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 .pdf

    • 资源ID:34289486       资源大小:118.1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 .pdf

    第 1页共 8页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及防治根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植物虫害包括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壹、常见植物病害一、真菌性病害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常见的种类有:1炭疽病类症状: 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发病规律: 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不偏施氮肥。注意搞好排灌系统。(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 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 25% 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等。2. 叶斑病类症状: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 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发病规律: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随风雨传播。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防治措施:(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保持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50% 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 70%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等。隔7-10 天喷一次,连续3-5 次,注意药剂要交替使用。3. 锈病类症状: 可发生在多种植物上,主要为害寄主叶片。典型症状是病部变褐并出现黄色至红褐色锈粉状物质(为夏孢子堆). 常见的为美人蕉锈病、月季锈病、葡萄锈病等。发病规律: 引起锈病的病原均称为锈菌。病原在病部越冬。通过风雨传播。每年夏季发病较重。温暖、多雨、多雾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则加深发病程度。防治措施:(1)及时清除病枝叶及病残体,减少病原。(2)合理施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 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25% 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60% 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等。4. 白粉病类症状: 此病为世界性病害,一般多发生于寄主生长中、后期,寄主的叶、花、枝条、嫩梢、果实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第 2页共 8页可受害。典型症状是初期病出现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灰色粉状物。寄主受害部位往往退绿,发育畸形,严重时枯死,甚至整株死亡。常见的有月季白粉病、蔷薇白粉病、瓜叶菊白粉病、九里香白粉病等。发病规律: 病原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多数在4-6 月、 9-10 月发病较重。温暖潮湿季节发病迅速,过度密植、通风透光性不良有利于发病。防治措施:(1)综合修剪,做好清园工作。