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说明文(一)-2021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全解析.docx
-
资源ID:34069823
资源大小:216.73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7:说明文(一)-2021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全解析.docx
说明文(一)【广西北部湾】中国古亭的历史沿革王盛亭是体现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代表形式。它造型丰富,玲珑多姿,富有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许慎的说文中讲:“亭,亭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一直可以上溯到商周以前。但是亭字的出现,却相对较晚,大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甲骨文,金文中均未见有亭字,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亭字,是先秦时期的古陶文和古玺文。因此,在秦以前,亭的基本形制或许并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到秦汉时,亭已经十分普遍了,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实用性很强的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央集权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同时也是职司的所在地。日知录中记载:“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汉高祖刘邦最初曾任泗水亭亭长,掌管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纵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逐渐跟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例如著名的会稽山阴兰亭,最初是一座带有邮驿性质的路亭。为了能够更好的观赏四周的湖光山色,它曾被太守移到了湖滨,后又被起筑在山巅,以便极高尽眺。这样兰亭由实用性的亭转向了观赏性的亭。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按大业杂记中记载,隋炀帝榆林行宫的上建有“翠微亭”等十二座山亭,纵广均二丈有余。在唐代的一些宫苑中,亭不仅是苑中的重要景观建筑,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建筑。长安志中记载:“禁苑在宫城之北,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其中亭就十八座之多,占全苑列名建筑的百分之七十五,可谓历史上大量以亭入园之始。唐代官吏、士大夫于宅邸、别业中筑亭的也有很多人。例如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中的“临湖亭”,白居易家中的“琴亭”和“中岛亭”等等。到了宋代,亭的建造更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宋史?地理志中可以知道,宋徽宗在艮岳中说“叠石为山, 凿池为海,作石梁以升山亭,筑土岗以植杏林”。利用景龙江水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工造园,园中置亭颇多,并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把亭和人工山池相结合。由此可见此间筑亭,已经不再是晋唐那样纯粹的因借自然山水形胜,而是把人的主观意念,把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纳入到建亭的构思之中,开始寻求寓情于物的人工景观的组织了。亭发展到明清时期,造型、性质和使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大为发展,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处理手法的不同,也会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在重视亭的造型的同时,对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也都十分讲究,非常注意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而且在风景区和园林中,亭的意境的创造,已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寓情于物,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所以,可以这样说,明清时期的筑亭,在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而又臻于完善的境地,进入了中国古典亭榭发展的鼎盛时期。 (节选自浅谈中国亭建筑,有删改)17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亭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的建筑,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驿亭,邮亭,园亭等。B在春秋战国时期,亭发挥了很大作用,既可以伺候望敌,又可以维持地方治安。C亭在唐代一些宫苑中成为重要的景观,而且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建筑。D晋唐时期,人们筑亭还是纯粹借助自然山水,没有将亭和其它人工景观结合起来。18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就对亭的总体特征进行说明,并强调了亭在中国建筑中的重要地位。