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docx
-
资源ID:33993803
资源大小:329.7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docx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通过声音可以辨别熟悉的伙伴,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2. 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A小于6cm B大于6cm,小于12cmC大于12cm,小于24cm D大于24cm3. 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4. 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5.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6. 关于对密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同种物质的密度总是相同的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D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7.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 BB与C CC与D DA与C8. 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9. “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10. 下列光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B海市蜃楼的形成C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的亮斑D河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11. 在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时光的传播路径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1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产生的声音音调高B乙图:人听到瀑布的流水声是由空气传来的C丙图:倒车雷达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D丁图:人带耳罩是用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控制噪声的13. 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C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14. 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A红外照相机 B可见光照相机 C紫外光成像仪 D超声波成像仪15. 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ABCD二.填空题(共8题,总计20分)16. 物理学里把物体的 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在机械运动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17. 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18. 一个容器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g,这个容器的容积是cm3,此液体的密度是kg/m3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 小欣发现水滴落在手机的玻璃屏幕上时,透过水滴会看到放大正立的图文像,如图甲所示则小欣看到的是 像(填“实”、“虚”);水滴相当于一个透镜,而每一个透镜的两侧都有焦点这个“水滴透镜”下方的焦点落在如图乙中手机图文层的 方(填“上”、“下”);小欣还发现,当水滴足够小时,看到白屏上会显示出彩色色块,这是因为白光是由红、 、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20. 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 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 侧21.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22. 晴天的正午时分,在茂密的树阴下,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_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23. 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2min,在手机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_cm,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km/h三.作图题(共2题,总计10分)24. 如图所示,由点光源S发出的某一条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反射光线过点P,折射光线过点Q,试在图中按题意画出光路图25.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总计20分)26. 如表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数据当水温上升到91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19395979999999999(1)需要安装的实验器材有:A 烧杯和水;B 酒精灯;C 温度计;D 铁圈和石棉网装置如图甲所示,安装的先后顺序是(填写器材前的字母)_; (2)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_;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_;图丙中_(选填“A”或“B“)是水沸腾前的情景; (5)实验中发现,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写一种原因即可) 27.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时应选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 (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序号123A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B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28. 小聪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 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 g。(2)将烧杯中的酱油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 cm3.(3)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剩余酱油的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 kg/m3 。 (4)小方设计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l,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酱油,再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匝最m2;然后把烧杯内的待油全部倒人量随内,测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为V;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按该实验方案测出酱油的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20分)29.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30. 体育课所用的铅球,质量是5kg,体积为5×104m3,这种铅球是纯铅做的吗?(铅=11.3×103 kg/m3)参考答案一. 1. B 2. B 3. C 4. D 5. B 6. D 7. B 8. D 9. C 10. C 11. C 12. B 13. C 14. A 15. C 二. 16. 位置;相对17. 凸;倒立;照相机18. 500;0.8×103;不变19. 虚;下;绿20. 放大;右21. 110°22. 小孔成像;孔到地面的距离23. 2.00;60 三. 24. 解:先作出发光点S关于水面的对称点S,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OP为反射光线,SO为入射光线;连接OQ即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5. 解:如图所示:四. 26. (1)BDAC(2)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3)解:如图所示:(4)99;B(5)水的质量太大,水的初温太低,加热时烧杯没有加盖造成热量损失等 27. (1)较薄;(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后;(4)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8. (1)0.2 72.4(2)40(3)1125(4)偏大五:29. 解:(1)v=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t声=200s;(2)海浪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t浪=1500s,逃生的时间:t=t浪t声=1500s200s=1300s答:(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200s;(2)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1300s的时间逃生30. 解:铅球的密度:=10×103kg/m3,因10×103kg/m311.3×103kg/m3,所以,这种铅球不是纯铅做的答:这种铅球不是用纯铅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