套0.3kvar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需求;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在替代更换市场对存量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约为0.03:1,这意味着每增加1kva发电容量,需要配套0.03kvar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需求。根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预测,到2020年我国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市场规模达到144.31亿元;此外,我国电网的低压治理对无功补偿装置也有一定的需求。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第四章 产品方案分析第五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第六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第七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第八章 技术方案第九章 环保方案分析第十章 劳动安全评价第十一章 节能可行性分析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配置第十三章 项目规划进度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分析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评价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投标分析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防范分析第十八章 总结评价说明第十九章 附表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附表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附表4: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5:总投资估算表附表6: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附表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电力光伏设备生产制造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2、选择成熟、可靠、略带前瞻性的工艺技术路线,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3、设备的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用地;4、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积极推进“安全文明清洁”生产工艺,做到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和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运行,注意可持续发展要求,具有可操作弹性;5、形成以人为本、美观的生产环境,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6、满足项目业主对项目功能、盈利性等投资方面的要求;7、充分估计工程各类风险,采取规避措施,满足工程可靠性要求。三、编制依据1、本期工程的项目建议书。2、相关部门对本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3、项目建设地相关产业发展规划。4、项目承办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四、编制范围及内容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2、对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技术水平进行论述,确定建设规模;3、对项目建设条件、场地、原料供应及交通运输条件的评价;4、对项目的总图运输、公用工程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5、对项目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评价;6、对项目实施进度和劳动定员的确定;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评价;8、提出本项目的研究工作结论。五、项目建设背景行业产品多为下游应用领域的核心部件,如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双向变流器为电站的“心脏”。因此客户在选择产品时,通常意味着与产品供应方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形成了一定的客户黏性壁垒根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统计数据,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对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约为0.3:1,这意味着每增加1kva发电容量,需要配套0.3kvar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需求;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在替代更换市场对存量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约为0.03:1,这意味着每增加1kva发电容量,需要配套0.03kvar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需求。根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预测,到2020年我国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市场规模达到144.31亿元;此外,我国电网的低压治理对无功补偿装置也有一定的需求。电力电子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电力、电子、控制理论等学科,研发人才需具备电力系统设计、电力电子技术、机械结构设计、微电脑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软件编程等专业知识,以及产品应用场景知识。产品从设计、研制到持续创新性改进都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水平,长期技术积累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对于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积累相关技术和各种应用场景知识,从而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六、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74.41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电力光伏设备61000套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969.0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7303.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82%;建设期利息396.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0%;流动资金5268.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98%。(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2969.08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6769.08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6200.00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60800.00万元(含税)。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50680.97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5882.33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6.47%。