B第段中加点词语“大致”是对“亭”字出现的时间表示估计,用语准确。C第段举兰亭的例子,说明亭子性质随着社会的变革由观赏性转向实用性。D按时间顺序,先总后分,说明亭在造型、性质、功能和用途等方面的发展历程。19“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请从本文中找出并归纳中国古亭是如何讲究意匠的。知识提示: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答案】17B(与第段“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央集权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不相符。) 18C(第段举兰亭的例子,说明亭子性质随着社会的变革由实用性转向观赏性。) 19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也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重视造型、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注意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求意境的创造;把主观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解析】【17题详解】B.有误。与第段“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央集权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不相符。故选B。【18题详解】C.有误。第段举兰亭的例子,说明亭子性质随着社会的变革由实用性转向观赏性。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根据提示理解“艺匠”,即“加工手段”。根据第段“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处理手法的不同,也会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概括得出: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也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根据第段“在重视亭的造型的同时,对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也都十分讲究,非常注意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而且在风景区和园林中,亭的意境的创造,已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得出:重视造型、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注意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求意境的创造。根据第段“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寓情于物,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得出: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广西河池市】说明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把核废料发送到太空?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地震及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造成严重的环境后果。为缓解危害,需要大量海水和淡水进行冷却,但由于其与损毁堆芯直接接触,产生了大量放射性废液。这些废液虽然已经被处理过了,但还是比核电站在正常运行下排放的普通冷却水有更高的放射性,一旦排入海中,整个太平洋沿岸的国家都可能受到影响。无怪乎日本政府近期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理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受到了本土渔业、周边国家的抗议以及多国的谴责。核废料对生态及人类危害极大。核废料放出的射线会对生物体造成辐射损伤,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逆的伤害。而且,核废料的放射性不能人工消除,只能靠其自身衰变减少,对人类的威胁可以持续几万年甚至数亿年。核废料可以根据其辐射量的大小分为低、中、高级别。人们对核废料的处置也按照中低级别和高级别区别对待。处理中低级别的核废料相对简单,虽然它们占到了所有核废料中的99%,但它们的半衰期一般为几十年,危害相对较低。目前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成功地将中低级别的核废料封闭到核废料处置场。对于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安全处理方法就不那么简单了。有人曾提出用火箭把高放废料送到宇宙空间;有人提出了冰盖处置法,具体做法就是把高放废料放置在南极或北极的冰盖上,由高放废料本身产生热量融化冰层,使废料桶最后沉到冰层底部,从而被永久隔离;还有人提出将核废料罐装永久沉入4000米以下的深海底部,让海床底部厚实的土质吸收放射性物质。但由于种种原因,以上这些方法目前仅停留在设想阶段。经过多年的试验与研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可行的方法就是深地质处置方法。即将高放废料保存在地下深处的特殊仓库中永久保存绝大部分国家都是这么做的。从2004年开始,芬兰就在北极圈附近动工开建一个规模庞大的核废料永久处理库,并已于2020年年底开始投入使用。放置核废料的地下仓库,开挖于地下500米青灰色马岩层当中。按照设计,这个填埋场将放置9000吨左右的核废料,然后完全封闭。至少十万年内不会发生泄露事故。由于背靠芬兰西部的花岗岩基岩(已存在18亿年),该设施的稳定性也能得到保障。