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隐性采访 .pdf
1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 一:什么是隐性采访 偷拍应当说是一种通俗的说法, 用专业化、文学化一点的词说应该是叫隐性采访。 在电视采访学一书中指出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 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 对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就叫做隐性采访。 而在隐性采访论一书中则认为: “i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两本书的观点稍有出入, 但是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隐性采访应当具备一前提, 三条件。首先,前提是隐性采访的当事人必须是在媒体供职的新闻记者,或者是受媒体委托的采访人。三个条件则是:第一,记者隐藏了职业身份而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第二,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第三,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 在舆论监督中已成为一种较常使用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种形式, 尤其在批评性报道中, 隐性采访的手法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大有“无片不隐”的趋势。在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中往往就要运用隐性采访。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就经常会运用隐性采访来进行批评性报道。 二:隐性采访的历史 在西方,有记载的新闻隐性采访活动是从17 世纪开始的。17 世纪中叶起,欧州的一些大城市的咖啡馆成了一些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集中场所。不过,那时记者进行的隐性采访手段单一, 基本上都是偷听窥视, 或是隐瞒自己的身份与人聊天交流,藉此获取新闻信息。ii而真正具有纪念性的隐性报道是1880 年美国 纽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http:/ For evaluation only.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2约世界报女记者勒丽蓓蕾在纽约世界报发表的疯人院的十天。当时勒丽蓓蕾听说伯勒克威尔岛疯人院虐待精神病患者、侵犯人身权利, 她便把自己乔装打扮成一名“疯子”,亲身体验、了解情况。 而在中国,隐性采访的历史则更为久远。 自出现新闻采访活动起, 我国便有了关于隐性采访的记录。 唐朝中期后, 各地的节度史为获取中央方面的情报和其他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信息,在京都设进奏院,由进奏官负责,不定期地发出进奏院状。方汉奇在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认为:“iii它(进奏院状)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 。安禄山在担任范阳平卢节度使时,就“常领其将刘骆谷留京师, 诇朝廷指趣,动静皆报之”。“诇” , 在现代汉语中解释为 “侦察,刺探”。可见,这时的进奏官进行的新闻采集活动,已经出现了隐性采访的端倪。到了宋代,民间发行了一种被当时政府视为非法的民办报纸,人们习惯称之为“小报” 。iv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它的出现,标志着新闻隐性采访活动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而接下来的明清两代则是将隐性报道发展到了鼎盛, 就连皇帝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真实信息,这一点从当今的电视剧中就可以看出其中端倪,比如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等,讲的就是皇帝通过隐瞒身份,进行暗访的故事。 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上对隐性采访的运用,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在新旧时代交替,各种势力斗争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采访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隐性采访的使用, 成了记者克服采访困难的无奈措施之一。 三:隐性采访的特点 隐性采访经历过各个时代的重重考验到如今仍然作为记者所青睐的采访方式,必然有其独特之处。 隐性采访之所以叫做隐性采访, 它是与一般采访即显性采访相对应的。作为记者,没有谁主动地愿意去进行隐性采访,基本都是在显性采访无法进行的情况下,逼不得已才实行隐性采访。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显性采访都无法做到,然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http:/ For evaluation only.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3而隐性采访却很好的将问题一一解决,因此,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的特点对比立刻鲜明起来。 首先,隐性采访时,记者主动出击。它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记者也有可能出现在突发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有的时候, 记者还有可能直接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例如记者乘坐的汽车发生车祸等,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目击新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隐性采访,因为记者是被动地介入了新闻事件。隐性采访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采访计划的设定, 到采访设备安排,都应精心计划,可谓有备而来,不容有所闪失。 其次,隐性报道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更为周详。对于准备作正面报道的新闻,我们也可以采取隐性采访的手段,但这种选择并不是唯一的, 因为通过公开采访进行正面报道, 一般会取得比隐性采访更好的效果。但对社会不良行为的采访却正好相反,通过隐性采访抨击社会不良, 进行舆论监督,效果远比公开采访为好,这已经被无数新闻采访的事实所反复证明。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事实比较周详,舆论监督的力度也比较大。 同时,周详的新闻事实也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 第三,隐性报道时,社会参与程度较高。