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张飞教案:归去来兮辞(附学案)word精品文档18页.doc

    • 资源ID:34064439       资源大小:22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张飞教案:归去来兮辞(附学案)word精品文档18页.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张飞教案:归去来兮辞(附学案)必修五第2单元课题4、归去来兮辞主备人张飞学习课时3课时时间执教人学习目标1、 识记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了解“辞”的文体特点2、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3、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学习重点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学习难点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学习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第一学时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欧阳修2、同学们,朗朗乾坤,谁能挣脱名缰利索的羁绊?滚滚红尘,谁又能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但在中国文学史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有官不做,乐居田园,用自己的心灵书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绝唱,他就是中国著名的隐逸诗人之宗,谁?陶渊明!二、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辞的文体特征2、诵读正音,整体感知3、研读小序,了解小序的内容和作用三、解题1、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曾任职祭酒、参军、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其曾祖陶侃,位至大司马。陶潜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创建了“山水田园诗派”。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的代表作: 诗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2、写作背景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3、解题:来,助词,无义;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吧”、“啊”。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回去啊!”辞,一种介乎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赋的一种。文中多用四字或六字的对偶句,从头到尾分别押几个韵,使句式整齐,富有韵律,读起来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辞重言情,赋重铺陈)序,这篇韵文的序言,对韵文作了说明。四、诵读感知1、 正音(1)字音瓶无储粟(sù) 求之靡(m)途 田园将芜(wú)胡不归 轻飏yáng) 壶觞(shng) 眄(min) 流憩(qì) 矫(jio)首 遐(xiá)观 出岫(xiù) 景(yng)翳(yì)翳 西畴(chóu) 窈窕(yo tio) 遑(huáng)遑 耘耔(yúnz) 东皋(go) 心惮(dàn)远役 犹望一稔(rn)(2)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 2、 播放朗读录音诵读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第2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第三层“引壶殇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写归家后的日常生活,闲适淡泊,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表面写景,实际抒情,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第三段用一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况。“游”“求”两韵述志;“忧”韵乐以忘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总之,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第二、第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也是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谥而愉悦的,应读得“气满声高”。第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读得旷达、悠然。3、诵读训练五、研读小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一) 展示自学提纲1、齐读小序,然后结合注释和参考资料,梳理字词句2、序文说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几点理由?(用原文语句回答)3、概括小序的内容,并试图说说其作用。(二)共同明确1、略2、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3、序文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六、当堂训练抽测字词七、课堂小结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八、布置作业第二学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二、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1、梳理12自然段,积累文言知识。2、理解景物中寄寓的作者的情怀。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一)展示自学提纲1、结合注释和参考资料,把握文章大意2、理清文章思路(二)共同明确1、略2、理清思路:序言部分交代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第二部分(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四、研读第一自然段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一)展示自学提纲1、解释加点的字词2、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3、“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中的“问”“恨”有什么作用?5、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二)教学预设1、略2、“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3、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用舟轻快、风吹衣的飘逸来表现自己归居田园的轻松愉快,形象而富有情趣,有很强的感染力。表现了作者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4、表达了作者归心似箭,急于赶路,希望早日回到家中的心情。5、自责、自悔、自觉、自醒。(三)小结这一段写作者表示辞官归田的原因和辞官归田时的欢快心情。开端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喟叹唤起全篇,平地拔起,直抒胸臆,以突兀峻俏的笔势表达了自己归田之志的坚决。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所幸虽已“迷途”,但“其未远”,回头还不迟。寥寥数句,既有沉痛的自白,又有愤怒的抗议;即是觉醒的宣言,又是对官场污秽的揭露,矛头直指封建官僚制度。在沉痛和愤怒之余,又不乏因决意归隐而欣然自得的意味。在这种感情的抒发中,“归去来兮”的原因也就蕴含其中了。“舟遥遥”四句将作者摆脱樊笼、复返自然的舒畅心情和归心似箭(乘舟返家途中既轻松又渴望抵家的心情)的感觉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五、研读第二段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一)展示自学提纲1、解释加点的字词2、陶潜归家的迫切体现在哪里?请找出体现抵家欣喜的语句。3、本段中出现“松”“菊”等意象有何特定含义?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知还”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上有何作用?5、陶渊明的归隐之乐有哪几个方面?6、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怎样的隐士情怀?(二)教学预设1、略2、“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3、松菊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常是高洁、脱俗的象征,诗人此处写“松菊犹存”实则是表明自己品性仍在,未被世俗污染。4、借景抒情,把云和鸟人格化,形象地表明了作者想“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心情5、家人相迎一乐;居家之乐二乐;游园之乐三乐。(三)小结这一段描写初回到家时的情景和归家后的生活情趣(居室之乐庭院之乐)。 从“室中之乐”到“园中之乐”,创造了一个安乐闲适、自由自在的意境,也抒发了作者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情怀。六、当堂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语(1)田园将芜,胡不归? 