地下温度和湿度都很低,这对于核废料的安全储存非常重要。至于这些核废料究竟能否保存10万年,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明确了说明对象是核废料,由此可见本文是一篇直观易懂的事物说明文。B本文采用了时间顺序,依次说明核废水处理事件、核废料的危害和安全处理方法三个方面。C第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冰盖处置法的概念。D第段的加点词“恐怕”表推测,说明其间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影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8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日本政府近期打算向海洋排放核废水遭到抗议和谴责,因为它用于处理突发事件产生的冷却水比核电站排放的普通冷却水危害更大。B占到了所有核废料中的99%的中低级别的核废料,与高放废料相比,它的危害虽然相对较低,但如果不正确处理,依然会对生态及人类造成危害。C安全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常用方法有:运送宇宙法、冰盖处置法、深海放置法、深地质处置法。D芬兰的核废料永久处理库可完全封闭9000吨左右的核废料,理论上至少10万年内不会发生泄漏事故。【答案】7D(A项,本文介绍的是核废料的产生、分类及处理方法,所以是事理说明文。B项,介绍核废料的产生、危害、分类及处理方法,所以是逻辑顺序。C项,画线句子只是介绍了冰盖处置法的具体做法,属于作诠释,不是下定义。)8C(“但由于种种原因,以上这些方法目前仅停留在设想阶段”说明运送宇宙法、冰盖处置法、深海放置法都没有实现。)【解析】7.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有误,本文介绍的是核废料的产生、分类及处理方法,所以是事理说明文。B.有误,介绍核废料的产生、危害、分类及处理方法,所以是逻辑顺序。C.有误,画线句子只是介绍了冰盖处置法的具体做法,属于作诠释,不是下定义。D.正确。故选:D。8.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但由于种种原因,以上这些方法目前仅停留在设想阶段”说明运送宇宙法、冰盖处置法、深海放置法都没有实现。故选:C。星资源网 【贵州省毕节市】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云南象群为何踏上北迁之旅从去年春天以来,15头亚洲象向北游荡了500多公里。它们来自西南端中老边境西双版纳国家保护区。一路上穿越了森林、牧场和有人居住的村庄,甚至在狭窄的县城街道漫步,闯入一家关门的汽车经销店,一头大象还因误食发酵谷物而醉酒。为了遏制它们的狂野行为,当地政府制订了预防大象事故的紧急计划。用无人机跟踪它们的动向,疏散被这些动物“拜访”的居住地居民,设置紧急屏障,甚至为它们保留了18吨食物。但是,警报器和卡车也无法转移这群奇特的“徒步旅行者”的行动方向。它们依然故我,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继续前行。刚开始,人们认为这群大象只是偶然越界,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本能地返回传统栖息地。但象群显然不这么想,无论人类如何追踪堵截,放食引诱,它们都不为所动,坚持北上,一路走州过府,直趋昆明城下。跟踪象群的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些动物造成的经济损失,其价值已经接近千万元人民币。是什么原因促使它们远离传统家园?它们要到哪里去?相关专家猜测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保护区内亚洲象数量不断增长。近几十年来,中国的亚洲象数量从不到200只已经增加到300只左右,其食物量可能难以持续供应保障,导致它们离开原栖息地寻求食物。二是亚洲象群离开自然保护区后取食甘蔗、玉米等作物更为便利、可口,又未受到任何攻击威胁,无意再回到原栖息地。三是头象迷路,象群在森林、农田交错区域以农作物为食物,但没有找到适宜长期栖息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不断游荡寻找,漫无目的。还有一些学者从地磁影响、气候变化等角度解释这次野生象群出走的原因,但都缺乏直接证据。也有专家介绍,亚洲象迁移扩散属于正常现象,只是如此长距离北迁在中国尚属首次。对象群来说,如果继续向北,无论是海拔高度、气候特点,还是植物分布,都很难找到适合它们长期生存的栖息地。这群大象到底将去往何方,什么时候会停下来,人类能否给它们找到一个合适的新家?这些问题,至少在目前,谁也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选自参考消息2021年6月8日,有删改)9本文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亚洲象北迁的信息?10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看,第三段能否删除?请简述理由。11第段,为象群未来的生存担忧,对于人类的我们来说,能引起你的哪些思考?【答案】9当地政府制订了预防大象事故的紧急计划;北迁的原因;将去往何方 10不能删除。内容上用两个问句,引起读者 思考;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1示例:这次象群迁徙,暴露出了很多我们在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上的疏漏。我们需要更好的措施,来为不同物种创造适合的生存条件。【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通读全文可知,第段“用无人机跟踪它们的动向,疏散被这些动物拜访的居住地居民,设置紧急屏障,甚至为它们保留了18吨食物”介绍当地政府制订了预防大象事故的紧急计划;第段“相关专家猜测的主要原因有”介绍亚洲象北迁的原因;第段介绍亚洲象到底将去往何方。【10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解答此类题,要考虑段落的位置。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观点:不能删。