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94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4325.17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9606.62约74.41亩1.1总建筑面积49606.62容积率1.001.2基底面积30260.04建筑系数61.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58.691.4基底面积30260.042总投资万元32969.082.1建设投资万元27303.562.1.1工程费用万元24679.14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842.202.1.3预备费万元782.222.2建设期利息万元396.902.3流动资金5268.623资金筹措万元32969.083.1自筹资金万元16769.083.2银行贷款万元16200.004营业收入万元608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0680.97""6利润总额万元7843.11""7净利润万元5882.33""8所得税万元1960.78""9增值税万元2066.22""10税金及附加万元2275.92""11纳税总额万元6302.92""12工业增加值万元16077.85""13盈亏平衡点万元14325.17产值14回收期年5.94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6.4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602.04所得税后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产业背景分析(一)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1、技术壁垒电力电子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电力、电子、控制理论等学科,研发人才需具备电力系统设计、电力电子技术、机械结构设计、微电脑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软件编程等专业知识,以及产品应用场景知识。产品从设计、研制到持续创新性改进都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水平,长期技术积累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对于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积累相关技术和各种应用场景知识,从而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2、业绩壁垒行业包括新能源、电力、储能等,行业内的参与者多以大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的采购多以招投标(竞争性谈判)为主。大型企业在招投标或竞争性谈判时,会对供应商有严格的准入门槛,尤其看重项目经验。中标的供应商相对比较集中,各供应商基本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均有大量的项目成功案例。因此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项目经验,形成一定的业绩壁垒。3、供应链壁垒电力电子行业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特征,产品迭代快,因此对供应商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供应商能按时提供优质原材料,还要求供应商能应对行业的快速变化,保证本行业的产品优化和升级。对于新进入者而言,首先要在短期内培育出好的供应链体系,然后还需帮助供应商在短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形成一定的供应链壁垒。4、资质壁垒行业产品的终用途多与电力能源有关,由于电力能源关系重大国计民生问题,因此对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电网的相关产品均有严格的认证要求。光伏逆变器产品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多有强制认证要求,比如北美的ETL认证、欧洲市场的CE认证等。此外各个国家还有自己的认证标准,比如德国的TV认证、意大利国家电网的DK5940认证。我国设有CQC太阳能产品认证、金太阳认证、CE认证、CGC认证、低电压穿越测试等;电能质量设备需CQC认证、储能双向变流器需CQC认证、低电压穿越测试等。各项认证的程序相对复杂,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测试严格且周期长,从而形成进入本行业的资质壁垒。5、客户黏性壁垒行业产品多为下游应用领域的核心部件,如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双向变流器为电站的“心脏”。因此客户在选择产品时,通常意味着与产品供应方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形成了一定的客户黏性壁垒(二)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电力电子产品技术含量高,研发投入逐年增长,从而形成较高的技术门槛,因此行业的利润水平一直较高。同时,电力电子产品还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特征,在新技术或新产品应用初期毛利率水平相对较高,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竞争的加剧,产品利润水平趋于合理。因此,行业内企业需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利用技术进步与革新,对原有产品不断优化和升级来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分产品而言,光伏逆变器应用于光伏行业,由于光伏行业存在“平价上网”的需求,因此国家会根据光伏行业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对补贴标准作出适时调整。光伏逆变器行业内的企业则需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和升级,降低成本,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来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二、项目必要性分析电力电子产品技术含量高,研发投入逐年增长,从而形成较高的技术门槛,因此行业的利润水平一直较高。同时,电力电子产品还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特征,在新技术或新产品应用初期毛利率水平相对较高,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竞争的加剧,产品利润水平趋于合理。因此,行业内企业需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利用技术进步与革新,对原有产品不断优化和升级来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分产品而言,光伏逆变器应用于光伏行业,由于光伏行业存在“平价上网”的需求,因此国家会根据光伏行业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对补贴标准作出适时调整。光伏逆变器行业内的企业则需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和升级,降低成本,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来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一、光伏行业的市场前景光伏发电是通过光伏系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光伏发电的主要材料为来自于地球上除氧之外第二多的硅元素,属于易取得、成本便宜、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因此,技术进步将推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光伏发电技术一经走向市场,全球主要国家均通过各种政策支持其发展。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000年的1.288GW增长到2017年的402.50GW,年复合增长率40.20%6,2017年累计装机容量为2000年的312.50倍,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我国于2015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跃居世界首位7,于2016年跃居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量世界首位。