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产与消费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 .pdf
-
资源ID:34239976
资源大小:174.2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产与消费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 .pdf
1 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 ( 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 商场里的平板电脑超市里发霉的月饼好友赠送的乐器手机包月流量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符合题意。2为了确保农产食品质量安全,某市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业、卫生、质监、工商等部门通力合作,实现生产、流通各个环节无缝监管,将安全由田间送到舌尖。这是因为( )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只有被人消费了才具有使用价值农产品质量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A B C D 答案: A 解析: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并不是因人们消费才具有,说法错误;商品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说法绝对化。3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范围越来越广,交换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下列选项有助于解决这个困难的有( ) 促进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一般等价物广泛使用货币A B C D 答案: D 解析: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是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范围越来越广的原因,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均不是解决交换难度大的有效办法,不选。4 鲁迅在孔乙己 一文中写道: 他( 孔乙己 ) 对柜里说: “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在这里“九文大钱”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九文大钱”是用来买酒和茴香豆,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B符合题意。5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 ) 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贮藏手段职能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纸币能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A B C D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纸币的职能。 纸币能够取代金属货币是由纸币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2 符合题意; 纸币不能执行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说法错误; 不是纸币能取代金属货币的原因,排除。6某国 2015 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5 万亿元, 一年内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为3 次。假如 2016 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 ,不考虑其他情况, 如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 以内,则 2016 年流通中的货币量最大为 ( ) A5.15 万亿元 B 6 万亿元C6.3 万亿元 D 6.5 万亿元答案: C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 某国 2015 年所需货币流通量为 15/3 5( 万亿元 ) 。2016 年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 ,则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5(120%)6(万亿元 ) 。如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 以内,则流通中的货币量最大为6(1 5%)6.3( 万亿元 ) ,C符合题意。72015 年 2 月我国某手机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 342 元,当时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 美元 6.1 元人民币。如果2015 年 11 月生产该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物价上涨了30% ,假设此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2015 年 11月该手机的价格以美元表示为( ) A211 美元 B191 美元C200.5 美元 D 231 美元答案: D 解析: 2015 年 11 月生产该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物价上涨了3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际上商品的价格没有变化,用人民币表示还是1 342 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5% , 则 1 美元6.115%元人民币,则该手机以美元标价为1 3426.115%231(美元 ) 。8. 日期美元兑换人民币 ( 元) 2015 年 1月 27 日1 6.2541 2015 年 4月 12 日1 6.2023 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人民币升值, 中国出口企业的负担增加中国对美投资的吸引力增强中国居民到美国留学旅游购物的费用降低将美元存入中国国内银行会更划算A B C D 答案: D 解析:从表中可知人民币升值,这有利于中国进口而不利于出口,中国出口企业的负担会增加是正确的,应选;此时,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会减弱,不选;的说法正确,应选;此时若将美元存在国内银行是不划算的,收益会低于将人民币存入国内银行,排除。9近年来,各银行纷纷扩大信用卡业务,在对客户信息审查通过后,即办理并迅速寄发信用卡给客户。这是因为( ) 信用卡具有消费功能,持卡人可以在任何场所消费信用卡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多种功能, 能提高银行工作效率信用卡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信用卡具有信用贷款功能,对客户信息审查能有效保障银行资金安全A B C D 答案: D 解析:信用卡持卡人只能在发卡银行指定场所消费,说法错误; 材料中的主体是银行,并不是持卡人,不符合题意。10支票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下列有关支票的说法正确的是( ) 是定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签注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是存户在存款金额内签发的票据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A B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3 C D 答案: D 解析: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说法错误; 支票上的签注金额必须在出票人的存款金额内,不选。11在市场上,商品价格时涨时降,但无论上涨或下降,价格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它不可能无限制地上涨,也不可能无限制地下降,其原因是( ) 人们购买力有限, 价格涨得太高会失去市场价格无限制地上涨或无限制地下降不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A B C D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的影响和决定因素及等价交换的知识。