再结合段落的作用进行回答。结合前后文内容可知,段介绍亚洲象群一路向北迁徙,段介绍亚洲象北迁的原因及将去往何方,据此分析可知第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是什么原因促使它们远离传统家园?它们要到哪里去?”用两个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1题详解】本题考查针对文章内容谈启示。从“近几十年来,中国的亚洲象数量从不到200只已经增加到300只左右,其食物量可能难以持续供应保障,导致它们离开原栖息地寻求食物”“是亚洲象群离开自然保护区后取食甘蔗、玉米等作物更为便利、可口,又未受到任何攻击威胁,无意再回到原栖息地”可知,这次亚洲象北迁,人类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给这些野生动物一个安稳的家园。大象的这种异常行为,或许就是自然界为我们敲响的警钟,让我们真切地意识到,我们和各种生物共享着地球的资源,我们的不当行为,会打破人和动物和平共处的状态。【贵州省黔西南州】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核废料,把你投放何方?核废料的放射性不能用任何物理、化学等人工方式消除,只能靠其自身衰变减少,它对人类的威胁可以持续几万年甚至数亿年。核废料根据辐射量的大小分为低、中、高级别。99%的核废料都属于中低级别的,它们的半衰期一般为几十年,危害相对较低。以我国广东地区中低级别的核废料处置场为例,首先建造好可以隔绝辐射的混凝土结构,然后将核废料压缩或固化之后放入特定的金属桶或混凝土容器,再将密封好的容器移入建设好的混凝土结构中,在上面浇灌混凝土,并设置可移动的防雨帐房,防止雨水渗入而导致有害物质泄漏。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安全处理方法就不那么简单了,人类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了相关研究,有人曾提出用火箭把高放废料送到宇宙空间。这种处理方法的费用极高,而且火箭发射还有失败的风险,所以仅停留在设想阶段。其后,有人提出冰盖处理的设想。就是把高放核废料放置在南极或北极的冰盖上,由高放废料本身产生热量融化冰层,使废料桶最后沉到冰层底部,海床底部的土质厚实,容易吸收放射性物质。但是海水有腐蚀性,可能腐蚀容器,造成废料外泄。因而这种方法只适合低放核废料。经过多年的试验与研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可行的方法就是深地质处置方法,即将高放核废料寄放到地下深处的特殊仓库中永久保存绝大多数国家都是这么做的。由于巨大的危险性,对储存核废料仓库的要求十分“苛刻”具体说来,能够永久地将核废料封闭在一个“容器”里,并保证数万年内不泄漏,还要寻找一处安全、永久存放核废料的地点。这个地点要求物理环境特别稳定,长久地不受水和空气的侵蚀,并能经受住地震、火山、爆炸的冲击。实验证明,花岗岩层、岩盐层以及和粘土层可以有效地保证核废料容器数百年内不遭破坏。从2004开始,芬兰就在北极圈附近明工开建一个规模庞大的核废料永久处理库,并已于2020年年底开始投入使用。放置核废料的地下仓库,开挖于地下500米青灰色马岩层当中,为了进一步阻隔核辐射,通往500米深处填埋地点的随道,足足修了5000多米,从地面迂回蜿蜒向下。按照设计,这个填埋场将放置9000吨左右的核废料,然后完全封闭,至少10万年内不会发生事故。由于背靠芬兰西部的花岗岩基岩已存在18亿年,该设施的稳定性也能得到保障,地下温度和湿度都很低,对于核废料的安全储存非常重要,成为目前最安全的核废料处理库。至于这些核废料究竟能否保存10万年,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节选青年文摘2021年11期,有别改)18围绕“核废料处理”,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19为什么说芬兰建造的核废料处理库是安全的?根据文意,概括作答。20从第段列举的具体数字里,我们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答案】18中低级别核废料 安全处理方法;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安全处理方法的试验与研究;深地质处置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可行的方法。 19由于背靠芬兰西部的花岗岩基岩已存在18亿年,该设施的稳定性能得到保障;地下温度和湿度都很低,有利于核废料的安全储存;完全封闭,至少10万年内不会发生事故。 20该设施建造的时间;该设施建造的位置;通向该设施的距离;该设施的储量;该设施的安全性能。【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从第段“99%的核废料都属于中低级别”“以我国广东地区中低级别的核废料处置场为例”可知,本段说明的是中低级别核废料的安全处理方法;从段“放射性核废料的安全处理方法就不那么简单了,人类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了相关研究”和段“有人曾提出”“有人曾提出”等可知,这两段说明的是,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安全处理方法的试验与研究;从段“经过多年的试验与研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可行的方法就是深地质处置方法”可知,深地质处置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可行的方法。【1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从“按照设计,这个填埋场将放置9000吨左右的核废料,然后完全封闭,至少10万年内不会发生事故”,可知完全封闭,至少10万年内不会发生事故;从“由于背靠芬兰西部的花岗岩基岩已存在18亿年,该设施的稳定性也能得到保障”,可知稳定性能得到保障;从“地下温度和湿度都很低,对于核废料的安全储存非常重要”,可知安全性能好。