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人教版) (1).doc
-
资源ID:34451603
资源大小:1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人教版) (1).doc
因数与倍数(1)教学设计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学情分析: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过程与方法:借助直观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后列出乘法算式,最后结合乘法算式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课型:新课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教材第5页例1。12÷2=6 9÷5=1.8 30÷6=5 2÷3=0.626÷8=3.5 19÷72.71 20÷10=2 21÷21=1 63÷9=7(1)观察。引导:观察例1中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都是除法算式)(2)分类。引导:你能把上面的除法算式分类吗?学生分类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整除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12÷2=6 20÷10=2 30÷6=5 21÷21=1 63÷9=7第二类9÷5=1.8 19÷72.71 2÷3=0.6 26÷8=3.25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设计意图: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何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二、 学习目标: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和集合法表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三、 教学过程:1.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教学例1)(1)教师引导。教师指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2)学生尝试。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3)深化认识。师:通过刚才的说一说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能单独存在。我们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例如,30÷6=5,30是6和5的倍数,6和5是30的因数。(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是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本环节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力求使学生学会灵活地、有序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例子发现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教师强调,并让学生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O)。四、 巩固练习1、3×5=15改写成除法算式 (15)÷(3)=(5) (15)÷(5)=(3) 9×7=63改写成除法算式 (63)÷(9)=(7) (63)÷(7)=(9)2、(1)因为24÷64,所以(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2)5是35的( )数,35是5的( )数。72是8的( )数,8是72的( )数。 (3)1的因数是( )。3、 (1)4×9=36,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2)48是6的倍数。()(3)在27÷4=6···3中,27是4的倍数。(×) (4)36是6的因数。( ) 五、 课堂小结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因数和倍数都是互相依存的。六、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