(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控氮,保持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参考锈病类用药。5. 叶枯病症状: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发病,病斑呈红褐色至灰褐色,过个病斑连成片,可占叶面积的1/3 左右,病健交界处有1 比病斑色深的纹带,后期病部干枯,散生黑色小颗粒。常见的有桂花叶枯病、翠菊叶枯病等。发病规律:病原在病组织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夏、秋季发病较重。高温高湿、通风透光性差、叶势弱有利于发病。防治措施:(1)彻底清园,将病残体清理干净,以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注意增施磷、钾肥。搞好排灌系统,降低湿度。浇水尽量避免喷浇。结合修剪,保持田间的通风透光。(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用药,药剂可选用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 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 1% 等量式波尔多液等。6. 煤烟病症状: 又称煤污病、烟煤病,在花木上发生普遍。常在叶面、枝梢上先形成黑色小霉斑,然后连成片,使整个叶面、枝梢上布满黑色霉层。影响植物的外观和光合作用。常见的有柑橘煤烟病、紫薇煤烟病。发病规律: 病原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高温多湿、通风透光性差的条件易发生。蚜虫、介壳虫、蝉、白蛾蜡蝉等能分泌密露的害虫发生数量多时,能加重此病的发生程度。防治措施:(1)植株密度要合理,不能过密,合理修剪,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2)及时防治能分泌密露的害虫,参照蚜虫、介壳虫的防治。(3) 药剂防治发病期在结合防治害虫同时可选用以下药剂:10% 百菌清乳油200-250 倍液、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65% 代森铵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50% 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等。7. 霜霉病类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典型症状是病叶正面出现不规侧淡黄至淡褐斑,叶背具白色、灰色或紫色霜霉层,如菊花霜霉病等。发病规律 : 病原在病残体上越冬。春、秋季发病较重,一般在凉爽、多雨、多雾、多露的条件下易发病。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残体。(2)注意通风透光和搞好排水。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 25%甲霜灵 500 倍液、 64% 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 陪夜等。二、细菌性病害此类病害的的病原为细菌,常见的有:1. 细菌性软腐病症状: 多发生在茎、叶柄。病部初期产生水迹状斑,并很快组织软腐,植株萎蔫,后期病部发黑,黏滑,并有恶臭味,植株很快死亡。如仙客来细菌性软腐病。发病规律: 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主要靠流水、昆虫或接触传播,在高温高湿、伤口多的情况下易发病。防治措施:(1)选用无病土或土壤进行消毒。(2)选用无病苗,移栽时尽量减少伤口。(3)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控施氮肥。保持通风透光,浇水以滴灌为主,尽量减少淋浇。(4)发病初期喷施 300L/L 农用链霉素液或土霉素液、77% 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第 3页共 8页2. 细菌性青枯病症状: 由于受到细菌侵染根、茎引起维管束的损伤,植株感病后,地上部分表现出叶片突然失水下,但在早晚露水重或雾重时植株呈正常状态。根部变褐腐烂,并有臭味。最后整株枯死,但植株颜色仍保持绿色。如大丽花青枯病、菊花青枯病等。