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折线统计图|冀教版 (1).doc
-
资源ID:34451511
资源大小:16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折线统计图|冀教版 (1).doc
认识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征。2.经历观察、讨论等活动,会从折线统计图上读取数据以及数据变化情况。3.通过比较、分析,能依据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合理的推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折线统计图的意义,进一步提升数据描述与分析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会从中读取数据以及数据变化情况。【教学难点】会对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的推测。【主要设计思路】1.在生活中引入折线统计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采用“上海市烟尘排放量”这一生活题材复习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哪一年烟尘排放量最大,哪一年烟尘排放量最小等信息。接着,我通过提问:“怎样才能更直接地表示这些年上海市烟尘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呢?”然后揭示本课学习内容。在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后,通过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又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2.在对比中学习折线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动态变化,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从动态演变和静态对比中,使学生直观认识到两种统计图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通过引导、观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表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在对比中学习折线统计图。3.注重统计的分析和预测统计教学应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即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及数据分析。因此,我注重培养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以及根据数据变化的趋势做出合理推测的统计素养。【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创设情境许多工业生产活动、汽车尾气排放、垃圾燃烧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大气,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小胖通过查询上海统计年鉴记录下了近几年上海市烟尘的排放情况。 上海市烟尘排放量统计表年份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排放量(万吨)9910141286提问:我们还可以怎样更直观地呈现这几年烟尘排放量情况?2复习旧知(1)出示条形统计图提问:条形统计图由哪些要素组成?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小结: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长短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二、探究新知(一)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1观察比较提问:小巧根据小胖提供的数据制作了这样一张统计图,请你比较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同桌讨论3汇报交流(1)相同点:横轴;纵轴;标题;单位(板书)(2)不同点:点、线段、折线(板书)4揭示课题我们把像这样将点用线段依次连接形成一条折线的统计图称为折线统计图。(板书)(二)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提问:从折线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1.“点”表示的意义(1)观察交流提问:某一年的排放量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结:要知道某一年的排放量,先要找到它所对应的点,再看这个点在纵轴上对应的数量。(2)联系比较提问:你能看出哪一年烟尘排放量最大?哪一年最小?小结:“点”的作用和“直条”的作用一样,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2“线段”表示的意义(1)小组讨论提问:“点”能表示数量的多少,那为什么还要将相邻两点用线段连起来,这些线段有什么作用?(2)反馈交流提问:这些“线段”反映的变化情况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板书:不变;上升、缓慢上升、大幅上升;下降、缓慢下降、大幅下降)小结:线段的升降不但能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还能反映出变化的幅度,线段越陡,变化越大。(板书)3“折线”表示的意义(1)观察交流提问:观察整条折线,你能概括描述一下2011年-2017年上海市烟尘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吗?小结:“折线”能表示整体的变化趋势。(板书)(2)原因分析出示:2014年出台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3)分析推测提问:根据这张折线统计图呈现的数据变化趋势,你认为2018年上海市烟尘排放量可能会怎样?说说你的想法?(三)回顾总结三、巩固练习1出示2018年下半年小明阅读课外书变化情况。(1)小明阅读课外书最多的月份是( )月,他读了( )本书。(2)他阅读课外书数量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月到( )月之间。(3)小明在2018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2出示2018年下半年小丽阅读课外书变化情况。提问:你想推荐谁为“书香学子”?说说你的理由。3.下面情形你觉得选择使用哪种统计图合适,说说理由。(1)4位学生的身高情况。(2)小丁丁的身高变化情况。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练习册P64-67部分内容【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图) 点: 数量的多少 大幅上升 上升 缓慢上升线段: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不变 下降 折线:整体的变化趋势 缓慢下降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