新闻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谓神通广大。但这种神通恰恰是全民参与的结果社会各阶层成员及时全面地向新闻记者提供新闻采访线索, 从而使记者能更多地了解社会现实。 另一方面,社会的不良行为虽是在暗中进行的,记者的能耐再大, 其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也是有限的。因此,隐性采访的线索大多来自社会成员的举报,缺少社会成员的举报,隐性采访将失去最为重要的新闻源。另一方面,隐性采访也是受众欢迎的一种采访方式,通过这种采访手段采获的新闻,受众有较高的接收兴趣。 第四,隐性报道,记者需隐瞒身份。从社会分工的大系统来考察,记者身份只是一种十分普通的社会工种, 记者是社会大系统中的普通一员, 不具备特殊性。但是记者身份就其从事的具体工作而言,具有自身特殊性。 而采访新闻事实, 当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http:/ For evaluation only.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4然是这种特殊性中间最为关键的一条。 面对新闻记者的采访, 有人愿意侃侃而谈,有人却表示“无可奉告” ,而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使记者们不仅要从“侃侃而谈者”那里采获新闻,还要从“无可奉告者”那里采获新闻。而隐去记者身份去面对“无可奉告者”,无疑是最有利于新闻采获的。所以,在隐性采访活动中,记者必须隐瞒身份。只有隐瞒身份,才可能更方便地采获到有价值的新闻。 第五,隐性采访时的采访目的是隐藏的。记者以某种社会角色 (不是记者角色)面对不愿接受采访的对象,他们必须隐藏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否则,既达不到隐瞒身份的目的,也无法实现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在具体的采访实践中,记者会针对不同的人物和事件, 以不同的身份去进行实际的采访。但不管身份如何千差万别,隐藏目的的做法是始终如一,不会改变的。 第六,隐性报道的采访手段是及其隐蔽的。不言而喻, 隐瞒身份和隐藏目的最终是依靠手段实现的。 隐蔽手段首先需要借助技术设备的精良来保证,早期的隐性采访由于缺少精良的技术手段, 因而每每显得捉襟见肘, 有时甚至险象环生。可见,技术设备对于隐性采访的成功与否关系极大。而科技发展到今天, 随着小巧精良的摄录设备的出现, 隐性采访的手段已越来越隐蔽了。隐蔽手段同时还包括记者了解新闻事实的方法与公开采访有显著不同,提问的方法、 语气等,都要有意识地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 四:隐性采访受欢迎的原因 隐性采访是一个新闻概念。 对新闻界来说,它是一种专业的采访方法和手段;对广大受众来说, 它是一种获取客观真实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的途径和通道。因此隐性采访之所以受欢迎, 除了记者乐意运用此采访手段外,受众的欢迎也是一个重大原因。 首先,隐性采访可以更加真实地客观地获取第一手新闻事实素材,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媒体传播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要抨击丑恶,追求公正,实施舆论监督,批评性报道无疑是最为有力的抨击手段。但是,由于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http:/ For evaluation only.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 - - - - - - - - - 5不难理解的原因, 要想获得批评报道的第一手新闻素材,往往是十分困难的。 于是,新闻记者广泛采用了隐性采访的手段。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 焦点访谈东方时空 等采用隐性采访摄制播发的新闻,都取得了较好的披露丑恶、 伸张正义的良好舆论监督效果。 其次,对新闻媒体来讲, 隐性采访是新闻竞争中克敌致胜的法宝。还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为例,栏目自1994年创办以来,一直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迅速成长为央视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自节目开播以来, 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百姓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取得这样突出的品牌效应,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在保证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注意在报道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注意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歌颂改革开放中的新鲜事物, 抨击社会转型中的丑恶现象。 而在完成这样的光明使命时,记者较注意重视采用了隐性采访的手段。同时运用这一手段, 很好地再现了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 准确传递了新闻事实, 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实现了新闻竞争从外延到内涵的观念转变。 第三,隐性采访可以给受众以最大程度的“可信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是真实对媒体播放的基本要求。客观有两层含义, 一是新闻事实必须客观存在,不能造假;二是媒体运用文字、 声像手段播放新闻必须客观, 不能歪曲事实。隐性采访中获得的声音、 图像就能更好地客观再现新闻真实。很显然,隐性采访中获得的新闻素材再现, 让受众亲临事件现场, 有助于确立媒体的权威, 而且有证据学意义,产生诉讼,媒体无可争议。 五:隐性采访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隐性采访有其独特的、 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隐性采访能充分保证舆论监督的进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知政权。v知情权,首先是前美联社社长肯特库伯在年提出来的,它通常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http:/ For evaluation only.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 - - - - - - - - - 6指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它是公民行使一切民主权利的基本前提。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指通过新闻媒体对某种(类)事物或现象的披露,唤起社会关注,并促进其变化的一种监督手段。执政权,公民要想参政就必须知政, 就必须了解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公众是舆论监督的主体, 媒体是实现舆论监督的手段;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是政府权力和公共利益、公众事务。 