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反比例的意义 教案.docx
-
资源ID:34096807
资源大小:14.7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反比例的意义 教案.docx
反比例的意义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学会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2让学生在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互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引导学生研究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认识了有关正比例的相关知识,接下来老师考考大家。(1)在下面关系式中,谁一定时,谁和谁成正比例? a×b=c =c(a、b、c不为0)(2)(出示表格)表格1数量/本13681020总价/元41224324080表格2单价/元1.523456总价/元6812162024表格3 用60元钱购买笔记本,笔记本的单价和可以购买的数量如下表:单价/元1.523456数量/本请将表3填写完整。每张表格中两种量相关联吗?它们分别是怎样变化的?你能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吗?每个表格中的两个量是不是都成正比例?2、表格3中的两个量不成正比例,哪成什么比例呢?二、探究新知1体验一 教学例3。(1)再次组织学生观察表格3中的数据。出示以下讨论题,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表格3与表格2中的两个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你能找出表格3中的两个量变化的规律吗?这个乘积表示什么?这个规律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单价×数量总价(一定)】猜一猜,这两种量成什么关系?(2)自学书本第65页“试一试”上面的内容。谈话:和同学们刚才猜的结果一样吗?这两种量成什么关系?(板书: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3)引出课题。(4)再次让学生根据板书,同桌间说说表中单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2体验二 教学“试一试”。(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并作适当板书:因为每天运水泥的数量×时间总吨数(一定)所以每天运水泥的数量和时间成反比例。(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说每天运水泥的数量和时间成什么关系。3抽象表达反比例的意义。(1)观察上面两个例子,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变化规律相同;乘积一定;两个量是成反比例的量等等。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它们的乘积一定,它们就成反比例。(2)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 和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表示它们的乘积,那么上面这种关系式可以怎样写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一定)提问:你能解释这个式子表示的意思吗?(3)看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关键要看什么?4.你能举出一些反比例的例子吗?教师解释:速度×时间=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这里反比例关系也可以看成:原来速度:现在速度=现在时间:原来时间三、巩固新知1完成“练一练”。 2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3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4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5.观察下面两张表格,并回答问题。(1)购买同一种笔记本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数量/本1368总价/元4122432(2)用同样的钱数购买不同笔记本的单价和数量如下表。单价/元2345数量/本30201512每个表中两种量的变化各有什么规律?哪个表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哪个表中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想一想,如果购买笔记本的数量一定,笔记本的单价和总价成什么比例?5.齿轮演示:一对互相咬合的齿轮,齿数和转数成反比例。即:甲齿数×甲转数=乙齿数×乙转数四、反思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