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马说》教学设计 .pdf
马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通过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过程与方法:指导朗读,领会虚词,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 当堂成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 客观正确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教学方法】1. 朗读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3.延伸拓展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出课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二、解题: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三、朗读课文, 疏通文意:教师范读。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得正确,通顺,不读破句。4.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5.学生齐读。6.学生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学生逐段口译,教师巡回指导。四.整体感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文章的论点是什么?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4.作者是怎样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五、合作探究:1、作者所说的“食马者”、 “伯乐” 、 “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它们各指的是什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2.品读文章每段最后一句的“也” ,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3、 作者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六、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 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位古代文人 ? 2、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 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3、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七.课堂小结:1.本文篇幅精短,可读性强,易于成诵,所以我把诵读作为本课的最重要的环节,采用循序渐进的朗读方法, 生动活泼的诵读方式。个人诵读与集体诵读,朗读与轻读、默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当堂背诵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板书设计:千里马人才马说伯乐赏识人才的人托物寓意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教学反思】通过马说一文的教学,并结合自己平时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一下几点反思:1、在反复诵读中感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我首先让学生在学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再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2、补充背景材料进行感悟马说一文是作者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有关于文章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尤为重要: 马说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鉴于此在设计导学案时,我布置了一项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以小组为平台,能组织有效的合作探究,各学习小组围绕问题,踊跃讨论。讨论到高潮,各学习小组围绕“千里马的不幸遭遇”展开深究,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的资料进行智慧碰撞,这样,学生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文本, 为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相互争论、探究,达到让学生深层次感悟作品主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感觉到不足的是:在学生经过三个回合的朗读后,让学生在积累文言词语时,大部分同学还很生疏,错误率比较高,课前的预习指导很不够;课堂是注重了在情感方面的引导,也没能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字词方面的比较;还有在“拓展延伸,联系现实”这个环节中,时间把握不够好, 让学生讨论拖延了一些时间, 造成当堂背诵这个环节的时间过紧。【参考资料】1.伯乐相马的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 ,姓孙名阳 .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 .在羊肠小道上 ,马蹄用力挣扎 ,膝盖跪屈 ;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 ;浑身冒汗 ,汗水淋漓 ,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 ,伯乐遇见了 ,就下了自己的车 ,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 ,抬起头来长鸣 ,嘶叫声直达云霄 .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2.韩愈怀才不遇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 792 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 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 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 没有得到一次回复; 三次登权者之门, 被拒之门外。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3.伯乐资料(1)周文王之渭水拜相姜子牙;俞伯牙高山流水遇钟子期;刘备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萧何之月下追韩信;熊庆来、杨武之发现了华罗庚。(2)千古伯乐欧阳修没有欧阳修,就没有“唐宋八大家”八大家中两位是唐朝人,韩愈和柳宗元,宋朝的六位中,除了欧阳修本人,另外五个全是他的门生。欧阳修在担任礼部尚书期间曾主持过科举考试,他品质高尚,公正廉洁,慧眼识才,举荐提拔了大批英才。这些人物,后来都留名史册: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等。出身寒微的王安石后来不仅成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学家,还成为权倾一时的政治家,他官至宰相,倡导了著名的 “王安石变法”,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改革精神的宰相。 出身下层知识分子家庭的苏氏三父子,才情繁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传奇,尤其是苏轼,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人。没有欧阳修,就没有那么多让后人高山仰止的锦绣文章,就没有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就没有北宋中期的文学繁荣,就没有彪柄史册的北宋中期政治改革。如果没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的命运也许将会改写,北宋的政坛文坛格局要重新书写,更进一步说,中国历史将会重新书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