【2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从“从2004开始,芬兰就在北极圈附近明工开建一个规模庞大的核废料永久处理库,并已于2020年年底开始投入使用”,可知该设施建造的时间;从“放置核废料的地下仓库,开挖于地下500米青灰色马岩层当中”,可知该设施建造的位置;从“为了进一步阻隔核辐射,通往500米深处填埋地点的随道,足足修了5000多米”,可知通向该设施的距离;从“按照设计,这个填埋场将放置9000吨左右的核废料”,可知该设施的储量;从“然后完全封闭,至少10万年内不会发生事故”,可知该设施的安全性能(或使用寿命)。【贵州省遵义市】 “芯芯”之火,可以燎膜胡伟武说到芯片,就不得不提芯片领城的珠穆朗玛峰CPU。当代计算机都采用“冯·诺依曼结构”。冯·诺依曼是一个美国故学,他在上世纪40年代指出,计算机在逻辑上由 5 个部分组成:计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而运算器和控制器加起来,就被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 CPU)那么 CPU和芯片是什么关系呢?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CPU体现为一堆“柜子”;90年代以后,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出来了,于是 CPU 体现为一个芯片,比起早期的那些“大柜子”快多了;21 世纪以后,我们走进了手机移动端的“ARM 时代”;里面的 CPU体现为一个IP,我们做芯片可以购买 IP 来做。所以,CPU 不见得是直接体现为芯片的,它可以是一堆机柜,也可以是一个IP。我国的芯片研发起步较晚,道路也比较曲折。1956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成为了我国整个计算机事业的摇篮。那时候的计算机人,可以说是“从矿石造起,从沙子造起”做成芯片,然后做成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可以满足石油勘探、“两弹一星”研究的需求,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自主,但是没有市场化。从上个世纪80 年代到本世纪的前十年,芯片研发的特点是“造不如买”国外的东西确实又便宜又好用。虽然计算机的市场规模做得很大,但是我们丧失了自主性,相关研究工作从计算机两大核心(CPU 和操作系统)领城的竞争中退出。即使到了今天,我国的芯片技术也比较落后,我们第三代计算机人的使命,就是要在市场化条件下,实现自主性。我们要走出一条“市场带技术”的道路立足于科技的自立自强,通过自主研发把核心技术掌握了,然后在体制内市场的带动下发展起来,并且走向开放市场的竞争。当然,这条路走起来要辛苦一点、慢一点。有的新产品像“养猪”,确实一年就能出来;有产品像“养牛”,三年就可以犁地;而一些核心技术产品则像养孩子,谁家孩子五岁就能挣钱养父母?你要养他二三十年核心技术产品包括“工业的心脏”发动机、“信息产业的心脏”CPU,这些都是需要花二三十年工夫,甚至更多时间才能掌握的。近年来,我国的芯片研发一直在快速发展。比如“龙芯”CPU,2015 年出货几方片,其间解决了数以千计的问题;2016-2019 年,每年能卖几十万片,又解决了数以千计的问题;在过去的 2020 年,“龙芯”CPU 已经卖到上百万片了。我们相信,到2022 年,“龙芯”CPU有能力走向开放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龙芯”CPU 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性能也提高了 12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走“市场带技术”的道路,通过自主研发掌握 CPU 的核心技术,建立自主可控的 IT 信息技术体系,未来我们失去的只有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芯片研发曾经历“造不如买”的阶段,虽赢得了计算机市场,却丧失了自主性。B通过我国第三代计算机人的努力,我国芯片技术已在市场化条件下,实现了自主性。C第段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走“市场带技术”的研发道路是较辛苦、缓慢的。D第段加点词“一直”,说明了近年来我国芯片的研发始终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13本文围绕芯片介绍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14简析标题“芯芯”之火,可以燎原”的含义和作用。【答案】12A(从第段“虽然计算机的市场规模做得很大”“相关研究工作从计算机两大核心(CPU和操作系统)领城的竞争中退出”看出,在“造不如买”的阶段,我国芯片研发没有赢得计算机市场,与原文不符。)13芯片是什么;我国芯片发展的过去和现在;我国芯片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已取得的成绩;我国芯片发展思路 14“芯芯”一语双关,利用谐音,既指芯片,也指将来可能燎原的“火星”,意思是中国的芯片发展会由小到大,由自主开发到市场化不断扩大;标题活用经典,借用谐音,深入人心,生动、形象,含蓄、自信地表达出了对我国芯片发展的坚定的信心【解析】【12题详解】A.有误,从第段“虽然计算机的市场规模做得很大”“相关研究工作从计算机两大核心(CPU和操作系统)领城的竞争中退出”看出,在“造不如买”的阶段,我国芯片研发没有赢得计算机市场;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文章内容,第到讲了芯片是什么的问题;从第到段“我国的芯片研发起步较晚,道路也比较曲折”“即使到了今天,我国的芯片技术也比较落后”看出这一部分介绍了我国芯片发展的过去和现在;从第到段“这条路走起来要辛苦一点、慢一点”“其间解决了数以千计的问题;20162019年,每年能卖几十万片,又解决了数以千计的问题”看出这一部分介绍了我国芯片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已取得的成绩;第段从“只要我们坚定走市场带技术的道路”“未来我们失去的只有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看出这一部分介绍我国芯片发展思路。