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措施共10页word资料.doc
-
资源ID:33952779
资源大小:14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措施共10页word资料.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措施【精品文档】第 10 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措施南昌县向塘镇丁坊小学刘永群相信大家现在对于留守儿童这个词语不再陌生。留守儿童,是指那些为更好的生活,父母外出打工挣钱,将孩子留给祖父母或是外祖父母抚养的儿童。儿童在成长时期,其心理状况发展的好与坏,对成年时的人格、品德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儿童时期的心理的状况是人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儿童时代是要靠家庭教育、父母的关爱温暖和模仿成人的行为来发展的,尤其心理的成长更是如此,有无父母个关爱至关重要。但是人们是否又完全的理解心理学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呢?在心理学上来说,1018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的生理发育达到高峰,从而引起心理成长上的波澜。在这个时期,他们处在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人感现状之间,易产生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矛盾。因此,这一时期的儿童心理易受外部影响,特别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很重要,而留守儿童却缺失与家人的感情交流,也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根据调查发现,我国的留守儿童情况大致如下:1、生活现状:本次调查的11个省(市、区)中,农村留守率平均为26.1%。农村留守率最高为51.3%。城区留守儿童问题也同样存在,城区平均留守率为11.3%,低于农村平均留守率。2、学习情况:在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和学习效能三方面,城区留守儿童的状况好于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中,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高于非留守儿童,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的情况相似。“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考大学,给父母增光”是留守儿童们主要的学习目的,城乡留守儿童间学习目的的分布比较相似,城区留守儿童选择“获取更多的知识”的比例低于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以“获取更多知识”为学习目的的留守儿童比例低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有43.3%都在“省外”打工;有33.1%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孩子读小学二年级前就已到外地打工了;70.2%的留守儿童父母要“半年以上”回家一次,“一年以上”回家一次的比例为32.8%,“两年以上”回家一次的比例为12.7%;有6.8%的要“三年以上”才回家一次;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监护)的比例高达66.3%,有3.2%的留守儿童无人监护。只有54.1%的留守儿童在学校住宿,两个留守儿童一张床的现象普遍存在。3、课外活动:体育运动方面,城乡留守儿童的体育兴趣与体育态度十分相似。农村留守儿童中,留守儿童的体育态度略比非留守儿童积极,而体育兴趣则无明显差异。音乐方面,城乡留守儿童、留守非留守儿童之间的音乐兴趣、音乐态度均十分相近。“无聊的时候”、“孤单的时候”依旧是留守儿童们主要的听音乐情景,在 “孤单的时候“城区留守儿童听歌的比例低于农村留守儿童,留守非留守儿童间不存在明显差异。4、心理状况:总的来看,城区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整体好于农村留守儿童,在班级感受、自我认知和生活满意度方面表现明显。农村留守儿童中,留守儿童的班级感受方面好于非留守儿童,家庭认同意识则弱于非留守儿童,其他方面两者均较为接近。这些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给予孩子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父母与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难以履行监护人的职责;而隔代抚养又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大部分祖辈没有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一、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1.自卑心理比较普遍。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2.性格孤僻,行为怪异。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他们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违法犯罪的现象。3.逆反心理严重。不少留守儿童在校表现较差,人品较低,经常违纪,目中无人,不太合群,没有集体主义观念,有的还养成了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往往许多留守儿童表面上来看都比其他孩子要更独立、更坚强,然而他们的心灵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更不堪一击。同时还会表现为生活功能弱。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帮助,相对生活在父母身边孩子的生活功能就显得低下,如缺乏起码的礼节礼貌,不讲究卫生,接人待物也有差距,人际交往不良,这些儿童基本的生活功能不算健全。自控能力低,对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缺乏应有的管理和指导,性格、人品任其发展,往往世界观和是非观念存在偏差,对待为人和处事缺乏正确的思考,办事情不讲准则和规范,容易激动,对自己的情绪不能控制,感情用事,很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学习成绩差,由父爱母爱的缺失,到家庭功能的弱化,到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在由心理问题在转变为生理问题这样恶性循环,使孩子在不良地情绪情感和环境下成长,在缺乏父母的管理,在学习上没有人员指导,学习成绩可想而知,长时间学习成绩不好,又会造成孩子破罐破摔,最终形成人品和人格的缺陷,导致沾染上不良的习气,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留守儿童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当前,留守儿童的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带来不稳定因素,也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隐患,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防范。更加必须引起我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重视和关注。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措施 1.加强家庭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和监护人的责任。父母尤其是出外打工的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交流和沟通,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身体和学习外,更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样不但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心理,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明白生活的来之不易,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 2.发挥学校的主导教育功能。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所在地的教育机构,要完善健康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留守儿童,给予心理上的体贴与温馨,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营造和谐大家庭的氛围,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其次,学校要组织班主任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和跟踪管理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管理。 3.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要注重对留守儿童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家校结合以更好地教育孩子。 4.留守儿童自身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我认为留守儿童本身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学会正确应对挫折和逆境,培养坚强的意志,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从而使自己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5.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搭建留守儿童爱心教育平台。政府要针对部分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的现状制定相关政策,通过政策激励和引导,把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三、班主任如何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一)要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而,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加强“学情”分析,特别是要通过与留守儿童建立深厚的感情,让留守儿童愿意与班主任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心理教育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二)在班级管理中融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特别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与留守儿童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因而必须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班级管理中融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把创造“和谐班级”作为重中重,鼓励、支持、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注重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教育,发挥留守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让留守儿童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谅解,使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三)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种花须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留守儿童感性思维都比较强,因而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因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常常会表现为外在的变化。比如有的留守儿童会莫名的出现不爱说话,有的留守儿童也会莫名的出现脾气暴躁,还有的留守儿童会莫名的出现成绩下降,等等。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细心的去观察,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四)掌握基本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各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教学工作、班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有效载体,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四、政府如何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1、政府首先要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政府可多渠道筹资打造高质量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学校也应该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着力提高教师素质,促使教师改变对留守儿童的偏见。学校应该健全留守儿童的教育制度,应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并且详细登记留守儿童的信息资料,统一管理。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咨询室并聘用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孩子们解决心理困惑。2、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调查显示有19%的孩子对班主任很满意,有293%的孩子对班主任很不满意,有268%的孩子表示无所谓,有415%的孩子表示还凑合,有32%的孩子对班主任崇拜,有18%的孩子表示不崇拜班主任。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一些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如衣服脏、小动作多等等。而老师如果因为这样一些问题对孩子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则会打击留守儿童的积极性。所以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正确对待留守儿童的不良习惯,并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缺点,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变得积极向上。3、建立亲情热线有297%的孩子表示经常与父母沟通,576%的孩子表示很少沟通,而127%的孩子表示无法沟通。建议地方政府出资建立可以视频通话的电话吧,让家长可以通过亲情热线和孩子打电话,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概况,从而使孩子感觉到父母的温暖与关爱。父母也应该经常和孩子的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采取有利措施进行督促,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五、总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社会应关爱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培养起自信、开朗、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总而言之,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方面,我国起步较晚,而目前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开设相关课程,因此学校要积极的完善教学理念、教学评估、教学目标等。伴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社会对其的日益重视,相信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有效的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