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决定着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而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确;当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 正因为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所以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正确;不符合题意;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12假如汽车的价格(P) 与其需求量 (Q) 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汽车的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其需求量会增加汽车的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其价格会上涨汽车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汽油的需求量会减少汽车的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电动车的价格会上涨A B C D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呈反相关,价格由PA向PB运动意味着汽车价格下降,所以汽油的需求量会增加,故正确;在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正相关,QB向QA运动意味着汽车的需求量减少,这会导致汽车价格下降,故错误;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PB向PA运动意味着汽车价格上涨,其需求量会减少所以汽油的需求量会减少,故正确; 汽车的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意味着其需求量增加,在交通工具总体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电动车的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会下降,故错误。13月饼是中华儿女合家团圆的象征,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食品。业内人士说:中秋节前十天左右,月饼价格通常较高;中秋节前三天,月饼价格呈下降趋势;中秋节后,月饼价格则急剧下降。这说明( ) 文化因素影响商品需求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价格变动受宗教信仰的影响有的商品价格是由传统习俗决定的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说法错误。14某国共有四家公司生产A商品。 其中甲公司劳动生产率高于丙公司,乙公司生产一件 A商品的劳动时间多于丁公司,丙公司与丁公司的个别劳动时间相当。由此可知( ) 甲公司盈利空间最大乙公司盈利空间最小丙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最有利地位丙、丁公司的劳动时间即为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 B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4 C D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四家公司的劳动生产率由高到低为:甲丙、丁 乙,故符合题意。15下图表示某商品M需求曲线的变动情况( 横轴为商品需求量Q,纵轴为商品价格P)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人民币汇率升高,引起国际市场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1的变动方向M商品的替代品降价,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方向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1变动方向政府增加对M商品的购置补贴,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方向A B C D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需求曲线的变动。人民币汇率升高, 即人民币升值, 对于国际市场来说,M商品价格上涨,因此,国际市场对M商品的需求将减少,符合题意;政府增加对M商品的购置补贴,会使国内消费者增加对M商品的需求,符合题意;M商品的替代品降价,会引起 M商品需求量的减少,错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不考虑其他因素,其价格也会相应降低,故此时国内对M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错误。162015 年春节前后,我国食品价格持续攀升,特别是蔬菜价格不断上涨。食品价格上涨,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冲击远远大于对高收入人群的冲击。这说明( ) 商品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水平商品价格上涨必然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商品价格和居民消费水平是同步变化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基础性因素A B C D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说法错误, 价格上涨不是必然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消费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是物价水平,错误,价格影响消费水平,但商品价格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是同步变化的;正确,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故选,即A。17唐寅落魄后感叹:“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字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 )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B消费受物价的影响C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唐寅因落魄而导致其消费由“书画琴棋诗酒花”( 发展享受性消费) 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 ( 生存资料消费) ,这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收入是消费的基础,A符合题意。182015 年 3 月,我国工业生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同比下降4.6%,一年同比持续呈下降趋势。对这一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 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相关企业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以降低生产成本社会总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5 消费水平下降劳动者收入提高A B C D 答案: B 解析:商品价格下降, 可能会促使相关企业缩小生产规模,也可能会促使相关企业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以降低生产成本,故排除选;生产规模缩小,不利于劳动者就业,进而影响劳动者收入,从而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下降,排除选。19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关注民生。强调要把就业放在优先地位,要提高居民收入,尤其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些做法的经济学依据是( )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的收入差距有密切关系消费水平的高低是由生产决定的A B C D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题干中讲“要提高居民收入”体现了;题干中讲“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说法本身正确,但题干未体现,不选。