发病规律: 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由雨水、水滴传播。高温高湿环境易发病,故在夏季较常见此病。防治措施:(1)选用、培育无病苗。 ( 2)进行轮作,换土或土壤消毒。(3)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尽量避免伤口,注意保持通风,控制湿度。(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25% 青枯灵 400-600 陪夜、土霉素或链霉素300L/L 液。 (5)拔除病株,并用青枯灵、硫磺粉或硝醇粉进行土壤消毒。三、病毒性病害此类病害病原为植物性病毒。整株性病害,常引起寄主花叶、矮化和畸形。较常见的是花叶病 。症状: 主要表现于叶片上,发病部位出现褪绿,逐渐呈黄、绿相间的斑驳,严重时叶片畸形(扭曲、线叶),植株长势变弱。如菊花花叶病。发病规律: 由病毒汁液或蚜虫等昆虫传毒,在干燥的天气条件有利病害发生。防治措施:(1)加强检疫,建立无病毒育苗基地,采用无病繁殖材料或无病苗。(2)及时防治传毒昆虫。(3)防治措施可参考蚜虫的防治。(4)及时清除病株。四、线虫病此病由线虫的寄主引起。线虫为微小的蠕虫,可寄生在植物的多种器官上。引起的为害状极像病害的症状,故将其称病害。如根结线虫病、松材线虫病,穿孔线虫病等。下面对根结线虫病 作简介:症状: 在寄主根上形成大小不等,表面粗糙的瘤状物,线虫则置于瘤内。植株受害后枯死。发病规律: 雌虫产卵于根瘤内或土中,幼虫主要在浅土中活动,进入根部后,其分泌物能刺激根部产生瘤状物。主要通过种苗、肥料、流水和农具等传播。防治措施:(1)加强检疫。(2)轮作、选用无病土栽种。 (3)土壤消毒可选用10% 益舒宝颗粒剂、10% 克线磷颗粒剂或3% 呋喃丹颗粒剂等,每亩施用量3-5kg 。贰、常见植物虫害一、地下害虫主要是指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表部分的害虫。1. 金龟子类: 属鞘翅目,金龟子总科。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其幼虫称为蛴螬,是苗圃、花圃、草坪、林果上常见的害虫,主要取食植物的根及近地面部分的茎。成虫可咬食叶片、花、芽。如铜绿金龟、褐金龟、大黑鳃金龟等。形态特征:(1)成虫中至大型,颜色多样,触角鳃状,前足开掘足,前翅鞘翅,多数种类腹部未节部分外露。(2)幼虫体灰白色,呈“C”形,体胖而多皱褶,寡足型,臀部肥大呈蓝紫色。发生特点 : 1 至多年发生1 个世代。在土中或厩肥堆中越冬。幼虫常年在有机质丰富的土中或厩肥堆下生活,取食腐殖质或植物的根。成虫具假死性,有些种类具趋光性。防治措施 : (1)人工捕杀利用假死性,将其振落地面捕杀。(2)诱杀利用其趋光性,用灯光诱杀。(3)生物防治利用鸟类、天敌昆虫、微生物等。(4)厩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土壤于秋、冬季要适当深翻。 ( 5)药剂防治可选用3% 米乐尔颗粒剂、3% 呋喃丹颗粒剂、5% 辛硫磷颗粒剂等每亩3-4kg 进行土壤处理。 40% 速朴杀乳油、90% 敌百虫晶体、 50% 辛硫磷乳油800-1000 陪夜树冠喷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第 4页共 8页2. 蝼蛄 : 俗称“土狗”。属直翅目、蝼蛄科。食性杂,以成虫、若虫为害根部或近地面幼茎。喜欢在表土层钻筑坑道,可造成幼苗干枯死亡。常见有非洲蝼蛄、华北蝼蛄。形态特征: 体黄褐色至黑褐色,触角丝状,前胸近圆筒形,前足为开掘足,前翅短,后翅长,褶叠时呈尾须状,腹末具1对尾须。发生特点: 发生世代数因种类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多为1-3 年完成 1 个世代。以成虫,若虫在土中越冬。每年春、夏季为害严重。成虫昼伏夜出,具趋光性,对粪臭味和香甜味有趋性。成虫喜欢在腐殖质丰富或为腐熟的厩肥下的土中筑土室产卵。防治措施:(1)厩肥或堆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2)诱杀晚上用灯光诱杀。在炒香的饵料(米糠或豆粕等)中拌入50% 辛硫磷乳油或90% 敌百虫晶体(比例约100:1) ,制成毒饵,撒施于苗床上或植株行间地面,每亩用量约2kg。也可在苗圃、花圃周围挖些小土坑,坑内置少量新鲜马、牛粪或鲜草,再撒少量2.5%敌百虫粉剂。(3)药杀每亩用5% 辛硫磷粒剂2kg 或用 90% 敌百虫晶体0.1kg 混细土于傍晚均匀撒在苗圃、花圃地面。3. 蟋蟀: 属直翅目、蟋蟀科。