【14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芯片的发展,标题化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众所周知的语句,将“星星”改为“芯芯”,利用谐音,指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思是: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比喻小事可以酿成大变。在文中的意思就是中国的芯片发展会由小到大,由自主开发到市场化不断扩大。此标题利用谐音,一语双关,生动自信地表达出了对我国芯片发展的坚定的信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阅读汉文读物的特质,回答下面小题。汉文读物的特质一切用汉字“写”成的读物,都称为汉文读物。汉文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特质。汉文读物有悠远的历史源流。从甲骨文算起,汉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了。其间汉文字体虽几经变易,都没有出现断代情况,更没有产生新的文字系统。正因如此,历代典籍得以流传并保留至今。汉文读物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相同内容的一篇文章,汉文要比拼音文字篇幅小得多;同一本著作,拼音文字的书要比汉文的书厚许多。在联合国使用的五种工作文字文件中,汉文读物总是最薄的一种。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量相当于37个英文宇符所含的信息量。汉文读物比起拼音文字更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它会使阅读者的读解形象生动,意趣盎然。例如,看到“萤雪”一词,有的阅读者会联想到车胤以萤火虫的微光照书夜读和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的情景。这样的联想无疑会拓宽思维的广度和加深理解的程度。汉文读物在形式上有独特的审美性。首先,汉字形体的图像性先天具有一种审美基因。加之书写工具的不同,笔墨运用的变化,布局结构的安排等,使字体显得千姿百态,神采飞扬,气韵生动。其次,有的汉文读物具有句式整齐的特点。相邻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短语、句子,如果结构类型相同,字数相等,就会形成平行、整齐的句式结构,看上去悦目,使人产生一种句式均齐的美感。再次,汉语有很强的节奏和韵律,如果利用押韵、叠音、双声、叠韵、反复等手段,让相同的声母或韵母有节律地重复再现,在听感上就会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婉转的音乐美。汉文读物魅力独具,已恩哺千年,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它也必将惠泽万世。 (选文有改动)11简要概括汉文读物具有哪些特质?12从第段看,历代典籍得以流传并保留至今的原因是什么?13分别指出下面三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从甲骨文算起,汉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 )汉文读物比起拼音文字更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 ( )例如,看到“萤雪”词,有的阅读者会联想到车胤以萤火虫的微光照书夜读和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的情景。( )14第段说“有的汉文读物具有句式整齐的特点”,请你说说下面这副对联是怎样具体体现这一特点的。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答案】11悠远性、简约性、联想性、审美性。 12没有出现断代情况,更没有产生新的文字系统。 13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14上联“室雅”和“花香”是两个主谓关系的词语,两句对应整齐。“何须大”和“不在多”对应整齐,有均齐的美感。育 【解析】11.本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能力,阅读全文,抓住段的首括句,提取重要信息即可。根据第段首括句“汉文读物有悠远的历史源流”,可提取信息:有悠远的历史源流;第段首括句“汉文读物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可提取: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第段“汉文读物比起拼音文字更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可提取:更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第段“汉文读物在形式上有独特的审美性”,可提取:有独特的审美性。 12本题考查信息筛选能力。抓住第段中“正因如此,历代典籍得以流传并保留至今”这个句子,找出“如此”的指代内容,也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此”的指代内容应该去上文找,通读全段可知指代的是“其间汉文字体虽几经变易,都没有出现断代情况”。 13.本题是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能力。做这类题,头脑中要有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的知识储备,然后对题干所给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出准确判断:句有数字“3500”,可判定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句是汉字与拼音文字“作比较”;从句中的“例如”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4.本题考查语言的赏析能力。让我们从语言句式整齐的角度赏析对联,根据对联特点,比如上下联字数相等、运用对偶、对应部分词性一致等进行分析即可。这副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上联“室雅”和“花香”是两个主谓关系的词语,词性相同,两句对应整齐;“何须大”和“不在多”对应整齐,有句式整齐的美感。