芜:荒芜胡:疑问代词,为什么。 (2)奚惆怅而独悲? 奚:疑问代词,为什么,与“何”“胡”相当。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止,挽回。追:补救。(4)舟遥遥以轻飏以:修饰连词。(5)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征夫:行人。恨:遗憾。熹微:天色微明。(6)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乃:副词,才。载载:一边一边(7)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接近,将要。 (8)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引:拿过来,端起眄:斜视,这里有随便看看的意思。怡:愉快,使愉快。(9)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扶老:手杖流憩:漫步和漫步中的随意休息;矫:翘:抬头的意思遐”:远,与“迩”相对。 (10)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景”通“影”,“阳光”之间;“以”“而”都是修饰关系的连词。 盘桓:徘徊。2、翻译下列句子(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既然)自己已经把心灵当作形体的仆役,为什么还要悲愁失意独自伤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感悟到过去的已经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不可追寻。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我误入迷途可能真的不太远吧,(我已经)觉悟到今天是“是”而昨天是“非”。(3)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在家门迎候。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云气自然而然地从山间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 (5)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日光渐暗,(太阳)就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3、站在船头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又是怎样的呢?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飘荡前行的一叶扁舟上,站着从彭泽弃官归家的诗人陶渊明。轻飏吹荡的江风,吹得他衣袂飘拂,俨然仙人一般笼中的鸟儿此时终于重返自然了。他的快乐又有谁能体会呢?人生的美好与难以企及处,便在于心灵的自由与悠然;人生永恒的瞬间,也常常缘起于那片刻的安闲:只不过是轻轻飘过一缕云烟,便有了难言的满足;只不过是闲叙几句家常,便有了一整日的温暖“归去处”才是陶渊明心灵的归宿。在那个并不富足的田园里,他欣然开怀,洒脱自在,一如那朵无心出岫的白云。其实,田园处处可寻,千载难觅的,是那般快乐而满足的心。 七、拓展探究温馨的家庭是陶渊明归隐的保证,而一个家庭中少不了女主人的支撑,你能从陶渊明的描写中隐见他妻子的身影么? “童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人室,有酒盈樽。”可见,家里为了迎接陶渊明的归来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从这番“隆重”欢迎的安排中,我们便可以隐然看见妻子的形象了。她既是一个理家抚幼、能干贤淑的人,又是一个善解人意、温柔多情的人。不论陶渊明的辞官归家会给她带来什么,她都没有半句怨言,早早一番忙碌,给丈夫准备好了一壶酒,并且斟好了满满的一杯,只为给丈夫接风洗尘。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时候,她默默地站在背后,面带喜悦的微笑看着他们。她理解丈夫的心理,看见他的眉头是舒展的,自己心里也便感到快慰了。 八、课堂小结九、布置作业第三学时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二、揭示学习目标1、 研读第34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2、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三、研读第三段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一)展示自学提纲1、解释加点的词语。2、作者既说“请息交以绝游”,而后又说“悦亲戚之情话”是不是矛盾?该如何理解?3、有人说“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表现了一种乐尽哀来之悲,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4、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这样写有何作用?(二)教学预设1、略2、不矛盾。“息交绝游”是断绝与官场往来,“悦亲戚之情话”是写回归田园后生活的惬意。二者话题的角度有别。3、这是作者在领略大自然的真美之后,所发出的由衷赞美和不能及早返归自然的惋惜之情。4、(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这样写为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作铺垫。(三)小结:第三段再一次以以“归去来兮”引出描写和感叹。此番作者重回久违的田园,更坚定了躬耕的决心,并流露出要与世俗相忘之意,以“息交以绝游”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其后描写了作者的田园生活和感受,叙述其与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为下文写出游张本;接着写出游方式,“窈窕以寻壑”应上“或棹孤舟”,“崎岖而经丘”应上“或命巾车”,然后写出游中所见,前两句写农村初春生机勃郁的景象,后两句触景生情,为结尾述人生观张本。 在描写和叙述中饱含感情。虽有低沉的感叹,也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基调仍是乐观、旷达的。此段寓情于景、于物、于事之中。最后两句触景生情,自然引出末段的抒情议论。四、研读第四段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一)展示自学提纲1、解释加点的词语。2、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二)教学预设1、略2、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二) 小结“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这是作者抒发的感慨,也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对丑恶现实的谴责和抗议。“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是作者的人生态度;“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则是作者追求的生活境界。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二句作为结语,点处全篇主旨。作者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在此段得以充分的体现。 五、当堂检测1、找出活用字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 )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2、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于时风波未静 ( )。 (2)尝从人事 (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 (4)悦亲戚之情话 ( )。(5)幼稚盈室 ( )。 (6)于是怅然慷慨 ( )。(7)恨晨光之熹微 ( )。 (8)将有事于西畴 (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心因事顺心( )既自以心为形役( )夫问征夫以前路( )乐夫天命复奚疑( )故故便求之(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求之靡途( )四方之事( )奚奚惆怅而独悲( )乐夫天命复奚疑( )而门虽设而常关( )觉今是而昨非(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4、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皆口腹自役( ) (2)复驾言兮焉求( )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4)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5)将有事于西畴( ) (6)农人告余以春及( ) (7)乐夫天命复奚疑( ) (8)情在骏奔( )(9)寓形宇内复几时( ) (10)稚子候门( )(11)遂见用于小邑( ) (12)既自以心为形役( )5、仿照划线句子的形式,续写三个句子。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你是一只前世的鸟,翱翔在异域天空; , ; , ; , 。答案示例:你是一只青绿的叶,处身于花团之中;你是一株傲霜的菊,绽放于红尘之外;你是一只翱翔的鹰,盘旋在苍穹之中;你是一轮明净的月,高挂在凡间之上;你是一江清澈的水,长流于高山之巅。 