分布广,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食性杂,成、若虫均能为害多种花木的幼苗和根。常见的有大蟋蟀,油葫芦等。形态特征:体粗壮,黄褐色至黑褐色,触角丝状,长于体长,后足为跳跃足,具尾须1 对,雌虫产卵管剑状。发生特点: 1 年发生1 代,以若虫在土中越冬。5-9 月是主要为害期。成虫具趋光性,昼伏夜出,雨天一般不外出活动,雨后初晴或闷热的夜晚外出活动更甚。地势低洼阴湿,杂草丛生的苗圃、花圃及果园虫口密度大。防治措施:(1)清除杂草破坏其栖息场所。(2)诱杀利用其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用炒香的米糠、豆粕等或用切碎的菜叶,甘薯叶、 嫩草等按大约300:1 的比例拌入90% 敌百虫晶体制成毒饵,每亩用 2kg左右于黄昏撒在蟋蟀出没之处或洞口旁。(3)洞口施药找到蟋蟀栖息的洞,先挖开洞口的松土,再往洞内施入 80% 敌敌畏乳油、 40% 养乐果乳油等杀虫剂100-200 倍液, 或用洗衣粉100-200 倍液再加入少许煤油或柴油,灌入洞口,灌完后压实洞口。4地老虎类:属鳞翅目、夜蛾科,俗称地蚕。分布广,食性杂。以幼虫为害幼苗。常在近地面处咬断幼苗并将幼苗拖入洞穴中食之,亦可咬食未出土幼苗和植物生长点。常见的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等。下面以小地老虎为例作简介: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16-24mm ,体暗褐色。触角雌虫丝状,雄虫羽毛状。肾状纹外侧有1 尖端向外的三角形黑斑,其外方有2 个尖端向内的三角形黑斑,3 个黑斑的尖端相对是此虫的主要特征。(2)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7-50mm ,黄褐色至黑褐色,背线明显,各节背面有2 对毛片(呈黑色粒状)前面1对小于后面1 对,臀板黄褐色,其上有2 条深褐色纵带。发生特点: 在我国范围内每年发生2-7 代。以幼虫或蛹在土中越冬。全年以第1 代幼虫( 4 月下旬-6 月中旬) 为害最为严重。 成虫昼伏夜出, 具强烈的趋光性, 对酸甜味亦有强烈的趋性。幼虫具假死性、自残性和迁移性。该虫喜阴湿环境,田间植株茂密、杂草多、土壤湿度大则虫口密度大,为害重。而高温对其发育不利。防治措施:(1)清除杂草,破坏成虫的栖息环境。(2)人工捕杀幼虫,清晨或阴天,在断苗周围的土下挖除幼虫。 (3)诱杀在成虫羽化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用糖醋毒液诱杀成虫。糖醋毒液的配制为糖4-6 份、醋 3-5 份、白酒 1 份、水 10 份另加少量敌百虫。在幼虫发生期用鲜嫩草拌入敌百虫或用炒香的豆粕、棉籽饼、菜子饼等加敌百虫撒于田间诱杀幼虫。5白蚁: 主要分布于南方。主要为害植物的茎干皮层和根系。造成植物长势衰弱,严重时枯死。为害植物的白蚁主要有家白蚁和黑翅土白蚁。形态特征: 体柔软,乳白色至黑褐色。触角串珠状。具有翅型和无翅型。发生特点: 白蚁是社会性昆虫,等级明显,分工严格,具王族和补充王族、兵蚁、工蚁。喜阴暗潮湿环境。多在树干内和地下筑巢。每年的春、夏季为繁殖蚁(长翅型)婚飞季节。尤其是大雨前后闷热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 - - - - - - - - - 第 5页共 8页的傍晚,成虫成群飞翔,若找到适合的环境,成对的雌雄虫将筑新巢,成为新的群体。有翅型成虫具强烈的趋光性。防治措施:(1)利用天敌如蝙蝠、青蛙、蟾蜍、螨类。微生物等。(2)诱杀在常受害的地方挖坑,投放白蚁喜欢的诱料,如松枝(叶)、木薯茎、蔗渣等,用洗米水淋湿后盖土。当诱到大量白蚁时,用开水或药剂将其杀死。 (3)药剂防治用白蚁药或灭蚁灵等,当发现有白蚁为害时,将“蚁路”(即泥被)挑开 1 小口,有白蚁出来时,将药粉喷洒在白蚁虫体上,使之中毒。因白蚁有个体之间用触角互相接触和吃食同伴死尸的习惯,很快蚁群被歼灭。(4)在种植苗木前,在苗木地(或树穴)撒施石灰、草木灰或火烧土,有利于预防白蚁侵害苗木。二、叶部害虫此类害虫主要以植物的叶片为食。主要集中在鞘翅目和鳞翅目。1. 叶甲类:形态特征: 叶甲又名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小至中型,体卵圆至长形,体色因种类而异。触角丝状,复眼圆形。体表常具金属光泽,幼虫为寡足型。发生特点: 以成虫、幼虫咬食叶片为害,造成叶片穿孔或残缺,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多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因种而异。