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课后练习(Word版含简答).docx
-
资源ID:34069868
资源大小:174.3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课后练习(Word版含简答).docx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2 垂线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为直线上一点,若,则( )A30°B40°C50°D60°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ONOM,若CON=55°,则AOM的度数为( )A35°B45°C55°D25°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若AOC=24°,则DOE的度数是( )A24°B54°C66°D76°4如图,ACBC,AC=4.5,若点P在直线BC上,则AP的长可能是( )A5B4C3D25如图所示,BAC=90°,ADBC于D,则下列结论中:ABAC;AD与AC互相垂直;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的长度;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A3个B4个C5个D6个6如图,学校举行运动会,为主席台位置,对面是观众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坐在观众席的点,的位置上,已知,四点在一条直线上,且,问距离主席台最近的同学是()A甲B乙C丙D丁7如图,直线,如果,那么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ABCD无法确定8如图,已知直线和相交于点,平分,则大小为( )ABCD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ABB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CC线段AD是点D到AB的垂线段D线段BD是点B到AD的垂线段10如图,则的长度可能是()A3B5C3或5D4.5二、填空题11如图,垂足为经过点,则_12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EOCD于点O,OF平分AOD,且BOE50°,则DOF的度数为_13如图,现要从村庄A修建一条连接公路PQ的最短小路,过点A作AHPQ于点H,沿AH修建公路,则这样做的理由是_ 14如图,点A、B分别是x轴和y轴正半轴上的两个动点,点P是第一象限内一点,且PAPB4,则四边形OAPB面积的最大值为_1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OFCD,若BOE2BOD,则AOF的度数为_三、解答题1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C是AOE的平分线,OFCD,BOD与EOF互余吗?为什么?17如图所示,直线与相交于点,于点,求与的度数18如图,已知直线相交于点O,(1)若,求的度数(2)若,求的度数19已知:点是直线外一点,点、是直线上三点,分别连接、(1)通过测量的方法,比较、的大小,直接用“”连接;(2)在直线上能否找到一点,使的长度最短?如果有,请在图中作出线段,并说明它的理论依据;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20如图,直线,相交于点,(1)若,求的度数;(2)若,求和的度数21如图,直线和直线相交于点,垂足为,平分(1)若,求的度数;(2)若,求的度数22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F为射线OC上一点,OEAB(1)用量角器和直角三角尺画AOC的平分线OD,画FGOC,FG交AB于点G;(2)在(1)的条件下,比较OF与OG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在(1)的条件下,若BOC40°,求AOD与DOE的度数23如图,ACCD,BED90°.填空:(1)ACD_度;(2)直线AD与BE的位置关系是_;(3)点B到直线AD的距离是线段_的长度,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_的长度;(4)在线段DA,DB,DC中,最短的是线段_;在线段BA,BE,BD中,最短的是线段_,理由是_【参考答案】1C 2A 3C 4A 5A 6C 7A 8A 9C 10D1160°1213垂线段最短14161554°16BOD与EOF互余1718(1)53°;(2)150°19(1);(2)垂线段最短20(1)135°;(2)2 =60°,150°21(1);(2);22(1)略;(2)OFOG;(3)AOD70°,DOE20°23(1) 90 ;(2) 互相垂直 ;(3) BE,DC ;(4) DC, BE,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