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pdf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原子半径(1)除第 1 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元素化合价(1)除第 1 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 递增到 +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 -4递增到 -1(氟无正价,氧无 +6 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判断金属性强弱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非金属性(氧化性) 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2,氢化物越稳定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 号,F 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6周期与主族周期:短周期( 13);长周期( 46,6 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主族: AA 为主族元素; BB 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0 族(即惰性气体)所以, 总的说来(1) 阳离子半径 原子半径(3) 阴离子半径 阳离子半径(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 专题一 :第二单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一 、化学键:1,含义: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2,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1,使阴、阳离子结合的静电作用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3,形成离子键: a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b 部分盐( Nacl、NH4cl 、BaCo3 等)c 强碱( NaOH 、KOH)d 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4,证明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1,共用电子对对数 =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2,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对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1,共价分子电子式的表示,P13 2,共价分子结构式的表示3,共价分子球棍模型( H2O折现型、 NH3三角锥形、 CH4正四面体)4,共价分子比例模型补充:碳原子通常与其他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乙烷( CC 单键)乙烯( CC 双键)乙炔( CC 三键)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二、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1,特点: a 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b 化学键弱的多c 影响熔沸点和溶解性 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 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即熔沸点也增大(特例:HF、NH3、H2O)三、氢键1,存在元素: O(H2O)、N(NH3)、F(HF)2,特点:比范德华力强,比化学键弱补充:水无论什么状态氢键都存在专题一 :第三单元一,同素异形(一定为单质)1,碳元素(金刚石、石墨)氧元素( O2、O3)磷元素(白磷、红磷)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为化学变化二,同分异构(一定为化合物或有机物)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1,C4H10 (正丁烷、异丁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2,C2H6(乙醇、二甲醚 ) 三,晶体分类离子晶体:阴、阳离子有规律排列1,离子化合物( KNO3、NaOH)2,NaCl 分子3,作用力为离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1,共价化合物( CO2、H2O)2,共价单质( H2、O2、S、I2、P4)3,稀有气体( He、Ne)原子晶体:不存在单个分子1,石英( SiO2)、金刚石、晶体硅( Si)金属晶体:一切金属总结:熔点、硬度 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专题二 :第一单元一、反应速率1,影响因素:反应物性质(内因)、浓度(正比)、温度(正比)、压强(正比)、反应面积、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二、反应限度(可逆反应)化学平衡: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到达平衡。专题二 :第二单元一、热量变化常见放热反应: 1,酸碱中和2,所有燃烧反应3,金属和酸反应4,大多数的化合反应5,浓硫酸等溶解常见吸热反应: 1,CO2+C=2CO 2,H2O+C=CO+H2 (水煤气)3,Ba(OH)2 晶体与 NH4Cl 反应4,大多数分解反应5,硝酸铵的溶解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5 二、燃料燃烧释放热量专题二 :第三单元一、化学能 电能(原电池、燃料电池)1,判断正负极:较活泼的为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为氧化反应,阴离子在负极2,正极: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得到电子,生成新物质3,正负极相加 =总反应方程式4,吸氧腐蚀A 中性溶液(水)B 有氧气Fe 和 C 正极: 2H2O+O2+4e =4OH 补充:形成原电池条件1,有自发的氧化反应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3,同时与电解质接触4,形成闭合回路二、化学电源1,氢氧燃料电池阴极: 2H+2e =H2 阳极: 4OH4e=O2+2H2O 2,常见化学电源银锌纽扣电池负极:正极:铅蓄电池负极:正极:三、电能 化学能1,判断阴阳极:先判断正负极,正极对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对阴极2,阳离子向阴极,阴离子向阳极(异性相吸)补充:电解池形成条件1,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直流电源4,构成闭合电路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B. 原子序数质子数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E. 周期表结构(2)元素周期律(重点)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 - - -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a. 原子与原子b. 原子与其离子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A. “位,构,性 ” 三者之间的关系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3. 化学键(重点)(1)离子键:A. 相关概念: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AB, A2B,AB2, NaOH ,Na2O2 ,NH4Cl ,O22-,NH4+)(2)共价键:A. 相关概念: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NH3,CH4,CO2,HClO,H2O2 )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1. 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a.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练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 1molHH 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 1molO O 键消耗的能量为 Q2kJ,形成 1molHO 键释放的能量为 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B )A.2Q1+Q24Q3 B.2Q1+Q24Q3 C.Q1+Q2 v 逆正向v 正. v 逆逆向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 ,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正向移动反之压强: 其他条件不变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 ,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 ,增大压强 ,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反之温度: 其他条件不变 ,温度升高 ,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之催化剂 : 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 ,但平衡的移动无影响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发生移动。第三章复习纲要(要求自己填写空白处)(一)甲烷一、甲烷的元素组成与分子结构CH4 正四面体二、甲烷的物理性质三、甲烷的化学性质1、甲烷的氧化反应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甲烷的取代反应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里的四个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反应能生成一系列甲烷的氯取代物和氯化氢。