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句解析4页word.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宾语前置句解析【精品文档】第 4 页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分析一组句子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不然,几何以至此 鸿门宴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崤函之固,自若也何以知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何以知燕王 何以汝为见 苏武传子卿尚复谁为乎何以复加信义安所见乎共同点:宾语前置句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一)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1、 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前面.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3、 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这是否定句.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 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 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并不多见.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四) 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句中“亡”,“群臣”分别是“恤”,“忧”的宾语,“是”“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该不会要责备你吧?”句中“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像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五)特殊情况:1、“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2、“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 府吏见丁宁(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望见恕(我)除此之外,还有现在常用的“诚请见教”“望见谅”“请勿见笑”,都属此用法.“见”可译为“我”,即“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3、“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如现代汉语的“自制、自杀、紫纹、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词语,可以说都是古代汉语结构遗留在现代汉语里的合成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中“自信”应理解为“信自”. 举贤以自佐 何不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二、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下放在介词之前:一 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 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我跟谁在一道呢?”“谁与”是“与谁”,“与”是介词,“谁”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与”的宾语,前置到“与”的前面.二 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以”的宾语前置.如: 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这件事”“以”是介词,“是”是宾语,“是”提到“以”的前面. 一言以蔽之 夜以继日“一言以蔽之”,宾语“一言”,放在“以”的前面,以示强调,意思是“拿一句活就能概括它”.“夜以继日”,宾语“夜”,放在“以”的前面,意思是“拿夜晚来继续白天”.“一言以蔽之”、“夜以继日”即“以一言蔽之”、“以夜继日”.像成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等都属于这种格式.三 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这里的“东”“南”“北”“西”都是方位词,都充当“向”的宾语,放在前面,以示强调.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向东”“向南”“向北”“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