城中具有假死性,有些种类具趋光性。常见种类有恶性叶甲、龟叶甲、榆绿叶甲、榆黄叶甲、黄守瓜、黑守瓜等。防治措施:(1)人工捕杀在成虫、幼虫数量较少时将其捕杀。(2)利用天敌如瓢虫、螳螂、鸟类等。(3)诱杀利用其趋光性,用灯光诱杀。(4)药剂防治在发生盛期可选用90% 敌百虫晶体800 倍液、 40%氧化乐果乳油1000 倍液、 80% 敌敌畏乳油1000 倍液等。2. 袋蛾类形态特征: 又称蓑蛾,属鳞翅目、蓑蛾科。体中型,成虫雌雄异型,雄虫有翅,触角羽毛状,雌虫无翅无足,栖于袋囊内。幼虫肥胖,胸足发达,常负囊活动。发生特点: 以雌成虫和幼虫食叶为害,致使叶片仅剩表皮或穿孔。袋蛾类为害对象多,可达几百种,如茶、山茶、柑橘类、榆、梅、桂花。樱花等,1 年中以夏、秋季为害严重。雄成虫具有趋光性。常见种类有大袋蛾、小袋蛾、白茧袋蛾、茶袋蛾等。防治措施:(1)人工捕杀,摘除虫囊。(2) 灯光诱杀,夜间用灯光诱杀雄成虫。(3) 药剂防治可选用Bt 菌剂或青虫菌制剂(100 亿/g )1000 倍液、 50% 敌敌畏乳油1000 倍液、 50% 杀螟松乳油1000 倍液等。3. 刺蛾类形态特征: 属鳞翅目、刺蛾科。幼虫俗称刺毛虫、痒辣子。成虫体粗壮,体被鳞毛,翅色一般为黄褐色或鲜绿色,翅面有红色或暗色线纹。幼虫短肥,颜色鲜艳,头小,可缩入体内,体表有瘤,上生枝刺和毒毛。常见的有褐刺蛾,绿刺蛾,黄刺蛾和扁刺蛾等。发生特点: 刺蛾类分布广,食性杂,危害对象多,可为害桃、李、梅、桑、茶等多种林木。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一般1 年发生 2 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4-10 月均有为害。初孵幼虫有群集性,成虫有趋光性。化蛹于坚实的茧内。防治措施:(1)人工除茧结合冬季修剪,清除树枝上的越冬茧,或结合树盘浅翻,清除树盘内土中的茧。(2)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可选用青虫菌制剂1000 倍液、50% 杀螟松乳油1000 倍液、 90% 敌百虫晶体800 倍液、 20% 速灭杀丁乳油3000 倍液等。4. 尺蛾类形态特征: 属鳞翅目,尺蛾科。为小至大型蛾类。幼虫称为“尺蠖”。成虫体细长,翅大而薄,鳞片稀少,前后翅有波浪状花纹相连。幼虫虫体细长,仅第6腹节各具1 对腹足。常见种类有油桐尺蠖、柑橘尺蠖、青尺蠖、绿尺蠖、绿额翠尺蠖、大叶黄杨尺蠖等。发生特点: 1 年发生多代。多以蛹在土中越冬。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成虫静止时,翅平展。幼虫静止时,常将虫体伸直似枯枝状,或在枝条叉口处搭成桥状。幼虫老熟后在疏松的土中化蛹,入土深度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 - - - - - - - - - 第 6页共 8页一般为 1-3cm。成虫具趋光性。防治措施:(1)人工捕杀捕捉幼虫或挖掘蛹将其杀死。刮除卵块。(2)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低龄幼虫可用90% 敌百虫晶体800 倍液、 25% 杀虫双水剂500-800 倍液、25% 敌杀死乳油2000-3000 倍液、 10% 兴棉宝乳油2000-4000 倍液等。对于老熟幼虫,因其抗药性很强,不易杀死, 可在老熟幼虫入土化蛹时,在树冠周围表上撒施3% 甲基异硫磷颗粒剂或5% 辛硫磷颗粒剂, 每亩用量 4-5kg ,以杀死刚出土羽化的成虫。5天蛾类形态特征: 属鳞翅目,天蛾科。为大型蛾类。体粗壮。触角丝状,末端呈钩状,口器发达,翅狭长,前翅后缘常呈弧状凹陷。幼虫粗大, 体表粗糙, 体则常具有往后向方的斜纹。第 8 腹节背面具1 根尾角。常见种类有蓝目天蛾、豆天蛾、甘薯天蛾、芝麻天蛾、芋双线天蛾等。发生特点: 以幼虫咬食寄主叶片为害,造成叶片残缺不全。每年要可发生多代。常蛹在土中越冬。成虫飞行迅速,具强烈的趋光性。防治措施: 参考尺蛾的防治措施。6. 毒蛾类形态特征: 属鳞翅目毒蛾科。为中型蛾类。成虫体粗壮,体被厚密鳞毛,色暗。幼虫具毛瘤,毛瘤上长有毛簇分布不均匀,长短不一致,毛有毒。常见种类有双线盗毒蛾、舞毒蛾、乌桕毒蛾、柳毒蛾等。发生特点: 以幼虫咬食幼嫩叶片,为害对象多。1 年发生多代,以幼虫或蛹越冬。成虫昼伏夜出,具趋光性。低龄幼虫具群集性。防治措施: 参考尺蛾的防治措施。7. 灯蛾类形态特征: 属鳞翅目,灯蛾科。为中型蛾类。虫体粗壮,体色鲜艳。