第二:隐性采访直击新闻现场,真实度极高,震撼力和影响力巨大。隐性采访因为其隐蔽,保持新闻事件原生状态,真实可信,影响力大,而且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其次,隐性采访的弊端也显露无疑 隐性采访在揭露了社会黑暗面的同时,也反映出媒体和记者的无奈,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记者的偷懒、能力不足; 一些不当的做法, 甚至动摇了大众对媒体的传统信任。 而且,偷拍还给新闻采访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采访越来越难,受访者对媒体和记者越来越不信任、不配合,以至于排斥;隐性采访越多,采访环境越恶劣,两者恶性互动。 六:如何正确使用隐性采访这把匕首 由于隐性采访的杀伤力巨大, 而且还不完善, 因此对隐形采访的使用应当谨慎小心。 央视焦点访谈 对隐性采访有明确的要求: 注意运用平衡手法; 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准确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事实和线索来表现,简明扼要,其目的是让社会知道此事,让人有所启发;对于一些人进行批评时,切忌“新闻审判”;尽可能交代新闻来源。 由此可见,央视对隐性采访的要求尚且如此明确严格,我们在进行隐性采访的时候更应该慎之又慎。 首先, 慎用隐性采访:使用隐性采访的目的, 是为了深入幕后, 发现新闻内幕,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http:/ For evaluation only.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 - - - - - - - - - 7以其揭露的深度、采访的难度险度, 造成观众心理上的震撼, 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代表人民更好地行使舆论监督。因此 , 使用隐性采访要慎之又慎。 慎用隐性采访, 要正确处理好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的关系 , 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要充分尊重被监督对象的话语权。一般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时, 才使用隐性采访: 一是采访的题材是批评性的或揭露性的。二是只有隐性采访能更接近真相。如各类乱收费行为 , 只有隐性采访才能深入幕后, 查出原因。三是只有隐性采访才能提供无可辩驳的实证素材。能把黑暗、隐蔽角落里的非法交易、丑陋勾当全过程记录 , 客观真实, 证据确凿,无可辩驳, 起到比显性采访更具震慑力的监督效果。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隐性采访与新闻导向的关系,一些记者把隐性采访当成制造“猛料” 、 “爆料”的“杀手锏”, 只图引起轰动效应, 形成吸引眼球热点话题。容易在角度上出现偏颇, 在导向上出现偏差。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 做到不虚构、不造假、不夸张, 要应时将隐性采访得来的真实资料反馈给相关单位 , 既鞭挞丑恶,又治病救人, 既曝光问题, 又寻求解决问题之道, 以达到舆论监督的最佳效果。 二是正确处理隐性采访与法律制约的关系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 : “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宣传纪律”, “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不揭人隐私, 不诽谤他人, 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 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正确处理隐性采访与法律制约的关系 , 要坚持适度介入原则。 有记者为了曝光驾驶员考试 “潜规则” , 主动找到教练员, 表示愿意 “打点一下”, 要求在考试中给予关照。教练员收了“好处费”就这样被曝光了。但这一报道却引起了部分法律界人士的非议。认为这是记者主动引诱 , 故意设置圈套,致使教练员“上钩”的。记者如果故意设置“圈套”、 “陷阱”, 主动去为有犯罪动机, 而没有犯罪行为的人提供犯罪客体, 诱使对方上当受骗甚至犯罪, 就有诱发犯罪的嫌疑。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http:/ For evaluation only.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 - - - - - - - - - 8三是正确处理隐性采访与道德制约的关系 正确处理隐性采访和道德制约的关系, 就是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这也是一个媒介所必须有的社会责任心。 前期采访过程中, 记者为了完成采访任务, 达到采访目的, 往往会采取暗访的手法来获取新闻素材。从报道的出发点来看 , 记者的暗访是为了鞭挞丑恶、净化社会空气、维持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 是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 但暗访偷录又违背了社会主流的道德评价标准 , 人们普遍较为排斥偷拍偷录行为。 处理好隐性采访与道德制约的关系, 要遵循几个原则: 一是报道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更大的社会利益。如坑蒙拐骗的“医托” , 造假证团伙, 制假售假团伙, 贩卖车票的“黄牛党”, 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各种社会“蛀虫”, 不论记者以何种伪装介入, 团伙的非法行为是已经存在的。二是记者伪装介入新闻事件 , 动机良好, 如记者伪装购买黄色录像带, 进入脱衣舞场所, 进入色情场所记录色诱敲诈过程, 虽然于道德上有不妥之处, 但动机是为了获取证据, 配合警方取缔这些藏污纳垢之地。良好的动机会获得人们对记者采访手段的道德宽容。三是隐性采访地点是公共场合, 没有侵入私人空间; 四是遵循客观记录原则。 总结: 媒体不是万能的, 隐性采访也不是万能的, 不能把所有的社会监督责任都交付给它。隐性采访要规范发展,避免因为滥用触犯众怒,进而遭到立法禁止。其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应该是“合理使用,加强自律,合法规范,避开禁区,健康发展” 。 i 顾理平 隐性采访论 ,新华出版社2004 年版ii徐迅暗访与偷拍 记者就在你身边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版iii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iv隐性采访:利器需慎用v展江(主编) : 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中国海关出版社,年月第版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http:/ For evaluation only.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