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6. 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六单元).doc
-
资源ID:33993190
资源大小:2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6. 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六单元).doc
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六单元)班级_姓名_时间:40分钟一、字词句基础。1. 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 即刻(jí) 涨红脸(zhàng)折腾(zh) 朝夕相处(zho)B. 贮藏(ch) 颤抖(chàn)调换(diào) 情不自禁(jn)C. 高挑(tio) 华罗庚(huà)熏陶(xn) 信手拈来(zhn)D. 洋溢(yì) 撰写(zuàn)沮丧(sàng) 戛然而止(gá)2. 字义“熏”的意思可能与下列哪个选项有关?()A. 土 B火 C千 D黑3. 字形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衣衣不舍 尾尾动听B. 身临其镜 语重心长C. 忐忑不安 妙手成张D. 回味无穷 恭恭敬敬4. 字义下列词语中的“胜”与“引人入胜”中的“胜”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以少胜多 B风景名胜C. 不胜枚举 D美不胜收5. 感情色彩下列哪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A. 誉满天下 B循循善诱C. 迫不及待 D坚持不懈6. 标点符号“学校里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红五月”中的引号表示()。A. 引用 B特殊含义C. 特定称谓 D讽刺或否定7. 句子理解“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这条赠言应该送给()的同学。A. 骄傲自满 B心胸狭窄C. 惰性较强 D缺乏自信8. 句子衔接句子“六年,在弹指一挥间,即将与我们挥手告别!”插入语段中,位置最合适的一项是()。六年的小学生涯,眨眼而过;六年的温馨时光,快速流逝!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校园、陌生的环境和一段充满希望而又崭新的学习生涯!我们将在以后的日子里,自由翱翔,飞向更加广阔的蓝天!在这即将离别之际,让我们道一声:母校,再见!A. 之前 B之间C. 之间 C之间9. 内容策划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用来做小学成长纪念册栏目的是()。A. 我就是我 B讨厌的人C. 我的恩师 D毕业赠言10. 节目筛选下列不适合做毕业联欢会节目的一项是()。A. 以歌舞的形式表达对校园的留恋。B. 进行感恩母校、感恩老师的诗歌朗诵。C. 把班上同学的糗事改编成搞笑相声。D. 把老师教育同学的事情改编成小品。二、积累与背诵。11. 写两个表示热爱读书的成语:_、_。12. 按课文内容填空。(1)十年树木,_;_,终身难忘。(2)聪明在于学习,_。(3)一般来说,成长纪念册分为_、_、_等几个部分。13. 根据语境填写古诗句。(1)赞美教师的古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_。(2)赠临别同学的古诗句:_,天涯若比邻。三、课文主题与理解。14.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作文上的红双圈一文中的“红双圈”既是语文老师对“我”的作文的高度评价,又是“我”成为作家路上的指路明灯。()(2)制作成长纪念册通常分为“收集、筛选资料”“给资料分类”“编排”三个阶段。 ()(3)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浓郁的生活热情和激昂的生活态度。 ()15.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直到现在我也贯彻这个原则:别人看一篇东西要三小时,我就花三个半小时。经过长期积累,就多少可以看出成绩来。并且在基本技巧烂熟之后,往往能够一个钟头就看懂一篇人家看十天半月也解不透的文章。(1)这段话让我们明白了_的道理。(2)在提高阅读效率上,你有什么方法或体会?_16. 请给自己的成长纪念册扉页写一两句“成长感言”。_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六单元)一、1. A2. B3. D4. B5. C6. C7. C8. B9. B10. C二、11. 示例:凿壁偷光手不释卷12. (1)百年树人插柳之恩(2)天才在于积累(3)封面扉页正文13. (1)蜡炬成灰泪始干(2)海内存知己三、14. (1)(2)(3)15. (1)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2)示例:阅读时注意力要集中,可以用“之”字阅读法,也就是跳行阅读,如读到第一行末尾时,直接跳到第三行的开始,以此类推。这样长期训练就可以提高阅读效率。16. 示例: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