六、拓展探究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七、课堂总结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这篇“辞”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八、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梳理本文叙事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本文的抒情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教学反思【精品文档】第 18 页模块单元学案编号:_编 写 人: 班 级: 姓 名:_4、归去来兮辞 并序学案编写:张飞【学习目标】1、识记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了解“辞”的文体特点2、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3、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学法指导】1、提前预习,结合注释并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2、反复诵读课文,直至熟读成诵。3、参考导学材料,自主学习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和辞的文体特征2、诵读正音,整体感知3、研读小序,了解小序的内容和作用【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曾任职祭酒、参军、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其曾祖陶侃,位至大司马。陶潜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创建了“山水田园诗派”。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的代表作: 诗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2、写作背景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课堂笔记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3、解题来,助词,无义;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吧”、“啊”。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回去啊!”辞,一种介乎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字词积累】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瓶无储粟( ) 求之靡( )途 田园将芜( )轻飏 ) 壶觞( ) 眄( ) 流憩( ) 矫( )首 遐( )观 出岫( ) 景( )翳( )翳 西畴( ) 窈窕( ) 遑( )遑 耘耔( ) 东皋( )2、找出通假字:(1)乃瞻衡宇( )(2)景翳翳以将入( )【结构梳理】序言部分交代了 的原因。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 的决心。第二部分(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 生活。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诗人 的情怀。【课堂导读】1、诵读小序,解释加点词语(1)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2)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3)会有四方之事(4)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5)彭泽去家百里(6)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8)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序文说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几点理由?(可用原文语句回答)课堂笔记3、作者写序的目的是什么?【当堂检测】1 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生产生活)             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         D非矫厉所得(勉强去做) 2. 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选项是  (   ) 耕植不足以自给                    诸亿以惠爱为德 家叔以余贫苦                      足以为酒A相同    不同             B不同    不同 C相同    相同             D不同    相同 3.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4.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D.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5翻译下列句子。(1)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课堂笔记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梳理12自然段,积累文言知识。2、理解景物中寄寓的作者的情怀。【课堂导读】一、研读第一段思考:1、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中的“问”“恨”有什么作用?4、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二、研读第二段思考:1、陶潜归家的迫切体现在哪里?请找出体现抵家欣喜的语句。2、 本段中出现“松”“菊”等意象有何特定含义?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知还”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上有何作用?4、陶渊明的归隐之乐有哪几个方面?课堂笔记5、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怎样的隐士情怀?【当堂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语(1)田园将芜,胡不归? (2)奚惆怅而独悲?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4)舟遥遥以轻飏(5)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6)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7)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8)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9)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10)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翻译下列句子(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课堂笔记(5)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站在船头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又是怎样的呢? 【拓展探究】温馨的家庭是陶渊明归隐的保证,而一个家庭中少不了女主人的支撑,你能从陶渊明的描写中隐见他妻子的身影么? 第三课时【课时目标】2、 研读第34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2、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课堂导读】一、研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二、研读第四段思考: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当堂检测】1、找出活用字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眄庭柯以怡颜( )课堂笔记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 )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2、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于时风波未静 ( )。 (2)尝从人事 (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 (4)悦亲戚之情话 ( )。(5)幼稚盈室 ( )。 (6)于是怅然慷慨 ( )。(7)恨晨光之熹微 ( )。 (8)将有事于西畴 (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心因事顺心( )既自以心为形役( )夫问征夫以前路( )乐夫天命复奚疑( )故故便求之(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求之靡途( )四方之事( )奚奚惆怅而独悲( )乐夫天命复奚疑( )而门虽设而常关( )觉今是而昨非(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4、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皆口腹自役( ) (2)复驾言兮焉求( )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4)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5)将有事于西畴( ) (6)农人告余以春及( ) (7)乐夫天命复奚疑( ) (8)情在骏奔( )(9)寓形宇内复几时( ) (10)稚子候门( )(11)遂见用于小邑( ) (12)既自以心为形役( )课堂笔记5、仿照划线句子的形式,续写三个句子。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你是一只前世的鸟,翱翔在异域天空; , ; , ; , 。【拓展探究】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学习反思】课堂笔记

    注意事项

    本文(张飞教案:归去来兮辞(附学案)word精品文档18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