故本题选A。20一名女孩即将去外地上大学,她要求母亲给她买iPhone 、iPad 和 MacBook “苹果三件套”, 而且都是高配, 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下列对材料和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 )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该消费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A B C D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消费原则的相关知识。从材料和漫画看, “高配”“丢脸”表明这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超过两万元的支出吃不消”表明这是超出其家庭承受能力的消费,对于攀比心理引发的这种超过承受能力的消费,我们应该坚持量入为主,适度消费的原则,而不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所以去掉选;的观点正确且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第卷 ( 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21(16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一些城市, 节日里亲朋好友互送鲜花成为时尚,但鲜花销售市场却是冰火两重天。在同一鲜花店,那些成色好、与节日主题关联度高、包扎漂亮的鲜花非常畅销,而且价格高。反之,那些不够新鲜、与节日主题不甚相关的花则鲜有人问津。材料二今日之中国, 市场商品充沛, 排队购物的情景已经比较少见。有同学将其归功于市场这个“无形的手”,认为是价格上涨消除了排队购物现象。(1) 结合材料一分析鲜花销售市场冰火两重天的原因。(4 分) (2) 评析材料二中该同学的观点,并预测价格上涨后鲜花市场可能的不同走势。(12 分) 答案: (1)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良好的使用价值有利于刺激需求,改变商品供求关系,推动商品价值的实现,让经营者获利更多。反之,使用价值的欠缺,则会抑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6 需求,促使商品价格走低。(4 分) (2) 排队购物现象反映的是商品供不应求,而商品供不应求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商品价格上涨将刺激供给,抑制需求,使商品供求趋向平衡,从而消除排队购物现象。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该同学观点有其合理性。但排队购物现象的消除,也与生产发展,商品供给增加,供求关系改变有关,故该同学观点又不够全面。(8 分) 走势一:鲜花需求减少,供过于求,导致鲜花价格下跌。(2 分) 走势二: 激发企业开发新的鲜花品种,创新营销策略, 形成持续的鲜花热销与高价位现象。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价格变动的影响与价值规律等知识。花的新鲜度与节日主题关联度等代表的是使用价值,第(1) 问考查商品使用价值对其价值实现的影响。第(2) 问有两小问,回答第一小问要一分为二地评析该同学的观点,探究供不应求现象改变的原因。 第二小问要分析鲜花价格上涨对生产和消费的不同影响,特别要提醒的是,分析鲜花市场的不同“走势”,要求预测鲜花销售的两种不同行情。22(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 2011 年2015 年浙江省某市的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单位: %) 年区域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城市居民37.1 36.8 36.1 35.6 35.3 农村居民45.2 44.8 44.9 43.1 42.8 注:联合国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划分穷国和富国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 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 50% 59% 为温饱型国家;40% 49% 为小康水平;30% 39% 为富裕水平;20% 以下为极富裕国家。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 分) (2) 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有关知识,说明出现上述图表现象的可能原因。(6分) 答案: (1) 图表反映了2011 年到 2015 年浙江省某市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均呈下降趋势; (2 分)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 分) 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依然较大。(2 分) (2) 浙江省近五年经济的不断发展是根本原因。(2 分)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浙江省某市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2 分) 收入差距影响消费。近五年浙江省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是造成城乡生活水平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2 分) 23(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较快,由基本生活消费向享受生活消费转变和发展。 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享乐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主义思潮对我国青年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一部分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追求时尚和名牌,而较少的考虑消费品的实用性,通过相互攀比以维持或提升在自己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和身份;不少人喜欢追赶潮流,具有强烈的爱恋、 友谊和归属的需要, 希望通过“相似性”和“一致性”融入自己所在的集体,获得群体的认可和接受;一部分人为了获得优越感,追求群体性认同,在消费上标新立异,追求名牌和时尚, 以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来表现,或者突出自己的个性与社会价值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一些年轻人甚至把是否拥有某些奢侈品作为其进入某一群体的标志,为此不惜借钱贷款超前消费, 造成过度消费的行为。这类不健康的消费不仅会误导消费方向,而且会造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力的巨大浪费,有悖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1) 运用经济生活理论知识,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2 分) (2) 从材料中看,当代青年消费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请为当代青年科学消费提出针对性建议。 (10 分) 答案: (1)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消费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2 分) (2) 材料反映当代青年消费受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的影响。(2分) 当代青年应该: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消费;(2 分)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2 分)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2 分)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2 分)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