资源网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阅读今别月宫去 采得月壤归一文,回答第14-17题。今别月宫去 采得月壤归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3000牛发动机工作6分钟后,顺利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3个阶段,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随后,上升器将与环月等待的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者将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据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面后,开展了太阳翼展开、机构解锁等相关准备工作,之后就进入了“挖土”的工作模式。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样任务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设计了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并不是同时进行。首先开启的是钻取模式,钻具钻取主要获得月面以下的样品。截至12月2日4时53分,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接着,机械臂表取装置开始自动采样并封装,机械臂表取则主要获得月球表面样品,截至12月2日22时,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专家介绍,为确保月球样品在返回地球过程中,保持真空密闭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探测器在月面对样品进行了密封封装。为了顺利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随身携带了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神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彭兢介绍,机械臂表取可以想象成类似人手的装置,在腕关节设有两个采样装置,很像挖土的铲子;钻具钻取则可以钻入月球内部,钻取月壤岩芯。它们科学分工,精密配合,采取深钻、浅钻、“铲土”“挖土”“夹土”等各种方式,采集月壤样品并进行密封封装。距人类上一次从月球采样至今,已有40多年的时间没有拿到新的月球样品。科学家表示,对月壤的研究不仅涉及月球本身,还包含太阳系空间物质和能量的重要信息。将月球的月壤等关键性样品运回地面实验室供科学家精准分析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状态、温度、物质含量等重要信息,深化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演化的认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5第段中加点词语“神器”具体指什么?16第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7第段中加点词语“主要”能否删除?为什么?18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除了本文介绍的内容外,请你再列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项科技成就。【答案】15示例: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16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样的两种模式。17不能删去。“主要”起限制作用,在文中指钻具钻取的样品最重要的来自月面以下。但不排除其他情况。如果删掉,语意过于绝对。与客观事实不符。“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18示例: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神舟”飞船发射成功:“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成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完成;中国航天站的组建等。【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依据“为了顺利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随身携带了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神器”可知,“神器”具体指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能力。考生首先要了解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作图表、作假设等,了解这些说明方法的常见作用,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加以说明。结合“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模式”可知,画线句子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对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样任务的方式与模式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说明文语言的能力。说明文最基本的语言特点就是准确、严密。而“主要”一词是限定性词语,表示范围、程度。“钻具钻取主要获得月面以下样品”说明钻取模式下,“获得月面以下样品”只是钻具钻取的主要样品,并非唯一样品。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