2018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74.74GW,年新增装机容量44.00GW,是2001年新增装机容量的2200倍以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2017年以来全球各国陆续出现了光伏发电成本低于火电成本的现象,光伏发电逐步成为人类获取便宜能源的重要方式。(1)全球太阳能资源丰富,各国均具备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条件从太阳能资源分布看,全球主要国家均处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各国均具备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条件。(2)新技术不断涌现,转换效率不断提升随着光伏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光伏发电技术持续取得突破,电池片的转换效率逐年提升。近两年电池片转换效率已从过去的每年较上一年提升0.3-0.5%增加至1%以上。2017年以来,陆续有PERC、N型、黑硅、双面组件等新技术逐步走向市场,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呈现加速提升的趋势,相应地光伏发电的系统成本持续下降。同时,光伏逆变器的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如集散式光伏逆变器技术、“逆变升压”一体化方案等。(3)技术进步推动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大幅下降,光伏发电越来越便宜全球光伏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发电度电成本大幅下降。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于2017年2月发布的RethinkingEnergy2017,2010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的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均大幅下降。根据我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报告,我国光伏发电的系统投资成本从2007年的60元/W下降到2018年的4元/W以下,10年来系统投资成本下降超过90%。2018年6月份以来,我国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已降至3.5-4元/W,约为2007年的十五分之一。(4)全球各国光伏发电中标电价屡创新低,我国也将迎来“平价上网”全球主要国家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低中标价格均已低于火电2017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中标价格不断创新低。其中以沙特300MW光伏发电项目具代表性,其度电成本中标价格已经低至0.0179美元/千瓦时(约0.12元/千瓦时),远远低于火电等传统能源。根据2018年我国第三批光伏领跑者基地的招标结果,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为0.4-0.5元/瓦,已低于居民用电0.6元/瓦,青海格尔木“领跑者”基地项目度电中标价为0.31元/瓦,已低于火电标杆电价。光伏发电全面“平价上网”时点即将到来虽然2018年上半年部分“领跑者”项目实现了“平价上网”,但尚未能达到全面“平价上网”。根据相关研究报告,结合目前市场光伏发电投资成本测算,“平价上网”将在2019年到来,早于国家提出的2020年“平价上网”的目标。全面“平价上网”后,未来将出现替代火电的情形随着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到来,由于光伏发电的材料主要为地壳中含量高的硅元素,随着技术持续进步,光伏发电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而由于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火电的产能利用率将会有所下降,从而火电发电成本将会上升,这必将导致光伏发电替代火电的情形。根据相关研究报告,预计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将在2026年发生。(5)“平价上网”将迎来光伏发电市场化大发展,缺电国家或地区投资越来越多“平价上网”后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将低于传统火电成本,光伏发电也将逐步脱离政策补贴,走向市场化。由于光伏发电技术仍在不断进步,因此成本仍有下降空间,这将使得光伏发电的经济性越来越高。受益于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全球各国均大幅增加光伏发电投资,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超GW级的国家越来越多。根据美国GTMResearch的统计显示,光伏发电发展初期新增装机主要以欧盟国家为主,过去几年中国、日本、美国为光伏发电装机的主要区域。2017年以来一些缺电的发展中国家、光照资源较好的国家或地区,逐渐成为光伏发电投资新的生力军,如印度、越南、中东、南美、非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较具代表性的为日本软银集团宣布将于2030年前在沙特投资2,000亿美元建设200GW的光伏发电项目。综上,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可以预计未来光伏发电行业将迎来市场化大发展。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于2018年4月发布的2050全球能源转型路线图,全球可再生能源在电力领域的份额将从2017年的25%增加到2050年的85%,主要通过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增长,其中光伏发电份额较2015年增长约22倍。我国于2016年12月发布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到2021-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展望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一半。(3)光伏逆变器产品的市场规模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的全球能源转型:2050路线图,以及我国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研究,经测算到205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约1.3万亿元。我国在电气化加速背景下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2030年前约1,380亿元,到2050年约2,620亿元。具体分析如下:全球光伏逆变器的市场规模太阳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自成功商用以来,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于2018年4月发布的全球能源转型:2050路线图预计,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脱碳化和气候减排目标,新能源需成为未来的电力装机的主要来源,其中以光伏发电、风电为主。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计,2050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累计达到7,122GW。2015年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223GW,2017年底累计装机为402GW,因此到2050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需新增6,720GW。如果按照目前市场光伏逆变器产品平均0.20元/W的价格来测算,到205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约1.3万亿元,每年平均需求约为400亿元。我国光伏逆变器的市场规模9我国电力以火电为主,火电存在碳排放及污染等问题。我国已于2016年9月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并承诺未来减少碳排放,因此迫切需要转变能源结构。