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24《月迹》教学实录.doc
-
资源ID:3448088
资源大小:5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24《月迹》教学实录.doc
24*月迹名师教学设计片段赏读品味,升华主题,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教学重点)师:课文写了“镜中月”“院中月”“河中月”“沙滩月”,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在你最喜欢的段落、句子、词语旁边圈点勾画,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体验,谈谈欣赏的原因。师:老师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第3自然段:“满满的”写月亮的满圆;“玉玉的,银银的”写月光的洁白;“粗粗的”写桂树的粗壮;“疏疏的”写枝叶的稀疏;“累累的”写骨朵儿的繁多。叠词的运用充满童趣。请同学们注意积累。生:第2自然段“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用拟人的方法,把静止的月亮写活了。师:是的,把月亮的情态写得入情入境,很有韵味。生:我补充一点。这一段中“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一句还照应了前文。师:照应了前面的什么呢?生:照应了前面的“盼着月亮”。师(点头):对。生:我品的也是第2自然段。我把“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改为“深情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笑声)这就把月亮比作一个美女,她偷偷溜到“我”院儿里。拟人手法的使用多传神哪!师:这位同学的品析角度也很有创意、很传神。生:第20自然段中的“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写得好,几个儿化音写出了月亮轻盈的特点,还说明作者童心未泯。师:品味得非常细腻、有感情,老师也受到了启发。生:第24自然段是本文的寓意所在。这月亮象征了人们追求的美好事物,只要我们勇敢执着地追求,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心中了,“那无边无际的天空”才属于我们。(全班鼓掌)师:同学们的发言精彩纷呈。刚才这位同学实际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的确如此我们只要善于发现美,追求美,美就属于我们每个人。生1:第2自然段中的“爬”字把月亮拟人化;“失望”一词写出作者童年对月亮的依恋。生2:我发现本文的对话很有特点。如“月亮进来了”就把读者的视线引到了月亮上;“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又把读者的视线移到院子里;第19自然段由奶奶的一句话“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去找它吧”结束了争执,将孩子们引到更远处寻月;第1924自然段写孩子们发现到处都是月亮。文中,奶奶的话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全班热烈鼓掌)师:太妙了。老师还没有发现这一点奶奶的话起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这位同学也是一位善于发现的人。生:第21自然段中“细细的”“净沙”等词写出了河水的静,沙的细腻,月亮的皎洁,表达出夜晚沙滩的柔和与光亮。师:很好,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品味字句。生:第19自然段中“月亮是每个人的”说得真好!只要我们发现美,执着追求美,美就属于我们每个人了。师:看来,你已经解答了前面提出的疑问。有悟性!师:上面同学们对课文优美词句的品味细腻、独特,让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题?(“月迹”的含义)生1:因为月亮就是一个美好的目标,我们要勇于追求这个目标。生2:作者想要记录月亮所到过之处留给他们的美好的东西。生3: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师:(屏幕显示)是啊,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亮变化的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本文通过记叙寻月的过程,描绘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美好事物。赏析:一篇优美的文章,一位善于启发的教师,一群乐于发现的学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这样一节优秀的语文课。课上教师先示范,由发现叠词用法,循循善诱,抛砖引玉,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写作特点时的思维碰撞,令人欣喜和感动。紧紧围绕赏读、品味语言,展开语文学习,同时,水到渠成地升华了主题月迹的含义月亮就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告诉我们要勇于追求这个目标;作者想要记录月亮留给他们的美好的东西;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