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3、甲烷受热分解:(二)烷烃烷烃的概念:叫做饱和链烃,或称烷烃。1、 烷烃的通式: _ 2、 烷烃物理性质:(1)状态:一般情况下, 14 个碳原子烷烃为 _ ,516 个碳原子为 _ ,16 个碳原子以上为 _ 。(2)溶解性:烷烃 _ 溶于水, _ 溶(填“ 易” 、“ 难”)于有机溶剂。(3)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_ 。(4)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_ 。3、 烷烃的化学性质(1)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_ 反应。(2)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能跟卤素发生取代反应。_ (3)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烃能燃烧_ (三)同系物同系物的概念: _ 掌握概念的三个关键:(1)通式相同;( 2)结构相似;( 3)组成上相差 n 个(n1 )CH2 原子团。例 1、下列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的是:D A 、和B、C2H6 和 C4H10 H Br CH3 C、BrCBr 和 BrCH D、CH3CH2CH3 和 CH3CHCH3 H H (四)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物体1、 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 ,但具有不同 _ 的现象。2、 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 ,不同 _ 的物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3、 同分异构体的特点: _ 相同, _ 不同,性质也不相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 - - - - - - - - - 知识拓展烷烃的系统命名法:选主链 碳原子最多的碳链为主链;编号位 定支链,要求取代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编号代数和为最小;写名称 支链名称在前,母体名称在后;先写简单取代基,后写复杂取代基;相同的取代基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五)烯烃一、乙烯的组成和分子结构1、组成:分子式:含碳量比甲烷高。2、分子结构:含有碳碳双键。双键的键长比单键的键长要短些。二、乙烯的氧化反应1、燃烧反应(请书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被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而退色,这是由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缘故。(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三、乙烯的加成反应1、与溴的加成反应(乙烯气体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CH2 CH2+Br Br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无色)2、与水的加成反应CH2 CH2+H OH CH3 CH2OH 乙醇(酒精)书写乙烯与氢气、氯气、溴化氢的加成反应。乙烯与氢气反应乙烯与氯气反应乙烯与溴化氢反应知识拓展 四、乙烯的加聚反应:nCH2 CH2 CH2CH2 n (六)苯、芳香烃一、苯的组成与结构1、分子式C6H6 2、结构特点二、苯的物理性质: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1、苯的氧化反应点燃苯的可燃性,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空气中燃烧冒浓烟。2C6H6 15O2 12CO2 6H2O 思考你能解释苯在空气中燃烧冒黑烟的原因吗?注意: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2、苯的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苯能够发生取代反应书写苯与液溴、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苯 与液溴反应与硝酸反应反应条件化学反应方程式注意事项知识拓展 苯的磺化反应化学方程式:3、在特殊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七)烃的衍生物一、乙醇的物理性质:练习某有机物中只含C、H、O 三种元素,其蒸气的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23 倍,2.3g 该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 0.1mol 二氧化碳和 27g 水,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二、乙醇的分子结构结构式:结构简式:三、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能与金属钠(活泼的金属)反应:2、乙醇的氧化反应(1)乙醇燃烧化学反应方程式:(2)乙醇的催化氧化化学反应方程式:(3)乙醇还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知识拓展1、乙醇的脱水反应(1)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化学反应方程式:(2)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化学反应方程式:四、乙酸乙酸的物理性质:写出乙酸的结构式、结构简式。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而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反应现象:反应化学方程式:1、在酯化反应中,乙酸最终变成乙酸乙酯。这时乙酸的分子结构发生什么变化?2、酯化反应在常温下反应极慢,一般15 年才能达到平衡。怎样能使反应加快呢?3、酯化反应的实验时加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在这里起什么作用?4 为什么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物的试管里要装饱和碳酸钠溶液?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而改用水来吸收酯化反应的生成物,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5 为什么出气导管口不能插入碳酸钠液面下?五、基本营养物质1、糖类、油脂、蛋白质主要含有元素,分子的组成比较复杂。2、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互称为,由于结构决定性质,因此它们具有性质。1、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去医院检验病情,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你将用什么化学原理去确定其病情的轻重?2、已知方志敏同志在监狱中写给鲁迅的信是用米汤写的,鲁迅的是如何看到信的内容的?3、如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使用浓硝酸时不慎溅到皮肤上,皮肤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研究和应用的目标: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开发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同时创造新物质(主要是高分子)使人类的生活更方便、舒适。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 “ 绿色化学 ” 理念:创建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又称“ 环境无害化学 ” )目的: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发展的需求!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 - - - - - - - - - 1、常见金属的冶炼:加热分解法:加热还原法:电解法: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序表中, 位置越靠后, 越容易被还原, 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离子)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其中, H、O、Cl、Na、K、Mg、Ca、S、C、F、B、Br、Sr 等总量占 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点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以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形式溶解或悬浮在海水中。总矿物储量约 5 亿亿吨,有 “ 液体矿山 ” 之称。堆积在陆地上可使地面平均上升153 米。如:金元素的总储量约为5 107 吨,而浓度仅为 4 10-6g/吨。另有金属结核约 3 万亿吨,海底石油 1350 亿吨,天然气 140 万亿米 3。2、海水资源的利用:(1)海水淡化: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环境: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电磁波等)、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3绿色化学理念(预防优于治理)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 环境无害化学 ” 、“ 环境友好化学” 、“ 清洁化学 ” 。从学科观点看:是化学基础内容的更新。(改变反应历程)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热点:原子经济性 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