为此,我国于2016年相继出台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等政策,鼓励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研究,2050年之前我国电源装机将保持快速、持续增长。电气化加速背景下,2030年电能装机容量达到36.3亿千瓦左右,2050年电能装机容量达到57.5亿千瓦左右,增量部分以清洁能源为主,主要为陆上风电、光伏发电。2040年前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均保持较高速度增长,2040年以后由于成本下降速度差异,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趋缓,光伏发电仍继续保持高速增长。A、到2030年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情况在电气化加速情景下,光伏逆变器的市场累计需求为1,380亿元,则年均需求超过100亿元。B、2030-2050年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情况在电气化加速情景下,光伏逆变器的市场累计需求为2,620亿元,则年均需求超过130亿元。二、电化学储能行业的发展情况随着新一代能源革命的到来,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能源供给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能源消费也出现了巨大变化,如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等。无论是发电侧、输配电还是用户侧,对储能的需求都越来越大。电化学储能受益于电池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储能方式。而物理储能和电磁储能受限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已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电池技术的迅速发展,电池成本大幅下降,如锂离子电池成本自2010年以来下降了接近80%,根据国家于2017年11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到2020年锂电系统成本将降至1元/Wh以下,且随着退役动力电池进入梯次利用领域,电化学储能成本将会进一步下降,将推动电化学储能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1)全球电化学储能行业状况10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球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75.4GW,同比增长4%;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依旧占据大比重,但较上年下降1%;电化学储能紧随其后,规模为2,926.6MW,同比增长45%。电化学储能是增长率高的储能方式,远高于其他储能方式。自2012年起,全球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2017年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914.1MW,同比增长23%。2017年新增规划、在建中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为3,063.7MW,预计短期内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全球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主要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五大洲。2016年,全球新增投运装机规模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韩国、英国、中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荷兰和新西兰。(2)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状况截至2017年底,我国投运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9.9GW,同比增长19%。与全球市场类似,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占比大,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位列第二,规模为389.8MW,同比增长45%。自2012年起,我国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处于稳步增长阶段。2017年,我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为121MW,同比增长16%。2017年新增规划、在建中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为705.3MW,预计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3)电化学储能的市场规模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和我国国网能源研究院的预计,2030年前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元;我国电化学储能到2050年市场规模达到20,820亿元。全球电化学储能的市场规模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的RethinkingEnergy2017预计,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容量将从目前不到1GW增长到2030年的250GW。11按4小时充电容量、系统投资成本1.5元/Wh测算,到203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元,年均市场规模约为1,154亿元。我国电化学储能的市场规模12储能是未来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作为新一代电力系统中重要灵活性资源,为系统电力平稳、调峰调频、新能源消纳等做出重要贡献。随着电化学储能技术日益成熟、成本逐步下降,我国电力系统中的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将持续增长,2030年之后电化学储能进入快速发展期。从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研究看,随着我国电化学储能从示范应用到商业化逐步展开,未来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按4小时充电容量、系统投资成本1.5元/Wh测算,到2050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的市场规模达到20,820亿元,年均市场规模约为631亿元。三、电力行业的市场发展情况(1)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同国内生产总值发展趋势基本吻合。根据数据统计,我国1999年至2015年经济年均增长9.4%,全社会发电量年均增长9.8%,相关系数约为1.0413。2010年至2017年间,我国的总体发电量呈稳步增长趋势,虽然增长率有所放缓,但发电量持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发电规模与用电规模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趋势。(2)电能质量治理产品的市场规模有源滤波器的市场规模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我国有源滤波器市场规模从2.78亿元上升至9.7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未来谐波治理市场仍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谐波治理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24亿元。无功补偿装置产品的市场规模根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统计数据,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对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约为0.3:1,这意味着每增加1kva发电容量,需要配套0.3kvar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需求;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在替代更换市场对存量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约为0.03:1,这意味着每增加1kva发电容量,需要配套0.03kvar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需求。