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孙权劝学 学案.doc
孙权劝学 学案【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2、积累文言词语,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知识链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作者作品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21教育网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终后周世宗显德六年 (959),按年记载了共1362年的历史事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它体例谨严,结构完整,取材广泛,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司马光自称“颇慕古文”而“不能刻意致力”(答陈充秘校书),他的文章正因不甚刻意致力而能得自然之致。资治通鉴的文字质朴简洁,叙事清晰,文笔流畅,生动形象,有文学色彩,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战争场面的描写,历来为人们所推重。其他文章如谏院题名记等也写得精练明洁。另有涑水纪闻,写得简要、切实,续诗话亦有见解。2、文中主要人物简介: 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 www.21-cn-吕蒙(178-219) :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2·1·c·n·j·y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21·世纪*教育网【预习检测】:1、本文选自 ,它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www-2-1-cnjy-com2、司马光,字君实,山西夏县人,北宋 家、 家。【学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2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语气。 A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C "卿言多务,孰若孤?" (反问句。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要重 读强调。)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 E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 二、理解、探究课文内容。2-1-c-n-j-y1、译一译:结合注释,疏通文义。要求:、先试着自己翻译课文,标出自己学习有困难的词语和句子,小组交流。疏通文意。、小组用喜欢的方式展示本文内容(可以用表演、讲故事等方式展示)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讨论、交流、识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蒙辞以军中多务。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问题探究:、请解释“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并造句。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三、巩固检测(一)、理解课文,梳理课文内容(用原文回答)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吕蒙推辞的理由是 ,孙权论述读书的重要性 ,吕蒙就学,鲁肃称赞吕蒙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本文通过孙权规劝吕蒙学习的故事,说明了 的重要性。 本文是通过 (描写)来刻画人物的。21*cnjy*com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 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_ (二)、拓展练习(文言文阅读练习) 孟母断机 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21·cn·jy·com 见于汉·刘向古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1、读文段,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2、解释下列词语。 及: 就学: 惧: 自若:3、根据短文翻译句子。 (1)母愤因以刀断机。 译文: (2)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 译文: 4、孙权劝学和本文段都是“劝学”,结果都很成功,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四、课后拓展请以辩论赛正方“开卷有益”的一辩手的身份,写一篇3分钟的发言稿,陈述正方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