腹部多为红色或黄色,上生一些黑点。翅多为灰、黄、白色,翅上常具斑点。幼虫体表具毛瘤,毛瘤上具浓密的长毛,毛分布较均匀,长短较一致。发生特点: 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每年发生多代。以蛹越冬。成虫具趋光性,幼虫具假死性。防治措施: 参考尺蛾的防治措施。8. 凤蝶类形态特征: 属鳞翅目、凤蝶科。为大型蝶类。体色鲜艳,翅面花纹美丽,后翅外缘呈波浪状,有些种类的后翅还具有尾突。幼虫前胸前缘背面具翻缩腺,亦称“臭丫腺”,收到惊动时伸出,并散发香味或臭味。常见种类有柑橘凤蝶、玉带凤蝶、茴香凤蝶、樟凤蝶、黄花凤蝶等。发生特点: 每年可发生多代。越冬形式因种而异。主要以幼虫咬食芸香料、樟料及伞形花科等植物的嫩叶、嫩梢。一般于夏、秋季为发生盛期。成虫常产卵于幼嫩叶片的叶背、叶尖上或嫩梢上。幼虫一般在早晨、傍晚和阴天取食。防治措施:(1)人工捕杀结合修剪、清园搜杀蛹;在各次新梢抽发期捕杀卵及幼虫;虫盛发期可用捕虫网捕杀成虫。 (2)药剂防治在新梢期,幼虫处于低龄期用药。药剂可选用90% 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 80% 敌敌畏乳油1000 倍液, 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 倍液, 青虫菌(100 亿/ 克)1000 倍液等。(3)可在田间收集发黑、变软的死虫,捣烂后加水拌匀(加水量约虫量的50 倍)后用纱布过滤,去过滤液喷雾。9 粉蝶 . 类形态特征: 属鳞翅目,粉蝶科。为中型蝶类。体色多为黑色,翅常为白色、黄色或橙色,翅面杂有黑色斑点。后翅为卵圆形,幼虫体表粗糙,具小突起和刚毛,黄绿色至深绿色,常见的有东方粉蝶。发生特点: 每年发生多代。以蛹越冬、南方部分地区不越冬。以幼虫咬食寄主叶片为害,主要为害十字花科植物。成虫对芥子油苷有强烈的趋性。防治措施: 参考凤蝶类的防治措施。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 - - - - - - - - - 第 7页共 8页10. 弄蝶类形态特征: 属鳞翅目,弄蝶科。小至大型蝶类。成虫体粗壮,头大,体色多暗色,体被厚密的鳞毛。触角末端呈钩状,前翅翅面常具黄白色斑。幼虫的头黑褐色,胸腹部乳白色,第1、2 胸节缢缩呈颈状,体表具稀疏的毛。常见种类有香蕉弄蝶、稻弄蝶等。发生特点: 每年发生多代。以幼虫卷叶咬食为害,常从叶缘开始,将叶片卷成成虫苞,并边卷叶边取食。幼虫老熟后在虫苞中化蛹。成虫多在早晨、傍晚及阴天活动,飞行迅速。防治措施:(1)摘虫苞将虫苞摘除,杀死其中的幼虫及蛹。(2) 药剂防治参考凤蝶类的防治措施。三、枝干害虫主要指蛀干、蛀茎、蛀枝条及危害新梢的各种害虫。1天牛类形态特征: 属鞘翅目,天牛科。中至大型。成虫长形,颜色多样。触角鞭状,常超过体长。复眼肾形,围绕触角基部。幼虫呈筒状,属无足型,背、腹面具革质凸起,用于行动。常见有星天牛、桑天牛、桃红颈天牛等。发生特点: 种类多、分布广、为害对象多。以幼虫钻蛀植物的茎干、枝条,成虫啃食树皮,为害叶片。幼虫常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取食并形成蛀道。每1-3 奶奶发生1 代。多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幼虫老熟后在蛀道内化蛹。防治措施: (1) 人工捕杀成虫,刮除虫卵。(2)钩杀幼虫发现有新鲜虫粪和木屑的蛀洞后,用钢丝伸入蛀道将幼虫钩杀。 (3)毒杀用棉花球或烂布条沾80% 敌敌畏乳油或40% 乐颗乳油5-10 倍液,塞进蛀洞,或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蛀洞,然后用泥封住洞口,可毒杀幼虫、蛹和未出洞的成虫。(4)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树势旺盛,树干光滑,以减少成虫的产卵机会。冬季及时清园,树干涂白,密封蛀洞。2. 小蠹类形态特征: 属鞘翅目,小蠹科。小型昆虫。体椭圆形,体长约3mm ,色暗,头小,前胸背板发达。触角锤状。常见的有柏肤小蠹,纵坑切梢小蠹等。发生特点: 发生世代因种而异。以成虫蛀食形成层和木质部,形成细长弯曲的坑道。雌虫在坑道内交尾并产卵其中。一年中以夏季为害严重。防治措施:(1)结合修剪,间伐,及时清理虫害枝干,减少虫源。(2)加强栽培,增强树势。(3)树干刮掉部分树皮,用浸药棉布绑在树干上( 药液可用 40% 乐果乳油 ) 。四、吸汁害虫1. 蚜虫类形态特征: 属同翅目,蚜科。为小型昆虫,体长约2mm,体色多样,触角丝状。具有翅型和无翅型。