根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预测,到2020年我国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市场规模达到144.31亿元;此外,我国电网的低压治理对无功补偿装置也有一定的需求。第四章 产品方案分析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9606.62(折合约74.41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49606.62。(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电力光伏设备61000套,预计年营业收入60800.00万元。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第五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一、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坚持节能、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效统一,土地利用最优化。二、建设区基本情况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浙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岛屿构成。浙江省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条件较优越。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下辖11个省辖市(其中杭州、宁波为副省级城市),20个县级市,32个县,1个自治县,37个市辖区。2019年,浙江生产总值(GDP)为62352亿元(合9039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7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6567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33688亿元,增长7.8%。人均GDP为107624元,合15601美元。2019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两个高水平”建设取得新进展。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3%、9.4%。建议202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6%-6.5%,在高质量基础上能快则快;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8%;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有效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目标。三、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第六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一、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总图布置原则1、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生产的环境空间。2、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3、工程内容、建筑面积和建筑结构应适应工艺布置要求,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景观效果。5、工程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价,节约建设资金。6、建筑风格与区域建筑风格吻合,与周边各建筑色彩协调一致。7、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二)总体规划原则1、总平面布置的指导原则是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适当预留发展余地。厂区布置工艺物料流向顺畅,道路、管网连接顺畅。建筑物布局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满足生产、交通、防火的各种要求。2、本项目总图布置按功能分区,分为生产区、动力区和办公生活区。既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又能美化环境。3、按照厂区整体规划,厂区围墙采用铁艺围墙。全厂设计两个出入口,厂区道路为环形,主干道宽度为9m,次干道宽度为6m,联系各出入口形成顺畅的运输和消防通道。4、本项目在厂区内道路两旁,建(构)筑物周围充分进行绿化,并在厂区空地及入口处重点绿化,种植适宜生长的树木和花卉,创造文明生产环境。二、建设方案(一)结构方案1、设计采用的规范(1)由有关主导专业所提供的资料及要求;(2)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3)当地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2、主要建筑物结构设计(1)车间与仓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砌外墙作围护结构,基础采用浅基础及地梁拉接,并在适当位置设置伸缩缝。(2)综合楼、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二)建筑立面设计为使建筑物整体风格具有时代特征,更加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更加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建筑外形设计时尽可能简洁明了,重点把握个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美与逻辑美,并注意各线、面、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方向、形体、质感、虚实等多方位的建筑处理手法。三、建筑工程建设指标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1生产工程19094.0931301.784215.541.11#生产车间5728.239390.531264.661.22#生产车间4773.527825.441053.881.33#生产车间4582.587512.431011.731.44#生产车间4009.766573.37885.262仓储工程3631.205952.79624.422.11#仓库1089.361785.84187.332.22#仓库907.801488.20156.102.33#仓库871.491428.67149.862.44#仓库762.551250.09131.13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629.152629.15387.593.1行政办公楼1708.951708.95251.933.2宿舍及食堂920.20920.20135.664公共工程4905.609722.901155.97辅助用房等5绿化工程3621.2822.646其他工程15725.302223.40场地、道路、景观亮化等7合计49606.6249606.628629.56第七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一、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电力光伏设备生产制造项目在施工期间所需的原辅材料主要是:优质钢材、型材、运输系统、支承装置等,xxx及周边市场均有供货厂家(商户),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二、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一)主要原材料供应本期工程项目将以电力光伏设备量生产为流程,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均在国内市场采购,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是:变压器、结构件、低压电器、电感、功率模块、电容、电缆、板房等若干,xxx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稳定的供应渠道并且和这些供应商建立了比较密切的上下游客户关系。(二)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管理1、本期工程项目原料采购后应按质量(等级)要求贮存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