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

    • 资源ID:33991451       资源大小:52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A级合格考达标练1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石器时代的进步性表现在()A使用打制石器B用火烹饪食物C从事渔猎采集 D从事原始农业解析:选D根据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使用磨制石器,即人们已经按自己的意识制造工具,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故选D项;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排除A项;旧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人工取火,排除B项;从事渔猎采集发生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排除C项。2考古发现在龙山文化时期存在由陶器、漆木器和玉石器不同组合的礼器,这反映出享有特权并占有大量财富的氏族首领、贵族之间的级别序列、阶级阶层分化较为明显。这说明龙山文化时期()A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状态C世袭制已经替代禅让制D最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解析:选B根据材料“这反映出享有特权并占有大量财富的氏族首领、贵族之间的级别序列、阶级阶层分化较为明显”可知,龙山文化时期具备了阶级阶层分化等国家的基本形态,故选B项;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后期,排除A项;夏朝建立后世袭制才替代了禅让制,排除C项;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排除D项。3据传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且“神农能殖嘉谷”。由此可以推知()A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B中国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C古代农业具有强大生命力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解析:选D根据材料“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且神农能殖嘉谷”可知,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并进行了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结合所学可知神农氏是中国原始社会的传说人物,表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故选D项;A项表述绝对化,排除;仅据材料内容无法得出B、C两项结论,故排除。4周朝打破了黄帝、尧、舜以来氏族部落政治的局面。被称为“周朝革命”。“周朝革命”主要的举措是()A实行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C实行世袭制 D实行郡县制解析:选A周朝实行分封制,这一制度下受封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但须承担诸如定期朝觐等一定的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部落政治,故选A项;宗法制是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继承方面的矛盾,与部落政治无关,排除B项;世袭制是权力的传承方式,与打破部落政治无关,排除C项;周朝没有实行郡县制,排除D项。5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雨”“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出当时()A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B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决定作用解析:选B结合所学可知,甲骨上的卜辞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材料,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商朝时期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故选B项;材料中“求雨”“有足雨”等信息反映出当时农业的收成主要受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祭祀活动并不会影响收成的好坏,排除A项;商朝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农业生产的组织者是奴隶主贵族,不是巫师,排除C项;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但非起决定作用,排除D项。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4年在山东东南沿海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两城遗址。该遗址位于日照市两城镇西北的一块高坡上,“两城遗址”的陶器以黑陶为主,磨光黑陶占较大比例,以薄如纸、黑如漆、硬如瓷的蛋壳陶水平最高。丹土遗址与两城遗址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两城遗址”应该属于什么文化遗存?为什么?(2)为材料二图1、图2设计一个共同的主题。你认为哪幅图中的文物更有价值?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两城遗址的陶器以黑陶为主,磨光黑陶占较大比例,以薄如纸、黑如漆、硬如瓷的蛋壳陶水平最高”可知“两城遗址”应该属于龙山文化。第二小问,结合龙山文化的特点代表器物是黑陶,而且多为蛋壳陶,可知两城遗址属于龙山文化。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图片的名称“元谋人”“北京人”可以把主题定位为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图片的名称可以得知图1更具有史料价值。第三小问,根据判断史料价值的标准接近历史真实的程度可以得知图1更有价值,因为图1中的化石是原始人类的遗存,更接近历史真实,而图2属于后来研究者的复原图,难免有研究者的主观性的存在。答案:(1)文化遗存:龙山文化。原因: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而且多为蛋壳陶。(2)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图1更具史料价值。理由:图1中的化石是原始人类的遗存,更接近历史真实;图2属于后来研究者的复原图,难免有研究者的主观性。B级等级考高分练1陶寺遗址发掘的大型墓长3米上下、宽2米多,使用木棺,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和装饰品以及整猪骨架等。这种规格的墓葬已发现9座,不及墓葬总数的1%。这说明当时()A黄河中游成为文化中心 B手工技术已经非常发达C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生产分工日趋精密细致解析:选C材料中随葬品的多寡反映了贫富分化已经出现,礼器体现等级分化,故选C项;该遗址反映了进入文明的早期阶段,不能反映是文化“中心”,排除A项;随葬品体现了手工业的发展,但不能体现“发达”,排除B项;随葬品体现了生产分工,但不能体现“精密细致”,排除D项。2.如图为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西周大克鼎,被誉为“国之重器”。史载西周“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说明不同等级贵族,使用鼎的数量不同。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B西周青铜器数量比较少C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解析:选A据材料内容可知鼎的数量随身份的降低而减少,反映了西周时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故选A项;B、C两项表述与题意不符,D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相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通过区内、外诸考古学文化的交汇、撞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不断地组合、重组,得到不断更新,萌发出蓬勃生机,并最终殊途同归,趋于融合。摘编自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请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解析:首先要概括出材料中的观点,观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元化,二是一体化。然后结合具体文化史实分别进行说明。答案:观点:中国古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状态,但最终走向一体化,向着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说明:多元化体现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遍布中国南北各地;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发现一万多处,分布广泛;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后在中国南北出现了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还有后来的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一体化体现为经过三皇五帝以后,中国各地文化又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原地区的炎黄部落,被称为华夏始祖。4

    注意事项

    本文(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为本站会员(模**)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