第 6 腹节两侧背具1 对腹管,腹末具尾片。常见种类有桃蚜、棉蚜、菜蚜、菊姬长管蚜、蕉蚜、夹竹桃蚜等。发生特点: 以成、若虫刺吸寄主的叶、芽、梢、花为害,造成被害部分卷曲、皱缩、畸形。还能诱发煤烟病和传播病毒病。1 年可发生多代。可行孤雌生殖和胎生。干旱气候、枝叶过于茂密、通风透光性差有利其发生。成虫对黄颜色有趋性。防治措施:(1)虫口密度小时可用清水或洗衣粉水冲洗。(2)利用天敌,如草蛉,食蚜绳,瓢虫等。(3)用黄色板诱杀在黄色板上面涂上一层黏胶,或在黏胶上加一些杀虫剂,利用其对黄颜色的趋性诱杀。(4) 大量发生时用药剂防治,常用50% 辟蚜雾可湿性粉5000 倍液、 40 氧化乐果乳油1000 倍液、 80% 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 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 倍液等防治。2. 叶蝉类形态特征: 属同翅目,叶蝉科。为小型昆虫,体长多在3-12mm ,体色因种而异。头宽,触角刚毛状,体表被一层蜡质层。后足胫节有一排刺。常见的有大青叶蝉、小青叶蝉、桃一点斑叶蝉、黑尾叶蝉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 - - - - - - - - - 第 8页共 8页发生特点: 以成、若虫刺吸寄主枝、叶的汁液为害。1 年可发生多代。以成虫越冬。在夏、秋季发生较为严重。成虫具强烈的趋光性。能横行。防治措施: 参考蚜虫类的防治措施。3. 蚧类形态特征: 蚧又称介壳虫。属同翅目,蚧总科。为小型昆虫。蚧类种类繁多,外部形态差异大。虫体表面常覆盖介壳、各种粉绵状等蜡质分泌物。常见种类有吹绵蚧、矢尖蚧、红蜡蚧、褐圆蚧、草履蚧、褐软蚧等。发生特点: 多以雌虫和若虫固定不动刺吸植物的叶、枝条、果实等的汁液为害。为害对象多,还能诱发煤烟病,造成植物的外观和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降低了产量和观赏价值。防治措施:(1)加强检疫。 (2)剪除虫害枝,集中烧毁。(3) 药剂防治在蚧类大量发生时,可选用40% 氧化乐果乳油1000 倍液、 40% 速扑杀如有800-1000 倍液、 48% 乐斯本乳油1000 倍液等;冬季清园时可用 3-5 Be 的石硫合剂或机油乳剂30-80 倍液。 (4)温棚可用80% 敌敌畏乳油进行熏蒸。家庭养花可用塑料袋罩住,用棉球沾几滴敌敌畏乳油放入罩内熏蒸。4. 木虱类属同翅目,木虱科。为小型昆虫。能飞善跳,但飞翔距离有限,成虫、若虫常分泌蜡质盖于身体上,木虱类多为害木本植物。常见的有柑橘木虱,梧桐木虱、梨木虱和榕卵痣木虱。下面以榕卵痣木虱为例作简介。形态特征: 成虫体粗壮,体长约3mm ,体淡绿色至褐色,上有白色纹,雌成虫较雄虫略大,产卵管发达。若虫淡黄色至淡绿色,体扁,近圆形。发生特点 :1 年约 1-2 代。以若虫或卵在叶芽中越冬,南方有些地区越冬现象不明显。主要为害细叶榕,若虫在嫩芽上为害,产生大量絮状蜡质,至使嫩芽干枯、死亡。成虫在嫩叶、嫩梢上为害。防治措施:(1)结合修剪将虫害枝梢剪除,减少虫源。(2)药剂防治参考蚧类和粉虱类用药。5螨类螨类不是昆虫,在分类上属蛛形纲,蜱螨目,但螨类的为害特点与刺吸性害虫有相似之处。最常见的是柑橘红蜘蛛和柑橘锈蜘蛛。下面以柑橘红蜘蛛为例作简介。形态特征: 成螨雌螨体椭圆形,雄螨楔形,雌螨暗红色,雄螨鲜红色,足4 对。卵扁球形,红色,上有 1 垂直卵柄,顶端有放射性的丝,固定于叶面。幼螨浅红色,足3 对。若螨似成螨,略小。发生特点: 以成螨、幼螨和若螨刺吸寄主的叶片、嫩梢和果实为害。造成受害处呈现小白点,失绿,无光泽,严重时整叶灰白。每年发生10 多代,春、秋两季为发生高峰期。防治措施:(1)发生较轻时,可用清水或洗衣粉水冲洗。(2)利用瓢虫等天敌。 (3)药剂防治可选用如下药剂; 40% 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 倍液、 40% 三氯杀螨醇1000-1500 倍液、20% 速螨酮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 5% 尼索朗乳油1500-2000 倍液、 50% 溴螨酯乳油1500-2000 倍液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 - - - - - - - -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 .pdf)为本站会员(Che****r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